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xhm.com/web/bgscn.asp?id=6578
[7] [捷克]米兰 ·昆德拉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8]周濂 . 美丽的1984 . 新世纪周刊,2014,4:80.
——引用完毕的分割线———
作者声明,对该论文拥有版权,侵权必纠。
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呢。
手机排版,将就看吧。
以上。——引用完毕的分割线———
作者声明,对该论文拥有版权,侵权必纠。
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呢。
手机排版,将就看吧。
以上。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高校专业指南针 原文作者:胡平 周瑞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说到文物与博物馆,你想到了什么?甲骨文、《清明上河图》、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故宫、金字塔、希腊神庙、卢浮宫、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可能还会有人想到今年申遗成功的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这些文物和古迹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见证,是人类几千甚至上万年智慧的结晶,是先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除了实物,我们还可以通过音频、影像、触摸屏等多媒体手段来了解它们。
那么,作为一个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是什么样的,就业前景如何呢?
1、专业是什么?
什么是文物与博物馆学:
兰州大学魏文斌老师介绍:“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简称文博专业,它主要涵盖了文物学和博物馆学,并与考古学关系极为密切,是一门内容较复杂、内涵较丰富的人文学科。从某种程度上讲,文物与博物馆学是属于文化遗产学(广义)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的文物与博物馆学(2012年以前叫博物馆学),与历史学专业、世界史专业、考古学专业、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特设专业)同属历史学类,毕业生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
本科阶段学什么:
以兰州大学为例,本科阶段学生主要学习的课程有:基础课包括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考古学通论、文化遗产概论;专业课包括博物馆学史、考古学史、藏品管理与编目、博物馆陈列与设计、博物馆社会教育学、文物保护技术、博物馆实习、中国考古学、文物鉴定、文物管理与法规。(各高校开设课程可能略有不同,以高校实际设置课程为准)
毕业生小郭说:“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跨学科,面很广,有很多东西可以学。此外,我们有很多的实践环节,比如会去参观考古工地和博物馆。我觉得这个十分有意思。”
文博专业与考古学专业的区别:
有人称考古学为“人类历史遗存的搬运工”,“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一般考古学专业的学生都要参加田野调查和发掘工作,如南京大学考古专业有一整个学期的野外文物发掘实习。从课程设置看,文博专业可以说更注重室内。如北京大学同时开设了这两个专业,除了都要学中国考古学、田野考古学概论、文物法规与行政管理外,文博专业还要学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博物馆设计初步、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陈列形式设计等课程。
2、专业与就业
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数据显示,2015年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500人至600人,近三年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就业率为:2013年(70%-75%)、2014年(70%-75%)、2015年(55%-60%)。
文物事业发展“黄金机遇期”,需要高素质人才:
《全国文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中指出:我国文博人才队伍总体状况与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要求尚不相适应。人才总量短缺,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素质偏低,特别是高层次领军人才、科技型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当前我国文物事业正处于高需求、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到2020年,文物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将从现有的12.5万人增至13.0万人,文博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0.3万人增至10.7万人。
从纲要中可以看出,预计到2020年文博人才总需求量增长并不大,但2015年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也仅为500人至600人。文博专业绝对算不上是热门专业,但更凸显了该专业自身的特点——就业对口性很强。
貌似冷门,实际就业前景不错: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严建强教授说:“现在社会上可能还会有一部分人认为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很冷门,毕业生很难就业。实际上,相比之下,文博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很不错,当今的文化遗产热、博物馆热、文物收藏热的兴起已经显示了这一专业的潜力。就拿2012年国家文物局的统计看,全国共新建了395座博物馆,平均每天增加1.08座,对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可想而知。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国,我国有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亟需专业人员进行发现、研究、保护与利用。尤其我国近年博物馆发展速度很快,博物馆的策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中的种种问题急需专业人员的担当。此外,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国际化趋向越来越明显,也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
截至2015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到4692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582家,非国有博物馆1110家。这是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2016年5月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作开幕致辞时介绍的。
