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考研部分院校信息(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28


生态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与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生态建设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开设环境学、生态学、环境毒理学、生理生态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学、污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应用数字技术从事城市、交通通讯、国土、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监测等工作的管理与建设人才。开设地球信息科学、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GPS原理与应用、 GIS组件应用设计、遥感图像解译、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GIS空间分析、 GIS应用方法、遥感软件应用等课程。
7、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
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
01人文地理与区域规划
02经济地理与空间规划
03旅游管理与规划
①政治
②英语一
③高等数学
④人文地理学
复试科目⑤01方向:城市地理学
02方向:区域分析与规划
03方向: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不接受同等学力报考
8、陕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 211
2009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01旅游开发规划与市场02区域开发与城乡发展03城市与区域发展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61高等数学④836自然地理学参考书目《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自然地理学》潘树荣或伍光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旅游与环境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陕西师范大学的重点专业学院,是一所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 76人,其中教授 18人,博士生导师 15人,副教授 25人,讲师 18人,绝大多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黄国璋教授、聂树人教授、刘胤汉教授等曾先后在本院任教。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风沙物理学专家董治宝研究员受聘为我校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经过 65年的发展,学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现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区域环境学、自然灾害学和国土资源学)和旅游管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环境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第四纪地质学、地理教育等相关专业学科 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开设地理科学、旅游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 4个本科专业,专业设置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文理学科与管理学、农学、工学交叉融合,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西部资源环境研究所、旅游规划设计院(国家级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单位)、陕西师大旅行社、城市规划与研究中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黄土高原环境动力学实验室等平台成为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院具有优良的科学研究传统和创新精神,在不断
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加强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和拓展。先后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自然地理学》、省级精品课程《测量与地图学》和《世界地理》、《遥感概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规划》等多门校级精品课程。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 8项,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陕西省优秀教材 5部,省级教学名师 1人。地理科学专业 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理实验教学中心 2008年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地理科学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和自然地理学省级教学团队。学院为陕西省旅游企业经理培训定点单位,并具有国家级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学院现在拥有自然地理学实验室、 GIS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土壤与沉积分析实验室、黄土高原环境动力学实验室、 OSL/TL断代实验室、环境辐射实验室等大型综合实验室。实验室配备各种现代化大型分析仪器设备 100多台(套),总价值超过 1000万元。主要有风洞、 X荧光元素分析仪、 TOC分析仪、 OSL/TL断代系统、 Arcinfo、Mapinfo等多种原版 GIS软件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实践基地 ---陕西师大旅行社(国家旅游局表彰单位)等。
9、兰州大学人文地理学 211
01资源评价与管理
02空间经济分析与 GIS技术
03区域经济与投资环境
04环境考古与历史地理
05城市环境与城市规划
06区域规划
07文化地理与文化产业
08生态经济与资源环境管理
09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10环境社会学
11社区管理
②201英语一 202俄语 203日语选一
③361高等数学(地学类)
④819自然地理学
复试笔试科目:
经济地理学(含区域分析与规划)
复试备注: 04方向可选考“生态学”专业的考试科目。
同等学力加试: 1.旅游地理学 2.人文地理学
3.计量地理学 4.考古学 (任选 2门)
学院简介历史沿革 1946年,国立兰州大学始建地理系; 1958年更名为地质地理系; 1984年分出地质学系; 1987年分出大气科学系; 1992年地理系更名为地理科学系; 1999年成立由地理科学系、地质学系和大
气科学系组成的资源环境学院,同年并成立环境科
学系; 2001年成立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系; 2003年成立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系; 2004年大气科学系分出建立大气科学学
院; 2005年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系分出,并入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学院指导思想院训:自强不息、勇攀高峰。院风:海纳百川、厚德笃行。学风:勤奋、求实、团结、创新。本科教育定位:加强各学科共同的专业基
础和专业技能,采取宽口径和跨学科培养的方式,以基础人才培养为主体,注意培养“理论 -应用”复合型人才。办学格局: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培养为重点。办学理念:立足西部、自强不息、争创一流。服务面向:以科技创新为目标,在西部开发中大展宏图。
发展思路:以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为基础,建立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形成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群,力争把资源环境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研究型学院。
师资简介
学院现有教职工 133人,其中专任教师 98人,教授 22人,副教授 26人,博士生导师 17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3人( 2人兼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3人, 2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 2人入选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教学奖励计划, 7人入选新世纪人才计划。
