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交流
创建“社区家园” 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实践
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前沿阵地,是居民群众共同的家园。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如何将社区党建与社会管理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道新课题。近年来,宜城市委科学把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发展的新形势,在全市大力推进以“服务、自治、共享”为主题的“社区家园”建设活动,切实以社区党建引领社会管理创新发展。
一、背景和意义
当前,宜城市也处在跨越发展、弯道超越的重要关口,城市人口、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和城市基层组织正迅猛发展、深刻变革,社区承担的社会管理任务更加繁重、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更加突出、服务居民群众的任务更加艰巨,但全市不少社区还存在着组织不够优化、队伍素质偏低、服务设施薄弱、工作机制简单、经费保障难落实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社区组织功能作用的发挥,影响了社会管理的整体推进。社区建设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和党建工作的综合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宜城市委顺势而谋、乘势而动,提出了以“服务、自治、共享”为主题的“社区家园”建设活动,要求以加快社区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水平为目标,以加快社区服务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为关键,以扩大居民自治为动力,以推进联动互促共享为根本,以“三有一化”(即有人有钱有场所、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格局)为重点,扎实推进社区“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功能完善、充满活力、作用明显、群众满意的社区党建和社会管理新格局,构筑富裕、民主、和谐、美满的“社区家园”,为促进宜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二、主要举措
(一)以加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为窗口,拓宽服务领域
近年来,宜城市委、市政府倾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将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规划统筹建设。通过因地制宜采取“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划转调剂一批”等办法,全市80%的社区工作用房面积达300平方米以上、居民活动场所达400平方米以上。按照推进“七个体系”建设的要求,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部达到“20个一”的标准,即:一个场所、一个标识、一套标牌、一面国旗、一个公开栏、一个文体活动场地、一个服务大厅、一个服务指南、一个服务电话、一个说事室、一个办公室、一个党员活动室、一个远教站点、一个文化娱乐室、一个图书室、一个市民学校、一个档案室、一个爱心超市、一个卫生室、一个警务室,社区服务条件明显改善,能够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更多层面需求。
宜城市还把创新社区服务的领域和方式作为推进社区服务的根本来抓。一是扎实开展“阳光便民服务”。把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与市、街道办事处服务中心对接,将就业、救助、社保、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实行“一口受理、一站式办公”,向居民公开有关政策依据、办事流程、办结时限等。二是全面推行政务代理服务。各社区借鉴村的做法,由社区代办员代替居民到市、街道办理有关公告服务事项,方便群众。还通过社区干部轮流坐班、街道公务人员预约办理、志愿者上门服务等形式,切实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三是精心打造15分钟“生活圈”。集结部分社会力量在社区兴办日用消费品连锁店,给居民提供超市、家政、中介、维修、生产资料配送、保洁等便民利民服务;利用互联网、局域网、宣传栏、发布会等社区信息平台,为群众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生产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让居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实现“日常需求不出社区”。四是大力开展公益性服务。积极培育社区社会中介组织、打造社区志愿者队伍,切实解决社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低收入家庭、外出务工家庭等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通过各种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使居民在承担或接受自我服务、互助服务、志愿服务过程中,广泛参与社区建设,强化社区意识,增强社区归属感、认同感。
(二)以开展“六个归区”活动为平台,推进民主自治
县城社区有很多位于城乡结合部,这些“村改居”型社区,基础台帐薄弱,资源匮乏,社区居民的自治更是奢谈。如何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宜城市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构建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将社区范围内所有人员的“户籍、关系、单位、组织、社会事务、民主权利”等六个方面归入社区管理,推进社区区域内高度自治。目前,全市共有501家单位主动到社区进行登记纳入社区进行管理,先后收录6680多名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信息,建立在职党员社区管理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