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考古学讲稿题目总结(7)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28
①,无锡武进村前南宋墓中出土的温州漆器,有素面黑漆奁、戗金细钩人物花卉奁、戗金朱漆长方盒、戗金细钩填漆斑纹地长方盒、填漆斑纹长方盒,遗迹剔犀牛镜盒、粉盒、唾盂等。
②,苏州瑞光寺塔的第三层塔心窖穴中发现了北宋时期的珍珠舍利宝幢,分别以木胎和夹贮胎描漆、雕漆而成。
③,淮安北宋杨氏墓群发现的 75件漆器,大部分为木胎,以黑漆为主,也有酱红色和外黑内红的,都属于饮食用器。其中数件有铭记。
④,无锡北宋墓中发现的漆尺,保存完整,刻度清晰,长度与巩县、石家庄宋墓中出土的铁尺相同。
⑤,常州北环新村宋墓出土的苏州产金银胎漆器夹罗漆片等。
⑥,杭州北大桥宋墓出土的碗、盒、唾壶等漆器 10余件。其中曲木圈叠胎制作的唾壶是宋代漆器的佳作。
⑦,武汉市郊十里铺北宋墓出土漆器 19件,全为木胎,旋制,容器一般为内髹赭(zhe)漆,外髹黑漆,有的底部有朱书文字。
⑧,福州南宋瑞平二年墓中出土的漆器中有 4件犀皮漆盒,非常珍贵。
18,宋代金银器的特点。
答:①,造型别致精巧,花式多样。胎体轻薄,流行多曲形、多瓣形、多棱形。宋代银盘出现并流行多角形,主要有三角形和八角形盘。
②,构图别致,题材广泛。以寓意繁荣幸福和美好吉祥的纹样最为盛行。纹样不再是图案化的装饰,更具有写实性。有的装饰花纹生活情趣浓厚,有的还有具体的内容、有特定的故事情节。
③,器类大众化,日常用品增多,多成套用具而且同类器物大量重复。此时金银器已批量生产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妇女用的梳妆用具、手饰等出土较多,形制和装饰内容反映了当时市民的生活情趣和社会风俗。
④,工艺制作有新成就。器物制作采用双层、重瓣、高浮雕等新工艺。器皿做成双层是宋代
比较流行的工艺。重瓣的做法也别具一格。高浮雕是北宋以后特别是南宋时期颇具特色的装饰手法。镂孔技术更加精致,并与其他技法结合使用。
⑤,仿商周时期青铜器造型与纹样的器物增多,与宋代金石学的兴起有密切关系。
⑥,佛教用品较多。两宋时期塔基中出土的金棺银椁较多,还出现了银制的塔、佛、僧人及寺院建筑模型、舍利瓶、葫芦瓶、净瓶等。
⑦,流行文字铭刻。宋代金银器纪年文字很少,打印或錾刻产地、工匠名增多。
19,宋元明时期的瓷窑遗址。
宋代陶瓷业空前兴盛,名窑遍布中国南北各地。著名者如下:
定窑: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曲阳在宋代属定州,故名定窑。定窑始于唐后期的曲阳窑,盛于北宋,元代以后衰落,北宋时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成为宋代北方最重要的窑场。定窑产品以白瓷闻名于世,兼烧黑釉、酱釉、绿釉及白釉剔花瓷。北宋时期,定窑始创覆烧法,在装饰工艺上是一次重大革新,为当时各地瓷窑效仿。
汝窑: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宝丰在宋代属汝州,故名汝窑,又因汝窑是专烧宫廷用瓷的窑场,也称汝官窑。汝窑烧造时间约从北宋哲宗到徽宗的 20年间,故汝瓷传世品少。汝瓷造型以小型盘、碟、洗、炉等为多,大型器少见;釉色以天青色为主;汝瓷均以支钉支烧,此为鉴定汝瓷之重要依据。
官窑:指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两处。北宋官窑据文献记载在今开封,考古发现极少,其瓷器胎色紫黑,足部不上釉,不同于同时期其它青釉瓷器。南宋官窑均在今杭州附近。一为修内司官窑,一为郊坛下官窑。
哥窑:哥窑多仿三代铜器式样,釉开片形如冰裂,纹片呈黄黑二色,因有金丝铁线之称。传世品较多。杭州凤凰山老虎洞南宋修内司官窑遗址发现的,在元代晚期的遗存中有一类器物与传世哥窑十分相似。经过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表明其化学成份和显微结构与传世哥窑相似,故推测哥窑或出自修内司官窑。
钧窑:在今河南省禹县。钧窑最迟始烧于北宋末年,北宋南迁后一度停烧,但烧造技术传至元代,并蓬勃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钧窑系。钧瓷属产方青瓷系统,以其汝浊釉闻名天下。乳光釉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瓷的重要特征。钧窑在宋代创用铜的氧化剂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成铜红釉,为我国陶瓷工艺及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龙泉窑:在今浙江龙泉县,始烧于北宋早期,盛于南宋与元代,明中期以后开始衰落。器型以日用品为主。南宋龙泉窑创多次上釉法,烧出粉青、梅子青等上等青釉瓷器;同时还盛行堆塑、浮雕等装饰手法。
