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生活之源活课堂之水-教学心得
【摘要】“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其内涵丰富而博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是动态的。“活”是语文课堂教学境界艺术化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本文主要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生活之源,活课堂之水”。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教育 活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活”是语文课堂教学境界艺术化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而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分析,大多数课堂表面上轰轰烈烈,实质上却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使语文课堂引生活之源,活生活之水呢?
一、师生互动的课堂有灵气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是师生双方在交往互动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师生之间相互启发,思维在碰撞,创新的火花在喷发,成就了师生平等,互动生成,共享知识,充满灵气的精彩课堂。
在教学《雨后》这首小诗时,我满面微笑地说:“读了这首小诗,我不禁想起了童年的往事。那年我七岁,记得那天下了一场大雨,房前屋后成了水的世界,我和几个小伙伴打水仗,玩得满身都是泥巴,回家被妈妈狠狠批评了一顿,可心里却很高兴……”还没等我说完,教室里顿时像开了锅似的,互相说着自己童年的趣事。我接着追问:“受了批评,为什么还这样高兴?”同学议论纷纷“是呀,为什么呢?”“一定是太开心了”“大概是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文中赤脚的孩子们也捕捉到生活的乐趣吗”“捕捉到了”同学们异口同声。此时此刻,教师、学生和文中的小哥哥、小妹妹找到了共鸣。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师生同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又在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激发出师生的勃勃生机,焕发出课堂的青春和活力。
二、充满情感的课堂有魅力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还是情!可以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就栖居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感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因此,语文教学要让感情流淌,我们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时,教者设计了这样两个教学环节:
1、“萨沙和你们一样,只是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可他却不愿做最弱小者,保护了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你是否也曾经伸出援助之手,保护过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或物呢?”同桌交流后,指名说一说,议一议,教师适时点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抓住萨沙这一同龄人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感受、体验,和萨沙产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萨沙同样的感情走出文本。
2、“光阴似箭,岁月如流,四十年过去了,还是这一家,还是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还是在这样的森林里,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说一说并写下来。”学生通过想象练说,练写,将所有的积淀在次倾诉,将所有的体会予以表达——时光会令太多的事情发生改变,唯一不变的是“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三、贴近生活的课堂有生气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刘国正先生一再强调“要使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语言脱离了生活,就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空壳”。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知识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语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就会加深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需要用语文,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如在教学《卧薪尝胆》时为了让学生走进角色,走进历史,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越王勾践要向越吴王求和,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假如你就是当时吴国的一位谋臣,你会怎么劝阻吴王?”同学们很快进入了情景,如:“大王,千万别答应呀!斩草要除根,我们应该一举灭掉越国。”“陛下,我看越王只是想拖延时间,将来一定会卷土重来,千万不要轻信他的话。”……随后教师趁势引导“谋臣们说的很有道理,可此时的吴王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大臣的劝告。谁来扮演那位得意洋洋的吴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