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考研新闻理论考点总结(必备)(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11-23
4.从传播学角度,“受众即市场”的概念是不完善的。1.复杂的社会传播关系被简化成了单纯的买卖关系;2.更多地着眼于受众的购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而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3.容易把商品销售量——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4.把受众视为市场的观点只能是传媒方的观点,而非从受众角度考虑问题。忽略了手中作为拥有传播权力的主体的一面。
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试论受众权利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2001传播)
传播权:在传统上被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力。社会成员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现出来,并有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力。
知晓权 (1998,2003传播):指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媒介接近权、媒介监督权P179
结合实际谈谈哪些因素会影响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
阐述“受众意识”的基本内容
大众传媒
新闻传播媒介(2001新闻)
是以采集和公开向社会提供新闻为主的传播机构。
简析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 。(2002传播)
试述新闻媒体的产业属性。 (2002新闻)
试述新闻媒介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的一般含义。(2000新闻)
大众传媒的职能
“集体的组织者”(1995)
列宁1901年谈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机关报《火星报》作用时说:“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在这里,集体指的是“党”,报纸指《火星报》,是一种独特情况,不能扩展到党中央机构健全下的党报,更不能扩展到一般的报纸。后来,这个观点被斯大林概括为党和苏维埃报刊的基本职能。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共产党的报刊上开始出现“报刊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说法,解放以后写入我们的新闻理论教材。但这是报纸属于党中央的一个机构的情况下,党中央组织行动的一种途径。
社会雷达
是施拉姆对传播的环境监控功能的一种形象比喻,由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提出.在4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早概括了传播的三种基本社会功能,即环境监控,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传播的环境监控功能,指的是传播在帮助人类察知内外环境变化并及时调节环境适应行为方面所起的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与雷达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具有类似性,因而施拉姆将之称为"社会雷达",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执行着重要的社会雷达功能.
大众传播地位赋予功能(2001传播)
是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大众传媒社会功能观的主要内容之一。事实、人物、商品、意见等一经大众传媒的报道,就会获得一定的知名度或社会地位,从而给大众传媒支持的事物带来一种正统化效应,这就是大众传播的地位赋予功能。这种功能与大众传媒处于为数有限的信息源地位,以及大众对传媒内容生产的神秘感有关。由神秘感而带来大众对传媒的某种崇拜,使得多数人以受到传媒关注为荣。这是一种强大的现代大众心理,正是利用了大众的这种心理,传媒通过聚焦和放大事实,制造出了各种供大众追捧的明星。
社会强制规范功能
是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大众传媒社会功能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大众传媒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诸于世,能够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大众传媒的这项功能源于它的公开性,当大众传媒将问题公开化以后,一般公众就会感受到维护社会规范的“制度性压力”,积极参与到舆论制裁的行列中去。
麻醉功能
是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大众传媒社会功能观的主要内容之一。该理论认为,现在大众传播具有明显的负面功能,它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之中,人们每天在接触传媒上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他们在读、在听、在看、在思考,但是他们却把这些活动当做行动的替代物。他们有知识、有兴趣,也有关于今后的打算,但是,当他们吃完晚饭,听完广播,看完晚报之后,也就到了睡觉的时间了。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把这种现象成为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与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大众传播的四大基本职能:1.对环境进行检测;2.使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3.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拉斯韦尔)4.提供娱乐。(查尔斯•赖特)
关于传媒的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这个概念,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关于传媒职能的说法,相当程度上是传媒代表某级党政权力机关进行的监督,在较小程度上是传媒代表公众对各种社会事务的监督。
“监督”和“监测”的内涵是有差别的:监测是把一个发生的事实客观地报道出去,公众接受以后,他要根据你提供的新情况调整和外部的关系,发出一些声音,对所报道的客体造成某种精神压力。而监督则是“监测+督察”职能,带有媒体主动出击、由媒体着手解决问题的性质。
从传媒与经济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文化产业
虽然经营方式与一般的物质商品的生产与交换有所不同,但就经营性质而言,它就是文化产业。但并非单纯的产业,它的文化属性要求它得承担相当的社会责任。于是,传媒在市场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不同作用形成一对关于传媒职能的矛盾情形:作为文化产业,传媒要盈利,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本身是市场竞争的一部分;同时传媒还有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职能。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
新闻业
新闻业意识形态类型(2005)?
