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总工帮扶困难职工工作经验交流
拓宽帮扶渠道 打造示范亮点 真心实意为困难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近几年,随着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重组,在**县出现了大批下岗失业工人。这些人大多在40-50岁之间,且无一技之长,他们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碰上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子女上大学,生活便陷入困境。我县有困难职工640户,其中特困职工32户,脱贫无望的职工1户。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县总工会结合自身实际,加强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困难职工帮扶机制,不断拓宽帮扶渠道,真心实意的为困难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上为县委、县政府分忧,下为困难职工解难,为创建和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 加强中心建设,完善帮扶机制
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转型升级为县职工服务中心,成为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职能转换,更好地服务全县广大职工,必须加强职工服务中心规范化、制度化、目标长远化建设,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一是调整充实县职工服务中心组成人员。明确一名副主席分管职工服务中心工作,一名中层干部任职工服务中心主任,配备4名素质高的工会干部负责日常工作。二是搞好硬件建设。原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办公用房只有80平方米,今年,将办公楼一楼的183平方米房屋全部划归职工服务中心使用,其中办公用房63平方米,培训中心84平方米,健康小屋40平方米。配备了4台电脑、3台打印机、一台传真机、3部电话。培训中心购置了50套桌椅、健康小屋配有电子称、血压计、血糖仪等医疗设备。三是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制定了职工服务中心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困难职工管理办法。中心设6个服务窗口,分别是:生活救助、大病互助、金秋助学、职工培训、法律援助、来信采访。岗位职责、困难救助、互助金申报流程图上墙,工作人员亮牌服务。职工服务中心做到了设施完善、责任具体、目标明确、流程清晰、一站服务。
二、 转变救助方式,注重造血帮扶
我们对困难职工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实行动态化管理。对困难职工中的特困户给予及时救助,同时对下岗失业人员安排就业岗位,注重造血帮扶。一是建设困难职工帮扶基地,安排困难职工经营蔬菜大棚。我们自筹基金12万元,在雕鹗镇东兴堡村租用土地10亩(租期10年)建设10个蔬菜大棚,安排10名困难职工种植蔬菜。依托**东升蔬菜专业合作社,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1名职工种植一个大棚,年收入1.5万元,剩余时间,东升蔬菜专业合作社优先录用在合作社打工,年收入1万元,一名困难职工年收入可达到2.5万元,这样可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达到有效解困。困难职工经营2年蔬菜大棚,学到了种植技术,可以继续承包大棚。两年后,县总工会再安排10名困难职工经营蔬菜大棚。我们还把困难职工帮扶基地作为培训基地,组织下岗失业的困难职工学习蔬菜种植技术,承包蔬菜大棚。另外,明年还要种植蘑菇大棚,收益更为可观。通过安排困难职工种植大棚蔬菜,五年后,使全县困难职工稳定脱贫。二是通过技能培训,提供信息,联系就业单位,使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今年,我们与社保局联合召开就业招聘会,使410名大学生、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实现就业再就业。我们通过友好合作单位北京市丰台区总工会获取用工信息42条,与县城内100多家民营企业联系,获取用工信息210条。将这些信息通过县电视台和工会网站发布,为求职者提供指导和联系,成功介绍就业70人。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60人,经培训后就业的200人。三是多方筹措资金为困难劳模和特困职工及时开展救助。通过自筹和向上级工会、县政府争取,共筹集资金32.69万元,全部用于困难户和一线职工的慰问活动。两节期间,为18名省级劳模发放救助金6.2万元,为10名市级劳模发放救助金6000元。对全县240户困难职工和138名因病致困的职工进行走访慰问,发放米、面、油和救助金18.47万元。慰问环卫工人244人,发放慰问金4.88万元。春节前为扶贫示范村雕鹗镇康庄村的350户送去春联,折款7000元。积极向省总申报,为质监局一名受到意外伤害的职工争取救助金2万元。
三、 履行基本职责,突出维权帮扶
对于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我们加大力度开展职工维权行动。特别是一些用人单位拖欠职工劳动报酬,发生工伤不承担法律责任,致使职工利益无法保障,职工上访、投诉的案件,我们通过县劳动争议诉调对接中心(法律援助团),依照法律赋予的职责,主动依法维权、科学维权。
来自山东的25名农民工到我县打工,因拖欠其2万元工资,多次索要无果,到县总工会上访。县劳动争议诉调对接中心找到企业负责人,经过耐心做工作,企业兑现了拖欠的2万元工资。山东籍农民工拿到工资后,鞠躬致谢,说工会组织是他们真正的娘家人。
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