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心理发展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最有影响的心理发展观。他的理论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第二,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高中生智力发展的路线;第三,首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工具;第四,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第五,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理论。
(3)维果斯基和皮亚杰都注重个体内外交互作用。前者更注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后者主要强调个体对外部信息主动的建构。前者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后者提出了心理发展的具体阶段。两种理论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4)对教学实践的启示: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启发我们要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同时要探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由此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另外还要注意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皮亚杰的理论启发我们要对儿童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建构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儿童所处的不同思维阶段来设计教育训练活动。
80
答:影响反应时的因素包含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两个方面:
(1)在刺激变量中,刺激的类型、强度、复杂程度和呈现方式都会影响反应时。
类型:不同类型的刺激作用于相应的感觉通道的反应时不同,同一类型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通道的不同部位反应时不同。
强度:一般而言,中等强度的刺激的反应时最短,较弱的刺激反应时较长。
复杂程度:主要是指刺激的数目和相似性。数目越多,反应时越长。相似性越大,反应时越长。心理旋转实验反映了刺激相似性对反应时的影响。心理旋转实验共有三种实验条件:第一种条件中,左右两个图形是相同的,只是经过了平面二维旋转;第二种条件中,左右两个图形也是相同的,只是经过了三维的前后旋转;第三种条件中,左右两个图形有相似性,但实际是不同的。这个实验的结果是:(1)二维旋转和三维旋转的图形具有相似的斜率;(2)心理旋转呈线性规则,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反应时间也发生变化。
刺激呈现的差异:实验证明,反应时间的长短和物体偏离双眼视野中心的程度有关,一般而言,物体偏离双眼视野中心的距离越大,则反应时间也越长。
(2) 机体变量影响反应时间
①适应水平:在此处适应是指在持续刺激的作用下,感受器发生的变化。
②准备状态:是指机体对于某种行为做出的准备情况。
③练习次数
④动机:是由于人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指向。
⑤年龄因素和个体差异:后者指不同个体之间在品质和属性上存在的任何差别。
⑥酒精和药物作用
四、综合
81、
1)形式训练说认为两种学习涉及相同的官能,前次学习会使该种官能得到提高并对后来也涉及该官能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这一理论所提倡的实际是对能力的培养,只有提高学生能力,才能真正的以不变应万变。当前我们更重视知识的学习而不是能力的培养。
2)共同要素说是由桑代克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两种学习内容上有共同的元素时才发生迁移。无论所涉及的官能如何相同,也是不能发生迁移的。这一理论说明,并不是所有内容间都是可以迁移的。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更有效的发挥迁移的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并非任意两个学内容间都是可以迁移,不要刻意去追求。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而不是发现性的学习,因此,学生的迁移能力往往比较低。
3)概化理论,是由贾德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共同成分只是迁移产生的必要条件,而迁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而且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另外,鲁宾斯坦提出的分析概括说,认为概括是迁移的基础,概括本身是揭示本质的联系。迁移发生的机制是对两个课题的分析和概括。在教学中要求我们加强基本原理的基本概念的教学。这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做得比较好的。
4)认知结构的迁移理论,是由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理论,他认为教师主要通过“先行组织者”来认知结构的变量,从而产生学习的迁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适当的“先行组织者”,提高学生原有认识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从而促进学习迁移的实现。
5)关系转换理论认为迁移的产生主要是对两次学习情境中原理、原则之间关系的“顿悟”,所迁移的不是两个学习情境的共同成分,而是两个学习情境中共同的关系。霍约克等人提出符号性图式理论,两种学习内容的符号图式相同时,则产生迁移。结构匹配理论和辛格莱等人提出的产生式理论中也强调先前知识的编排方式对迁移也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形成最优的知识结构。这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和教学内容,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知识结构的优化就成为课程改革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6)格林诺等人提出的情境理论则认为迁移问题主要是说明一种情境中的学习支参与某种活动,将如何影响在不同情境中参与另一种活动的能力。这要求我们在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学习情境来促进自己的学习。
82、
答:(1)柯尔伯格用海茵茨偷药的两难故事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表现在道德判断上。道德判断能力随年龄发展而发展。他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①前习俗水平。在这一水平上,逻辑推理局限于具体直觉。在具体经验和观察中进行学习。第一阶段:他治道德;第二阶段:个人主义、工具性目标和交换。
②习俗的水平。在这一水平上,个人力图针对具体现象进行部分的逻辑运算。第三阶段:人际的互相期待,关系和人际遵从;第四阶段:社会系统和良知。
③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中个人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第五阶段:社会契约或效用和个人权利;第六阶段:普遍性的伦理原则。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交往等有关。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们不断接触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利于讨论和展开道德推理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