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解读15章(4)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1-16




第十一章 重点啊重点

*传播效果(双重含义)
1、(1)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较为心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微观)(2)传播活动特别是大众传播活动对其受众以及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不管这些影响有意还是无意,直接还是间接,明显还是潜在。(宏观)
2、大众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环境认知(认知层面)、价值形成与维护(态度层面)、行为示范(行为层面)。
*戈尔丁(英)提出的传播效果类型图:
预期的(意图)
个人反应 推广与普及
媒介集中宣传
报道活动 知识与传播
(时间)短期的 长期的
个人的自发反应 社会化
社会控制
集合的自发反应 媒介与社会变革
非预期的

【该图能帮助我们把握各种传播效果的不同形态和性质。如可以分别从传播者、讯息载体、讯息内容、媒介渠道、传播技巧和传播对象等方面研究具体(微观领域)的传播效果。】
*麦奎尔(英)总结了三种大众传播效果的理论:(1)“常识”理论,传媒为公众提供常识。(直观、零散) (2)“现场理论”(传媒工作者角度) (3)社会科学理论,大众传媒应该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又应该受到一定的社会制衡以防止其负面效果。

【传播效果(微观)研究史】
*20世纪头三十年——子弹论(皮下注射论)
现实背景:①大众传媒高速发展;②各种社会精英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以达到各种宣传目的;③一战后的宣传研究过分夸大了大众传媒的力量。
理论背景:子弹论与当时流行的本能心理学(刺激――反应)以及大众社会论(大众成了无助的“原子”)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批判的它的唯意志论观点。
核心观点:①大众传媒影响力强大,其所传达的信息可直接引起受众的迅速反应;②大众传媒可以直接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是人们的行动。

*40年代到60年代——传播流研究、“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

1、传播流研究(三部曲+有限效果理论,研究方法主要为社会调查法)
传播流(communication flow),指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环节到达受众的过程。
☆《人民的选择》(“伊里调查”)1944
拉扎斯菲尔德主持,提出了一系列著名的假说如:“既有政治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两级传播(two 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等。
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从而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物。其特点(一般情况下):①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且相互间较为熟悉;②广泛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和各群体之中;③社交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获取信息能力强,在其群体中有较强的影响力;④“单一型”与“综合型”。
两级传播:大众传播――意见领袖――普通受众【答题时应该适当写上一些意见领袖的内容】
大众传播的五种效果: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


