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文章标题:立足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论述,再次证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党执政的经济基础,担负着发展民族工业、创造财富、扩大就业、维护稳定、保护环境、确保国有资产保值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没有和谐的环境,就没有企业的发展,没有企业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对于我们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要在新的时期加快发展,就要立足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机制,努力构建和谐氛围。
一、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发展为了什么,这是发展观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发展目的的定位不准确、不全面、就会使经济社会发展失去正确的方向。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是为了改造自然和社会,最大限度获取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发展本身并不是目的,发展的最终归宿是满足作为发展主体的人的多层次需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建筑企业要从最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群众的发展愿望和物质需求,使他们在参与企业财富创造的同时,共同拥有享受财富的权利。
我们提倡以人为本,尊重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无论发展生产力还是完善生产关系,无论发展物质文明还是发展精神文明,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以人为本,不仅包含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内涵,而且也包含了发展“依靠谁”的深刻内容。它既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又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求发展。它不仅要求经济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必须以人为核心,始终围绕人的发展来展开,而且要求把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政策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建筑施工企业要一切从职工群众的利益出发,在企业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员工的利益。一是要立足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加大任务承揽力度,争取多揽大活,多揽“含金量”高的活,推进现场标准化管理,加强对项目这个企业效益源头的监控力度,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增加职工收入。二是针对基层职工队伍老龄化,体力较弱的实际,成立以内部正式员工为框架,招用有技术或特长的民工的“架子队”,这样既可以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为企业积累财富,又增加员工收入,达到了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一切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劳动创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方面,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向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国有企业应带头依法纳税、守法经营、爱护环境,节约资源,为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发挥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并且大多规模较大,员工众多,对社会性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企业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民主建设,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注重安全生产,提高福利待遇,并切实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化解企业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企业的和谐稳定。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学习塑造人,创新成就卓越。过去,我们对经营企业的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简单地认为,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就是要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一些企业中,重物、轻人,重投入、轻管理,重规模、轻效益,重速度,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重生产、轻安全环保,重经济责任、轻社会责任,重自身利益、轻社会价值等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对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重视不够。尤其在如何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关系上,没有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往往更多地关注国家、集体的利益,对员工个人的利益关注和维护不够,更多地关注工作目标,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实现重视不够,从而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和谐、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我们倡导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实现企业发展,员工幸福和社会和谐的手段,不是目的。在企业经营上,要由过去的单纯追求效益,转到建设先进文化、培育优秀员工、创造高效组织,推动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让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相关利益群体,使企业的发展始终同员工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一起。
以人为本,有利于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先进生产力,最关键的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潜能。以人为本首先承认人的正当合理需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激发了广大员工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我们按照党政工齐抓共管、党政领导与业务领导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