学科建设 1981年我国恢复学位制度时即获得自然
地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7年设立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本科专业; 1991年地理学被国家教委首批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这在学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1995年,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与甘肃省以兰州大学地理系为依托联合成立“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1997年兰州大学将自然地理学列为“ 211工程”重点学科进行建
设; 1998年设立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9年成立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0年地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立
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2001年成立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和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2002年自然地理学在国家重点学科全国评审中名列第一名;
2003年新批环境科学和古生物地层学两个博士点以及环境工程、岩土工程和水文水资源三个硕士点;
2004年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点通过评审开始招生,地理学基地在 2004年由教育部和国家基金委联合组织的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2004年学院成为教育部“ 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2005年新批城市与区域规划硕士点,自然
地理学被评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团队”; 2007年地质学被确定为博士后流动站; 2007年新批地球系统科学、生物地理学两
个博士点、硕士点。
学院现已发展成为拥有 8个本科专业、 15个硕士点、 8个博士点、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创新群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的综合性研究型学院,是我国西部地学与环境科学基础研究、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中心之一。
学院教学学院现有各类学生 1525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 1036人,硕士生 364人,博士生 125人。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视教学质量为办学的生命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省部级、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余项,围绕创新性地学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7项。其中,由李吉均等完成的“立足西部、改革创新,建设一流国家理科地理学基地” 2005年荣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7年王乃昂教授荣获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是兰州大学本科教学的新突破。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大力提倡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方法的创新性、手段的现代化,积极促进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气候学》、《土壤地理学》和《地貌学》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优秀项目,《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古生物学》、《生态学与陆地生态系统》入选甘肃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自然地理学》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学院重点建设了具有学科集体竞争力的自然地理学教材。 2000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九五”国家重点教材《自然地理学》,2004年出版“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综合自然地理学”。国家“九五”重点教材《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测绘学、气象学、林学、农学等领域被全国 100多所高校地理系及相关专业广泛选作本科教材,并被首选为硕士、博士生入学考试必读参考书,其覆盖影响面之大,重印次数之多,均居于全国同类教材前列。 2006年《自然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野外考察教程》又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为共同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学院采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措施,积极建设地学实践教学基地并向国内外开放,先后有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山大学等前来开展联合实习,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学院先后承办了“ 2004年环境科学”、“2006年青藏高原隆升及资源环境效应”两期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和 “2005年首届全国高校自然地理学骨干教师培训班”、“2007年第二届全国高校自然地理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均获得广泛好评。
科学研究
高水平的科研是学院发展与高层次精英人才产生的根本,一流的研究成果是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标志。近年来,在李吉均院士、汤中立院士等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无论是科研项目的数量,还是科研成果的水平,都跨入了一个新阶段,有了质的飞跃。 2001年以来,全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攀登项目、 973项目课题 6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 50项、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 7项。 2004年,“西部环境变化”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在全国地学界引起相当反响。学院在加强和保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优势的同时,高度重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从 2001年以来已连续多年成功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科研经费连续 8年位居兰州大学第一位, 2006年科研经费总数突破 2300万元,在我校科研工作历史上,首创一个学院全年科研经费超过 2000万元的记录, 2007年学院科研经费又创新高。
2007年,学院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由陈发虎教授、李吉均院士、张虎才教授、方小敏教授、潘保田教授完成的“中国西北季风边缘区晚第四纪气候与环境变化”获得 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同时,我校作为第二完成单位,由我院王乃昂教授参与完成的“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获得 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两奖项,是我院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的又一重要贡献,对提高我校的社会影响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石羊河流域综合科学考察的开展,更是体现了我院综合科研水平。
