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知识考研要点(11)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30


761年,史思明大败李光弼,西犯长安,途中被其子史朝义杀掉,叛军大衰。763年,李适、仆国怀恩等收复失地,史朝义穷蹙自杀。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
2、试析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
安史之乱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1)天宝年间,统治集团荒淫腐朽。唐玄宗十分昏庸,宠爱杨妃,奢侈无度;政事付于奸毒有数的李林甫、杨国忠之徒,吏治败坏;又穷兵黩武,喜大建功,进行“拓边”,国力耗虚。加之官僚地主竞相兼并土地,封建政府大肆搜括农民,从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这使叛乱者有了可乘之机。
(2)府兵制破坏之后,“外重内轻”之势形成。开元、天宝之际,府兵之制破坏,募兵之制渐兴,募兵制逐步代替了府兵制,“外重内轻”的局面为地方节度使反叛中央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更有甚者,各地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大,不仅领兵,而且把当地的民政、财赋等权力也抓到手里,很快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成为唐中央统治的离心力量。
(3)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领兵最多,实力最强,野心最大。他几入长安,目击唐中央政治腐败,内地兵力空虚,乃谋作乱,夺取天下。于是,厉兵秣马,准备就绪之后,便以诛杨国忠为名,发动了叛乱。
安史之乱经过了叛军向唐王朝发动大举进攻、唐王朝强力反击、叛军再次进攻和唐王朝再次反击、取得胜利四个阶段。唐军虽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
(1)它使广大人民,特别是黄河中下游的人民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北方经济遭到了大破坏;百姓穷困不堪,土地荒芜,水利失修,“千里萧条”。从此,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既未直接受到安史兵变,经济也没有受到多大破坏。)
(2)它使唐朝边防空虚。为平定安史之乱,唐边防军不得不调往内地,吐蕃等少数民族乘机而入;安西四镇及陇右、河西走廊之地尽失。在民族斗争中,唐朝不得不由进攻转为防守。
(3)它打破了唐朝的统一。藩镇割据势力在乱后越来越强大,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战乱频起,生灵涂炭。
总之,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统一、繁荣、强盛的统治局面成为过去,唐王朝开始走向下坡路。
1、藩镇割据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1)在平息安史之乱的过程中,中央为了戡乱,竭力奖进武人。凡可以引诱武人出力的方法,无不尽量使用。史载“自肃宗起兵灵武,其时府库空竭,专以官爵赏功”。“及德宗奉天之难,危窘万状,爵尤殷”(赵翼《陔余丛考•唐时王爵之滥》)。唐王朝为了苟且偷安,采取以方镇制方镇的策略,不但设立了为祸最烈的“河朔三镇”,而且在内地遍设方镇,致使藩镇的数量增至数十个。
(2)武人戡乱有功,要求地盘、职位,如平安史之乱有功的人,大都做了节度使。原来节度使之设,都在边防要地,使整个帝国为节度使所分割。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新唐书》卷五十《兵志》)。大块的地盘,可观的军队和雄厚的财力是方镇割据的基础。
(3)唐政府政治混乱、财政困难、军力衰弱是方镇割据的前提。节度使拥有的牙兵牙将是导致藩镇割据最直接的因素。安史乱后,魏博镇的“外宅男”,徐州镇的“银刀”、“雕旗”,淮西镇的“骒子军”等牙兵牙将,有时可操纵局势,变易主帅,助纣为虐,遂使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中央力不能制,只好一味姑息。节度使的势力既强,向中央有所要挟,天子力不能制,事事姑息,终成尾大不掉之势。
2、“元和中兴”是怎么回事?
