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考研部分院校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28

人文地理旅游规划方向考研
这是我花了两天时间打出来的东西,希望对大家有点作用!我是 09考研,大二时我就知道我会考研了,而当时很多过来人对我说,战线拉得太长了,会容易放弃,所以那个时候,我只是看看各个学校的人文地理发展状况等等,我几乎看过所有开设人文地理的学校的招生简章!所以,也许我比一些想要考研的人会知道的多一点点。前段时间,网上碰到一个 08人文地理考研的,总分 340,但是英语只有 48,本来准备调剂的,我就帮他选学校,甚好他拥有了原来学校的复试资格。
这篇文章算是感谢,谢谢论坛给我很多的信息,因为我是跨学科考人文地理。这篇文章打完后,我会全心投入,可能来论坛就少一些了。愿 09人文地理考研人一起努力!!
我在这里写点关于人文地理旅游方向考研的情况,你若能够看得到,你就看完它吧,不过不要做从中获得多大好处的期望,也许这里写的都是你所知道的;若你没有看到,你也不也不能算有多大的损失。文章很乱,想到什么说什么,望见谅!
首先,我先做个猜想,考人文地理旅游方向的同伴们,之所以没有选择旅游管理,也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学不好吧。旅游管理其实在几年前是不考数学,现在也是强制规定考数三了。而人文地理下面的旅游可以选择不考数学。目前,据我所知,开办人文地理硕士点的学校有 50多个,其中多为师范类院校,而不考数学的学校大约有 20个,其他的学校或者考高等数学,或者考数学四,难度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像我这种本科时就学过一点点微积分的人,只能选完全不考数学的学校了。
其次,我必须告诉你,不管是人文地理还是旅游管理,从就业上来说,都是不是很好的,至少不是所有专业中就业率较高的那一类。所以你想靠考旅游方面的研究生而获得更多的 Money,那你可能徒劳了。
再者,从源泉上来说,旅游本就是处于一个很模糊的学科定位。旅游的起源也是模糊的,很多学校旅游是依靠地理、历史、烹饪、林学、园艺、管理、交通、经济等学科建立起来,目前旅游管理划分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但是对于此划分的争论还是很多的。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和管理学、心理学等结合,甚至可能独立成为一个一级学科。

最后,我会附上一些一些学校人文地理的介绍:
一、旅游区位因素分析:
前段时间,看了 2008年第三期《旅游学刊》,上面有一篇按省来分析旅游区域发展现状的文章。其中,作者列出了我国各省 A级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就业人口的数据。我对其进行了分析,假设每项的第一名得 10分,第二名得 9分,依此类推,十名之后不得分。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浙江总分 33分,江苏和山东均为 30分,广东为 29分,北京得分 28,其他省份与此差距较大。所以,我国旅游业发达省份在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北京,并且短期内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会影响当地教育发展方向,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所以以上五省的旅游学科也是比较强的,比如中山、北京二外、浙江、南京大学等等。而从就业上来讲,毕业后本地就业比外地就业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建议大家选择以上五个省份,或者至少是与他们相邻的省份报考,大致可以概括为京津唐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二、开办人文地理的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河南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延边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重庆师范大学。
以上学校中,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等拥有人文地理博士点。
人文地理重点学科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好像 07的重点学科中没有北大人文地理了,而是地理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了),可见人文地理的老大老二在这两个学校了,而老三一般被认为了南京大学。而实际上,北大、中山、南京、北师、华东师都是很强的。
北大吴必虎,中山保继刚,被认为是当代地理学科领军人物。而北大王恩涌,南开李天元,河南大学的李小健,湖北大学马勇,安徽师范大学陆林,华中师龚胜生,东北财经谢彦君都是名师。
三、不考数学的人文地理:(数据来源于各校 08招生简章,有些学校校园网打不开,造成了信息无法沟通。怯以为,此方面就不能信息完全对外开放,那招生过程就更会有黑色因素了。)
福建师范大学、广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延边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
所以实际上,如果你想不考数学的话,人文地理好学校也就没有几所了。所以,想考更好的人文地理,还是学一下数学吧,很多学校的数学只是一本高等数学而已,没有概率和线代。还是主要来讲讲这些完全不考数学的学校吧。
四、学校简介:
上面这 21个学校,部分学校的人文地理还是不错的。比如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
福建师范大学,拥有人文地理博士点,全国排名也在百名之前。
湖北大学,有马勇在,跟他学旅游规划还是不错的选择,湖北大学旅游发展规划研究院具有全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
湖南师范大学,位于我国文化娱乐经济中心——湖南,该校旅游文化研究作的不错。
华南师范大学, 211工程建设院校,位于广东,此地有诸多旅游好学校,如中山、暨南、华南师,想必之间交流还是不少的。
华侨大学,名不见金钻的学校,而湖北大学一样不为很多人所知,但是华侨大学的旅游学院号称该校最牛 B的学校,也有全国第三个旅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
华中师范大学,前文提过,名师龚胜生在那,也有人文地理博士点, 211学校。
辽宁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博士点。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特色院校,合并了建国以来第一个旅游特色专科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很多旅游爱好者的向往之地。
武汉大学, 985,人文地理博士点,其实比较侧重 GIS。
西安外国语大学,也许又是一个你没有听过的学校,《人文地理》杂志就是他们办的,若没有一定实力,他们也不敢叫这个板。
西北师范大学,可惜在甘肃,不然地位还会上升的。
西南大学,重国土,号称西南地区国土 NO1。
云南师范大学,位于我国未来边贸旅游发展重地(南宁、昆明、黑龙江)之一。
浙江大学,旅游学科很强,人文地理下有浙江大学风景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属全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全国仅有 17家。、
五、旅游排名:
谈谈旅游管理排名, A+的有中山、北京二外、浙江、云南, A等有东北财经、华东师范、陕西师范、四川大学、桂林工学院、南开、武汉大学、华侨大学、西北大学、人大、西安交通、中南财经、厦门、复旦;
