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考研中医综合归纳-中医基础理论(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05-25
(1)气虚: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
状态。
(2)气机失调:指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而引起的病理变化。
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
气逆:为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最常见于肺
胃和肝等脏腑。
气陷:是气虚病机的一种,以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常称为中气
下陷。
气闭:是出入异常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厥证。
气脱:是出入异常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脱证。
2.血的失常:
(1)血虚: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2)血瘀: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
(3)血热: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以既有热象
又有耗血动血及伤阴的特征。
3.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包括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
气血两虚和气血不荣经脉。
四、津液代谢失常
1.津液不足:是指津液有数量上的亏少,包括伤津和脱液两种病理变
化。伤津时并不一定兼有脱液,在脱液时则必兼有伤津。
2.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3.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包括津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津
亏血瘀。
五、内生“五邪”
1.风气内动(内风):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1)肝阳化风:见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眩晕欲扑,或口眼歪斜,或
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逆而发为闭脱之证;
(2)热极生风:见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等;
(3)阴虚风动:筋挛肉瞤、手足蠕动;
(4)血虚生风: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
(5)血燥生风: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皮肤瘙痒或落屑。
2.寒从中生(内寒)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精要
- 17 -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内寒与外寒的区别与联系
3.湿浊内生(内湿):脾虚生湿。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浮肿。”
4.津伤化燥(内燥):
“燥胜则干。”
“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
内燥病变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
5.火热内生(内火、内热):
(1)阳气过盛化火:“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气有余便是火”;
(2)邪郁化火:一是外感六淫从阳而化热化火;二是病理性代谢产物
和食积、虫积等郁而化火。
(3)五志过极化火:又称为“五志化火”;
(4)阴虚火旺:此属虚火与阴虚内热有区别。
六、经络病机
1.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
《灵枢·经脉》在论述足阳明胃经的精气虚实时说:“气盛则身以
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
栗,胃中寒则胀满。”
2.经络的气血逆乱:如《灵枢·经脉》在论述足太阴之别的功能逆乱
时说:“厥气上逆则霍乱。”
3.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是某一经络气滞、血瘀的主要成因。
4.经络的气血衰竭:指由于经气的衰败而至终绝气血也随之衰竭而出
现的生命临终现象。由于各经循行部位不同,所属脏腑的功能各异故
各经的气血衰竭时所出现的证候亦各有特点。
《素问·诊要经终论》说:“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瘲,
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瞏绝系,
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清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
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
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
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
阴终者,中热噫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
所败也。”
七、脏腑病机
1.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1)心的阳气偏盛:即心火,有虚实之分,由于邪热痰火内郁而致者
为实;由于劳心过度心阴暗耗者多为虚。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有三:一
是躁扰心神;二是血热而脉流薄疾;三是心火上炎与下移。
(2)心的阳气偏衰:包括心气虚和心阳虚,多由慢性疾病的持续损耗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精要
- 18 - 发展而成。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有:一是心神不足;一是血脉寒滞;一
是心阳虚衰与肺肾病变相互影响。
(3)心阴不足:即心阴虚,多由劳心过度,久病失养,耗伤心阴或情
志内伤,心阴暗耗;或心肝火旺,灼伤心阴所致。
(4)心血亏损:即心血虚,多由失血,或血液生化不足,或情志内伤,
耗损心血等所致。
(5)心血瘀阻:即心脉闭阻。阳气不足,血脉寒滞;痰浊凝聚,血脉
瘀阻不畅;劳倦感寒;情志刺激常可诱发或加重。
2.肺的阴阳气血失调:
(1)肺气不宣:肺气失于宣发;多由外邪袭表犯肺,或因痰火内阻,
或因肝升太过,气火上逆犯肺;也可由于肺气不足,或肺阴虚所致。
(2)肺失清肃:肺气失于肃降;多由外邪袭表犯肺,或因痰浊内阻,
或因肝升太过,气火上逆犯肺;也可由于肺气不足或肺阴虚所致。
(3)肺气虚损:肺的功能减退;多因肺失宣肃,日久不复,发展而成;
因久病气虚,或劳伤过度,耗损肺气所致。
(4)肺阴亏损:肺脏的阴津亏损和阴虚内热;多由于燥热之邪灼肺,
或痰火内郁伤肺,或五志过极化火灼肺,或久咳耗伤肺阴所致。
3.脾的阴阳气血失调:
(1)脾气虚损:即中气不足;多由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或禀赋素虚或
久病耗伤;或劳倦过度损伤所致。
(2)脾阳虚衰:多有脾气虚发展而来,或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
(3)水湿中阻: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湿停聚于内。
(4)脾阴不足:指脾不能运化津液,津液亏少而形成。
4.肝的阴阳气血失调:
(1)肝气郁结:多由精神刺激,情志不遂,气机郁滞而成。
(2)肝火上炎:多有肝气郁结,日久化火;暴怒伤肝,肝气暴涨;五
志化火,引动肝火等而成。
(3)肝血亏虚:失血过多,久病耗损,脾胃虚弱,生化无源所致。
(4)肝阳上亢:肝阴不足,阴不制阳;精神情志失调,耗伤肝阴。
(5)肝风内动:邪热炽盛;肝阳化风。
5.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1)肾精亏虚:老年精亏;先天不足;久病耗损;后天失养。
(2)肾气不固:幼年精气未充;老年精气衰竭;早婚、性生活不节、
久病肾虚。
(3)肾阴亏虚:五脏之火、五志过极化火、邪热久留化火致肾阴耗伤;
或失血耗液;或过服温燥壮阳之品;或房劳过度而致。
