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
绪论
一、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
思考题:西方经济学说发展历史上经历过几次重大的变化?(或者说经历过哪些重要的、“革命性”的事件)
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某些其他国家与地区,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经济学说。
(一)古代和中世纪西方国家的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5世纪)
经济学思想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公元前4-11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偶尔也有一些简单的、少量的商品交换。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概念和思想。
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商品价值、使用价值、发展农业和手工业、货币)。在12-15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时代,经济上是封建的庄园经济和领地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上和政治上是与封建王权的等级统治结合在一起的基督教神学占主导地位。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如高利贷问题)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要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近现代的西方经济思想是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当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尚未很好地发展起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时候,作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先期的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事实上不可能真正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和学说的直接先导。
(二)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16世纪至19世纪60年代)
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变化。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学说的主要特点是,围绕着国家如何才能发财致富地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注重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主张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积极的干预和保护,它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和条件。(流通领域)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主要产生和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阶段,即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取得完全胜利的时期。具体而言,这一时期大致上就是17-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所代表的经济思想和学说与重商主义的理论学说形成了鲜明对照,其主要特点是主张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主义。
重农主义:农业生产部门、创造价值、生产领域
个人可以在摆脱封建经济制度残余和重商主义强调的国家干预的情况下,实行自由经营;政府应当在保证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让市场机制自动地调节经济,配置资源。古典经济学最主要的和典型的代表是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主要成就是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一整套经济理论体系。
(三)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新古典经济学时期是以1871——1874年经济学界所发生第一个重要事件为起点的。这个重要事件就是后来的“边际革命”。1871年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和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同时出版了启动“边际革命”的代表性著作。1874年,瑞士经济学家瓦尔拉斯也独立出版了从不同角度论述与杰文斯、门格尔相同理论体系和观点的重要著作。从这三本著作开始,直至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出版,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成。
新古典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相比,其主要变化是讲劳动价值论为主体的客观的价值理论改变为主观边际效用价值论,并引用数学的边际分析方法,由强调供给和生产转变为强调需求和消费。这种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代表是英国的马歇尔和庇古。直到20世纪30年代之前,新古典经济学一直是西方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和学说,被认为是比古典经济学更为合理、精致的经济理论体系。
(四)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流派(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经济学开始出现了很大变化,即发生了“凯恩斯主义的革命”。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思想倾向,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学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即恢复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思潮,使之在经济生活中重新占据了主流地位,同时也存在着原先曾经占据过主流地位但在凯恩斯主义出现后暂时退居次要地位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沿着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思潮和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道路,西方经济学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不断变化发展,又衍生出许多具体的流派。
二、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历史上的“六次革命”
思考题:西方经济学说发展过程中的“六次革命”各具怎样的重要含义?
综观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说,从近现代重商主义学说出现以来,大约一共经历了六次大的“革命性”的事件和变化。
第一次:1776年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出版标志着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
斯密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的一个海关官吏家庭,先后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1748年毕业后长期在大学任教。1759年出版了《道德情操论》,概述包括神学、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等方面内容,其中也涉及到经济学和经济政策方面的问题。1764年游历欧洲大陆,1767年潜心撰写《国富论》,177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政治经济学巨著问世,它的出版标志着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正式建立起来。
该书最先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从经济上考察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该书以发展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为主线,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范畴,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在这部划时代的巨著中,斯密批判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力主实行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它为古典政治经济学从多方面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正是斯密的这部巨著开创了经济学说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所以,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正式出版标志着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第二次: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边际主义革命”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19世纪70年代初,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瑞士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和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几乎同时在不同国家、各自独立地提出了主观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从而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和否定。这就是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所说的“边际主义革命”。“边际主义革命”的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期英国新古典经济学的大师马歇尔的经济学体系完成,最终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事实上,从“边际革命”起,直到20世纪3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一直居于支配地位,这为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边际主义革命”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边际效用论的奠基人是和先驱者是德国经济学家赫尔曼•戈森。他于1854年出版了著作《人类交换诸法则即人类行为规范》中,提出了一套以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为基础的理论,特别是发挥了所谓效用递减规律,从而为后来的边际效用学说提供了理论基础。
