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社会化条件下高校后勤行业的队伍建设第2页
源配置低。现在一线工人普遍认同这样一种情况,人招不进,留不住,特别在最近一年多以来情况非常明显。我们引进的比较优秀的技术工人队伍,特别是物业管理、餐饮这方面,都被社会上的收入更高的行业给收了,大学后勤就成了一个服务技工的一个培训基地,但是我们还收不到培训费。
特殊问题是新人新办法,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也就是说现在很多学校,正式职工退休了,但是正式职工的补充机制没有。三支队伍:管理队伍、基层队伍、服务队伍,在管理和服务队伍上,很多没有明确规划,还是停留在坚持社会化改革的方向,还是通过人事代理,通过招聘的方式,但是不让补充正式工,不让补充事业编制。让后勤人自我消化,自我吸引这些干部。正式工和人事代理,待遇上的反差是很大的,我在人大就很清楚,专门呼吁。事业编制的职工,学校还研究怎么解决住房问题。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孩子从小学到中学,事业编制和非事业编制,差距就太大了。上幼儿园,不是人大正式职工的没有6万进不去,进附小没有10万也够呛。但是要是变成正式工以后,就不一样了。所以有很多时候人事代理人员,作为管理队伍、作为基础队伍和事业编制人,处在同一个岗位上,虽然有时候后勤可以安排同工同酬,但是这个酬的福利他们享受不了。有此后勤人靠什么把优秀人才留在后勤里。看到优秀的代理员工会跳槽,走了我们也舍不得,花了很多的心血培养。
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讲后勤队伍的建设,现在是市场提供服务,主导思想是要少办多管,管办分离,说实话在写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的时候,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目标进去,但就某一个具体情况来说,情况很不一样。的确有的时候,想通过选择来满足后勤的服务,但是社会上能够到高校里面,承受后勤服务的企业真有那么多吗?这个市场真有那么强的竞争行吗?我觉得很难。我们的工作体会是很多引入高校的社会企业,每到关键时刻,很难和大学是处在共同的政治立场上。企业这种本能的对利润的追求,使你作为一个大学的后勤人,有时候感到无法容忍。你看看他们是怎么挣钱,学校给后勤的条件,相当困难,有的时候心理还是不平衡。再一个是社会企业作为后勤服务主体进入高校,合格不合格,也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提出来主题培育工程,就是这样的,怎么能够让更多的社会企业,能够蜕变成一个后勤服务组织。不是说什么企业都是能够做高校后勤的。
第三个最大的挑战:队伍建设管理逐步规范,将大幅度提高人工成本。
这是现在面临问题的症结所在。就是如果我们服务的价格是到位的,价格到位的背景下,后勤没有能力去消化涨价了的劳动力成本,特别是要进一步规范的话,一定难度就更大。在改革初期的时候强调减员增效,现在回头想想特别对不起当初那些退休的老同志,在那个背景下可以减员增效,他们没有很强的维权意识。现在再减员增效,我是体制内的人,我即便不是体制内的人,是合同聘请的劳动者,你只能够通过有效的激励让我发挥作用,而不是说请我回家。所以通过剥夺员工的合法权益,来降低后勤的运行成本,这个路子已经走到头了。因为我们跟劳动者之间不是一个等价交换关系,不等价交换关系长期持续下去,后勤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做到的。
过去后勤相对来说比较平稳,虽然效率相对差一点,那是占主导部分的,特别是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基本是事业编制,而现在倒过来了。这种情况下,还不能让这些充当重要岗位的外聘劳动者和我们进行一种等价交换。那么凭良心说,我们再干就觉得是很对不起这些人。所以说要注重价值规律,要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队伍建设要思考在劳动力价格,处于正常水平或者是处于合理价格下的,都要考虑后勤行业的价格水平,劳动力价格水平,要有竞争力。没有竞争力,怎么可能把人留住。把人留住要有竞争力,就要给他比较好的待遇,比较高的工资。那后勤成本涨了,谁来替我们消化,谁来替我们承担。所以又回到一个结点上,就是服务价格,倒挂的现象怎么改变,现在高校后勤服务价格的改革,比深化后勤社会化更为迫切。
所以,政府一定要琢磨,要主导后勤改革,就要考虑通过增加投入的方式,帮助高校理顺后勤的关系。这里有些数据,就是人员成本的变化,包括北京市平均工资历年的变化、最低工资历年的变化,另外还有社会保险单位最低缴费标准的变化,曲线全部是上扬的。把这些困惑解决,我们有什么对策和措施?
