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D 层次:记忆 考点:促胃液素的生理作用
解析:唾液分泌主要受神经调节,促胃液素对唾液分泌无作用。
102. (2010)下列关于促胰液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促进胰腺细胞分泌胰酶 B 促进胰腺小导管分泌水和HCO3-
C 促进肝胆汁分泌 D 抑制胃液分泌
答案:A 层次:记忆 考点:促胰液素的生理作用
解析: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胰腺小导管上皮细胞,促进胰腺小导管分泌水和HCO3-。
B型题
A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减少 B 胰液和胆汁分泌增加
C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不变 D 胰液分泌不变,胆汁分泌增加
E 胰液分泌增加,胆汁分泌不变。
103. (1991)给狗静脉注射稀释的胆汁10ml,可引起:
答案:D 层次:应用 考点:胆汁的利胆作用
解析:胆汁具有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的作用,但对胰液分泌无影响。因此给狗静脉注射稀释的胆汁10ml,可使胆汁分泌增加,但胰液分泌不变。
104. (1991)给狗十二指肠腔内注入0.5%盐酸50ml,可引起:B
答案:B 层次:应用 考点:胃酸的生理作用
解析:胃酸(盐酸)具有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的作用。因此,给狗十二指肠腔内注入0.5%盐酸50ml能够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知识点12:小肠的运动
一、形式: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
A型题
105. (1995)下列哪一种运动可以出现在结肠而不在小肠:
A 分节运动 B 集团蠕动 C 紧张性收缩
D 0.5~2.0 m/s的蠕动 E 蠕动冲
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小肠的运动形式
解析:小肠的运动形式包括紧张性收缩、分解运动和蠕动。进食时,吞咽动作或食糜刺激十二指肠能使小肠出现一种行进速度很快、传播距离较远的蠕动,称为蠕动冲;集团蠕动是进食后数小时,结肠的一种进行快且行程远的蠕动。
106. (2013)胃和小肠都具有的运动形式是:
A 紧张性收缩 B 容受性舒张 C 分节运动 D 袋状往返运动
答案:A 层次:理解 考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
解析:紧张性是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之一,紧张性收缩是消化道平滑肌共有的运动形式。
X型题
107.(2017)小肠的运动形式有:
A 紧张性收缩 B 分节运动 C 集团蠕动 D 逆蠕动
答案:ABD 层次:记忆 考点:小肠的运动形式
解析:小肠的运动形式包括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除常规蠕动外,小肠还有一种传播很快很远的蠕动冲;回肠末端可出现的逆蠕动;消化间期出现的周期性移行性复合运动。集团蠕动属于大肠的运动形式。
二、分节运动的作用
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有助于吸收
对食糜有一定推进作用
A型题
108. (2008)当小肠被食糜充盈时,小肠反复进行分节运动,其主要作用是:
A 充分混合食糜和消化液 B 将食糜不断向前推进
C 刺激胃肠激素的释放 D 促进消化液继续分泌
答案:A 层次:记忆 考点:分节运动的生理作用
解析:分节运动的作用包括充分混合食糜与消化液、有助于吸收、对食糜有弱的推进作用。
X型题
109. (2005)下列关于小肠分节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纵行肌为主的运动 B 小肠上部频率较下部低
C 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 D 有利于肠壁内血液和淋巴回流
答案:CD 层次:记忆 考点:分节运动
解析:分节运动是一种以肠壁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舒缩活动(选项A错误),在小肠上端的频率较高(选项B错误)。
知识点13:吸收
一、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
巨大的表面积:环状皱襞,绒毛,微绒毛
绒毛运动
食物:停留时间较长;已被分解为适于吸收的物质
A型题
110. (1990)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吸收的部位是在:
A 十二指肠 B 空肠及回肠 C 十二指肠和空肠
D 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 E 回肠
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吸收的主要部位