有人说,“新闻业除了具有一般行业属性,还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请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2003新闻)
在哲学视野里,新闻传播业主要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理解新闻业的本质,新闻业属于上层建筑思想意识形态的一个子系统,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从社会认识论角度看,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种的新闻,实质是用新闻手段对社会存在最新发展状况的反应。因而新闻手段掌握在不同人手里,对经济基础、社会生活的反映就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正是新闻业具有阶级性、政治性、倾向性的主要根源。
从经济学角度看,新闻业是是经济基础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产业的一个子系统,因而具有一般行业的产业性质。明确这一性质的核心,在于揭示新闻业作为一种产业,是依靠什么来获取经济价值。
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 (2002传播)
新闻业务
新闻报道的全面性(2001新闻)
就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整体的而不是零星的、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事实、情况和意见。具体而言包括以下要点:
1.从新闻事实的构成上讲,注意不能以点带面,以局部代替全部,以微观代替宏观;
2.新闻报道的时间性上看,包括即时全面和历史全面两个基本方面。前者是讲,具体新闻报道要反映事实在截稿时刻或某一确定报道时间点为止的整体面貌;后者是讲,新闻报道要反映新闻事实历时变化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针对实际新闻传播情况,有两个方面要特别强调:一是全面必须包括对负面新闻事实报道的全面;对于有争议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揭露性、批评性报道中,传播主体要特别注意顾及各方的情况和意见,主动运用平衡或均衡报道的手法,把事实的整体状况再现出来。
新闻选择 (2004传媒经济学) /试析新闻选择的主要因素。(1994,2003新闻简答,2004媒经名解) / 论述新闻传播主体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基本标准/简析新闻筛选的把关过程。(2000传播)
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就是新闻选择。新闻选择是对事实的选择。新闻采访是不断挑选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是重新挑选事实的过程,新闻编辑过程是再一次挑选、审视事实的过程。
对任何新闻媒介来说,新闻定义(真实新鲜)、新闻价值、宣传价值(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通常,由于新闻媒介的背景不同、性质不同、办台方针不同,宣传价值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新闻法则是新闻筛选的四项主要标准。
把关人(1997)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把关人这一概念,现在已得到大众传播学者的普遍承认,把人的作用、性质也随之成为大众传播学的重要课题。
在传播学中,“把关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把关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传播媒介是全社会信息流通的把关人;从传媒内部来看,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把关人,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来看,在新闻信息的提供、采集、写作、编辑和报道的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把关人,其中,编辑对新闻信息的取舍是最重要的。
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可以分为疏导与抑制。前者是指把关人准予某些新闻信息流通的行为,后者则是指禁止一些新闻信息流通或将其暂时搁置的行为。
舆论学范畴
舆论
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相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八个要素:
1.舆论的主体:公众。两个标志——一是有共同或接近的观点;二是他们是自愿参与的,具有自主性。(模拟公众:由法定组织成员形成的执行某种社会职能的群体,是对公众的模拟)2.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重要标志——有争议。3.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4.舆论的数量,即一致性程度。5.舆论的强烈程度。与公众对舆论客体的知晓程度有关。了解得越清楚,所有体验,对表达的意见倾向信心越强,意见的强度越大。6.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也是舆论是否存在的标志之一。8.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
舆论的一般形成过程
1.社会发生较大的变动,或积累了一些问题,大家对周围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议论纷纷。这时的意见形态是较为分散的多样化个人意见。
2.多样化的个人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这一过程中会出现舆论领袖。舆论领袖,是指在人群中有一定号召力或发表意见有一定权威性的人。很多人的意见在这种交流中可能趋向于这些人的意见。通过舆论领袖或有组织的团体、群体出面发表意见,原来多样化的意见转变为几种意见,如果某种意见的主体超过了一定范围的三分之一,就标志着舆论形成了。舆论往往是几种比较主要的意见,而不仅仅是一种意见。3.权力组织及领导人、大众传媒促成所希望的舆论。
文化与道德传统始终影响和制约着舆论形成过程。
形成舆论的一种条件:舆论场效应
前提: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这个空间存在着一定的观念和人群。
1.一定空间人们相邻密度和交往频率。相邻密度越大,交往频率越高,形成舆论的可能性越大。
2.空间的开放程度。空间的开放程度越大,控制力度越小,形成舆论的可能性越大。
3.空间的感染力度或诱惑程度。感染力度,就是人们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带有共同利益趋向的一个话题。如果这种情况存在,他们之间的相互感染力度就比较大;或者,问题具有很强的的诱惑力,形成舆论的可能性越大。
社会转型中社会动员带来的舆论问题:社会挫折感=社会动员/经济发展
消除传闻
传闻是舆论的一种畸形表现形态,是非正常状态下的舆论现象。
传闻=重要性×模糊度÷批判能力
对策:及时发布信息说明事情是怎么回事,就会减少传闻的传播;传媒要提供批判性的材料(包括科学知识和新的信息),提高公众的批判能力。
市场经济下我国传媒应在哪些方面引导舆论
相关话题/新闻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法律基础》题型版笔记
第一章 法的一般理论 一、 名词解释 1、法: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以权利和义务为具体内容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实体法:指规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的总称,如行政法、民法、刑法等。 3、程序法:指规定实现实体法的方 ...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1-16新闻业务(采访和写作)补充笔记 供考研复习参考
