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课堂之我见
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改变后的课堂,学生自信大方、积极踊跃、畅所欲言,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种变化有目共睹。但是我们也听到不少抱怨,说改变教学方式后,四五个课时学不完一篇课文。难道是转变教与学方式的课堂更加低效耗时吗?我们有必要再次思考和认识转变教与学方式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转变教与学方式后,我们看到不少老师,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交给积极发言的“小老师”,自己只在旁边欣赏或观望。导致课堂表面热闹,有效学习却不多。我认为,在从某种角度讲,正是老师课堂上的完全放手和“不作为”,导致了课堂的低效耗时。转变后的课堂,仍然需要教师适时的有效介入。
与传统的课堂不同,转变后的课堂立足于学生课前充分的自学,因此,课堂上充满了生成性的学习契机。对教师而言,备课从传统的备教学环节的设计转向更多的备教材和备学生,特别是备教材。教师应花更多时间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训练点熟知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对课堂上学生汇报交流的各种信息了如指掌,才能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敏锐地捕捉契机,引领学生研读重点难点、对语言文字训练点进行有效的挖掘和训练。所以,深入、扎实、全面地领会教材是教师课前必须下足的功夫。
那么,课堂上教师该如何在学生主体的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呢?也就是说,退在一旁关注学生汇报交流的教师,什么时候该走出来,发挥教师的解惑和引领作用呢?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想法。
首先,当学生的自学汇报交流中出现错误或不准确信息时,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关注并纠正,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教学,都绝不允许有错误信息传达给学生。转变教学方式后,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获取了大量与课文相关的信息,但由于自身知识储备、思维水平等条件的限制,课堂上难免会有错误出现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对于这些错误信息,教师必须有准确、敏锐的识别能力,及时纠正。纠正错误,是教师必须发挥作用之时。
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引导学生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从“字词积累”、“背景资料”、“结构脉络”、“品读赏析”、“延伸拓展”几个方面进行。其中“品读赏析”部分是学生汇报交流的重点,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理解、感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一般来说,教材的重点难点突破也在学生交流这个环节中进行。如果学生预习、自学的功课不到位,或理解把握教材不准确,交流中未能涉及重点难点,教师也必须走出来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和攻克重难点。帮助学生聚焦重难点的学习,是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发挥的作用。
其次,当学生的汇报涉及到教材的重点、难点,却未能讲解透彻时,此时学生的状态处于“似懂非懂”,教师要抓住契机,“挺身而出”,再次充当学生研读文本的“引领者”,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全体学生通过讨论,深入领会教材。以笔者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为例,本文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课堂上学生在汇报交流中,有人提到“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是对革命事业的信心给了李大钊力量。学生抓住了重点句但理解并不深入透彻。这时候笔者介入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信心?”“李大钊相信什么?”让学生在议论纷纷中理解人物的精神内涵,从而攻克难点。在学生“愤”“悱”状态中点拨启发,也是教师必须发挥作用之时。
还有,当学生的交流涉及到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教师也要敏锐地把握训练的契机,引领学生进行训练。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有学生在“字词积累”环节中为大家谈“残暴”和“粗暴”两词的区别。学生的答案来自词典或参考书,虽然准确却印象不深。这时候,笔者引导全体学生找到文章含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分别读一读,再联系刚才学生的发言,体会它们用法的区别。再如,当学生交流谈到李大钊在妻子劝他离开北京时的那段话中,反问的语气、以及“多少次了”、“哪能”、“轻易”等词对于表达人物感情的作用。学生的对文字的感受很准确,笔者则适时指导全体学生根据这个学生的提示有感情地朗读,不仅扎实有效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也使对语感的培养落到实处。因此,敏感、智慧地捕捉训练点,是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作用之时。
此外,当学生的汇报有精彩之处时,教师要及时、热情、准确的评价。与课堂上空泛、浮夸的欣赏相比,这种切实、准确的评价不仅最有激励作用,也更有带动和影响更多学生的作用。笔者个人体会,及时、准确、指向明确的评价对于培养整个班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非常重要。笔者班级的学生思维活跃,特别善于通过新旧知识联系、课内外联系、文本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