《个人影响》卡兹.1955
对《人民的选择》的延伸研究,四种制约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选择性接触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理解/记忆三个层次);媒介特性的制约;讯息内容如语言、方法、技巧等等的制约;受众本身(他们的立场、倾向和对意见领袖的态度等)
《创新与普及》罗杰斯.1962
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中除了信息流的存在外,还有“影响流”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将前面的“两级传播”理论发展为“多级传播”理论。
【三部曲突出了制约大众传播影响力的各种因素,被成为“无力的大众传播观”】
克拉帕的“有限效果论”
《大众传播效果》(1960)总结了传播流研究的五项一般定理:大众传播只是产生效果中的众多中介因素之一;大众传播最主要功能是强化受众态度,而非改变;大众传播只有在其他中介因素不起制约作用或者起促进作用时才能改变受众态度;受众的某些心理因素制约传播效果的产生;媒介本身、舆论环境等因素也能制约传播效果的产生。
理论缺陷:①充其量只考察了传播效果中的态度和行为层面,而忽略了对认知层面的研究;②作为一种微观传播效果研究,缺乏对宏观传播效果的考察,比如,它忽视了长期的大众传播活动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2、“说服性传播”的研究(耶鲁研究)(研究方法主要为实验心理法)
二战期间由霍夫兰主持的对美国军队的士兵进行的(微观)传播效果研究,目的是教育士兵,提高士兵的作战士气。
(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信源的可信度:两个要素即传播者的信誉(诚信、公正、客观)与传播者的专业权威性。霍夫兰等人认为信源可信度越高,说服效果越大,反之则越小。(如媒体声誉与品牌的重要性)
“休眠效果”:可信度低的信源最初发出的信息可能不具备较强的说服力,处于“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人脑的忘却机制与内容本身的说服力),可信性低的负面影响逐渐消除,说服力也逐渐增强。
【这说明就长期的效果来说,讯息的内容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一面提示”:说服过程中,对说服对象仅采用有利于己方的观点或材料的做法。
“两面提示”:说服过程中,对说服对象既采用有利于己方的观点或者材料,又采用不利于己方的观点或材料的做法。
【前者适用于原来赞同者或文化水平较低者;后者适用于原来反对者或文化水平较高者。】
“免疫效果”(拉姆斯丁与贾尼斯):接受过“两面提示”的说服对象在遇到对立观点的说服时表现出较强的抵抗力。“两面提示”有助于增强人们已有的信念。
“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前者在材料中直接表明传者意图,后者的观点表达更为隐晦。前者适于论题复杂或者文化水平较低者,后者适于论题简单或文化水平较高者。
“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精神分析学家哈特曼等人)
“警钟效果”(50年代初,贾尼斯等人):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刺激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的说服方法。此法通常有双重功效:刺激人们心理,引起人们对传播内容的注意和接触;造成人们的紧迫感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措施,不过把握不好分寸也可能对说服对象产生反作用。
(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意见领袖、群体归属与群体规范见前文)
自信心假说(贾尼斯):从自信心角度对个性倾向与一般可说服性间的关系的理论解释。通过一项实验得出结论: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反之则越高。
【第十章的内容】
3、☆“使用与满足”研究(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起于40年代的受众研究)
定义:该研究把受众看成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因而受众的媒介接触活动是抱着特定目的去接触和“使用”大众传播媒介并从中获得“满足”的过程。
三个研究部分:①1944.赫卓格(美)的广播媒介“使用与满足”研究;②1945.贝雷尔森(美)的报纸媒介“使用与满足”研究;③1969.麦奎尔(英)等人的电视媒介“使用与满足”研究。 后者较之40年代的研究更为系统、科学,有一套严密的调研程序,不过并无多少理论突破。 直到1974年卡兹总结出关于该类研究的基本模式:“社会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1977年竹内郁郎对该模式予以扩充。
意义:①开创了受众角度下的大众传播研究之先河;②肯定了受众对传播媒介的“选择能动性”,有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③肯定了受众对媒介的反作用,这就否定了早期的“子弹论”;④指出了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具有种种基本效用,有利于纠正传播流研究中关于大众传媒无力的“有限效果论”。
局限:①过分拘泥于受众的心理因素研究,忽视了其背后的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作用; ②脱离了传媒内容的生产与提供过程,单纯考察受众接触媒介的行为难以反应出媒介与受众的复杂关系,特别是他们间的矛盾;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霍尔与莫利等人的理论与实践可谓对此类研究的纠正】 ③过窄的研究范围未能全面反映出受众作为社会实践主体以及有着传播权利和传播需求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第十二章 重点啊重点 【传播效果的宏观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后)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美)麦库姆斯和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1972)
*(213页的最下面)议程设置功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解释:活动范围和视野有限的普通大众对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主要来自于大众传媒,因此大众传媒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更是重要的影响源。
*一个定义: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以不同程度的显著性,从而影响人们对于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三个特点:(1)该理论着眼于传播效果的认知层面,因而反映了大众传媒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态度和行为的潜在影响。 (2)该理论关注的不是某家媒体某次报道活动的短期效果,而是整个大众传媒长期的报道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及其社会效果。 (3)该理论再次肯定了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即认为大众传媒塑造了一种“虚拟环境”,通过这种虚拟环境产生其强大的社会效果。
*三个理论研究:作用机制(3个)、议题(诸如对公共议题的影响)、媒体分析(报纸、杂志、电视台等等)。 *两个意义:(1)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强大影响力,是对有限效果理论的修正。 (2)揭示了“议程设置”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对大众传媒的影响与操控,从而突破了传统美国行为主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为我们深入研究媒介控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两个不足:(1)该理论反映了社会热点议题的形成方面,却没有反映这些社会热点议题的具体内容。 (2)“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反映出的强大的传媒影响力不能过于绝对化。
☆“沉默的螺旋”理论(the spiral of silence)
(德)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皮肤》(1980)
*背景:传统理论往往将舆论视为“问题出现——社会讨论——达成合意”这样一个线性的理性过程,而忽视了舆论在其形成过程中也具有强大的社会控制功能。所以,“沉默的螺旋”理论首先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三个命题: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因而要考虑周围的社会环境。 (2)个人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即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的“马太效应”式的扩散。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第二个命题是对第一个的递进,第三个是大众传播对前两个命题的应用】
