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良实验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13)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1-09


提示范式下的注意研究采用的第二种常见自变量,是提示类型,这一自变量的水平可以有多种划分方式,下面是两种最常见的情况:
首先,根据提示是否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的位置,提示可以分为外围提示和符号提示。外围提示指提示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的位置,此类提示能自动引起注意,也被称为外源提示。符号提示指提示只是指出注意应指向某个位置的一个符号。这种提示不会自动使注意指向被提示的位置,因此也被称为中间提示或内源提示。
另外,根据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和无效试验的比例来区分,提示也可以分为预言性提示和非预言性提示两类。预言性提示指在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多于无效试验次数的提示。非预言性提示指在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与无效试验次数接近的提示。
将以上提到的自变量组织起来,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具体的提示都能被归为符号或外围和预言性或非预言性的组合
70、ERP技术在注意领域内有哪些应用?
(1)注意分散任务的研究。注意分散任务是一种使各种刺激竞争注意资源,从而使注意发生分散的任务。研究表明,对目标刺激的注意,提高了ERP在P200
到P300的振幅。这意味着大振幅ERPs的P200成分与注意分散任务有关。
(2)不随意注意的研究。朝向反应是不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是指由新异的强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一些研究者通过对ERP的研究发现,一个常出现在大脑额区或额中央区的ERP成分——不匹配负波与朝向反应密切相关。
(3)有关早期选择理论的研究 。电生理学测量对于寻找选择位点是很方便的,因为它提供了对刺激和反应之间加工过程的连续测量,研究者可以准确判断受注意和不受注意的刺激所对应的ERP在什么阶段开始产生差异。ERP实验的发现为早期选择理论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71、如何建立顺序量表?
心理物理学中建立顺序量表的主要方法有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
(1)等级排列法。等级排列法这个方法是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者按照一定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这样,就能求出每一刺激的各自平均等级,最后,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一列顺序量表。
(2)对偶比较法。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的哪一个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那么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然后依它们各自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
72、如何建立等距量表?
等距量表不仅要求体现事物属性的大小顺序关系,还要有一个固定的测量单位。
(1)POZ转换得到等距量表。只要了解样本所在总体的分布情况,就可以将累积频数转换为对应的量值。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正态分布下通过POZ转换表求Z分数了,而Z分数是符合等距量表要求的。因此,只要假定顺序量表评价
的通过率符合正态分布,就能够将顺序量表改造为等距量表。
(2)感觉等距法。要制作一个等距量表,最直接的方法是采用感觉等距法它是通过将一个感觉分成主观上相等距离来制作。
(3)差别阈限法。差别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通过在不同强度的基础上测量差别阈限来实现。具体地说,就是用任何一种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出感觉的绝对阈限,并以此为量表的起点;然后以绝对阈限为标准刺激,确定第一个差别阈限;再以绝对阈限加上第一个差别阈限的刺激强度为基准,再测量第二个差别阈限。
73、建立比例量表的方法有哪些?