景德镇瓷窑: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始烧于南朝,经宋迄元,盛烧不衰。北宋初创烧出青白瓷,以湖田窑影青产品最佳。造型包括碗盘盒壶等,装饰手法则有刻花、印花等。
磁州窑:在今河北磁县,又称观台窑。始于北宋中期,元代以后开始衰落。器形有碗盘瓶枕等日用器,以白地釉下黑花、白地釉下酱花为主要特征。在装饰艺术上,磁州窑创造了在器物上刻划兼绘画、剔画、刻填等新技术。
吉州窑: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始于唐末,盛于南宋,衰于明。吉州窑兼收南北制瓷技艺,产品丰富,尤以南宋时期的白釉釉下彩绘及黑釉贴花瓷著称。
20,宋元明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遗迹及遗物。
答:①,泉州宋元港和海船遗迹。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留下了不少遗迹、遗物。如泉州南门外和法石、后渚等地常发现古船上的各种构件。泉州的清净寺礼拜堂、开元寺东西塔及元代的夜航灯塔——原胜塔等都是反映中外文化交流及海上航行的著名遗迹。此外在后渚西南海滩发现的一艘保存较完整的南宋海船,是宋代四大船行之一的“福船”例证。
②,泉州宗教石刻。泉州宗教石刻是外国人在泉州所建的寺庙、墓葬等建筑的遗物,对研究外国宗教在中国的传播历史和中外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③,拉丁文墓碑。在扬州南门外小关附近发现两块拉丁文墓碑,墓碑上刻有末日审判图。
④,海南岛的穆斯林墓群。海南岛三亚、陵水一带发现唐宋以来的穆斯林墓群,每座墓葬的两端各竖碑石一块,每块碑石向外的一面均雕刻有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和花纹图案。墓碑皆用珊瑚石雕成,形状不一。碑额中央有一圆月图案,月中浮雕阿拉伯文。碑文的内容为死者的名字和死亡日期或《古兰经》文。这些墓葬在葬俗和墓葬形制及墓碑变化都有明显的自身特点。葬俗特殊,墓葬集中,排列有序。死者头在北、脚在南,侧身面向西,是典型的伊斯兰葬俗。
⑤,伊斯兰玻璃。宋元明时期出土了大量的外来玻璃器,以产于西亚的伊斯兰玻璃器为主。主要发现有陈国公主墓、辽宁朝阳姑营子耿延毅墓、天津蓟县独乐寺白塔出土的玻璃器,辽宁朝阳北塔出土的部分玻璃器,还有河北定州静态寺塔基出土的直筒玻璃杯、细颈瓶,安徽无为北宋塔基出土的玻璃瓶,浙江瑞安北宋慧光寺塔基地宫出土的刻花玻璃瓶等。
⑥,外来货币。福建泉州地区发现了 5批西班牙银币。广州明太监韦眷墓出土了 15世纪中叶的外来银币 3枚,其中 1枚是威尼斯币、2枚是孟加拉银币。
21,元代北方地区壁画和砖雕的题材。
答:元代北方地区的壁画和砖雕的题材有:
①,墓主人夫妇形象和活动图。多在相对壁或两侧壁变现伎乐、杂剧等题材。墓主人夫妇为正面并排而坐的形式。还有出行、狩猎和狩猎归来的场景。其中狩猎等场面为元代所特有,并在长江分线,以北多见。
②,侍者图像。有捧物侍女、备茶、备宴、梳妆和其他侍奉图等。包括妇人启门状图像。
③,孝行图在墓中有时是主要装饰,有时仅是穿插于第一类的装饰中。
④,杂剧题材。有两种形式:一是表现五人或更多人的表演杂剧,包括伴奏、乐队,有的还有舞台和舞厅。另一种是表现杂剧的故事情节。
⑤,道教题材的装饰,包括灵兽、仙人及升仙场面等。
⑥,其他。如花鸟及山水图画,以及一些吉祥图案等。
补充:
1,砖室墓墓型演变述略
大约在西汉中晚期,在中原和关中一带开始出现用小型砖建筑的墓,一般称为“砖室墓”。到了东汉,砖室墓迅速普及,成为全国各地最常见的一种墓。贵族官僚们的砖室墓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布局模仿他们的府第。许多墓里还绘有彩色壁画。东汉时期,四川省境内的砖室墓葬往往在壁上另嵌一种模印着画像的砖,称为“画像砖墓”。
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官僚的墓一般都是砖室墓,有时设石门。和汉墓相比,墓室的平面布局简化,面积减小。但是,在墓室的细部结构和设施方面却有一些新的发展。如:洛阳西晋墓中有角柱与斗拱,南京东晋墓中有直棂窗。从汉末魏晋开始,各地都流行在墓室中设棺床,在长江流域的晋墓中,有时还有灯龛和台桌。这些结构和设施,都是用砖砌成,使得墓室更象现实生活中的居室。在黄河流域,砖室墓的墓道甚长,其接近墓室的部分是一段隧道,随着年代的推移,隧道逐渐加长,到了北魏,有的墓在隧道的顶部开天井,直通地面。辽东、河西等边远地区的豪族大姓,沿袭汉代旧制,营建砖石结构的大墓,在墓壁和砖面上施彩画,其题材多与汉墓壁画相似;在中原一带,却很少有在墓内绘壁画的,但到了北魏,壁画又重新流行。长江流域的东晋和南朝,则流行用模印着画像的砖来装饰墓壁。