近几年取得的成绩,标志着我院的科学研究队伍进一步壮大,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而且在国内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基础研究领域和稳定的研究方向,有一批知名的中青年学者活跃在科研第一线和国际学术舞台。青藏高原隆起及其环境效应、亚洲中部干旱环境演变与沙漠化过程、第四纪冰川、新生代植物化石角质层研究等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过程和环境效应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瞩目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曾入选美国地质学教科书,在国内、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在加强和保持基础研究优势和特色的同时,学院非常注重应用研究,在自然资源测度与评价、土地利用与规划、环境质量评价、工程地质勘探和找矿等方面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1000余篇,出版专著百余部,获得 20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学术交流
学院重视与国内外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在国内,长期和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青海盐湖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国际上,数次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新西兰、蒙古、南非等国家进行交流合作,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6次,有十几个国家先后 100多人次来学院访问。目前,学院的国际交流已拓展到在读研究生和本科生层面,先后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分别签署协议,互派学生进修或开展联合实习,影响颇佳。
学院现有各类学生 1525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 1036人,硕士生 364人,博士生 125人。
多年以来,学院人才培养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思想,不断加强各学科共同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采取宽口径和跨学科培养的方式,以基础型人才培养为主体,注重培养理论 -应用复合型人才。随着专业建设的顺利进展,学院人才培养特色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基础理论学习,加强地学的自然科学基础;突出实践教学的参与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野外工作能力;突出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能;突出校际联合培养,培养学生的对外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多年来,资环人秉承“勤奋、求实、团结、创新”的优良学风,造就了数以千计的各类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为国家经济建设、教育发展、科学进步和社会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南北极、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吉均、秦大河、效存德师生三代勇闯三极的事迹传为美谈,被誉为“兰大的三极人”现象。
校园文化
学院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依托,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组织同学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活动。 2006年,学院“求真”奖学金、“长江学者优秀贫困生创新奖学金”两项基金的设立,更加激发了广大同学的学习实践科研热情。为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学院在开展大量体育赛事和文娱活动的同时,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宣传活动并形成了“写意青春,守望和谐”、“以人为本,实现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等丰富多彩的特色品牌活动。《甘肃青年报》、《兰州晚报》、新华网、甘肃电视台等社会各界对我院学生活动多次予以报道,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学院党政的关心和支持下,我院学生工作努力在各个方面营造科学、合理、先进的校园文化和成才环境,使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成长为适应民族、国家和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
10、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
2010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
区域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环境变迁与历史地理学
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19地理科学导论④833中国地理复试备注:复试科目:人文地理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地理学基础、区域地理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 1924年私立华中大学的史地专业, 1958年正式成立地理系, 1996年成立华中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2002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院现设地理科学、旅游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三个本科专业,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政府经济学、旅游管理和土地管理七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专业,还拥有政府经济学专业和历史地理方向两个跨院系设置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以及地理学科论硕士研究生方向。我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592人,硕士研究生 212人,博士研究生 10名。在专职教师队伍中教授 10人,副教授 1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4人,硕士生导师 18人。另聘请中外兼职教授 7名,其中院士 1人,并拥有新洲发展研究院、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土地科学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建有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旅游模拟实验室以及地理学与旅游管理资料中心等辅助教学系统。
学院已基本形成学科研究特色,部分分支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多年来,学院坚持以地理学的前沿领域为重点进行学科全面建设,现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城乡发展、环境变迁和区域资源开发规划三个研究方向。旅游发展与规划以及土地利用与规划等已成为学院学科建设的新领域。本院具有旅游规划设计单位乙级资质,是华中地区旅游人才重要的培训基地。近 3年来,我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基金项目和横向课题 50多项,研究经费 3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 100多篇,出版著作和教材 20多部,获得省部级奖励 19项。学院先后同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及香港和台湾等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
11、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
(不考数学)211
