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银行监管的比较研究(2)

本站 中国在职研究生网/2010-04-04

(二)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可以从两个角度划分:一是不对称发 生的时间,二是信息不对称的内容。交易之前的信息 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称为逆向选择,在交易发生之 后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称为道德风险(Akerlo,f 1970)[16]。银行等金融中介本身既有效解决了信用过 程中借贷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又形成了存 款人与银行、银行与贷款人之间新的信息不对称,从 而导致金融市场中广泛存在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 lection)与道德风险(MoralHazard),造成金融市场失灵。

1·逆向选择问题。金融市场中存在大量逆向选 择问题,银行业的逆向选择问题可能会导致信贷配给 (Stiglitz&Weiss, 1981)[17],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 模型描述信贷配给:

假设银行与借款人就一投资风险为π的贷款事 项达成交易,贷款利率为r,银行的收益为,f f是 的减函数,是r的增函数;银行的期望收益为(1) 式。从(2)式我们可以知道,银行利率r的调整对 期望收益产生两种效应:我们称(2)式右端第二项 为提高利率的收入效应, (2)式右端第一项是提高 利率的替代效应(或者可以叫做逆向选择效应),即 银行提高利率将部分低风险项目排出市场,实现交易 的是更多的高风险项目,这就意味着贷款的违约风险 加大,最终可能降低银行收益。当市场信贷需求大于 信贷供给时,银行有动力提高贷款利率,此时利率的 收入效应大于逆向选择效应,银行收益增加,当利率 达到一定区间时,利率的收入效应可能小于负的逆向 选择效应,银行收益随利率提高反而下降,当银行觉 察到这一点时,信贷配给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引发 的逆向选择会导致金融市场“柠檬化”和银行信贷 配给会导致金融市场的低效率,而金融市场的失灵最 终会导致严重的政治经济后果,因此适度的监管必不 可少,信心问题自然成为金融监管的核心。

2·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是在交易发生之后 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败德问题。在金融市场上,道 德风险更多的表现为由委托-代理产生的信息不对称 引致的,银行与其他金融参与主体之间主要存在三个 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①:银行与储户;银行股东与银 行管理层;银行与借款人。

(三)银行业的负外部性 根据诺斯的定义,外部性是指个体行为引起的个 体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个体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

如果个体行为引起的个体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或个体收 益大于社会收益,则存在负外部性,反之则存在正外部性。

银行业的负外部性比非金融企业更强。首先,银 行从事的是高杠杆业务,负债率远高于一般工商企 业,因此一旦银行部门发生损失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 失更大;其次,银行业务的特殊性使其会经常性面临 流动性危机,银行业风险的“传染性”又使银行业 面临更大可能的系统性挤兑。挤兑行为将通过货币供 给效应和货币乘数作用,使银行存款和货币供应量急 剧下降,进一步恶化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危机,世界范 围内多次的银行危机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银行系统问 题引发的社会成本远高于自身成本,这种负外部性不 能仅依靠市场解决,只能寻求非市场化的解决方式, 一般包括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或通过对某些产品或服 务实行特别管制或征收特别税,这是需要对银行进行 监管的理论基础之一.

(四)金融脆弱性 Minsky (1982)[18]在经济周期的长波理论基础上 最先对金融体系内在的脆弱性问题作了系统论述,提 出了金融脆弱性假说。Diamond (2001)[19]对银行等 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研究表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脆弱 性源自三个方面: (1)短借长贷和部分准备金制度 导致金融机构的非流动性; (2)资产负债表中主要 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这在金融机构之间形成了相 互依赖的网络; (3)存款契约的等值和流动性形成 了在经济不景气时储户提取存款的激励。Kaufman (1995)[20]从银行体系的传染性和系统风险出发,分 析了银行比其他企业更容易受到外部影响而倒闭,银 行业比其他行业更脆弱、风险在银行体系更容易传 染。Diamond& Dybvig (1983)[21]的挤兑模型认为, 正是由于将非流动性资产转变为流动性资产的基本功 能使得银行容易遭受挤兑: 考虑一个由三个时期(t=0, 1, 2)组成的经 济,共有N个存款人,每个存款人有1个单位的初 始禀赋,在时期t=0时不知道自己会在时期t=1还 是时期t=2面临流动性需求,只知道在t=1取款的 概率是p,取款额为c1,在t=2取款的概率是1-p, 取款额为c2。则在t=0时,每个存款人的效用为U =p* u (c1) +b* (1-p) * u (c2),其中u (·) 是单调递增的凹函数, b<1是贴现因子。假设可以 在t=0投资于非流动性资产,在t=2时变现的收益 率R>1,而在t=1时提前变现的收益率L<1,模型 得出两个纳什均衡(如图1所示):

(1)如果银行能正确地预测p,并且决定在t=2 时取款的存款人充分相信银行会按承诺支付他们c2, 那么银行将向存款人提供最优契约(c1*, c2*),满 足一阶必要条件: u /´ (c1*) =bRu /´ (c2*),此时, 银行将它吸收存款中比例为bc1*的部分作为现金持 有,余下的1- bc1*部分作为非流动性投资。

(2)但如果取款人原本决定在t=2时取款却发 现许多人在t=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