解析: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不同营养物质在小肠的吸收部位不同,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
111. (2015)下列物质中,主要在回肠被吸收的是:
A Ca2+ B 胆固醇 C 维生素B12 D Fe2+
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吸收的部位
解析: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回肠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即能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
二、糖的吸收
形式:单糖(葡萄糖)
机制:继发性主动转运
A型题
112. (1997)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属于: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 E 吞噬
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葡萄糖的吸收机制
解析:食物中的糖类旭被分解成为单糖被吸收,以葡萄糖为主,其吸收机制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113. (2004)与肠黏膜细胞吸收葡萄糖关系密切的转运过程是:
A HCO3-的被动吸收 B Na+的主动吸收 C K+的主动吸收
D Cl-的被动吸收 E Ca2+的主动吸收
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葡萄糖的吸收机制
解析:葡萄糖的吸收是继发于Na+的主动转运。
114. (2007)下列关于糖类在小肠内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与Na+的吸收相耦联 B 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C 单糖的吸收是耗能的主动过程 D 果糖的吸收速率快于半乳糖
答案:D 层次:记忆 考点:糖的吸收
解析:不同单糖的吸收速度为半乳糖 > 葡萄糖 > 果糖。
三、蛋白质的吸收
形式:氨基酸;二肽、三肽(更高的转运速率)
机制:继发性主动转运
A型题
115. (2010)小肠上皮细胞顶端膜上可将寡肽转运入细胞的转运体是:
A Na+-氨基酸同向转运体 B K+-氨基酸反向转运体
C Na+-肽同向转运体 D H+-肽同向转运体
答案:D 层次:记忆 考点:蛋白质的吸收机制
解析:食物中的蛋白质需被分解为氨基酸或者寡肽被吸收,其中氨基酸的吸收是继发于Na+的主动转运,而寡肽的吸收是继发于H+的主动转运。
四、脂肪的吸收
长链脂肪酸(主要):淋巴途径
中、短链脂肪酸:血液途径
A型题
116. (2014)下列食物消化产物中,经小肠黏膜绒毛中毛细淋巴管吸收的是
A 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脂 B 葡萄糖及其他单糖
C 各种氨基酸及寡肽 D 短链脂肪酸和甘油一脂
答案:A 层次:综合(记忆)
考点:脂肪的吸收途径;糖的吸收途径;蛋白质的吸收途径
解析:食物中的脂肪经消化后以脂肪酸、甘油一酯等形式被吸收,根据脂肪酸链的长度有不同的吸收途径,长链(12个碳原子以上)脂肪酸及甘油一酯经淋巴途径吸收,而中、短链(12个碳原子以下)脂肪酸及甘油一酯经血液途径吸收。此外,糖的分解产物各种单糖(主要是葡萄糖)以及蛋白质的分解产物氨基酸和寡肽等均是经血液途径吸收。
117.(2017)下列关于肠吸收脂肪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肪吸收后需与胆盐形成混合微胶粒
B 长链脂肪酸需在上皮细胞内重新合成甘油三酯
C 胆盐随胆固醇进入肠上皮细胞
D 中、短链脂肪酸经淋巴管吸收
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解析:脂肪消化产物在消化道内与胆盐结合形成混合微胶粒到达小肠上皮细胞表面(答案A错误),脂肪消化产物进入上皮细胞,胆盐到达回肠末端被重新吸收利用(答案C错误)。被吸收近上皮细胞的长链脂肪酸在上皮细胞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答案B正确),并与细胞中的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经淋巴途径吸收(答案D错误)。
C型题
A 通过毛细血管吸收 B 通过毛细淋巴管吸收 C 两都兼有 D 两者均无
118. (1990)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途径:
答案:A 层次:记忆 考点:葡萄糖、氨基酸的吸收途径
解析:食物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经血液途径被吸收。
119. (1990)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途径:C
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脂肪的吸收途径
解析:长链脂肪酸经淋巴途径被吸收;中、短链脂肪酸经血液途径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