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介绍
我校于2017年获得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9年开始招收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文博专业素养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人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资金充裕,建设有较固定的实习基地,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建立有合作关系。现有专职硕士生导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11人具有博士学位。各位导师都主持有国家级、省部级或校级科研项目。
本专业还从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全国20余家文博考古单位聘请校外硕士导师对研究生进行专业实习指导,实行校内导师理论教学与校外导师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双师型”研究生培养方式。
本专业设置考古技术、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故宫学、博物馆学四个方向。目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文化遗产理论与方法、文物分析与检测、环境考古研究、考古技术、文物保护概论、无机质文物保护专题、有机质文物保护专题、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专题、文物保护材料学、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北京地域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史、文化遗产调查实务、古建测绘与制图、文化遗产政策与法规、故宫学概论、故宫博物院史、明清宫廷建筑、故宫文物藏品、明清宫廷典籍、明清宫廷制度、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文化创意、博物馆学理论与方法、艺术概论、博物馆展陈与设计、古代青铜器研究、陶瓷文物鉴赏、玉石器文物鉴赏、书画鉴赏、文化遗产数字化、文物仿真与建模、文物图像处理技术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先进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掌握扎实的文博基础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考古技术、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故宫学、博物馆学的方法与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能胜任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三、招生方式
2019年计划招生30名,面向全国招收本科毕业生、文物博物馆行业相关单位在职人员以及其他有志于从事文物博物馆事业的人员。
(一)招生方式
1. 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2. 参加推免生面试。
(二)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2017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 报名时外语应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水平;
② 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③ 复试时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字数不少于6000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两篇文章。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5)党校学历除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外,其余的党校学历不能报考;
(6)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7)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8)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的体检要求。
(三) 推荐免试硕士生的报考条件
可接收2019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为推荐免试硕士生,原则上要求学生已经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已获得毕业学校的专业学位推免资格,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未受过任何处分。
学生按照我校研究生院网站《2019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接收办法》公布的流程申请推免。已被我校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荐免试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四、报名
报名分为网上提交报名信息、现场确认报名信息两个步骤,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日期:2018年 月 日- 月 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网上预报名时间:
2018年 月 日至 月 日每天9:00-22:00。
2、网上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
3、报名点选择、报考费缴纳方式及标准届时详见研招网及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报名公告。
(二)现场确认、准考证发放
1、现场确认日期:具体安排由报考点的安排为准。考生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相应的报考点参加确认。
2、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取消其考试、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在职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4、准考证发放:2018年 月 日—2019年 月 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http://yz.chsi.com.cn)下载打印准考证,招生单位不再给考生寄发书面准考证。
五、初试
1、初试日期
2018年 月 日—— 月 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场安排由报考点通知。具体时间详见准考证。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2、初试科目
12月 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12月 日下午 英语二或俄语或日语(100分)
12月 日上午 文博综合(300分)
其中思想政治理论与外语为全国统一命题,文博综合为自主命题,文博综合总分为300分。
3、考生初试成绩由考生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http://grs.buu.edu.cn)自行查询下载。
4、参考书
文博综合: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李晓东:《文物学》,学苑出版社,2005年