藩镇割据的气焰在宪宗时受到扼制。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称留后,并派兵四出抢掠。唐宪宗在宰相武元衡和大臣裴度的支持下,发兵进讨。由于统兵将帅拥兵自重,军令不一,加之淮西和河北同时用兵,战线过长,故战事拖延了三年,毫无进展。后来,名将李晟之子李愬被任为西线统帅,宰相裴度又亲临北线督战,战事才出现转机。元和十四年,李愬雪夜入蔡州,一举俘获吴元济,取得了淮西之役的全面胜利。一时间,藩镇纷纷上表归顺。历史上称之为“元和中兴”。
1、唐代中后期的宦官专权表现在哪些方面?
唐朝中后期的宦官专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兵权。①掌握禁军。肃宗用李辅国典禁军,其后有程元振、鱼朝恩。德宗“奉天之难”后,设护军中尉二人(窦文场、霍仙鸣为二中尉),中护军二人,由宦官充任,统领左右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军,宦官掌典禁军成为定制。②出任督军使。自玄宗时宦官边令诚监高仙芝军,宦官多充监军使。至安史乱后,凡有兵马处,莫不有监军。
(2)控制将相。代宗以后,以宦官二人充内枢密使,掌管机密,承宣诏旨;于是宦官权势日重,可以任免将相。
(3)废立皇帝。唐朝的皇帝,从肃宗起,除哀帝外,都是由宦官拥立的;顺宗、宪宗、敬宗、文宗皆死于宦官之手;昭宗也被宦官囚禁过。
2、简述唐代中后期的朋党之争。
唐代中后期,朝官结党,斗争激烈。其中最典型的是牛李党争。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这次党争源于唐代科举和门荫取仕的两种不同途径。其中牛党首领李宗闵和牛僧孺是科举派的代表,李党的首领李德裕和郑覃则是门荫派的代表。两党斗争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制举考试发端,直到唐宣宗大中初年结束,历时近40年。双方围绕选官制度、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等关系国家大政方针的问题,各持己见,互争高下,各有曲直。但从李党首领李德裕辅佐武宗时裁抑宦官、打击藩镇和禁断佛教等为政举措来看,不失为一个颇有才干的政治家。只是由于朋党积习太深,使他的政治才能受到限制。
1、两税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制定的?
两税法产生于唐朝中期,其原因是:
(1)武则天以后,均田制逐渐破坏,建基于均田制之上的租庸调制趋于瓦解。随着租庸调制的废弛,唐政府的赋税收入日益减少。安史乱后,“王赋所入无几”,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2)为了扭转财政危机,对抗方镇,镇压人民,唐政府求助于租庸调以外的其它税目。户税、地税应运而增,苛捐杂税太多,人民不胜烦扰。
(3)面对这种情况 ,有作为的政治家、宰相杨炎于德宗建中元年(780)建议整理各地已经推行的户、地税,实行两税法。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
2、两税法与租庸调制有何异同?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唐代实行的两种赋税制度。
(1)租庸调制是唐初实行的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税制度。它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作庸。这项赋税制度的推行,使农民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多少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对唐前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一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2)两税法是一项与庄园经济相适应的赋税制度。内容是:①取消租庸调以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②地税按田亩征收谷物。③户税按每户资产的多少分九等征钱,资产多者其税多,资产少者其税少。④对于工商业者三十税一(后改为十税一)。⑤按照“量出制入”的方法来确定赋税总额。收税的标准实际上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无论地税还是赋税都分为夏秋两季征收。作用: ①它改变了按人丁户口征计的办法。以土地财产多少征税,使赋税负担相对合理,而且适应唐代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佃农大量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势。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危机。③简化了税收的手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间环节对百姓的盘剥。④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唐王朝的实力,促成了所谓的“元和中兴”,它对唐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这种税制直到明代行一条鞭法后才被废除。
唐末农民战争分为几个阶段?