B+等 ( 28个 ):暨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湖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广西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大学、青岛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河南大学、燕山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B等 ( 27个 ):西南财经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东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西南大学、扬州大学、山东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新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广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山西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西南林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山东师范大学。
介绍一下 A等以上院校的旅游学科依托,中山大学的旅游管理依托管理学、地理学,北京二外依托外语和经济学,浙江依托管理学,云南大学依托经济学,东北财经依托经济学,华东师范依托地理学、历史学,陕西师范依托地理,川大依托历史、桂林工学院依托地质学、南开依托经济学、武大依托历史、华侨大学依托地理和管理、西北大学依托经济、人大依托管理学、西安交通依托管理、中南财经依托经济学、厦门依托历史学、复旦依托历史。
一方面,各校都是从自己过去的强势学科来发展旅游学科;另一方面,各校旅游可能侧重方面也是他们的依托学科。
六、重叠院校:
我们来分析一下,人文地理不考数学和旅游管理 A等以上学校的重叠之处。仅为浙江、武大、华侨三校。而与 B+以上学校重叠的还包括西安外国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浙江、武大属于传统强校,综合性强校;华侨、西安
注:我也是转的别人的,感谢那位不知姓名朋友
人文地理考研
部分院校信息
1、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 211
2010年研究生入学基本情况 ↓
招生人数: 6报考人数: 19
最低录取分数:无录取比例: 31.6 %
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 2010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 ↓
研究方向:
01.理论与计量地理学
02.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
03.经济地理与产业规划
04.社会与人口地理
05.城市与区域经济
初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任选一门
3 360高等数学
4 873人文地理学
复试备注:考试科目④偏重于城市地理与经济地理。
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硕士点介绍
一、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科概况
现在北大的人文地理部分设有人文地理博士点和硕士点,下面办一个五年制的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和一个四年制的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
北京大学的人文地理学科 1988年教委第一次评选全国重点学科点时,北大是唯一的人文地理重点学科点。当时本学科点汇集了一大批在国内人文
地理学不同领域领先的著名学者如:侯仁之、徐兆奎(历史地理);仇为之、胡兆量(经济地理、区域地理);杨吾扬(运输地理);魏心镇(工业地理)。一批中青年学者也正在上升阶段。2002年教育部又一次评选重点学科,北大人文
地理又得到 93%的高票排在第一,第二名中山大学为 60%。
近年来,北大人文地理学梯队的不断更新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学术梯队:老先生们逐渐年时已高,陆续退休,但是他们还活跃在学术界,影响犹在;更重要的是原来的一批中青年学者,现在已经成熟,顺利地接上了老一辈的班;同时又补充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大学培养的年轻博士和博士后。有比较完整的学术梯队。
北大人文地理学与城市研究的关系密切,在学术研究上的几个方向都与“城市”有关,人文地理学的共同实践领域则为城市规划。1988年北大地理系为了解除国人对地理学的不理解,改名为“城市与环境学系”也是这个道理。我们的城市研究也可以说是人居环境研究。
二、北大的人文地理学硕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
1.北大人文地理研究的优势领域目前北大的人文地理学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城市地理
●经济地理
●城市规划
北大人文地理研究具有开创性成果的优势领域有:
●城市化、城市体系、城市内部结构;
●区域创新网络与新产业区;
●房地产经济、城市土地经济评价;
●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名胜与世界遗产、景观规划设计、旅游规划设计等。
2.北大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方向的概况
1)城市地理方向
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的城市化研究,首创了中国的城市体系规划。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城市人口统计标准采纳了我们的许多建议,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我们开创和推动了国内的郊区化、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时间地理学等新领域的研究。下述研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研究;
●城市统计口径研究;
●城市发展方针研究;
●城市郊区化和都市区、都市连绵区研究。主要学科带头人:周一星教授(IGU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工作组常
务委员(1984-1988),中国地理学会、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董黎明教授(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副会长;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亚洲房地产学会理事);柴彦威副教授(日本广岛大学博士)
2)经济地理方向研究领域:工业地理、商业地理、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等。
在国内外同行业研究中的地位:在国内外影响最大的是工业地理和企业经济地理研究;对“区域创新网络”和“企业集群”等工业地理前沿领域的研究与国际有很好的接轨,基本与国际研究同步,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城市土地和城市房地产研究也处于是国内领先地位;在地理界,北大最早从事城市土地分等定级的研究,参加制订了国家技术标准《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等重要文件。