戈森理论的出发点是最大幸福原则。戈森提出了享乐递减规律,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再对同一物品的一次性持续消费中,享乐的量会逐渐减低到饱和为止;其二,重复消费时也有类似的减低。这一规律被后人称为“戈森第一定律”。同时,他认为,一个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但是它的财力是有限的,而且在一定时期内只能消费一定量的物品。因此,要得到最大享乐,就必须对物品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并使每一种用途上的物品的边际效用相等。
边际效用学派改变了传统经济学只侧重于生产和供给方面的研究的做法,更加注重消费和需求方面的研究。这种研究侧重点的转移对此后的西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边际效用学派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与传统经济学完全不同,所以西方经济学家称经济学说史上的这一变化为“边际革命”。英国经济学家埃里克•罗尔在谈论边际效用时曾说“人们通常把上一世纪70年代在经济分析工具方面的变化,看成是经济学中爆发了一场全面革命的标志。古典学派强调生产、供给和成本;而现代经济学家则主要关心消费、需求和效用。边际效用概念的引入实现了这种重点转移,从那时起它便几乎以无上的权威统治着学术思想。”
第三次: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是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他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发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凯恩斯革命”在经济学研究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对传统经济学体系进行了革命。
理论上,凯恩斯反对代表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理论观念的“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提出在三大心里规律(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的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而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将无法发挥有效作用来纠正这种失调。
方法上,凯恩斯不仅复活了重商主义曾经使用过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而且克服了此前传统地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分开的“二分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合为一体。
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新古典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
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的出现确实使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导致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国际干预主义经济政策倾向的复兴。
第四次:20世纪50年代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产生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20世纪50-60年代,以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者发起了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不稳定,主要是因为货币因素的扰动造成的。货币是支配资本主义经济中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动的唯一重要因素。因此,经济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就是货币问题。从政策方面来说,弗里德曼认为,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只能起负面作用,只有适当的货币政策才能稳定经济,让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充分就业。
弗里德曼在反对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时提出了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根源和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比财政政策对产量具有更大的效应。
第五次:20世纪60年代的“斯拉法革命”是近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五次革命”
1960年,意大利裔的英国经济学家皮罗•斯拉法出版了代表作《用商品生产商品》,在西方经济理论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和震动。该书篇幅不大,但思想深刻,在复兴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价格理论,对新古典经济理论体系进行了批判。
斯拉法在其著作《用商品生产商品》中说明了剩余(国民收入)的生产和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形成是由物质生产条件决定的,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而剩余的分配则是与社会制度因素和生产关系有关的过程,涉及到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他理论体系的特点是产量决定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关系,而不是决定于市场供求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价格却不决定于生产技术,而是决定于雇主与工会之间的谈判所议定的工资和利润之间的消长。他在价值论和分配论方面,抛弃了把主客观因素混在一起的供求论,根据物质生产条件和社会制度因素来解释价值的形成和收入分配的决定。
第六次: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理性预期学派的挑战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六次革命”。
理性预期学派在批判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着重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他们认为,人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具有最大化自己利益的行为和理性预期。因此,对于任何宏观经济政策,他们都会有相应的对策来避免或化解对自己的不利,从而会造成宏观经济政策的无效。据此,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各种国家干预的政策,主张由市场机制对经济自行加以调节,最终使经济达到自然率水平。“市场比任何模型都聪明”。
三、现代西方经济学各主要理论流派的形成和发展
(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流派划分的标准
理论观点基本上一致,分析方法上基本一致,政策主张上基本上一致。
理论观点主要是指西方经济学家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方式的看法,对影响经济活动的各个有关因素的看法,还有关于某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及其影响的看法。
分析方法主要是指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经济问题和分析经济现象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性方法,而不是与世界观相联系的方法论。
政策主张主要是指西方经济学家对于西方国家当前或某一阶段的经济政策的基本倾向和看法以及一些主要的政策建议。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各理论流派的形成和发展
一般说来,经济学理论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与下面三种情形密切相关。
(1)凯恩斯追随者对凯恩斯经济学说进行不同的解释和补充而形成的不同经济学理论流派。后凯恩斯经济学、新剑桥学派、新凯恩斯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
(2)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相对立的各种学说,这些理论流派主要有: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弗莱堡学派等
(3)不同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各理论流派,也区别于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各理论流派的非主流经济学派。如:熊皮特的经济理论体系、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新制度学派等。
(三)现代西方经济学各理论流派形成和发展的意义
(1)现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形成和发展的趋势
(2)现代西方经济学各理论流派形成和发展的意义。
第一,反映了西方国家中现实经济问题的要求和矛盾;第二,反映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同经济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第三,反映了西方经济理论和认识的不断进步;第四,了解西方经济学各个理论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趋势,对提高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篇 国家干预主义思潮下的各流派
第一章 凯恩斯的经济学
一、凯恩斯的生平概况及思想进程
凯恩斯(1883-1946)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中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
凯恩斯1883年6月5日出生于英国剑桥市。1921年出版论文《概率论》,1911年担任英国皇家经济学会季刊、著名的《经济学杂志》的主编。
他在《1930年的严重萧条》一文中开始表露对市场机制效果的怀疑。1934年,他访问美国,“罗斯福新政”推动了凯恩斯的理论研究。1936年,他出版了“革命性”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二、“凯恩斯革命”的含义
思考题:“凯恩斯革命”的含义及其主要变革何在?
