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纳税评估经验交流材料
对企业进行纳税评估是强化税源管理、提高税收征收率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税务机关特别是基层税务机关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和基本功。近年来我局结合本地区特点,本着“强化税收征管、优化税收服务、降低税收风险、堵塞税收漏洞”的基本税收征管原则,积极开展纳税评估工作。
一、纳税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纳税评估工作,在实行税源分类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税收分析水平,加大纳税评估力度。一年多来,共对42户企业进行了纳税评估,通过纳税评估补征入库增值税170.78万元,调减增值税留抵税额6.2万元,转出进项税额3万元,补征入库企业所得税138万元,移交稽查查处3户,查补增值税65.47万元,调减留抵309万元。
二、纳税评估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业务培训、培养评估人才
为了提高纳税评估质量,我们注重提高评估人员的业务素质。结合“135”业务大比武干部教育培训,开展各种形式岗位练兵活动,加大了对税收管理员的培训力度,组织评估人员参加财务会计知识、统计分析知识、纳税评估基本技能、计算机操作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开展了税收管理员“一口清”知识竞赛,评估人员定期相互交流评估心得、经验。同时根据我局人员紧张的实际情况实行优化组合,抽调业务部门人员与税收管理员联合开展纳税评估,通过培训、交流,使评估人员丰富了评估理论,增强了评估实践,掌握了评估方法,积累了评估经验。
(二)强化税收分析,提高纳税评估准确性
,我局继续以“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税源管理”四位一体互动机制为抓手,以找问题为切入点,强化税源管理,认真组织税收分析,抓住管理薄弱环节,有效开展税务稽查;积极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分析,有效提高纳税遵从度。分阶段、分部门深入开展经济形势、税源变化情况的分析,有效的促进了税收基础工作的全面推进,保证了税收收入的全面实现,使我局税收分析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一是在分析方法上,力求结合实际,科学合理。首先,我局根据区局要求,确定分析方向,向相关科室布置分析内容及任务,提出分析要求。其次,确定分析模型和分析指标,税源部门积极收集相关数据资料,信息部门及时发布税收收入核算数据,保持数据应用的统一。二是在分析过程中力求做到反映问题,分析原因,提交可行的解决措施。作为牵头部门的计划征收科,核算并反映全局税收收入的真实情况,重点分析我局税收收入的增减变化因素、税收构成要素、重点税源企业税收变化情况以及宏观经济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较准确的反映了我局税收收入的发展形势和存在问题;围绕税收收入变化情况,各科室从不同角度分析和反映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税源管理部门从微观上分析纳税人的经营情况所带来的税收效应,重点分析零负申报现象对税源质量的影响以及税收收入的影响,继而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税政管理部门从政策的角度分析各税种的收入成因,从而提出管理措施和意见,稽查局从查补对象中分析和反映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和税源管理漏洞。
(三)强化重点行业监控,突出针对性
我局在税源管理方面实行属地管理基础上的分类管理。税收管理员将企业按照行业建立税源管理底册,利用税收征管软件“一户式”查询功能,按月分析各行业企业的收入、税金、成本利润的增减变化、行业税负差异等情况。积极完善行业税源监控体系,税源管理部门对月度收入增减和行业税负的监控信息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始终坚持追踪到税源,落实到企业,突出针对性。
三、积极有效的实施纳税评估
(一)通过多种途径,采集评估基础数据。
纳税评估需要借助一定的信息资料和经济指标来进行科学地测算,因此全面采集和掌握涉税信息是纳税评估工作的关键。一是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的作用,在日常管理中,不定期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税款缴纳、税收增减因素变化等情况,准确掌握经济税源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二是深入了解企业机构设置和内部管理模式,将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分支机构。通过调查了解、评估分析,逐步建立健全分支机构税收管理档案,全面准确掌握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财务核算及税收缴纳情况。
(二)利用科学方法筛选纳税评估对象。
按季召开税收分析例会,由税源管理部门针对分析中涉及的重点行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薄弱环节,采取各种手段对纳税人信息进行核实,对有嫌疑的或低于警戒指标的纳税人进行重点监控,找准产生异常申报的真实原因,合理的确定评估对象。
(三)从行业入手,开辟新的纳税评估途径。
日常管理中基本上是对有异常的个别企业进行纳税评估,为了能让纳税评估成效落到实处,为以后的评估奠定基础,拓宽相比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