入唐以后,官僚墓一般均为砖室墓。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为单室,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外,有时还设简单的前室。从初唐到盛唐,贵族官僚墓中流行壁画。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墓葬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是墓的简化,短而狭的竖井式墓道代替了斜坡式的长墓道,因而天井和壁龛也不见了。墓室的规模缩小,壁画亦十分罕见。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砖室墓多为长方形,有的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
五代前蜀王建墓、南唐帝陵,其地下玄宫皆分前、中、后三室,各室两侧又多设壁龛或耳室,这可能是承袭唐陵的制度。
中原和北方地区的北宋墓,最富有特色的是一种仿木结构建筑的砖室墓。北宋初年,墓室内的仿木结构还很简单。到北宋中期,才达到成熟的程度,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砖室墓。从这以后,墓室的平面又从方形或圆形演变为等边多角形,仿木结构则从简单的“一斗三升 ”托替木或“把头绞项造”演变为五铺作重拱,从版门直棂窗演变为雕花格子门。一般多为单室墓,后期较大的墓则分前后两室。墓内多用壁画或雕砖作装饰。长江中下游多为长方形砖室墓,往往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
辽代砖室墓,除方形以外,还有圆形的。一般多为单室墓,等级高者则“多室”。墓室内有时有简单的仿木建筑结构并施彩画。辽代晚期开始出现平面呈八角形或六角形的墓室。金代墓葬受辽宋影响较大。
元代仿木建筑结构砖室墓日趋简化。墓内装饰以壁画为主。南方元墓多为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双室并列,分葬夫妇。许多墓里使用石灰、米汁、木炭等以加固墓室。
2,汉唐宋元都城布局之演变
西汉长安城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西北约 3公里。西汉长安城兴建始于汉初,汉武帝时建桂宫、明光宫、北宫、建章宫,并扩充上林苑、开昆明池,汉长安城初具规模。城平面不甚规整,大体接近方形;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城北西两面环河,四面城墙各有城门三个;宫殿为城内建筑主体,长乐宫、未央宫位于城的南部,明光宫在城的东北部,中部偏西为北宫和桂宫,居民区和东市西市位于城的北部,礼制建筑如明堂辟雍以及皇家苑林上林苑、昆明池均在城南郊。考古调查发掘证明,西汉长安城的建筑布局基本上与《周礼。考工记》的规制相符。
东汉洛阳城,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城墙用土夯筑,仅存东西北三面城墙,各墙均发现城门遗迹,城内街道与城门相通,或为文献所载“洛阳二十四街”。城中主体为南宫北宫,二宫一南一北,相距不远,中间有复道相连;太仓和武库位于城的东北部,文献记载工商业区有南市、马市,位于城南郊和东郊,又有金市在城内南宫的西北。
北魏洛阳城,亦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利用了汉魏晋以来的旧城址。北魏洛阳城最重要的改变是废除了东汉以来南北两宫的制度,建立了单一的宫城。据勘探,宫城的位置在全城的北部略为偏西,是在汉魏北宫的基础上兴建的,为全城的重心所在。平面呈长方形,四面筑墙,铜驼街为全城的中轴线。宗调、社稷及高级官署分布在铜驼街的两侧,工商业区设在宫城以南,明堂辟雍及灵台、太学等礼制建筑则设在城外南郊。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曾为隋大兴城。唐建国后,以大兴城为都城,改名为长安城,并作了局部修整和扩充。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荣的国际城市之一。唐长安城是由外郭城,宫城、皇城、里坊和市构成。宫城和皇城位于外郭城北部的中央,各坊分布在宫城皇城的左右和皇城以南,东西两市分别在皇城的东南和西南,城东北有大明宫与城相连。整个都城规划整齐,布局严密,是中国里坊制封闭式城市的典型。
北宋东京汴梁城深埋于今开封市下,考古工作难以进行。今人据文献记载,对其大概形制进行了恢复,北宋东京城大体呈三重城墙套合的结构,城市总体布局上更加突出中轴线,宫城在最中心,至迟在北宋中期以后,东京已经取消了有围墙的里坊和市场,这是与隋唐长安城最大的不同,出现了井字形的街道甚至斜街,商业的繁荣可见于“清明上河图”。城内河道水系发达,景色美丽。
