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考研部分院校信息(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28
环境工程 83 14 4
环境工程 0 51 0
学院简介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成立于 2002年 10月,其前身是创建于 1929年的中山大学地理学系,该系是我国最早在理科开设的地理学系之一。中山大学地理学系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于 1952年设置了自然地理学专业, 1956年设置了经济地理学专业, 1959年地质系并入, 1961年设置气象学专业, 1972年设置水文学专业,成为拥有五个专业的大系,并于 1961年在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山大学地理系一度停办。 1977年后,地理学系的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水文学三个专业先后恢复招生,同时招收硕士研究生。 1979年地质、气象专业分别独立成系, 1993年又分出成立了环境科学系,同期又在原地理学系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河口海岸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遥感应用中心、地球与环境科技应用研究中心和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等机构。为了加强中山大学地理学科各个单位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增强地理学科的整体实力,中山大学整合原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中的地理学系、河口海岸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遥感应用中心、地球与环境科技应用研究中心和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等所有地理学科机构,成立了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设有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国土资源与环境学系、水资源与环境系、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四个系,以及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河口海岸研究所、土地研究中心、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应用中心、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7个研究开发机构。目前,学院具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海岸海洋地理学等 4个博士点;拥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水文学及水资源、海岸海洋地理学等 5个硕士点,设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城市规划( A)(市政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及等 6个本科专业。地理学是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人文地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是全国 2个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之一。截止 2007年 7月底,学院拥有全日制在读学生共 134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299人、本科生 1046人。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 94人,其中教授 2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人)、副教授 26人、讲师 23人、助教 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 4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 20人。在所有教师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人,外籍(德国)教师 1人。学院特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度研究员等国内外专家、学者 8人为学院的兼职教授。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是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研究特色且部分分支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高校主要地理院系之一。人文地理学总体上处于全国前列,其中城市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两个分支学科居全国领先地位, 2007年 4月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申报成功;另外河口海岸研究、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也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 2003年以来,学院教师共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地方政府委托项目共 300多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 9929万元,连续四年突破 2000万元。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以及香港和台湾等地区的相关机构保持着长期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先后开展了近 20项国际和粤港合作研究,主办了 17次国际学术会议,学院教师经常到国外和香港进修、学习、讲学、考察、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学院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提高了师资队伍素质,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十分有益的基础。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今后将实施国际化、为地方服务、加强学科交流和资源共享与公平分配的发展策略,引导科研上档次、上水平、促影响,巩固提高人文地理学,振兴自然地理学,超常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一定地位和特色的研究型学院。
3、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 211
01城市与房地产研究
02区域分析与规划
03资源与环境经济
04全球化与区域发展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4数学四
④976人文地理学
参考书目 ↓
976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高教出版社李小健等
976人文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吴殿廷主编
976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高教出版社王恩涌
2010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招生简章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历史悠久,积淀百年。学院是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拥有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自然地理学全国重点学科,已经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有 5个博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环境变化、课程与教学论),9个硕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变化、区域经济学、课程与教学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摄影测量及遥感和土地资源管理)。
学院拥有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个,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1个,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 4个,野外研究实验基地 3个,教学野外实习基地 4个。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年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 20余项,年科研总经费达到千万元。
学院现有教师 72人。其中:院士 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 2人,国家教学名师 1人。教授 22人,副教授 18人,讲师 18人。
学院按资源环境科学门类实行宽口径招生,学生在进行一年基础课程的共同培养后,可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的需求选择学习。主要有三个方向:
