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超详细版本)(10)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6-12-15


(3)谨慎的亚洲政策与敌视中国。在亚洲,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起,中苏在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挑起冲突,在国际上掀起反华浪潮。但中国坚持捍卫了自己的利益。
(4)与美国争夺非洲和拉美。苏联在60年代和70年代对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中东、非洲提供了大量援助。但苏联的对外援助并没有受到多大效果,苏联在这些国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推行霸权主义,损害了这些国家的利益。在拉美,苏联大力援助古巴,其成果显著,但花费过大。苏联为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在全世界范围进行对外援助,迟缓了苏联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并不受苏联人民欢迎。
2、布拉格之春
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是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捷克斯洛伐克党制定了行动纲领,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改革方针,提出建立一种十分民主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模式。在经济方面,主张实行权力下放,扩大企业自主权;运用市场机制,鼓励竞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职工自治。在政治方面,改革党的职能和领导方式,消除权力过分集中和党直接管理行政的现象;保障国家行政机构、代议机构和书法机构的独立性;改革选举制度,确保公民的选举权等。这一改革触犯了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1968年8月20日,苏联领导华约五国悍然侵入捷克斯洛伐克,迫使其放弃改革。
3、二月事件
二月事件指 捷克斯洛伐克人们在共产党领导下粉碎反革命阴谋的事件。1948年二月,参加联合政府的国家社会党、天主教人民党和斯洛伐克民主党中的反动分子,阴谋恢复地主资产阶级统治,在西方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但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下,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一切进步力量的联合行动迅速粉碎了这个阴谋,并把反动分子清除出政府,使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巩固,为走向社会主义扫清了道路。

4、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新思维”外交、“819事件”及其后果)
新思维
苏联后期总统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关于政治经济的一系列理论。由于苏联竭力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导致苏联的经济军事色彩浓厚,这样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思维”其主要内容包括3个核心观念,首先,“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其次,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新观念。第三、认为苏联不需要太多的军队来保护自己。“新思维”的提出推动了美苏之间的第三次缓和,美苏由对抗走向缓和,但是到了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新思维”否定了国际领域存在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西方妥协,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八•一九事件”
八•一九事件是在苏联面临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的背景下发生的,是党内和社会上各种政治力量激烈斗争的产物。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命令宣布,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国家全部权力,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八•一九事件是苏联传统势力试图挽救苏联的最后一次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八•一九事件改变了苏联的政治力量对比,加速了苏联社会的演变和国家解体。
一、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主要内容 :
(1)认为世界战争已不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手段,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改善苏联的国际环境,苏联主动提出裁军,甚至单方面裁军,并与美国签署消除部署在欧洲的中程导弹条约。
(2)开展“富国外交”,多方面争取经济合作及援助。
(3)承认各个民族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主张国际关系非意识形态化。宣布不再干涉东欧各国内政,主动从东欧撤军。
(4)减少对一些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停止对一些国家的渗透,颠覆活动。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简述戈尔巴乔夫改革?
1、政治改革的三大重要后果
A、解除舆论控制,实现了言论自由 
公开性和民主化解除了苏联社会的舆论统制,结束了书报检查制,从而在苏联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言论自由和社会舆论。
B、开放党禁,形成多党制 
政治体制改革在公开性条件下导致非正式组织和团体大量涌现,其中许多组织和团体在后来转变为各种政党,加上苏维埃代表差额选举制和苏共在苏联社会中领导作用的丧失,造成了实行多党制的形势和条件。
C、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国家趋向法制化 
公开性和民主化使苏联历史上大量的冤假错案得以重审,政治犯被释放,持不同政见者被恢复国籍,司法领域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所有这些都成为建立法制社会的重要因素。
2、经济改革的影响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它埋葬了斯大林模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推动社会大众对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的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因此,从更长远来看,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为苏联传统经济模式向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的转变创造了条件。
3、改革是造成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总体上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然而改革的重心很快便转到了政治领域。苏联的政治体制改革曾经以其口号响亮、动作大、涉及面广而引起世人关注,而也正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致命错误,特别是由于苏共领导人未能正确处理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致使政治改革冲击、影响了经济改革和正常的经济活动。
在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的状态中,旧的框架已被打破,而新的框架还未形成,政治体制改革所引发的矛盾因缺乏强有力的调控机制而日益加剧。政治的动荡和权力中枢的分裂导致经济改革方案陷入难产境地,不仅无法实现以政治改革带动经济改革的意图,而且,原来的经济生活也因管理失控出现混乱。
此外,中央权力的衰落还诱发了地方民族主义的高涨,给民族分离主义提供了大好时机,造成苏联社会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陷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和国家体制的危机之中。

