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14、论述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1)他感作用使一些农作物不宜连作;
(2)他感作用影响植物群落中的种类组成,是造成种类成分对群落的选择性以及某种植物的出现,引起另一类消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3)他感作用是影响植物群落演替重要的因素之一。
15、论述物种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方式。
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
(1)地理隔离;(2)独立进化;(3)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
物种形成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类:
(1)异域性物种形成;(2)领域性物种形成;(3)同域性物种形成
16、试述捕食对种群数量和质量的调节作用。
捕食者于猎物的关系,往往在调节猎物种群的数量和质量上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捕食者对猎物的种群数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捕食者对猎物的种群质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在自然环境中,捕食者于猎物的关系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往往是多种捕食者和多种猎物交叉发生联系。
18、论述陆地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并举例。
陆地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规律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又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是由于热量带沿纬度变化而变化,导致群落类型也随纬度变化依次更替,如亚洲大陆东岸从赤道向北极依次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苔原。
(2)经度地带性是由于降水自沿海向内陆依次减少导致群落类型沿经度方向依次更替,如亚洲温带大陆东岸,由沿海向内陆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
(3)垂直地带性是由于山地随海拔升高,温度和降水依次变化从而导致群落类型自下而上依次更替,如马来西亚的基那巴卢山,从下向上依次是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高山灌丛。
19、举例说明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1)山地随海拔高度升高,群落类型依次更替。
(2)山地带谱的基带就是当地的水平地带性群落。
(3)湿润地区山地带谱类似于当地向高纬的纬度地带性群落系列,如(略)。
(4)干旱地区山地带谱由基带干旱类型向上逐渐过渡为湿润类型,但超过一定高度后,又向寒冷类型变化,如(略)。
20、论述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1) 水平结构:水平结构是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主要表现在镶嵌性、复合体和群落交错区。①镶嵌性是指群落内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现象。②复合体是指 不同群落的小地段相互间隔的现象。③群落交错区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群落的过渡地带,其生境复杂多样,物种多样性高,某些种群密度大。
(2)垂直结构:①分层现象:A.地上成层现象;B.地下成层现象;C.动物种群的分层现象;D.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②层片,也是群落的结构部分,它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具有一定的环境。
(3)年龄结构。
21、论述生物群落的外貌。
生物群落的外貌特征包括生活型,叶性质和季相三项内容:
(1)生活型:植物的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受一定环境综合影响所表现的适应特征。
(2)叶性质:包括叶级,叶质,叶型等,群落不同,叶性质不一样。
(3)季相:是外貌的动态变化随季节更替而变,季节越明显地区,群落季相救明显。
22、论述生态位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空间生态位;(2)营养生态位;(3)n维超体积;(4)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5)生态位的重叠;(6)生态位分离;(7)生态位宽度,生态位压缩,生态位释放。
23、论述中国植物群落分布的原则、系统和单位。
(1)分类原则: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2)分类依据:①种类组成;②外貌和结构;③地理分布;④动态特征;⑤生态环境。
(3)分类系统:植被型组-植被型-植被亚型-群系组-群系-亚群系-群丛组-群丛-亚群丛。
(4)主要分类单位:①群丛(基本单位);②群系(中级单位);③植被型(高级单位)。
24、论述英美学派和法瑞学派群落分类体系及其二者间的区别。
(1)英美学派
①代表人物:F.ECLements和TansleyA.G
②分类原则:群落动态发生演替
③ 基本观点:把成熟与未成熟群落分开,建成两个平行的分类系统,高级单位以动态特征为依据,群丛及其以下以优势种为依据。
(2)法瑞学派
①代表人物:J.Braun-Blanquet
②分类原则:植物区系
③ 基本观点:以植物区系为基础,所有分类单位都以种类成分为依据,具体分类时以特征种和区别种为标准。
(3)二者区别
①分类原则不同:英美动态原则,法瑞区系原则。
②对群丛理解不同:英美以优势种为依据,法瑞以特有种为依据。
③分类系统不同:英美两个相同,法瑞一个相同。
④群丛命名不同
25、论述单元顶极、多元顶极和顶极格局三种理论,并找出三者间的异同点。
(1)单元顶极
①代表人物:Clements
② 主要观点:在同一气候区域内,无论演替初期条件如何,经演替最终都停止在一个最适应大气候的群落上,只要气候不变,人为或其他因素不干扰,此群落一致存在,一个气候区只有一个气候顶极群落,区域内其他生境给以充分的时间,最终都会演替到气候顶极。
(2)多元顶极
①代表人物:Tansley
②主要观点:一个气候区内除有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顶极,定型顶极等多个顶极。
(3)顶极-格局
①代表人物:Whittaker
② 主要观点:赞成多顶极论,但认为各种顶极不呈离散状态而呈连续变化,形成一个以气候顶极为中心的顶极群落连续变化格局。
(4)共性和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