主要学科带头人:
王辑慈教授(女,IGU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常务委员(1992-2000)、IGU国际地理联合会经济空间动态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副主任);
董黎明教授冯长春教授(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鉴定中心主任);
3)城市规划方向
我国在 70年代第一个办在地理系的城市规划专业,与工科城市规划的不同是更强调区域观点、综合观点和理科思维,充分依托北京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是国内少有的综合性的人居环境研究基地。已经完成了几十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体系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旅游规划、城市景观设计规划。
设有全国综合大学地理系第一个具有甲级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研究在国内居领先水平,世界遗产研究中心是国内首创和国内唯一;近几年景观设计规划和旅游规划又成为规划
的热点;主要学科带头人:谢凝高教授(擅长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国世界
遗产研究);吕斌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擅长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和社区规划);俞孔坚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博士,主攻景观设计学);吴必虎教授(擅长旅游规划)
三、北大人文地理学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北大人文地理学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与主要指导教师配置情况如下:
理论地理(指导教师:孟晓晨副教授、贺灿飞副教授)
城市地理与规划(指导教师:周一星教授、柴彦威副教授、曹广忠副教授)
经济地理(指导教师:王缉慈教授、孟晓晨副教授、林坚副教授、贺灿飞副教授)
旅游地理与规划(指导教师:吴必虎教授)
区域研究(指导教师:王缉慈教授、冯长春教授)
06.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指导教师:冯长春教授、林坚副教授)
07.
城市规划(指导教师:吕斌教授)
08.
景观规划设计(指导教师:俞孔坚教授)
09.
风景区研究(指导教师:吕斌教授、俞孔坚教授、吴必虎教授)
学院概况 College Profiles
一、学科结构
城市与环境学院以地理学为主体,包含环境科学、生态学、城市规划等多个相关学科,具有理、工、文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学院拥有地理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学院有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院下设 4个系和 1个研究所,即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经济地理系、资源与环境地理系、生态学系和历史地理研究所。另有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十多个研究中心。目前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也挂靠在城市与环境学院。
二、师资力量
城市与环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院士 2名、长江学者 3名、杰出基金获得者 9名(包括 3名海外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共 2名。“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创新群体”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支持的创新群体。
学院中既有以侯仁之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学界泰斗,又有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他们活跃在资源、环境、生态和城市规划等各个领域,既推动着地理学及相关的资源、环境、生态和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理论创新,又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地理学教育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 1904年在京师大学堂文学科中设地理学门。但据王恩涌先生考证,当年仅仅是个计划,并未实现。在北大最早讲地理学课程的是张相文教授,他 1917-1919年在北大讲授《中国地理沿革史》,编有《中国地理沿革史》讲义。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学科发展历史与清华大学的地理系和燕京大学的历史系有更直接的渊源。清华大学于 1928年成立地理系,著名的地质学家翁文灏担任第一任系主任。地理系于 1929年招收学生。由于系的发展,到 1933年,在学科上有了扩大,下设地理、地质、气象三个组,分别培养地理、地质、气象方面人才,改名为地学系。
抗日战争开始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于 1938年 4月在云南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原清华地学系与北大地质系合并为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抗战胜利,三校回迁,原清华地学系与北大地质系各回本校,清华原地学系的气象组也单独成系。
1950年初,因当时国家急需地质人才,清华地学系中的地质组单独成立地质系,地学系只留有地理组。
1952年,为适应国家建设,全国高校进行大调整,原清华的地学系调整到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历史系少数教师一起成立地质地理系。当时,学习苏联培养人才的经验,地理学采取按二级学科成立专业的方法,分别制定教学计划以培养专门人才。在地质地理系, 1952年设有自然地理专业。 1955年又设立了经济地理与地貌两专业,同时引进部分地质学教师,开始招收地质专业学生。这种方式是我国地理学高等人才培养上的重要变化。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高校于 1966年停止招生。
北大地质地理系于 1972年开始恢复招生。当时,考虑到世界发达国家在环境污染、城市化与卫星遥感技术等方面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确定地理学的专门人才培养采取理科专业与应用相结合,自然地理与环境保护结合,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相结合,地貌与遥感技术相结合以培养理科应用人才。这使地理学人才培养又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它不仅是文、理结合,而成了文、理、应用、技术大综合的新时代。