三、苏联解体原因与启示
(1)政治方面。1)苏共末期的改革没有解决社会危机,相反却使国家朝脱离共产党,脱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2)整个党中央没有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对戈尔巴乔夫背道而驰的改革,并没有阻止或改变,最高决策失误对苏联解体负有间接责任。3)叶利钦,身为党员,并没有以拯救党,拯救国家为己任,对内培植党羽,宣扬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从思想上挖社会主义墙角,对外亲美。4)整个政府成了一个堕落,腐败的群体,彻底丧失了民心。5)苏联成立时,继承的是一个危机四伏,民族复杂且极不稳定,长期贫困落后的国家。
(2)经济方面。1)高度集中,排斥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斯大林政治经济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了经济结构畸形不合理,而人民生活水平却长期得不到提高,从而丧失了社会主义信心。2)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苏联并没有抓住生产力这个关键问题,却大搞军备竞赛,最终被经济拖垮。
(3)文化方面,苏联没有建立一套与超级大国相适应的,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统治的特色文化。苏联的主流文化仍然是大俄罗斯主义和封建专制文化。
(4)民族方面来说,苏联执行的是一套很失败的民族政策。苏联民族具有复杂性,它包含了东方的游牧民族和西方的农耕民族,具有民主和专制两种色彩。俄国崛起建立在征服基础上。失败的民族政策下,民族矛盾尖锐,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5)国际环境来说。1)美苏争霸及军备竞赛给苏联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作用。2)西方实行的和平演变政策深深的影响了苏联民众。
影响:1,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了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2,两极格局解体后,华约组织也解散了,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局面结束,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美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转向对话和缓和,这使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增长。
3,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也在迅速增强。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
启示:(1)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要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实行集体领导。(3)要坚决反腐败。(4)要建设特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信仰教育。(5)调整经济结构,各产业协调发展。(6)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
(或者:(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应该始终抓住这个中心不放。(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照抄别国的模式最终会落得失败的结局。(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4)、“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即主动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权,苏联的经验告诉我们,批判“左”的教条主义要用历史的观点,要全面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历史。(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改革必须深深扎根于本国国情,改革的成败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衡量标准。(6)、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体系,这种开放不仅内部是开放的,而且对外部也应该是开放的。(7)、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

6、东欧地区(国家分裂、国家统一、历史教训)
一、东欧剧变
又称 苏东剧变、东欧大革命、东欧民主化。西方社会也称为1989年革命。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二、简述两德统一的原因和过程?
⑴ 民族情感:两德统一首先是两德人民民族情感的重新融合,民族感情是实现两德统一的至关重要的内部因素。
⑵ 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两德统一的重要推动力。
⑶ 共同摆脱“核人质”地位:在两德的领土上驻扎着众多的外国军队,部署了包括核导弹在内的足以毁灭对方的各种先进武器,严峻的现实需要两德捐弃前嫌,为民族生存共谋出路。
⑷ 联邦德国政府的主动:在突如其来的东欧剧变面前,联邦德国政府迅速抓住时机,采取了主动。
⑸ 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东欧剧变:这是两德统一不可或缺的主要外部条件。
两个德国是如何实现统一的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德国。两个德国是第二次大战和战后东西方冷战局势的产物。第二次大战中纳粹德国战败,于1945年5月8日向盟国投降,以苏、美、英、法四国组成的盟国根据“雅尔塔”协定,把投降后的德国划为四个占领区实行分管。1949年初,美、英、法三国的占领区合并,于5月10日宣布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对此举苏联很快作出反应,并于10月7日宣布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从此正式形成两个德国,分属于两个相互对峙的政治、军事集团,即东西方集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两个德国之间于70年代初不断改善关系,并于1973年同时加入联合国,还多次提及重新统一问题。8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由紧张趋向缓和,由对抗转向对话,两德统一问题进一步提上日程。1989年秋冬之交,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局发生剧烈动荡和变化,东德国内政局也发生剧变,促使两德统一的进程加快。1989年1 1月至1990年2月,两个德国政府各自提出了实现两德统一的计划和方案,经过两德政府首脑的一系列互访、谈判,就统一的时间、方法、形式等进行了实质性讨论,达成了原则性一致。1990年5月18日两德政府在波恩签署了关于两个德国建立经济、货币和社会联盟的第一个国家条约,并于7月1日生效。紧接着又于8月31日在东柏林签署了包括政治、法律、行政、经济、财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福利等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内容庞杂的第二个国家条约,其精神实质是民主德国按照联邦德国基本法加入联邦德国。在此期间,两德和苏、美、英、法四国召开了几轮所谓“2+4”外长会议,就两德统一的外部问题,特别是统一后的联盟归属问题达成妥协意见,克服了两德统一的最后障碍。1990年10月3日零时,民主德国正式宣布加入联邦德国,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当天即致函世界各国政府宣布统一的德国实现。统一后的德国,以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为国名,以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为宪法,以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歌为国歌,以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旗为国旗;原联邦德国总统与总理继续任职;继续作为欧共体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统一后的德国由15个州组成,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800万,首都设在柏林。

相关话题/世界当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