凯恩斯的思想最早属于英国剑桥学派,信奉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效性,以研究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著称。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和大萧条使他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否定了以英国剑桥学派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自动维持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和谐均衡状况的理论主张和信条,提出了一整套新颖的有效需求理论,并主张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的办法,来消除大规模失业,摆脱经济萧条。这些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被后来的经济学界认为是对于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的主要思想倾向和政策主张的“革命”,即所谓的“凯恩斯革命”。这一“革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导致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也导致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二战后较长时期里在西方国家中占据了主流地位。
变革:
(一)反对“萨伊定律”和市场经济会自动调节保持均衡的全部理论教条,发起经济理论的革命
(二)对自由放任主义新古典经济学传统信条的政策革命
三、“凯恩斯革命”的背景和动机
“凯恩斯革命”的背景总体说来主要是20世纪20-30年代英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大萧条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失灵。
几乎与此同时,1917年俄国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经过了最初几年艰苦奋斗之后,该国的秩序和经济建设迅速好转,其影响迅速扩大。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经济理论面临的争论实际上涉及两个层次的问题:其一是要不要政府干预经济,其二是要不要政府以财政政策的手段直接干预。
1926年,凯恩斯写了《自由放任的终结》,1933年,凯恩斯出版了《走向繁荣之路》,标志着他在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接受了卡恩的“乘数原理”,把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解决就业问题结合起来。
英国经济学家斯诺登所言:“凯恩斯的目标是修改资本主义制度内的竞赛规则,以便保护和巩固资本主义”。
四、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命题
思考题:新古典经济学派最基本的原理和命题是什么?
(一)“萨伊定律”集中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供给总是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的原理和教条。(在经济活动中,市场总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能够提供多少产品和服务,或者说,社会总供给总是等于社会的总需求,不会发生总需求不足或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二)市场具有自动调节经济并使其趋向或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或功能。
(三)利息率是货币市场的调节手段。
(四)工资是调节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机制。
(五)货币对于实际经济活动完全不起作用。
(六)政府应该对社会的经济活动采取自由放任态度,而不要加以干预。
五、“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革命”就是针对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上述方面,从理论、方法和政策三方面,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变革。
理论上,凯恩斯反对代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本传统观念的所谓“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提出在三大心理规律(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社会上出现较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而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将无法有效纠正这种失调。
方法上,凯恩斯复活了重商主义曾经使用过的宏观总量分析法,克服了此前传统地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分开的“二分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和为一体。此外,凯恩斯还运用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不太注重的短期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
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凯恩斯特别强调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时的积极作用,他具有“创新”性地提出了功能性财政预算政策,主张以赤字财政政策来解决大的经济萧条和危机问题。
补充:(名词)
流动偏好
流动偏好又称灵活偏好,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或存款形式保持某一部分财富,而不愿以股票、债券等资本形式保持财富的一种心理动机。流动性偏好可以分为3种动机:
①交易动机。即为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这一货币需求量主要 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所需货币数量越多。
②谨慎动机。即为预防意外的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这一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个人对意外事 件的看法,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同收入是密切相关的。
③投机动机。即人们为抓住有利的购买生利资产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生利资产如债券等有价证券的 价格随利率升降而向相反方向变化,因此,利率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大,利率高,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小。这一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在利率极高时, 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等于零,而当利率极低时,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将是无限的。也即是说,由于利息是人们在一定时期放弃手中货币流动性的报酬, 所以利率不能过低,否则人们宁愿持有货币而不再储蓄。这种情况被称为“流动性偏好陷阱”。
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而利息率下降是有限的,当前者等于或低于后者时,资本家就不愿进行投资,从而会造成投资不足,并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因此,他把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看作是使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处于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3个基本心理因素之一。
边际资本效率
