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考研复习终极背诵版(20)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8-30
3.不同数量大周期的安排特点:1单周期。全年训练按一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称为单周期安排。主要适用于以下特点的运动项目:需要长达4-6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好充分准备或取得显著训练效应的项目。如马拉松、十项全能和现代五项等;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每年只能再集中的几个月份参加比赛的项目。如越野滑雪、跳台滑雪等。由于在单周期年度训练过程中,准备时期和比赛时期延续的时间较长,容易出现生理负荷与心理负荷的过度累积,导致运动员经济能力下降,所以再训练实践中,人们常常把每个时期分成几个阶段,并常常再长比赛时期的中间加一个短时间的调整时期,这种安排就称为单周期双高峰安排。2双周期。全年训练按两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称为双周期安排,它包括两个准备时期,两个比赛时期和两个过度时期。在现代竞技训练中,双周期安排是一种常用的年度安排模式。许多项目的运动员可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做准备,使总体竞技能力或竞技能力的某一个方面发生明显的改变;并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参加一系列的比赛,把所获得的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需要的方向上去,逐步从心理、生理,从技能、体能等方面培养最佳的竞技状态,在适宜的主客观条件下,把已具有的竞技能力充分地表现出来;再加上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恢复时期,总共大约5-7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个大周期的训练过程。因此,一年可安排两个训练大周期。体能主导类的速度力量性项群及耐力性项群中的大多数项目以及许多技能主导类项群的单人项目的优秀运动员都采用双周期安排。3多周期。按三个以上大周期组织全年训练的过程,称为多周期训练安排。实施多周期安排的基本条件是,运动员能再3-4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有效提高竞技能力,并在比赛中充分表现出来,把提高了的竞技能力转化为运动成绩。 第二节 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
1.如何确定训练大周期的时间。06简)答:以成功参加1—2次重大比赛为目的而设计。时间的确定通常采用体现目标控制思想的倒数时充填方法,以主要比赛日期为标定点,向回程方向依次确定主要比赛阶段和比赛时期,以及完整的训练大周期。1确定主要比赛日期 。由竞赛日程所确定。2确定主要比赛阶段。围绕比赛日确定比赛阶段。常规大周期,比赛阶段持续4-6周,在主要比赛日后约一周结束。3确定比赛时期。在主要比赛阶段前面加上一个4-6周的热身比赛阶段共8-12周,其间要注意安排必要的热身赛。4确定整个训练大周期。在比赛时期前面加上6-12周的准备期,后面加2-4周恢复期,共14-32周的训练大周期。
2.大周期训练计划要点:(一)准备时期的训练计划:1、训练任务和时间:基本任务就是要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培养和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时间:1.5~2个月。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准备时期的素质训练,以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这两种训练方法的特点是负荷的量较大,强度相对较小。准备时期的技、战术训练,均以分解主为主。(二)比赛时期的训练计划:1、训练任务和时间:训练任务包括发展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和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表现自己已具有的竞技能力这样两个方面。时间:不少于1 个半月。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为了与准备时期训练方法的特点相联系,比赛时期训练发展体能主要采用重复法,发展技能主要采用完整法,并较多地采用比赛法,以便综合地发展与竞赛密切相关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比赛时期负荷强度大而负荷的量较小。从计划的安排上要注意做到:1、安排好负荷的节奏,使运动员的体能变化在比赛时处于超量恢复阶段。2、技术、战术的掌握达到高度熟练和自动化,但又不因过多的专项技战术练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对专项技术动作的超限抑制和重复泛化。3、 通过适当的热身赛和其他适应性比赛,激发运动员强烈的竞赛欲望,而又不因过多的比赛引起运动员的厌烦,甚至对比赛的恐惧。4采取各种措施激励运动员的进取动机,但又不能造成过高的激活状态。要特别注意组织好赛间训练:体能主导类运动项目赛间训练的主要任务,在于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进行积极的调节,是运动员从上一组比赛或上一次比赛的疲劳状态下恢复过来,重新聚集力量,以理想的体能状态投入新的比赛。同时对于上一次或上一组比赛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利用短暂的赛间间歇,力求在某些短时间内能有效改善的方面,获得新的训练效应。(三)恢复时期的训练计划:1、训练任务和时间:训练任务:(1)通过负荷内容、量度、组织形式及训练环境的改变,达到从心理上和生理上消除疲劳的目的。(2)是认真总结全年训练经验与教训,并制定下一年度的训练计划。时间:单周(1~1.5个月)双周(2~3周)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为了达到恢复的目的,在恢复时期宜以游戏、变换法为主进行训练。
3.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的比较: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是两种不同的训练大周期。前者需持续不短于14周的时间,要求运载分别提高不同的竞技能力,进而综合起来,表现高度的专项竞技能力;而后者通常安排于2~3个月的准备参加重大比赛的训练之中,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运动员集中精力于恢复或提高综合的竞技能力。 第十二章 周课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第一节 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1.不同训练周型及其主要任务:1、基本训练周的任务是通过特定的程序和反复练习使运动员掌握和熟练专项技、战术,以及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的多种竞技能力。2、比赛前训练周的任务是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竞技中去。 3、比赛周的任务是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作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的目标。4、恢复周的任务是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疲劳,促进进超量恢复的出现,激发强烈的训练动机,准备投入新的训练。
2.基本训练周训练内容的结构特点:(一)周训练计划中不同内容交替安排的理论基础:(为什么在一周的训练周要安排不同内容的理论依据?08论)由于各种训练内容对机体不同生理系统和心理过程提出的要求不同,因此,在接受了某一内容的负荷之后,机体不同的生理系统及心理过程的反应是不同的,其所需要的恢复时间也不相同。也就是说,在一次训练后,人体有些系统会产生深度的疲劳,而另一些系统则只产生中度的或轻度的疲劳。各个系统的恢复过程也呈现出异时性的特征,因此,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在一周中的不同训练日交替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
相关话题/运动训练学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考试运动训练学笔记
北体大研究生考试运动训练学笔记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 ...其他考研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2-05首都体育学院2010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
简答 1.运动训练学的任务? 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从而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提高运动成绩。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有: 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 2深入探索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 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 4广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7-082010年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考研试卷解析
学校:北京体育大学 专业:运动训练学 题型说明及变化解析 具体题型 第1题 名词解释5个第2题 简答题3 ...专业课考研经验 新浪考试 2010-01-14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 运动训练学试题(硕士)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试题(运动训练学) 请将所有答案标明题号,写在答题本上,试题纸上请勿 ...法律硕士资料 网络资源 免费考研网 2009-01-1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运动训练学试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试题(运动训练学) 请将所有答案标明题号,写在答题本上,试题纸上请勿答 ...专业课考研经验 考研 Freekaoyan.com 2008-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