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生产力发展十分迅猛,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9年到20xx年的25年间,我国经济连年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达9.4,GDP由1978年3624.1亿元增长到20xx年116694亿元。去年遭遇非典,仍保持9.1的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 形势越好,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困难、问题和矛盾。应当看到,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对滞后,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迫切问题。在一些地区,经济增长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比,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短腿”,农村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更是“短中之短”。联合国发展署20xx年公布的数据表明,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相比,中国社会发展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世界排名中位居第104。统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必要而紧迫。
科学发展观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统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解决好领导干部的发展观念问题。一定要从只注重经济增长,单纯追求GDP指标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念转到在保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综合指标的科学发展观念上来。经济增长无疑是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但经济增长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经济增长是人民利益之所在,但不是全部人民利益之所在。那种认为经济增长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经济增长自然而然带来其它社会目标实现的发展观念,是片面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意味着经济就可以代表社会的一切。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前提条件,保持GDP的适度增长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内容,但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发展应当是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社会全面综合指标的增长。
一定要从只注重经济增长,以物为本的片面发展观念转到既注重经济增长又注重以人为本的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念上来。发展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物质指标不是最终目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目的。发展不仅仅是物的发展,而是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的起步阶段,人们更关心收入的增加、物质财富的充足,经济增长被放在优先位置考虑,而教育、人文、卫生医疗、环境状况和社会公正等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的需求就会发生变化,要考虑人的生活质量的整体改善,在继续追求更高收入和更加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人们会要求更好的人文氛围、医疗卫生条件和生态环境,追求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丰富,这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定要从追求短期化发展目标、过分突出发展的短期物质成果的片面发展观念转到更为注重全面降低发展成本,减少发展代价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念上来。发展是要付出成本的,促进发展必须从成本与收益两个方面着眼,用较小的发展成本实现较大的发展收益。片面的发展观只注重发展的短期成果而忽视发展的成本代价,特别忽视发展中的社会成本代价。全面降低发展成本,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降低生态环境的成本。坚决摒弃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增长的做法。二是降低资源成本。坚决摒弃不顾质量和效益,以大量消耗自然、人文和经济资源为代价来支撑增长的做法;三是降低社会成本。贫困、失业、严重的分配差别等会带来社会危机和动荡,会大大提高发展的社会成本。政治、道德、教育、科教、文化、卫生等落后,也会加大发展的社会成本。因此要坚决摒弃不顾公正、公平和和谐等社会目标,以轻视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建设为代价换取增长的做法。
统筹兼顾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方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还要解决一个方法问题。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总结前苏联社会主义畸形发展的教训,论述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道路,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把统筹兼顾作为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法。他说:“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一定要深刻理解毛泽东同志统筹兼顾的思想内涵:
统筹兼顾就要遵循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总方针。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伟大事业服务。”首先,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大局出发,就要根据实际可能条件,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各得其所,兼顾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兼顾到人民方方面面的利益。其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