六、复试
我校实行差额复试。复试时间、地点及具体程序见复试通知。复试时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体检,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参考书:
考古技术与博物馆学方向: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方向:
1、王惠贞: 《文物保护学》,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
2、路甬祥主编:《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文物修复与变伪》,大象出版社,2007年
故宫学方向(建议书目):
1、郑欣淼著:《故宫与故宫学》,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
2、郑欣淼著:《天府永藏——两岸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概述》,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
3、章宏伟著:《故宫学的视野》,紫禁城出版社,2018年。
4、杨仁恺主编:《中国书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5月。
5、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七、培养方式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后可选择学习考古技术、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故宫学、博物馆学等方面的课程。学习年限为3年,全日制脱产学习。实行学分制。
八、学历学位
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北京联合大学组织的学位论文答辩,经校长批准,颁发注明学习方式的北京联合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批准,授予北京联合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
九、学费
学费总额为3.6万元。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学费,即在新生入学报到及第二学年开学注册时分别交纳1.2万元,届时未交纳或未足额交纳学费者,将不予办理入学及注册手续。
本专业不设学业奖学金,所有学生均需交纳学费。住宿及费用自理。
十、转档与就业派遣
已被录取的“转档”硕士研究生,应在入学前将档案、户口和人事关系转入学校,入学后学校不再办理“转档”手续。“不转档”硕士研究生,档案、户口和人事关系不转入学校,学校不安排住宿、公费医疗和就业派遣。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均为全日制定向培养研究生。非在职研究生的人事档案应转入学校,在职研究生的人事档案应由定向单位负责管理。
十一、监督管理与违纪处理
1、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与学校有关部门全程监督各院系的研究生招生情况,及时公布院系接受考生申诉的途径和联系方式,并保证各级投诉、申诉渠道畅通,对有关问题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2、考生出现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时,我校将通知其所在单位,并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3、若发现考生伪造证件,我校将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证件。
4、若如有直系亲属或者利害关系人报考当年研究生的有关人员,应予以回避。
十二、联系方式
北京联合大学考应用文理学院
咨询电话:010-62004555/010-62004697
电子邮件:zhouhua@buu.edu.cn
办公地址: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科研处办公室
邮编:100191
网址:http://www.cas.buu.edu.cn/
北京联合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咨询电话:010-64909005
电子邮件:ldyzb@buu.edu.cn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北京联合大学研招办
邮政编码:100101
网址:http://graduate.buu.edu.cn
纪检监督电话:010-64900044
部分
研究生导师
序号 |
姓名 |
出生年月 |
最高学位 |
专业技术职务 |
申请者所在的 招生方向或领域 |
工作单位 |
1 |
顾军 |
1963 |
硕士 |
教授/博导 |
文化遗产保护 |
北京联合大学 |
2 |
冯小波 |
1968 |
博士 |
教授/博导 |
考古技术 |
北京联合大学 |
3 |
陈悦新 |
1964 |
博士 |
教授/博导 |
考古技术/博物馆学 |
北京联合大学 |
4 |
周华 |
1984.04 |
博士 |
副教授 |
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故宫学 |
北京联合大学 |
5 |
张俊娜 |
1984.6 |
博士 |
讲师 |
环境考古/地学考古 |
北京联合大学 |
6 |
李扬 |
1982.1 |
博士 |
讲师 |
社会史/北京史 |
北京联合大学 |
7 |
彭明浩 |
1986.8 |
博士 |
助理教授 |
古代建筑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8 |
周双林 |
1965.05 |
博士 |
副教授 |
文化遗产保护/不可移动文物保护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9 |
胡钢 |
1971.2 |
博士 |
副教授 |
文化遗产保护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10 |
张剑葳 |
1982.7 |
博士 |
助理教授 |
文物建筑、保护规划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11 |
朱剑 |
1975.1 |
博士 |
副教授 |
科技考古/X射线考古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2 |
罗武干 |
1981.09 |
博士 |
副教授 |
冶金考古/文物保护与文物科技鉴定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3 |
何秋菊 |
1982.09 |
硕士 |
副研究员 |
有机质文物分析与保护 |
首都博物馆 |
14 |
王五胜 |
1955.11 |
大专 |
副研究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
金石、陶、瓷文物的保护、修复与复制 |
故宫博物院 |
15 |
王有亮 |
1964.4 |
大专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
金、石文物修复 |
故宫博物院 |
16 |
单嘉玖 |
1957 |
无 |
研究馆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
古书画修复 |
故宫博物院 |
17 |
杨泽华 |
1963 |
无 |
副研究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
书画修复 |
故宫博物院 |
18 |
章宏伟 |
1964.4 |
博士 |
研究馆员,研究生导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
故宫学/中国图书史 |
故宫博物院 |
19 |
周乾 |
1975.07 |
博士 |
研究馆员 |
古建保护 |
故宫博物院 |
20 |
李文君 |
1976.1 |
博士 |
研究馆员 |
明清宫廷史,故宫学 |
故宫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