元大都遗址在北京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地区。始建于 1267年,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大都城的规模已基本定型。元大都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皇城位于城南部的中央地区,宫城偏在皇城东部。纵贯宫城中央的南北大路,即是元大都的中轴大路,刻中轴线与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相同。此外,元大都考古发现还包括城门、城内街道、城内水系、居住遗址等,为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及元代社会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3:论述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
答:中国古代都邑的修建墓地主要是“筑城以卫君”,因此城邑的政治军事色彩非常浓厚。城邑特别是国都规划的是一种以王、王宫和宗庙为主体的宗法思想。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时期的都城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都有自己的作用。一,先秦时期,都城规划布局的思想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①,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都城选址思想。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是基于以帝王和宫城为中心的宗法封建思想,力图在统治疆域内形成一个以都城为中心的向心城邑布局结构,以便对全国实行优先的政治军事控制。夏商周三代的都城都基本位于王国疆域的中心区。西周以来各级城邑和一般聚落的分布则显示了由国都、城邑和乡村构成的向心结构体系,从而形成了以王城为中心,列国都城屏护的城邑分布格局。在诸侯国内仍以国都为中心,卿大夫所居的城邑分布四周,城邑之外又分布有许多想从聚落。各级城邑的规模和面积都有规定,甚至在城墙的厚薄,沟壑的深浅,门闾的尊卑都有差别,这为宗法等级制度在城邑建造方面的具体体现。
②,择国之中而立宫的都城规划思想。夏商周三代都城中王宫均占据了全程的主要位置,都邑的建设规划都以王宫为中心。夏代城址发现较少,但从二里头遗址来看,城垣主要围绕宫殿而建。商代的郑州商城东北部一代发现有夯土建筑群基址,应为宫殿区。在城外四周发现有居民点和制骨制陶铸铜的作坊,可知郑州商城主要是商王及贵族生活、居住的场所。偃师沟商城宫城位于核心位置,不仅有大城城垣环卫,还有屯兵营房拱卫。两周时期特别是东周时期的列国都城普遍分为国君所居的宫城和平民居住的郭城两部分。尽管列国都城布局有所不同,但总体都是由宫城和郭城两部分组成。工程内均建有高大的夯土台基,其上修建的宫殿、宗庙建筑群,居高临下,既显示了王室的权威,又便于掌控全城。二,秦汉时期都城布局规划的特点有:
①,这一时期的都城都是在大一统的局面下修建的,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②,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都城分为宫城和郭城,国君及高等级贵族居于宫城,平民和较低等级贵族居于郭城的大小城之制相比,秦汉时期都成将宫殿、市、生活区纳于一个城郭之内,是皇城的布局趋于整齐有序,更有利于体现皇权至上的思想。
③,秦汉都城的布局思想更趋近于《周礼考工记》所追求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的理想都城模式,特别是西汉长安城尤为明显。
④,西汉长安城和东汉洛阳城还充分考虑了礼制性因素,将灵台、辟雍、灵堂、宗庙、社稷等礼制性建筑建于南郊,对以后历代都城的修建都有影响。
⑤,秦汉时期的都城还充分考虑了园林设施。
⑥,从秦咸阳城到东汉洛阳城,宫殿布局从分散的形式向整齐的单一宫城制发展,直到东汉
末年曹操受封魏王时营建的邺城发展为单一的宫城制。这个发展过程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皇权逐渐加强的一个过程。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都城布局规划:
①,宫城位置的改变。曹魏邺城将宫苑集中于城区北部,而把城南部划分成一个个的居民区,从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都城布局形式,这种布局形式为以后历代都城所继承,并相沿成为定制。北魏洛阳城废除了东汉以来洛阳城的南北两宫制度,建立了单一的宫城。宫城地位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皇权至上思想的加强。这一时期的都城布局中宫城的改变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作用。
