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调研对策
近年来,**县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完善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权力制约、监督管理、法纪约束等工作机制,积极创新制度,不断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发生率。一、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现状
1、党员干部教育制度不断完善,进一步筑牢了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防线,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逐步增强。一是不断健全反腐倡廉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宣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会议,总结阶段工作,查找存在问题,解决具体困难,研究部署工作。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宣教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纪委、组织、宣传、文广等成员单位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中的职责。坚持将干部教育纳入乡镇千分制和部门百分制考核,半年督查,年终检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二是坚持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积极抓好干部廉洁教育,增强廉政勤政意识。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电教片,学习孔繁森、焦裕禄等先进事迹,同时利用胡长清、成克杰等反面典型案例,积极开展警示教育,不断强化党员干部遵纪守法意识,为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三是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切实抓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教育。坚持中心组定期学习制度,建立健全了定期廉政培训制度、廉政谈话、诫勉教育和打招呼教育等各项制度。抓住易发生违纪违法现象的关键时期,开展预防教育,坚持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前向全县领导干部赠廉政寄语进行打招呼、敲警钟,防止节日不廉行为发生。
2、机关内部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机关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推进,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行为。以机关作风教育为契机,切实抓好各级各部门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部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县机关内部建立新制度126个,完善涉及车辆管理、财务管理等了系列制度476个,使机关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结合全县机关作风建设,在全县机关开展了作风教育整顿,积极开展了公车整治、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等“六项专项治理”工作,县纪委监察局制发了系列文件,努力规范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行为。
3、体制改革配套制度不断完善,党员干部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有效防止了权力失控。在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积极建立和完善群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出台了《政府工作规则》,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不断改进干部考察方式,全面实行预告公示、差额考察、常委会票决、试用期制等一系列制度,不断规范干部任用行为;制定了《处置不胜任不称职领导干部实施办法》、《末位淘汰制》和《领导干部任期制》等制度,在疏通干部“下”的渠道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方面,建立了财政集中支付中心,完善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制定了《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资金支付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了“乡财县管”。
4、重点领域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权钱交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建立健全了《提前备案制度》,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管理。建立《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监督制度》、《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监督制度》、《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制度,不断规范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监督,确保工作程序严谨、公开透明,防止暗箱操作。制定了《工程项目巡查制度》,对工程项目招投标后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能、工程进度及资金拔付、农民工工资支付、项目业主的廉洁等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堵塞了工程项目“一招了之”的漏洞。
5、监督制度不断完善,进一步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效遏制了权力滥用现象。围绕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村(居、院、校)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努力增加人民群众对权力运作过程的了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和操作。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党务公开,制发了《党务公开工作制度》,把群众监督延伸到党内。积极探索公开形式,制发了《村(居)务点题公开工作意见》,由公开什么群众知道什么转变为群众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收到了良好的的效果。坚持抓好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制度,不断疏通和拓展群众监督渠道,提高了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营造了对权力运行有效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问题
近几年,我县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制度的决策、制定、执行、监督的全过程来看,还不够健全有力。一是制度建设缺乏整体性、超前性和预见性,缺乏用系统性,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倾向。二是执行制度不够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