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01世界经济地理02旅游地理03土地利用与国土规划04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05自然地理学④831人文地理学复试备注: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1自然地理与第四纪地质学2人文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地理综合参考书目1、《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经济地理学》李小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中国经济地理》(修订四版)李振泉、杨万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世界经济地理》陈才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地理科学院的前身史地系伴随西南师范大学建校而诞生,是学校开办最早、培养人才最多的系科之一。 1950年 10月 12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同意将原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与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合并,更名为西南师范学院。这两个学院的史地系合并为西南师范学院史地系, 1952年 10月 13日,教育部批准将史地系分为历史系和地理系。从此,西南地区高等院校第一个地理系在西南师范学院成立。 1995年地理系经学校批准更名为“城镇与资源环境科学系”,99年 3月升格为学院,名称定为“资源环境科学学院”。2005年 7月经教育部批准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成立西南大学, 2006年 3月“资源环境科学学院”更名为“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设备仪器先进,图书资料齐全,是国家在西南地区培养高校、中学地理师资和从事自然地理、第四纪地质、区域地理、城镇规划、土地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方面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全院教职工 8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1名;教授 14名、双聘教授 2名,副教授 28名,讲师及助教 19名、教辅行政人员 2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 6名(含 2名双聘教授 ),硕士生导师 26名(含 5名双聘教授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31名、硕士学位的 24名,博、硕士学位人数占主讲教师比例的 90%。学院现有各类在读学生 1850余人,其中博士生 16人,硕士生 313人;拥有同位素质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激光粒度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数字化仪、激光测距仪、数字经纬仪等一批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各类中英文藏书 1.3万册、期刊 330余种。
学院下设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与工程三个系;已有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自然地理学博士点以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第四纪地质学、区域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六个硕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被列为重庆市首批省级重点学科;现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拥有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岩溶环境三个实验室以及岩溶环境与石漠化治理、亚热带生物地理、西亚地理、区域经济、国土资源等研究所;我院科学研究涉及岩溶环境与石漠化治理、区域自然地理、区域规划、土地利用与规划、自然区划、亚热带地理、城市地理、灾害防治、环境保护、地图编制、志书编撰、西亚地理、地理教育改革等领域,为我院教学、学科建设、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12、武汉大学人文地理学 211
01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
02城市地理与城市模拟
03历史地理与环境
04旅游规划与开发
05社会文化地理与制图
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或 203日语或 241
德语③640自然地理学④884经济地理学
复试备注: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遥感导论②现代地貌学
专业介绍地理学专业硕士学位(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
信息系统)
培养目标:掌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知识,以及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建设、空间分析与应用、辅助决策与管理、地图设计与编制地图分析与应用、资源与环境管理、地理区域分析等方面的工作。能使用第一外国语阅读本专业文献。
研究方向1、地图学理论、地图设计与生产新技术、
大比例尺数字地图的生产2、遥感图象识别、处理与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方法和软件开发;
4D产品生产;3S技术。4、灾害分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与指挥信
息系统5、地图数学模型、地图投影与变换6、WEBGIS的开发7、地理空间信息融合及其应用,GIS与办公
自动化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8、地图自动综合与地理信息的多重表达9、网上地图设计与综合、传播和数据分布
式管理10、地理数据空间分析与专题地图制图11、基于电子地图和 GPS的(车、权等)导
航系统12、基于 GPS和 RS的空间数据自动采集13、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维护与更新14、虚拟地理环境15、复杂地理计算16、湿地生态学17、城市环境与城市规划18、水文地理与水资源19、环境变化与灾害20、自然资源利用与规划21、资源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22、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23、历史地理与环境24、旅游规划与管理25、社会文化地理与制图26、资源与环境遥感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横跨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 4个一级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院。拥有 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1个湖北省二级重点学科(土地资源管理);7个硕士点和 7个博士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土地资源管理、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6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和共享 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 96人,其中教授 30人(其中 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2名博导),副教授 37人,8名教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被评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数人担任国际地图制图协会和其它国际和全国性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多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全面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评办法,加强基础教学,突出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素质,激励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努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教学改革成果获国家二等奖 1项,省部级奖 6项,有 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本院学生获全国“挑战杯”竞赛一等奖 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1项、二等奖 2项,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优秀奖 1项。科研项目涵盖了国家 973、863、攻关项目等各类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横向项目呈级数增长态势,科研经费 2007年接近 2800万。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二等奖 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20项。

相关话题/人文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