一、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一)确有其事 (二)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三)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四)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五)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二、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导致新闻失实的 ...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1-10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历年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 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新华日报》 2.《纽约时报》 3.伯明翰学派 4.社交媒体 5.沉默的螺旋 二、简答题 1. 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异同。 2.简述史量才的报刊从业活动。 3.简述英国BBC的体制。 4.简评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理论。 三、论述题 1.试述20世纪20年代中国广播事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21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课复习规划
内容导读: 专业课整体复习计划复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专业课整体复习计划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参考书目是:1、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 《传播学原理》,石庆生编,安徽大学出版社。(或《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建议使用后者,逻辑清楚脉络清晰) 3、《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10-14西南大学2014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试题(新闻学)
2014年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试题 试题名称:新闻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新闻敏感 2.新闻主导性理论 3.邸报 4.新闻要素 5.新闻宣传 6.知情权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我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原则。 2.信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作答,多选不加分)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13西南大学2014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试题(传播学)
2014年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试题 试题名称:传播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信息社会 2.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 3.民主---参与论 4.信息娱乐 5.梅尔文德弗勒 6.后院篱笆原则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要概述大众传播的正功能。 2.评析创新扩散理论。 3.简要概述多伦多学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13西南大学2012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试题(新闻学)
2012年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试题 试题名称:新闻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新闻要素 2.解释性报道 3.媒介融合 4.含义论 5.新闻指导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要求。 2.新闻媒介的共性。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作答,多选不加分)小题20分,共40分) (每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13西南大学2012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试题(传播学)
2012年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试题 试题名称:传播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卢因 2.晕轮效应 3.信息侵略 4.跨国传播 5.媒介失控论 6.受众的基本权利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社会参与论的基本观点。 2.评价文化规范论。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作答,多选不加分)20分,共40分)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13西南大学2011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试题(新闻学)
2011年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试题 试题名称:新闻学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部分(共10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我国从2000年起,每年的_______定位记者节。 2.在我国,__________将新闻定义为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3.在当今国际新闻传播领域非常活跃的BBC是______________的缩写形式。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13西南大学2011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试题(传播学)
2011年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试题 试题名称:传播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霍夫兰 2.滋补法 3.地球村 4.拟态环境 5.议程设置功能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新闻文本易读性测度标准有哪些? 2.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什么? 3.受众的基本权利是什么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