值得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生关注的是,2015年7月29日,国家文物局正式颁布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考古专业人员、文物藏品专业人员、可移动文物保护专业人员、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专业人员、讲解员、考古探掘工、文物修复师、古建琉璃工、古建筑工等9个文博行业职业成功列入《大典》,毕业生在就业时可以参考。
总的来说,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相对更加对口,其主要去向是: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版,教育单位,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以上领域都需要能从事研究、保护、管理、策划、宣传、咨询等方面工作的文博人才。
除了就业,毕业生还可以到国内外一流高校的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学科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
毕业生楚色说:“学完这个专业之后,你可以选择去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美术馆、画廊、拍卖行、艺术机构工作。当然,也可以完全离开这一行,干任何你心仪的工作。这个专业是一门小众的学科,不是一门会让你‘赚大钱’的专业。博物馆机构的特殊性也导致了行业内的工作流动性不大,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情况很常见。”
3、报考指南
我国本科类院校中,开设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院校有30余所。各院校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各有千秋。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
魏文斌说:“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在这个专业方面较强。北京大学侧重考古学、文物保护的理论研究,西北大学侧重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操作,复旦大学善于将此专业和文化产业进行有效的链接,吉林大学侧重博物馆学的理论研究、藏品的陈列和展示实践操作,浙江大学侧重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偏好选择报考学校。
文科理科考生皆可报考
魏文斌说,虽然这门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但其中也包括一些科技手段和方法,因此,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较好的“文史”知识储备和理论功底,也需要对“理工”科如地理、环境、生物等学科的一些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文”和“理”的结合,就是这门学科的最大优势。
严建强也谈到,文物与博物馆学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包容性,既适合具有人文背景的学生,如博物馆学与文化遗产方向,也适合具有理工基础的学生,如文物科技保护与科技考古方向。
正如严建强所说:“如果你既有广泛的兴趣,又有钻研精神;既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又有审慎的理科思维;如果你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梦想家,又是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当你希望了解人类的过去,探索沉睡千年的古代世界,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鉴别文物真伪与价值,或者设计梦想中的博物馆时,无论你之前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这里都是你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地方。”
色盲考生不宜报考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文物与博物馆学对考生身体条件有一定要求,色盲考生报考该专业时,学校可不予录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博物馆学(注:即现在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可不予录取。例如,复旦大学就规定色盲考生不宜报考该专业。
想看看其他的专业有什么精彩吗,可以看看我的收藏夹
专业那么多,带你去看看~ - 收藏夹 - 知乎同时欢迎大家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高校专业指南针 是我们一伙名校研究生创建的公众号,主要内容是向高中生科普大学专业信息。
欢迎大家来投稿或者来我们这里直播
江湖召集令|我们有酒,你有故事么?这种考专业的问题肯定是每个学生都要考虑的,但是说真的,真的要看自己情况决定。
只能介绍一些普遍情况。
文博的硕士,就业面窄,待遇低,(当然我这是把博物馆作为你的目标工作)就业面窄一方面意味着会给你未来的发展设置很多限制,比如要去大城市就业,不用说别的,北京一年又能需要多少文博硕士?不要总看新闻上总说什么文博行业缺少就业者,等你找工作时就会发现他们很少招人,比如招聘十个人,可能九个要计算机、消防工程、美术设计,文秘、会计等等,只有一个岗位招博物馆学,而且相关专业可能“历史,考古,文博,艺术史”都可以。
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竞争大,想去著名的大博物馆(而且我想告诉你只有去大博物馆,你学的东西可能才会受重视,有用处)竞争很大,很多大馆已经大多只收博士和海归了,不然就只能考虑小博物馆或考古所,以及拍卖行等等了,当然你的学历肯定是硬性敲门砖,可能除了大馆,其他的待遇都不会高,这也看你有没有专业理想了,毕竟如果身边本科朋友热门专业每月一万多,你十年寒窗每月三四千,而且一辈子都差不多这样的时候,自己也会怀疑自己。
考古就业可能好一些,一般地方都有考古所,也都需要人,也看具体工作,下田野搞研究都不错,可能累一些,有时候要离开家。
高校,考古推荐北大和吉大,西北,山东,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也都各有侧重,相较于文博,考古专业的各个方面都更扎实一些。文博推荐复旦、南开和吉大,各个学校也是各有侧重,看你喜欢偏文物还是偏考古,喜欢博物馆策展还是博物馆理论,毕竟现在学文博最起码也要研究生起步了。
任何行业都有面子和里子,面子都是光鲜亮丽的,但是里子都是默默奉献的。文博行业有专家教授,明星大腕儿,但是多少人才能出这么几个,他们都是吃了最多苦受了最多累下了最大的功夫,当然还有机遇,才能成为这个行业的面子的。你看到的新闻里考古专家解读一个新的重要考古遗址,但可能更多的文博从业者一辈子也没接触过重要遗址,你看到博物馆里一件重要文物,你可能不知道那可能是几十名工作人员从几十几百万件文物里挑出的一件,这还是好的,更多的基层文博工作者可能一辈子也没见过,你看到的可能是《故宫修文物》里的男神,你不知道他背后站着多少人,你也不知道故宫和一个地市级文博单位的差别都有什么。
说这些并不是为了打击,只是不想看到很多同学千辛万苦学上了这一行或者干上了这一行,然后发现,哦,原来是这样啊,不想学了也不想干了。
结合你的实际情况做好打算,毕竟每个人家庭情况不一样(家庭情况偏差的不建议学文博,前期的教育投入比较大,后期回报比较小),自己的期望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