凯恩斯在《通论》中说,资本边际效率是指“这样一个贴现率,这个贴现率使得资产在其使用年限中预期得到的一系列年收益的现值等于它的供应价格”。 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使得预期收益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价格的贴现率,它反映了厂商增加投资的预期利润率。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意味着厂商增加投资时预期利润率递减。凯恩斯认为,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对比关系。对应于既定的利息率,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这一利息率时才会有投资。但是,在凯恩斯看来,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中是递减的,除非利息率可以足够低,否则会导致经济社会中投资需求不足。
凯恩斯《通论》的主要思想是,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作用尽管可以使储蓄和投资达到相等,使经济达到均衡,但是,却未必可以达到和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恰恰相反,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中往往存在着“非自愿失业”,而经济的常态恰恰是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所以,他提出来的说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是经济常态的理论,就是一种“一般性的理论”即“通论”,“通常情况下的理论”,而传统的论证充分就业的均衡是常态的理论,恰恰是特殊理论。针对有效需求不足和“非自愿失业”存在的情况,国家应该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主动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去调节经济,甚至通过增加政府直接投资来推动就业的扩大并克服经济危机。
非自愿性失业 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与工作条件,但仍找不到工作而形成的失业,是1936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概念。
凯恩斯认为,如果工资品的价格较货币工资稍微上涨,劳动者愿意在当时的货币工资下提供劳动供给,而在同一时间的总劳动需求都大于现在的就业量,那么就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
经济学家所关心的失业是指“非自愿性的失业”。在经济学家看来,非自愿性失业有以下几个基本类型:
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信息交流不完全以及市场组织不健全所造成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经济产业的每一次变动都要求劳动力的供应能迅速适应这种变动,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相吻合。由此而导致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
3,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部门的间歇性生产特征而造成的失业叫作“季节性失业”。主要表现在农业部门或建筑部门,或一些加工业如制糖业。
4,工资性失业。按古典经济学家的假设,若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则通过工资的调节,便能实现人人都有工作。这就是说,如果劳动的需求小于供给,则工资下降,直至全部工人均被雇佣为止,从而不会出现失业。但由于人的本性不愿使工资收入下降,而工会的存在及最低工资法均限制了工资的下降,从而使工资具有能升不能降的所谓“工资刚性”。这种工资刚性的存在,会使一部分工人无法受雇,从而出现失业。这类失业在经济学上被成为“工资性失业”。
王志伟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考研大题整理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25
相关话题/西方经济学
燕山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西方经济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西方经济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深圳大学2010年西方经济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一,科斯定理,纳什均衡,挤出效应,周期性失业二是非题略三,简答1在大多数市场上,供给价格弹性在短期中更大,还是在长期中更大,为什么?2解决外部性的私人方法有哪些类型?针对外部性的两种公共政策又是什么?3简述导致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原因4简述购买评价理论的基本内容四,1试论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相关对策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兰州大学2010年西方经济学(经济学院)考研试题(回忆版)
2010年兰州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1. 分析厂商获得超额利润的来源,结合实际论述(20)2.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竞争的产品形式,结合实际论述 (20)3. 有关国民收入计算,c =60+0.8y,m=150, L=**(模糊了),I=120,G=100,T=0.1 Y 求出均衡收入 均衡利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西方经济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名词8*6=481.均衡价格 2.边际技术替代递减规律 3引致需求4哈罗得-多马模型5收入指数化6需求的收入弹性 7流动偏好 8公开市场业务简答4*12=481.垄断原因及条件2.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为何无效?3 .GDP NDP NI PI DPI4. 为何短期和长期平均生产成本曲线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南开大学2010年西方经济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一简答(每题10分,共六题)1.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和边际成本在理性人决策中的作用。2.高质量的商品和低质量的商品在信息对称的市场上情况怎么样?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又会怎样?(要求作图)(这题是北大某年的考研真题,是一字不差的,考前看过)3.以下能否算入一国的GDP,如果能请说明是一国GDP中的消费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郑州大学2010年801经济学基础(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浙江大学2010年801经济学综合(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北京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经济学试题(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2006年北大经济学院经济学试题微观经济学部分一、某寡头市场上只有两个厂商,它们之间进行古诺产量博弈。如果市场需求为P=130-Q 这里Q代表市场需求量,且Q=q1+q2,q1和q2分别是两寡头市场的产量。现在假设厂商1的边际成本为10,厂商2的边际成本为30,两厂商皆没有固定成本,又假设贴现因子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青岛科技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西方经济学
青岛科技大学2007年考研专业课试卷西方经济学上传的附件f5392d4b1f97a72877d019184253460f.rar(10.37KB)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7年考研真题-西方经济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西方经济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西南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西方经济学446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西南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西方经济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西南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西方经济学444-2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