唐末农民大起义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874年(乾符元年)起义到878年王仙芝被杀为第一阶段——初期流动作战和初步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起义军转战于山东、河南、湖北等地。联合各地小股农民军,势力有所扩大。但由于王仙芝两次动摇,起义军遭到重大损失(黄梅之战)。
从878年王仙芝被杀到880年(广明元年)即黄巢克复长安是第二阶段——大规模流动作战和胜利发展的阶段。由于江北反动势力较强,黄巢决定“避实击虚”,进军江南(878年夏),在浙闽交界处“刊山开道七百里”,打通仙露岭山道,于879年初进入福建,攻克福州。夏,攻占广州,生俘节度使李迢,队伍发展到50万人。十月,北上,克桂林,入湖南,顺江而下,在扬州附近打败高骈军。880年七月,60万大军从离石(今安徽马鞍山境内)渡过长江,“如入无人之境”,迅速占领洛阳。881年1月(广明元年十二月)8日入长安。义军势力发展到最强盛时期。
从黄巢进入长安(880年)到884年(中和四年)是第三阶段——起义军转入防御,终致失败的阶段。进入长安后,黄巢称帝,建立大齐政权,但义军未能及时追击唐朝的残存势力,使其得以重整旗鼓,部署反攻,义军终于失败。
1、唐代诗歌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唐代诗人辈出,风格各异,众体皆备,琳琅满目,诗歌创作十分发达。究其原因,非唯一端,主要是:(1)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昌盛,对诗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元时期最为繁荣,因而产生了李白、杜甫等伟大的诗人。(2)唐代政治上长期统一,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在这种情况下广大群众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发展了民间文学,为广大诗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3)唐代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交通发达,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不仅传播了中国文化,而且还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丰富了唐诗的内容。(4)唐朝的统治者如唐太宗、武则天等人提倡科举,兴办学校,选拔人才,修订史书等等对唐代文学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唐帝好为诗,进士科以诗赋取仕,大大促进了诗歌的发展。(5)唐朝复杂的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为诗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6)音韵学发达。(7)唐朝诗人在继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了辛勤的创造性劳动。总之,唐诗的发达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唐代诗人辛勤创作的结果。
2、唐代文化有哪些特点?
唐代文化灿烂辉煌,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
(1)它反映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背景。隋朝的建立,结束了长达270年国家分裂的历史,经历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冲突和交融的过程,形成了大一统的多元文化体系。在唐朝统治的近300年当中,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的时期比较长,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文化的统一性再一次得到了加强,如唐代统一儒学的形成是明显的例证。
(2)它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融合性。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高度发达;同时实行开放的政策,与亚、非地区许多国家交往。同时,这时,大量外来民族的入居,必然带来他们的饮食起居、衣冠服饰、宗教信仰乃至风俗习惯,统治者又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因此,隋唐文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融合性。
(3)它带有明显的宗教文化特色。这时,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许多外国宗教在中国传播开来,如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五、六百年的传播,至唐朝达到了最盛阶段。唐代还把儒、释、道列为三教,认为三者皆可以为国家所用。总之,隋唐时期宗教、迷信在社会上十分盛行,佛、道、神仙思想广泛流行于民间,并支配着人们的生活,由此形成了种种与宗教有关的文化和民情风俗。
1、何谓“沙陀三王朝”?
沙陀三王朝是指五代时期的后唐、后晋和后周。后唐(923-936)为由李存勗建立。李存勗原为沙陀族人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之子,后袭父职。灭梁后在洛阳即帝位,是为唐庄宗。其养子唐明宗李嗣源在位期间,吏治较好。但明宗死后,诸子争权,发生内乱,被石敬瑭所灭。后晋(936-947)为沙陀贵族石敬瑭所建。石敬瑭原为唐明宗时太原节度使。936年,曾乘后唐内乱之际,以甘当儿皇帝和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换得契丹援助,灭唐建晋,是为晋高祖。其侄石重贵继位后,被契丹主耶律德光所灭。后汉(947-951) 沙陀人刘知远所建,都开封。知远原为后晋河东节度使,后入主开封,是为汉高祖。后被天雄节度使郭威所灭。由于这三个王朝的建立者都是沙陀人,故这三个王朝被称作“沙陀三王朝”。

相关话题/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