②,中轴线的设计。曹魏邺城在中轴线的位置开辟南北干道。南通南墙正门,北达宫殿区。整个布局交通便利。标志着我国都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并对以后历代都城的修建产生影响。
③,外郭城的修建。北魏洛阳城建有外郭,并在外郭内划分出整齐的居民里坊,每个里坊外面都建有坊墙。将工商业区纳入内称之为,位于宫城之南。北魏洛阳城的这种布局规划完全改变了《周礼考工记》中“面朝后市”的传统。
④,军事设施的修建。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事频繁,都城在修建过程中注重军事设施的修建。在曹魏邺城西城垣背面建有金虎、铜爵、冰井三台。魏晋洛阳城在城西北建有金镛城。这些都具有军事堡垒性质。在魏晋洛阳城北、西墙外侧壁和金镛城外侧壁均建有许多墩台,其形制和作用均类似以后的马面,为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马面实物,是中国都城制上的伟大创举。
⑤,北魏洛阳城内建有寺院,为中国都城设计上的首例,并对以后历代都城的设计产生影响。四,隋唐时期的都城布局规划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隋大兴-唐长安城,其布局规划的特点有:
①,隋大兴-唐长安城由内外郭城、宫城、皇城和各坊市构成。宫城和皇城位于外郭城的北部中央,各坊分布于宫城、皇城左右和皇城以南,呈棋盘状分布。东西两市分别在皇城的东南和西南,左右对称。整个都城规划整齐、布局严密。
②,隋大兴-唐长安城总体设计上是按照中轴对称的原则规划出来的。宫城和皇城位于中轴线上,各坊市对称分布,为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城布局的继承和发展。
③,在宫城南部另筑皇城以置中央官署,隋大兴城为首例。在宫城南部设立皇城,将皇宫与其他区域隔离,从而加强了宫城的防卫。
④,隋大兴-唐长安城在规划设计上还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如都城东部有所谓的“六坡”的岗阜高地横贯城内,在高地上布置官衙、王府、道观和寺院,除起到监视全城的作用之外,还加强了城市的立体感。
⑤,在规划设计上,风景区芙蓉园、曲江池于建筑结合为一体,不仅美化了城市,还是游览之所。这是古代都城规划上的一大创举。
⑥,都城内还分布有大量的道观和寺院,为北魏洛阳城城市规划的继承和发展,也反映了佛教、道教的广泛传播。第二种形式为东都洛阳城,其布局规划的特点有:
①,隋唐洛阳城也是由外郭城、宫城、皇城和各坊市构成。但宫城和皇城位于郭城的西北隅。这样的规划是为了与京城相区别,表明下京城一等。各坊位于宫城皇城以东、以南地区,虽然也是棋盘状分布,但均为方形。
②,宫城除南面建有皇城外,北建重城,西邻禁苑,东接东城,皇城、宫城均内外砌砖。皇城之南界以洛河,使其戒备坚固严密,又远在京师之外。
③,里坊面积缩小,为北魏洛阳城旧坊制的恢复。这有助于对居民的控制。这种布局规划于它既是都城又是战略要地的地位相适应。
④,洛阳城夹洛河而建,漕运便利,且于京师相比,多设一市,更多的考虑了工商业的问题。五、宋元明时期都城布局规划:
①,宋元明时期都城布局规划与前代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封闭的里坊制被开放的街巷式取代。这是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从北宋东京汴梁城开始,开放式的街巷制就已经取代了封闭式的里坊制度。目前所知最典型的开放式街巷制度是元大都,其规划整齐,基本建制也成为坊,全城共有五十坊,每个坊内分了 10个左右间距相等的胡同,每个胡同都通向大街。
②,宋元明时期都城布局规划的另一个改变就是宫城位置的改变。从北宋东京汴梁城开始,宫城居于全城的中央,皇城或内城包围着宫城,其外再设大城。这样就形成了以宫城为中心的三重城式布局。与隋唐时期都城中宫城居于全城北部,宫城前设皇城相比,宫城在全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③,宫城地位的加强还体现在中轴线两侧建置的安排上。礼制性建筑和中央军政官署集中在宫城前中轴大路两侧。这是皇权至上思想在都城规划中的体重反映。如明初南京城和明中都宫城前的中轴大路两侧,左为太庙、右为社稷。皇城前的中轴大路两侧,左为中央官署、右为五军都督府。此外对于全城中轴线通过宫城后的终止点也有意识的进行了安排。宁寺的中心阁。明北京城终止于钟楼和鼓楼上。充分发挥了这些高层建筑在全城中的稳定作用,这是都城规划上成功的设计。
相关话题/考古学
跨专业考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困难吗?