比例量表既有真正的零点,也有等距单位。
(1)分段法。分段法是制作感觉比例量表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这个方法是通过把一个感觉量加倍或减半或取任何其他比例来建立心理量表的。具体作法是呈现一个固定的阈上刺激作为标准,让被试者调整比较刺激,使它所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的一定比例,例如,2倍、3倍、1/2倍、或1/3倍等等。
(2)数量估计法。数量估计法也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直接方法。此法的具体步骤是主试者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并赋予标准刺激一个主观值,然后让被试者以这个主观值为标准,将其他比较刺激的主观强度用数据表示。然后计算出每组被试者对每个比较刺激量估计的几何平均数或中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即可制成感觉比例量表。
五、分析题
1、针刺麻醉真的有效果吗?请结合信号检测论分析“针刺麻醉”说,并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
答:(1)针刺麻醉,即针灸镇痛说,用心理学的术语解释是指被试或患者由于接受了针灸处理而使得他们的痛阈提高的说法。(2)设计思想: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在实验中分别采用传统心理法的极限法测量针灸前后的阈限变化,和现代
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来测量针灸前后的d’和β的变化。(3)具体程序:采用被试内设计,针灸前后用枪式热辐射仪测量被试的痛觉感受方面的反应,并记录各个刺激值和被试相应的反应值。极限法——计算微痛阈限和耐痛阈限。对结果进行t检验,看针灸前后微痛阈和痛阈的差异是否显著。信号检测论——计算针灸前后的虚惊率、击中率,和由此得出的d’和β。对结果进行t检验,看针灸前后被试的客观感受性和主观决策标准的变化情况。(4)结果分析:针灸前后,如果d’不变,而只是β发生了变化,那么可知针灸镇痛说,看到的只是主观因素对痛觉报告的影响;如果用极限法得到的阈限是随着针灸前后而发生变化的话,或者说表现出了针灸镇痛的效应,与信号检测论的结果非常不同,那么可能信号检测论是一个好的指标,能将主客观因素区分开。
2、“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该故事说明了什么心理现象?请参照心理学研究的整个程序(查阅文献——实验研究——形成理论——深入研究——实际应用及理论校正),概述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步骤。
答:“和尚挑水”的故事揭示了责任扩散现象,即某一情景中所涉及的个体越多,分散在每个人身上的责任就越小,人们心里越会萌生一种想法“自然有人会去做的,我就不必去了”,所以,此时,情景引发特定行为的压力也越小。
(1)查阅文献: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和尚挑水”事件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重要的研究课题——责任扩散现象。确定了研究问题后,就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了解对于这一问题,前人是否有研究,研究到了什么程度,从而更为具体地确定自己的研究切入点。查询后发现拉坦内和达利曾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情景来验证责任扩散现象(Darley和Latané,1968)。他们实验的结果为随着其他旁观者数量的增加,试图帮助陌生人的被试比例下降,即便是对紧急情况做出反应,当想到还有其他人在场时,被试的反应也较慢。这说明人越多,责任越扩散,个人感到必须干预的压力也就越小。
然而,仔细分析拉坦内和达利的实验,不难发现,他们的研究关注的是利他行为,而“和尚挑水”情景涉及的是和自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件,继而,问题在于:当情景中涉及的不再是和自身无关的利他行为,而是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责任扩散现象是否依旧会发生?
(2)实验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始设计实验,即采用什么作为自变量、
因变量,需要控制哪些额外变量,根据变量的特点,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是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还是混合设计。对于“和尚挑水”这一实验情景,其中自变量为情景中被试的人数,分为三个水平,1人、2人和3人,因变量为是否发生挑水行为和被试第一次发生挑水行为的延时,由于每个被试只能接受一种实验处理,所以为被试间设计,其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是被试的饥渴程度,这可以事先通过测定被试口水的粘稠度和让被试进行饥渴主观评定进行测量。当然,也可以设计另一个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景进行实验,如让被试呆在强噪音的环境中做算术应用题,考察情景中的被试人数对被试主动寻求减低噪音的行为的影响。
(3)形成理论:根据实验得到的结果,分析是否与预期的一致,如果一致,则验证了 “责任扩散”理论可推广到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景中去。如果不一致,也要分析原因。
(4)深入研究:在做完此实验后,根据得到的结果,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既然责任扩散现象在利他情景和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景中都适用,那么是否可以推广到更多的情景中去?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责任扩散程度相同吗?……
(5)实际应用及理论校正:实验得到的结果除了用于进一步研究外,更重要的是要用于现实生活,对日常生活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责任扩散想象可以用于企业管理中,对领导如何安置员工,如何分配任务有指导意义。实验结果、理论运用于实践,不仅对现实有指导意义,反过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可能发现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围绕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实验,得到新的结果,从而有助于理论的不断调整和完善。
3、有一个问题儿童比尔特别能哭闹,父母亲想了一切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只得带他去见了心理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后,小比尔竟真地不再哭闹了。有研究者猜测是成人的注意强化了比尔哭的行为,心理医生在治疗期间可能只是采取不理会比尔的哭声的做法,比尔就改掉了爱哭的毛病。如果你是研究者,你会采用怎样的实验设计来验证这一假设?