对后勤规划目标的定位。把后勤队伍建设提高到高校发展的重要高度,话可以这样讲,但是我们说了不管用,校长、书记说的管用。把后勤队伍建设提高到高校发展的重要高度,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有一些学校,还是做的比较好的。现在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里面,提出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流的后勤,那么一流的后勤首先要有一流的队伍。我们人大校长对后勤的定位是比较高的: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机制、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事业。他把后勤看成一个事业。另外校长说了,人大的后勤是人民大学不可分割的部分。强调后勤队伍的建设的重要性,要把后勤队伍的规划纳入高校队伍发展规划中心去。
有了学校的支持,学校人事部门也会理直气壮,就会对学校后勤的建设有更多的自主权。有了支持,才能谈队伍建设的规划问题。我们把自己的规划定位是:高校后勤干部队伍应该逐步专业化,要打造一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后勤队伍,重点是造就一批精干的业务骨干和领导骨干,他们既要有开阔的事业、厚实的理论功底,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强的业务能力。这是高校后勤改革发展与时俱进的基本体现,也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要求,这是我们校长说的。
如果我们能够把后勤作为一个事业,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职业经理人来管后勤,那情况是不一样的。
现在有的学校是后勤“小机关、大企业”,小机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小机关的部门建设学校比较重视,就是后勤管理处,那是实体部分,更多的是一种弱化的状态。所以实体和机关管理队伍要实现平衡发展。
第二高校后勤自办后勤,自己一个后勤实体,队伍建设应该是有所侧重的。大学后勤,我们自己管的、自办的后勤应该是大学的核心领域,而且要牢牢的掌控。然后通过成本比较,外面谁干的好、谁便宜,我就找谁干,但是那是属于服务外包。对于核心领域和一般岗位,我们有一个判断,在不同的岗位,我们提出不同的要求。
有了规划,我们就好向学校要条件,比如说我们人民大学,对人力资源也一个大的规划,把人分成三块:就是管理、技术和服务。从管理层面上看,要研究事业在编的这些人,怎么一个退休过程,然后研究事业编制人员的补充。现在事业编制人员,和学校里谈的是每一年要给我们5个指标。我们能够把在编人员、事业编制人员骨干,控制在为学校2万左右的学生服务,100名的规模应该是合理的。正式工、正式编制的职工首先要选用毕业生的办法。另外,更重要的是把在人事代理这个群体中间的优秀分子,吸纳到正式工的队伍里面来。
现在一提到扩大后勤正式工队伍,有的学校有很多的疑虑,是不是会回归到过去后勤效率低下的那个时代。其实过去的体制下,后勤队伍是有效率低下的一面,但是看看现在大学里面,那么多部门机构臃肿,那么多机构有那么多的人员,难道他们的效率就高吗?为什么要把这个帽子戴在后勤队伍的上面呢。
人事代理、技术骨干的这个队伍建设,包括服务层面的建设,有的学校有很好的经验。如:清华,他们有一个非常好的规划。这些人的职责和权利是对应的。同时每一年都有相应的补充,他们建立了几个基地,跟若干个职业院校合作,把清华大学后勤骨干选拔培养基地的牌子,挂到若干所职业院校的校门上,然后从这些里面选调若干个学生来实习,然后再从实习生的里面留作人事代理的员工,然后再变成正式员工。
国家的事业单位人事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状态,其实很多学校也已经走向正常化,就是他们职业的代理都得到了落实。所以最后归结为一点,所有负责大学队伍建设的领导者,都应该始终把后勤这支队伍,当作自己关心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