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在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工程投资巨大,高速公路、水利工程、土地整理等专项资金投资建设的项目规模庞大。政府投资审计工作人员在各类项目建设中扮演建设过程“监督者”、资金使用“把关者”的角色,随着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发展,社会对审计工作关注度越来越高,开展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势在必行。笔者结合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情况,基层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工作的现状,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开展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目前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程序已经比较规范,但由于投资规模的不断增加、投资速度的加快,部分地方仍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出现,项目建成过后不具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对投资项目单一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已不能满足审计工作要求;部分项目立项前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取证不准确,项目建成后效益与立项预期不符合,导致建设项目高投资低收益;部分项目建成后由于责任主体不明确、项目建成后管护机制不完善(土地整理项目、小型农田水利改造项目),出现重建设轻维护的情况,以致具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项目建成后没有发挥项目全部功能,导致国有资产间接流失。
针对以上现象,开展投资效益审计工作,可以揭示在投资领域存在的带有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同时对项目决策者的权利进行制约和监督,帮助改善工程建设项目的后期管理,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原审计长李金华曾指出:“效益审计是更高层次的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开展投资效益审计是政府投资审计变革和创新的发展方向。
二、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所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科学的评价标准是投资效益审计的核心内容,目前缺乏一套科学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估规则》、《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等都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 但仍存在着一些缺陷,如指标体系不系统、不完整、不统一、评价内容单一等,无法全面、系统地评价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项目经济效益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未进行融洽结合,得到客观、科学、全面的效益评价结果。
2、政府投资项目效益评价方法单一、内容局限。目前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主要依照事后评价与立项前可行性研究进行对比,如项目未进行可行性研究则项目效益评价缺少对比主体。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取证来源不准确、失真,导致可行性研究结果不准确,影响效益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项目效益评价主要对预算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进行计算核准评价,社会效益评价少有涉及,项目效益评价内容局限。
3、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投资效益审计工作的要求。投资效益审计要关注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运用多种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应需具备宏观经济学、工程设计、概算、施工财会、工程预决算等相关知识。目前,政府投资审计人员多数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大学院校毕业,或财会专业大学院校毕业,缺少兼具财务、工程知识的工作人员。而对项目预算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基础评价指标的确认需具备非常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对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查、造价审核、建设过程真是合法性审核准都需要具备工程造价审计知识。
三、解决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存在问题的对策
1、构建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评价标准。从地理位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地方经济水平,因地制宜的制定项目基准效益,通过对建成后项目收益率和基准效益率、前期立项可行性研究目标对比,评价项目经济效益;根据随机抽样原理制定调查了解表格,对项目建成后造成的社会影响进行随机调查、访问,通过表格数据系统客观、贴切的反映项目社会效益;建立项目移交管护主体责任制,监督责任主体、确保项目效益寿命周期内发挥项目效益。
2、推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丰富效益审计内容。结合对项目真实合法性审计,确保效益审计评价结果内容全面;对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标,计算基本财务评价指标,重点体现项目经济效益;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对投资决策、建设管理、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项目竣工验收后维护管理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对比效益审计取证数据真实性,确保效益审计结果不失真。
3、引进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对现有工程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脱产培训和以审代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其政策理论和业务水平,重点对财务知识进行学习;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在新进人员中要有针对性的吸收投资效益审计所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财务审计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参与造价工程师学习考试,造价工程师备考学习过程中,会对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进行全面学习,强化效益审计所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