答:首先,在这一研究中要考虑的是如何排除治疗期间其他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比尔哭声的减少是否是由于安慰剂效应或者仅是换了一个陌生的场所(治疗室)所致,而不是真正医生的治疗(不关注比尔的哭)?在此,我们可以使用
ABA设计多基线设计来排除这些因素对因变量的污染。
在ABA设计中,A表示治疗(矫正)前的基准状态,即医生对比尔的哭声表现出了一种正常的注意,所以比尔哭的次数很多,B表示治疗(矫正)后的状态,即医生试图通过不理比尔的哭声来减少比尔哭的次数。医生对哭行为的治疗(矫正)是自变量。如果真如我们所期望的,从A到B,比尔的哭声减少了,那么仅凭这一点,就可以推断医生的不理会起作用了吗?当然不能。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AB设计的两个阶段。但是我们还不能确信比尔的行为改善是由于操纵自变量而导致的,也许哭声减少仅是由于比尔换了一个环境,他畏于陌生环境,而不敢肆意乱哭。
为了获得更充分的证据,我们必须使比尔的行为返回到基线水平,即第二个A阶段。如果由于再次用注意强化哭行为,比尔开始退回到原来的状态。那么,此时研究者可以确信地推断,正是由于注意强化被撤销而不是其它因素导致了第一个B阶段中哭行为的终止。
其次,ABA设计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前提是,B阶段的治疗效果应该是不持久的,因为只有这样,当治疗结束后,被试的行为才能回到治疗前的基线状态。然而,事实上,这一前提经常是无法满足的,即治疗的痕迹很难消除而回到从前的状态,撤销注意一旦对比尔的哭发生影响之后,就很难再通过注意来建立比尔的哭行为。此时,我们可以使用多基线设计。
多基线设计的程序是:找到一个或若干个与所要研究的行为(或被试)接近的行为(或被试),在不同时间内对它们引入同一自变量的处理(治疗),也就是不同的行为(或不同的被试)在引入自变量之前有长短不等的基线期,从而可以将自变量的影响和时间的因素逐阶段地演示出来,以便于研究者最终确定被试行为变化的真正原因和自变量处理的真实效果。多基线设计的内在逻辑是:当一种行为或一个被试正在接受处理时,另一种行为或另一个被试仍处于基线条件下。如果这种未受处理的行为在自变量引进之前(保持稳定,然后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可以认定,是自变量导致了该行为的改变,而不是一些碰巧在观察期内发生变化的其他因素。
多基线设计有被试内多基线设计和被试间多基线设计之分。如果在几个不同的基线阶段比较同一被试的不同行为,那么就是被试内多基线设计;如果在几个
不同的基线阶段比较不同被试的同一行为,那么就是被试间多基线设计。
基于被试内多基线设计的基本逻辑,为了考察注意对比尔哭行为的强化效应,除了哭,还必须观察比尔的另一个行为(如摔打),让这两种行为的基线期不等。比如先对哭进行矫治,过几天后再对摔打进行矫治。如果摔打行为在矫治之前保持稳定,然后随着注意撤销的开始而变化,研究者就可以认为,是自变量(注意撤销)导致了这些行为的改变,而不是一些在观察期内发生变化的其他因素。不过我们可以想见,哭和摔打一般总是连在一起的,因此,一种行为的处理会影响另一种行为的发生,也就说,撤销对比尔哭的注意时,摔打行为也会随之相应减少,这样就不能把该行为的变化归功于自变量的作用了。所以,当自变量有明显的迁移效应或行为之间会发生相互影响时,应该采用被试间多基线设计。采用被试间多基线设计时,研究者先要找到一个和比尔症状十分类似的儿童,然后在某一时间开始撤销对比尔哭的注意,几天后再开始撤销对另一儿童的摔打行为的注意,那么如果该儿童摔打行为在注意撤销之前保持稳定,就可以认定是撤销注意减少了比尔的哭行为。

相关话题/实验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