1978年,地理学方面的学科与地质学方面的学科分别成立地理系与地质系。地理系下设自然地理、地貌和经济地理三个专业。随着学科发展日益重视应用的趋势,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一老学科的新变化,于 1989年将地理学系改名为城市与环境学系。 1993年,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2000年,城市规划五年制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由于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北大在 2002年将原城市与环境系与环境科学中心合并成立了环境学院。 2003年,生态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2007年 5月,学校决定将环境学院的两部分分开,原城市与环境学系所属部分成立了城市与环境学院。
四、人才培养
城市与环境学院目前设有 5个本科专业: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院现有本科生近 450人。
学院设有 9个硕士研究生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地理学)、地貌与环境演变(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地理学)、景观设计学(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共有在读硕士生近 200人。
学院设有 6个博士研究生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地理学)、地貌与环境演变(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共有在读博士生 170余人。
学院还设有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在“ 211工程”和“ 985”计划的支持下,学院的硬件条件得到了迅速改善,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奠定了基础。目前,北京大学生态与环境研究网络塞罕坝实验站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大老岭实验站也已启动,为学生的生态、环境和地理学的实习提供了条件。学院还建立了人地系统与环境遥感实验室,供学生开展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城市设计方面的实验。
五、科学研究
2001年以来,每年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得到批准,其中 2004年获得批准的重点项目 3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1项, 2005年获得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2项。 2008年获批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项,其中重点项目 1项。 2001-2004年每年参与和主持的 863、973项目均在 2项以上。直接进入本院的横向项目平均每年在 15项左右。
2003年,本院共有 2个项目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分别是陶澍教授牵头的“重金属形态的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及生态效应”以及方精云院士牵头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植被生产力的研究”,另有蔡运龙教授牵头的“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可持续性的区域评价、区域战略及操作途径”获该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方精云院士牵头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许学工教授参与的(排名第四)“渤海西南岸滨海油区环境演变卫星监测及预测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城市与环境学院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两方面的科研经费接近。 2001-2007年,无论是横向经费还是纵向经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2008年度全院科研经费总额达到 4500万元。
近年来,学院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均呈稳步增加的趋势。方精云院士曾在 Science上一年内连续发表 2篇论文。 2006年全院在 SCI和 SSCI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近 70篇。
2、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 211
2010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 ↓
??01区域发展与旅游规划
??02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03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
??04文化地理与区域规划
??05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70城乡规划与管理
"方向(01、02、03、04、05)
(1)
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
(3)
361高等数学(B)(4)879城市规
划原理(含城市道路与交通)或 878地理学基础
复试专业课:
F3704综合考试
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 2010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 ↓地理学基础:①《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②《人文地理学》,王恩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③《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修订版)》,黄杏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城市规划原理(含城市道路与交通):①《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李德华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②《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下册),徐循初等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007。
2009年考录情况
自然地理学  18  9  2
人文地理学  122  64  16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50  16  4
★海洋海岸地理学  8  4  0
★城市与区域规划  39  6  3
水文学及水资源  20  8  4
水利工程  0  19  0
气象学  23  9  5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14  6  4
物理海洋学  2  6  0
环境科学  82  24  11


相关话题/人文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