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专题考研复习讲义(7)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9-12
②“信息沟”:“知沟”从更广泛地意义上来说也是“信息沟”
③“数字鸿沟”:(1999年)是传统的“知沟”和“信息沟”问题在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的延伸。现在,这一鸿沟更多地体现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数字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四种差异。差异:A(Access)、B(Basic skills)、C(Content)、D(Desire)
2. “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1)“知沟”假说
①松伯格“知沟”假说模式图的中心内容: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远高于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知沟”会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②“知沟”夸大的原因:蒂奇诺认为,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的因素之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A.传播技能上的差异--阅读和理解能B.已有只是储存量的差异C.社交范围的差异D.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E.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传播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介。
(2)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
1977年,由艾蒂玛和克莱因提出。
①内容(观点):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不适用于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的增加速度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高者。
这个观点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不会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内涵)
②三条论据:a.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b.受众本身具有“上限”c.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
③评价:该假说中所说的“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存在,但在人一生的总过程中,存在疑问;社会经济地位低者即使在某个上限上赶上了高者,由于知识的老化和更新,实际价值也打了个折扣;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知识平均化”效果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幼稚的。
“信息沟”理论
1974年,卡茨曼着眼于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信息沟”理论
主要观点:①新传播技术的采用经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②新技术的采用带来的利益北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③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储蓄能力要强大的多;既有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④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更可能是“老沟”未平,“新沟”又不断出现。
“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领域
①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
A.由 罗杰斯 的“创新与普及”研究发展而来。
B.主要从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物质手段——信息接收和处理设备的普及过程调查入手,来分析社会各阶层间的“信息沟”乃至“知沟”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C.研究表明:社会各阶层的“信息沟”或“知沟”的根源在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从根本上解决“知沟”问题,必须理顺社会经济结构着眼,建立一种抑制社会两极分化的机制。
②区域开发与社会发展研究
A.20世界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开发问题。主张:发达国家的开发援助重点放在贫困阶层,尤其是教育事业。
B.20世纪90年代至今:该研究扩展到整个信息社会规划和建设领域。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3美)、“缩小数字差距”(2001英)“家电下乡”(中国)
③媒介素养研究
A.媒介素养是“公众接近、分析、评价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目的的功能”。
B.媒介素养关注的是信息时代不同群体和个人的信息处理和传播“能力”的问题。
C.这种能力包含六方面:a.媒介技术的基础技能,即接触和使用媒介手段或设备的能力b.媒介信息的识读能力c.媒介信息查询收集能力d.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d.对信息内容的质疑判断能力e.信息的加工制作和发布能力。
媒介素养研究最早发源于对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的关注,通常与媒介教育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分为三个阶段:①保护主义阶段(1900-1960)②注重辨识能力阶段(1960-1980):“拟态环境”对其产生影响③能动赋权阶段(1980-)
缩小“信息沟”和“知识沟”的对策
(1)在硬件方面,必须对不发达地区或低收入阶层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推进硬件的普及。
(2)在软件方面,必须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媒介使用能力”。
(六)“第三人效果”
①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认知倾向
②它揭示了这样一种现象: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特别是负面信息的影响之际,人们通常会认为这些信息对“我”或“你”未必起多大作用,然而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
③理论缘由:1983年戴维森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的论文《传播效果中的第三人效果》。他提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因此叫做“第三人效果”。
④戴维森做过的实验:“纽约州长选举竞选宣传”、“电视广告对儿童的影响”、“1980年美国总统大选选举报道的影响”
⑤与奥尔波特的“多元无知”理论、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联系。
1.对概念的把握:
(1)作为这种感知定势的“第三人效果”,意味着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这双重的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2)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以影响“表面受众”的形式,来实现操控“第三人”行为的意图。
(3)它指的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对大众传播内容产生实质性反应的,往往不是“表面受众”而是他们的相关者。
2.“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心理学依据:①对自己盲目乐观,觉得自己与他人相比,自己遭遇不行事件的概率较低,或者觉得自己不太容易接受负面事件的影响。②每个人都容易认为自己很优秀,习惯用正面方式评价自己③自我服务式归因,即在好事面前容易夸大自己的作用,在坏事面前容易推诿责任的倾向。“自我强化”虽然揭示了人性中很尴尬的一面,但它有着强化个人的自尊和自我价值的功能,并且影响着人的言行。
3.“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
(1)信息的性质: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由于“自我强化”的作用,人们在评估负面信息的影响之际倾向于认为对别人的影响大,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而在评估正面信息的影响之际,则会出现相反的倾向。
(2)信源的性质:①信源的可信度,围绕的可信度信源提供的信息,更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②信源的说服动机强弱程度,越是说服或宣传色彩强烈的信息,越容易引发“第三人效果”。