本人本科专业日语,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并且打算用日语作为外语科目来老,请问难度大吗?有必要吗?关注者33被浏览14,037 4 个回答 螺旋真理博物馆、艺术 话题的优秀回答者只讨论博物馆学。 基础教育、语言不是关键问题,去哪所学校和哪位导师学习哪一领域,以及是否具备这一领域的兴趣才是重要的。 你给出的条件不充 ...图书情报硕士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5北京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考古学通论
一、名词解释:1.、三大气候信息库 2、AMS测年 3、蛋壳陶 4、瑶山墓地 5、吴城文化 6、涂金工艺 7、石阙 8、模型明器 9、虞弘墓 10、号墓为陵二.论述:1 什么是考古学文化史研究?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任务史什么?2 概述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其早期的发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中山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考古学基础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考古学
07年考古学试题!一 名词解释: 1:遗物与遗迹 2:放射性碳素断代 3:山顶洞人 4;邹衡 二 简答 : 1:北京猿人的体质形态与意义! 2:偃师商城的形制及意义! 三 论述 : 1 :红山文化对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影响!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中山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考古学概论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北京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考古学通论
一 名词解释 5" X 101 金石学2 裴文中3 碳14测年技术4 朱封大墓5 ……再想想6 易县燕下都遗址7 汉朝铁官8 低温釉陶9 磁县湾漳北朝壁画10 天龙山石窟二 论述题 25" X 41 长江中游新时期时代的什么什么(-_-#)2 论东周列国都市的多样性及其原因3 举例说明汉朝诸侯王墓葬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武汉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南京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考古学基础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中山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考古学概论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中山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考古学概论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厦门大学2000年考研真题-中国考古学
厦门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考古学)一问答题(每题20分)1阐述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序列2阐述冶铁技术的发明,铁器的使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阐述曹魏邺城的布局极其意义二简答题(每题15分)1简介三星堆遗址2简介楼兰古城址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1盟书2俑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厦门大学1999年考研真题-考古学通论
厦门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古学通论)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0分)1金石学 2考古学文化 3贝丘遗址 4石器 5悬棺葬 6动物考古学7放射性碳素断代(C14) 8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问答题(每题20分)1考古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区分层次的基本方法.2考古类型学分析的一般步骤及应注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厦门大学1999年考研真题-中国考古学
厦门大学考古学专业近三年来考研试厦门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考古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金牛山文化 2梁思永 3爵 4砖室墓 5满城汉墓 6建窑二简答题 20分(每题10分)1战国都城有哪些特点?2南朝陵墓的特点有哪些?三论述题:50分(每题25分)1叙述石峡文化的基本特征.2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厦门大学2000年考研真题-考古学概论
厦门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古学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关键柱(关键柱的定义及其作用,什么时候可以打掉它)2磁方位角(方位角的定义,方位罗盘刻度如何标定,怎样使用方位罗盘测量地面上直线的角度)3器物标签(器物标签有哪些记录项目,如何使用标签,如何填写标签)4考古图5考古类型学6苏秉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2018年复旦大学723考古学考研真题
1.博物馆不断发展,但基本特征没变,简述博物馆的基本特征 2.我国瓷器历史源远流长,概述青瓷的起源及发展 4.文物价值,请结合具体文物加以说明 3.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原真性) 5.2015版《考古学概论》各章标题,及300字简介 6.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地层学和类型学,请简述他们的基本原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