*两个特点:(1)舆论观;只有那些“被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是舆论。 (2)效果观;该理论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大众传媒利用舆论就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两个不足:(1)该理论过于强调“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这种“恐惧”下个人对多数意见的趋同行为。 (2)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意志坚定的“意见领袖”的作用。
*两个重要意义:(1)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引入舆论研究,突破了传统舆论观的视野。 (2)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突出了大众传媒塑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相关话题/传播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同等学力申硕 新闻传播专业 童兵 新闻传播学教案
    同等学力申硕 新闻传播专业 新闻传播学教案 第一模块: 课程实施计划 一、 课程概述 新闻传播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专科层次)的基础理论课,属于必修课。作为一门由新闻学、传播学在跨学科综合、交叉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学科,新闻传播学在国内外均属年轻学科,在中央电大更属新学科。 本课程的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16
  •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完整版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3、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11
  •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详细版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 社会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11
  • 南昌大学传播学1999—2002年考研真题
    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学专业试题1999年新闻业务 一、名词解释(4*4)161、新闻敏感2、第一代导语3、报纸版面4、录音特写 二、问答(8*3)241、电视新闻评论与报刊新闻评论有什么不同特点?2、编辑选稿时,应该如何全面考察和估量稿件的新闻重要性?3、为什么要把现场观察作为采访活动的主要手段和形式加以强调?三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11
  • 南昌大学传播学2004—2014年考研真题
    2004年南昌大学传播史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5分) 1.《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2.戈公振 3.北岩报团 4.本杰明*戴 5.沃尔夫通讯社 6.亚洲电视台 7.组织传播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兴中会的《中国日报》及其早期的宣传内容; 2.1956年经过改版以后的《人民日报》的宣传报道方面发生了怎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11
  • 南昌大学传播学2014年考研真题
    2014年南昌大学史论试题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6分)1、信息社会2、黄远生3、分众4、红色中华5、沃尔夫通讯社 二、简答题(共60分,每题15分)1、简述美国新闻史上的曾格案件以及它的意义;2、简述意见领袖的特点3、简述癸丑报灾事件及其影响 三、论述题(共60分,每题20分)1、结合实例,谈谈新形势下如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11
  • 南昌大学传播学2015年考研真题
    2015年南昌大学新闻传播史论(619)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法治 2、宣传 3、群体感染 4、媒介接近权 5、《西行漫记》 二、简答 1、简述邹韬奋的办报活动及新闻思想 2、简述美国新闻界的掏粪运动 3、简述赖特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述 4、简述三贴近的内涵及意义 三、论述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11
  • 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新闻学(传播学)真题(回忆版)
    2015年新闻学(传播学)真题(回忆版) 710.新闻理论 名词解释:舆论监督,竖三民,议程设置,双重属性(20分) 简答:(一共40分,四道题) 1.客观性新闻的来源和意义; 2.《解放日报》改版的意义; 3.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的功能观; 4.(记不起来了) 材料分析(30分) 新闻腐败,报道失实原因及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10
  • 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新闻学(传播学)真题(回忆版)
    2014年新闻学(传播学)真题(回忆版) 710.新闻理论 名词解释:集合行为,媒介,硬新闻,边区群众报,东方风来满眼春 简答: 1.流言特点; 2.国家或政府如何对媒介实施政治控制; 3.新闻媒介如何正确引导舆论; 4.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5项要求; 5.简述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两道论述(其中一个是关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10
  • 2018复旦大学考研:新闻传播学必考49题
    2018复旦大学考研:新闻传播学必考49题 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考研会涉及到的一部分内容,鸿知复旦考研网整理了传播学须知的49题,同学们可以了解一下。 1、美国传播学产生的学科和历史背景、早期思想来源(芝加哥学派、早期新闻学、宣传学等)。 2、美国传播学奠基人(库利、帕克、米德、李普曼、施拉姆提出的四大奠基人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04
  • 辽宁大学传播学考研资料带复习笔记附历年考研真题 89页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04
  •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写什么?看看这些选题!
    正在读研或者大四面临毕业的新闻传播学小伙伴,不得不面对毕业论文的问题:开题没思路,文献不知从何看起, 即将到来的开题答辩更是让人头大!这里搜集新闻传播学科年度10大黄金毕业论文选题,适用于新闻、传播、媒介管理、电视新闻、网络新闻新媒体、数字媒体艺 术等多个专业方向,收下这些选题点,并结合你的研究方向发挥脑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01
  • 大连理工大学2016传播学考研分数线:350分
    从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获悉,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已公布,其中传播学复试分数线为350分,政治45分、外语45分、业务一75分、业务二75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7-01-01
  • 2016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学位考研分数线:370分
    从武汉大学研究生院获悉,2016武汉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已公布,其中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学位复试分数线为:政治60分、外语60分、业务科一100分、业务科一100分,总分370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7-01-01
  • 2016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学位考研分数线:360分
    从武汉大学研究生院获悉,2016武汉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已公布,其中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学位复试分数线为:政治60分、外语60分、业务科一105分、业务科一105分,总分360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7-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