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行政接边地区联防联调工作经验交流
威信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辖5乡5镇87个村(居)民委员会,与川、黔的筠连县、珙县、兴文县、叙永县、毕节市5县市20个乡镇53个村接边,边界总长200余公里。威信是革命老区,1935年2月,红军长征路经威信,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了在中共产党史、军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秉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和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县委、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始终把联防联调纳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工作,从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努力推进工作落实,有力地维护了行政接边地区社会稳定,促进了一方经济发展。一、主要做法
20xx年10月昭通市三省六地州市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协作暨和谐周边建设研讨会召开后,威信县认真贯彻“调防结合,预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工作方针,围绕《人民调解法》的全面贯彻实施,积极探索行政接边地区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的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举措,全力化解接边地区矛盾纠纷。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行政接边地区联防联调组织体系。
从20xx年起,在毗邻县区政法委的统一部署下,威信县加强与四川省珙县、叙永县和兴文县的沟通协调,分别成立了由司法局长任组长的联防联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各县区司法局基层股,负责组织、协调开展矛工作。与此同时,在省际行政接边地区的乡镇建立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委员会,并根据接边地区实际,在村级设立联合调解室,为跨界矛盾纠纷调解提供必要的场所。
(二)建章立制,使联防联调工作规范有序向前开展。
在工作实践中,坚持“通力协作、紧密配合、互通信息、方便工作”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联防联调各种机制。一是共同签定联防联调协作协议。20xx年以来,先后与四川珙县、叙永县、兴文县签定了行政边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防范、调处协作协议。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本着“平等、协商、及时、公正”的原则,建全完善了联调委员会章程、联调委员会工作制度、联调委员会工作纪律等制度,使联防联调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三是互通信息,联合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按照县级每半年排查、乡级每季度排查、村级每月排查的工作机制,对接边地区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化解。四是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由毗邻县区政法委牵头,每两年召开一次省际行政接边地区联防联调协作会议;毗邻乡镇实行轮流主管制,每年组织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防范工作经验交流会,已相继在叙永县分水镇、珙县王家镇、威信县麟凤镇和长安乡召开了专门会议,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发展态势。
(三)严格标准,抓好接边地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
按照组织机构正规化、干部队伍专业化、业务工作规范化、所务管理制度化、基础设施标准化“五化”要求,着力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硬件建设上,20xx年以来,全县共投入建设资金300余万元,建成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8个2200余平方米。村级调委会建设上,20xx年借助罗布乡党委与观斗乡党委搭建的省际接边地区党建平台,整合村级力量,组建了两省交界处的中心场片区村级联调委员会。业务能力建设上,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以《人民调解法》实施为重点,加强对乡村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政治,会做思想政治工作;懂政策,会用政策规定解决问题;懂法律,会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调解方法上,探索总结了“庭式调解”的工作模式。该模式模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形式,按照“五有”(有人民调解委员会标识牌、固定场所、印章、调解及回访记录簿、有统计台账)、“四落实”(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工作落实、报酬落实)要求,设置了固定的调解庭,设置了主调员、调解员,当事人席和旁听席,把受理民间纠纷的范围、人民调解的原则、效力、工作纪律、纠纷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调解庭纪律等相关制度全部装框上墙,从申请→受理→调查→调解→结束→履行→回访→立卷八个方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调解制度和方法,既有效地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又大大提高了人民调解的公信力。激励机制上,以提调解协议履行力为重点,实行“以案代补”和“以案定补”的做法,凡是调成的纠纷,只要“一案六表”卷宗质量完备,视其纠纷大小,每件补助50——300元,此举进一步提高了调解员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普法,预防和减少接边地区矛盾纠纷的发生。
“五五”和“六五”普法工作中,创新载体,着力加强接边地区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一是毗邻乡镇加强合作,由司法所牵头,利用边贸赶集天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二是利用林权制度改革之机加强对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如四川省兴文县詹某租用威信县旧城镇980亩土地种植苦丁茶,因长期未履行合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