(4)肾阳不足:心脾阳虚,日久及肾,房劳过度,耗损肾阳。
6.六腑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1)胆的功能失调: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多由情志所伤、肝失疏
泄,或中焦湿热阻遏肝胆气机等所致。
(2)胃的功能失调:
①胃气虚:饮食失节,损伤胃气;禀赋素虚;久病元气不复。
②胃阴虚:热病后期,邪热久留,消烁阴液。
③胃寒:过食生冷;过用寒凉之剂;素体中寒。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精要
- 19 - ④胃热(胃火):嗜酒、过食辛辣之品;气血痰湿食郁积化热化火。
(3)小肠的功能失调:湿热下注或心火旺盛循经下移小肠所致小便淋
浊、刺痛等病理表现,称作小肠火。
(4)大肠的功能失调:可因胃失通降、肺失肃降、燥热内结、肠液枯
涸、阳虚不运、气虚而无力推动等因素而造成;亦可因饮食所伤、食
滞不化;寒湿或湿热下注等因素所致。
(5)膀胱的功能失调:多为湿热蕴结膀胱或肾阳不足而见尿频、尿灼、
尿急、尿痛、血尿等或肾气不固而见遗尿、小便失禁等。
(6)三焦功能失调: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表现为心和肺、脾和胃肠、
肝和胆、肾和膀胱等脏腑气机不利,气的升降出入异常导致;二是概
括了肺、脾、肾等脏腑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异常。
7.奇恒之府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1)脑的功能失调:心肝脾肺肾的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脑的功能失调,
出现精神意识思维异常,视听嗅味觉异常及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异常等。
(2)髓和骨的功能失调:可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养;或因邪
热久留,消烁阴液;或因下焦虚寒、精血不足,均可导致骨髓空虚、
骨质软弱等病变。
(3)脉的功能失调:津液枯涸、痰浊内阻、寒凝瘀阻均可引起脉道不
利。
(4)女子胞的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经、带、胎、产的异常方面。其
形成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气血不和;二是心肝脾肾功能障碍;
三是冲任气血不足。
8.防治原则
一、预防
1.未病先防
(1)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
调摄精神:“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加强锻炼、生活起居应有规律和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2)防治病邪的侵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2.既病防变:包括早期诊治和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二、治则
1.概念: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法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精神指
导下制定的、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治
则是指导治法的总则治法是治则的具体化。
相关话题/中医
2016考研:统考中医综合基础学习方案
(307中医综合基础) 一、制定学习计划 1、紧扣学习目标:要对专业课进行地毯式复习,通读并理解所有知识点,无需强制记忆,一定要形成结构框架。 2、学习时间分配:以周为单位,共7周,每周学习时间至少12-18小时。可根据自己复习情况具体安排,确保当周任务当周完成。复习时注意看进度,卡时间,一定要防止 ...医学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海文教育 2015-05-142016考研:中医知识点记忆法
1、公式记忆 学生反映中医难学,太灵活,无规律可寻,无公式可用。在辨证的教学中我尽量将教学内容归纳为公式:如表证=肌表证+肺系证,阳虚=气虚+虚寒, 阴虚=血虚+虚热。卫分证=初期+表热,气分证=二期+热盛,营分证=三期+神昏,血分证=晚期+动血+动风。白喉辨证风热疫毒证=风热+点状假膜,阴虚 燥热=嘶吠 ...医学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海文教育 2015-05-142015考研中医内科学(自己考研整理总结+另附中内歌诀)
一、感冒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治则:解表达邪 忌用补敛之品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葱豉汤加味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玉屏风散(表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5-052016医学考研:考研中医学复习基本特点
一、课程特点及要求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介绍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哲学基础、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内容。其中所涉及的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学说和原理,是学习其他基础和临床学科的基础,也是考研中医综合科目考试的必选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内容覆盖面广 ...医学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海文教育 2015-05-03完善考研《中医基础理论·经典原文》考点精华总结(打印版)
《中医基础理论经典原文》考点精要总结 考点 经典原文 历年真题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素问middo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21完善考研《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成为后世指导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21完善版考研《中医诊断学》考点总结
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要表1 -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朝代 医家与著作 特点 战国 中医学理论体系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21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发布,详情如下: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唯一一所普通全日制中医药高等院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含13个二级学科),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5个一级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19成都中医药大学 (内部资料) 中医内科学
第一章 第一节 感 冒 一选择题 【A1型题】 1.感冒的病因中,哪一项占先导地位 A.风 B.寒 C.热 D.燥 E.湿 2.首提感冒病名的医著是 A.《医宗必读》 B.《仁斋直指方》 C《金匾要略》 D.《丹溪心法》 E.《千金要方》 3.首倡感冒用辛温,辛凉两大治法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孙思邈 C.朱丹溪 D.刘河间 E.张景岳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04-172012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综合试卷(回忆版)
2012南中医药学综合试卷(回忆版) 有机化学(150分) 一、单选题20分(10*2分) 二、命名30分(15*2分) (要求:配套习题中各院校的模拟及真题中的命名题要熟练掌握,拿下26分不在话下) 三、化学反应方程式60分(20*3分) (大部分为课本中常见的反应,配套习题中有原题出现) 四、合成题10分(2*5分) 2012南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