(3)社会距离:即人们感觉与他人的远近亲疏的社会关系或联系的密切程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社会距离表述为“圈内”或者“圈外”。人们倾向认为媒介信息对自己社会距离大的人影响较大,而对自己比较熟悉的人或者群体影响相对较小。
(4)个人因素:年龄因素、学历因素、预存立场、自我关联、对相关信息的专业感。
4.“第三人效果”可能引发的社会行为:
(1)对限制媒体的舆论支持
(2)与抢购、挤兑等群体现象有关的集合行为
5.“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意义
(1)该理论的许多实证研究都表明,诸如“抢购”风潮、“群体逃难”等许多突发性社会集合行为的起因,斗鱼大众传播信息引发的“第三人效果”有着某种程度的关联。它提醒我们,大众传媒既要及时传达危机信息,履行“环境守望”的社会功能,又要以慎重、负责的态度处理危机信息,防止由不实报道、炒作式报道引发社会混乱。
(2)在互联网信息的评估上,同样也存在着“第三人效果”现象。立法和传播政策的制定是一项科学的活动,它应该以民意为基础,但又不能为一时的表层舆论所左右,二是应该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这些信息和传播方式的实际危害程度,建立适当有效的法律规制和政策约束机制,这也是“第三人效果”理论的启示。
(3)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作为一种强效果理论,“第三人效果”理论不仅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大众传播的影响力,而且揭示了受众的媒介认知的多面性,效果产生的间接性和复杂性,以及认知、态度层面上的效果向行为层面的转化机制。这些方面,“第三人效果”理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贡献,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人类的传播行为及其规律的理解。
注意:任何一种涉及大众传播影响力的现象,我们都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结为一种效果机制单纯起作用的结果。
专题二:各主要人物的思想及理论
一、❤❤传播学四大奠基人
(一)哈罗德•拉斯韦尔(1902-1980)
①美国学者,现代政治科学的倡始人之一。经验学派
②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卢因、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
③他对传播学研究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
④1927年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出版轰动一时,成为宣传学的经典著作。
⑤1948年,发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这是他对传播过程,结构及功能作的 一个较全面的论述,成为早期传播研究的经典成果之一。“拉斯韦尔公式”。指出传播的三大作用和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播遗产(文化)
⑥他在宣传分析领域的成就是巨大的,对传播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的分析方面影响是深远的,这些开创性的研究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范围和层面。
1.★“5 W模式”(1948)(名词解释2011专)
(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5W模式、香农-韦弗模式)
(2)1948年《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第一位提出传播模式、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的学者。
(3)“5W”模式(“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4)在传播史上的重要意义: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思路形成的。
(5)缺陷:属于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6)麦奎尔(英传播学家)将该模式做了如下图示:
2.❤“三功能说”
(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赖特的“四功能说”、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关)
相关话题/传播
2013名校新闻与传播专硕真题
山东大学 上午334 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1.传播过程的特征 材料是小明和小强电子邮件讨论国学问题。你来我往的回复。 2、美国性丑闻事件,一个人用自己的邮件列表发送给了大家,赶在了传统平媒前,另一个检察官把事件全文发表在互联网上,短时间内2000万人下载。分析这件事。 3、用相关传播理论分析马诺现象rd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22011复旦大学等名校新闻传播考研真题
2011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基础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沉默的螺旋 2。知识沟假说 3。新闻专业理念 4。时务体新闻传播学,新闻 5。每周评论国内最 6。中国报学史 7。洋旗报新闻传 二,简答 1。宣传的七种策略新闻传播 2。大众媒介的受众分类 3。1927年国民党新闻统制的主要措施,其核心是什么? 4。简述邹韬奋的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2厦门大学考研之中国新闻传播史(古代与近代部分)复习笔记总结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在夏商周时期,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传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朝报、进奏院状、诏书、露布(中国古代特别是三国个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工具,主要用帛,也有用木版的,因 ...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厦门大学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日本 ...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厦门大学考研备考《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全)
《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全) 总论篇 1.《每日纪闻》 公告式的官方公报。是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公元前59年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 是将每日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 ...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2016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考研:中国新闻史结构图
中国新闻传播史(理论框架梳理) 上古 甲骨、金属铸件(金文)、岩石是最早的文字传播载体 集市贸易、经济广告、3000年以前的上古时代 两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课后答案1-11章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课后答案1-11章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只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就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8南昌大学2016-2004新闻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6新闻史论 一.名词解释(6分每个) 读卖新闻 新闻的党性原则 趋同心理 内容分析 红星报 二.简答题(15分每个) 1.简述外报对中国现代报刊的影响 4.谈谈你对《西行漫记》的理解 2.结合实例简述新闻价值要素接近性的内涵 简述改革开放后中国报业集团化的发展历程 三.论述题(25分每个) 1.结合实际论述影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6重庆大学2011年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真题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6西北大学2015年新闻学考研621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西北大学2015年新闻学考研621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8选6,每题5分,共30分) 1、明示性意义 2、抽样调查法 3、新闻体制 4、新闻专业主义 5、广告代理制 6、4P理论 7、《红色中华》 8、《边区群众报》 二、简答(8选6,每题10分,共60分) 1、说明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影响 2、新闻媒 ...新闻与传播硕士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