地理科学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优秀地理科学研究和高层次研究型地理教育人才。主要课程有:地质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水文学、生态学、土壤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等。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在科研部门、党政机关、企业单位从事资源与环境研究、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环境学、流域管理(英)、城市规划概论、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等。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遥感理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技术,可以对资源、环境、人文、社会、经济等各类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空间信息产业、技术与应用结合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测量与地图、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原理 /概论、图像理解与分析、 GIS软件分析、数字图像处理、定量遥感等。
学院毕业生去向一般为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公司,可在国民经济中国土资源、生态环保、城市规划及信息管理、旅游规划、房地产开发、基础教育等重要行业从事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
咨询电话: 010--58807657
院系概况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师范大学,其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京师大学堂于 1898年在北京成立,后因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而停办, 1902恢复并招生。当时设仕学馆和师范管,师范管的专业分为 4类:中文和外语;历史和地理;数学、物理和化学;动物、植物、矿物等博物。第二类即地理系的前身。 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把 4类专业改为 6部; 1922年改 "部"为"系",史地部改为史地系。以此为起算点,地理系(现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同龄,也已走过了百年历程,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院系。
1923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师范大学, 1928年史地分家,各自成为历史系和地理系,地理系于 1993年改名为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地理专业于 1902年招生起,已近 100年历史,是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地理专业。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从成立起就有一批知名学者如谢家荣、刘玉峰、黄国璋、王益崖、邹豹君等教授主持和执教,为我国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1957年院系调整后,周廷儒院士主持地理系工作 30年,为地理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3年,正式改名为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的百年历史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发展。从 1902年的史地类,到1912年的史地部,再到 1922年的史地系,“史地一体”,这是我国从古代地理学向近现代地理学转变过程中所具的特点,这种模式的影响迄今在我国普通教育仍有表现。 1928年地理系独立设系, 1931年划归理学院,反映了我国地理学全面接受西方近代地理学科学体系,从姓“文”转向姓“理”。为满足社会对资源、环境方面人才的迫切需要, 1982年地理系的一部分分离出来成立环境科学研究所; 1993年地理系亦改名为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同年成立了资源与环境学院,张兰生教授和刘昌明院士先后任院长。 2003年恢复为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由李小文院士任名誉院长。现任院长为杨胜天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的师生为中国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世纪 30年代和 40年代两度任地理系主任的黄国璋教授积极推进了地理教育从传统地理学向现代地理学的变革,是中国地理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已故的周廷儒院士在 20世纪 50、60年代开创了中国的新生代古地理研究,并在 80年代与张兰生教授一道积极推进了我国高校的环境演变研究与教学;已故刘培桐教授在 20世纪 70年代率先开展了环境地学研究,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李小文—— 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创始人之一的李小文院士是现今我国基础遥感理论研究的带头人。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有许多英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或地理系,如领导 1903年拒俄运动的学生运动先驱之一丁作霖,与方志敏一道开辟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邵式平,开创皖北革命根据地的革命烈士魏野畴,在解决西安事变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的杜斌丞烈士,等等。然而,北京师范大学对中国地理学和地理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地理教师,是他们传播了地理科学的知识,提高了中华民族的素质,也启蒙了一大批杰出的地理学家。
目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拥有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校级重点实验室 8个,野外研究实验基地 3个,教学野外实习基地 4个。主要研究方向有:遥感机理及应用、土壤侵蚀与水土资源管理、环境演变与全球环境变化、城市开发与地价评估、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等。 2009年我院共有在研项目 184项,到位科研经费 3445.2万元。其中纵向项目 113项,到位经费 2467.2万元,占总经费的 71.6%。横向项目 71项,到位经费 978.0万元,占总经费的 28.4%。2009年我院获得科技部三大项目资助共 29项,其中“ 973”课题 6项,支撑项目课题 15项, “863”项目 8项,总到位经费 725.4万元,占总经费的 21.1%,占纵向项目经费的 29.4%。国家基金项目 34项,到位经费
497.2万元,占总经费的 14.4%,占纵向项目经费的
20.2%。此外还有重大专项 1项,部委项目 6项,博士点基金 1项,北京市基金项目 1项,理科基地项目 1项,校级教改项目 32项。 2009年我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 241篇,学术著作(教材) 21部,专利 3项,软件 4项,获得科研与教学(教材)成果奖励 9项。学院目前拥有 5个博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环境变化、课程与教学论),9个硕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变化、区域经济学、课程与教学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摄影测量及遥感和土地资源管理),3个本科专业,是全国 7个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并被评为“优秀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古老而年轻,在过去的 100年中,她为中国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其应有的贡献,在未来的 100年里,愿意将地理学教育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继续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地理学人才,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 211
01区域开发与资源管理
02投资环境与产业布局
03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
04区域规划与 GIS
05环境经济学
06旅游规划与旅游 GIS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一 ③361高等数学(B) ④881人文地理学
高等数学(B) a.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b.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基本原理及中国和世界经济地理的地理格局、城市地理学基本理论和中国城市发展问题、人口地理学基本理论和中国人口地理。
院系简介: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由地理学系、城市与区域经济系、环境科学系、河口海岸研究所、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等机构组成;设有五个本科专业、十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九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地理学既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又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自然地理学、生态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及地理信息系统主生态学进入“十五”期间“ 211工程”建设学科,“长江学者”特邀教授设岗单位。现有教授 65名副教授 45人,在读本科生 700余人,研究生 800余人。藏有中外文图书十五万余册,学术期刊近 400种。主编《世界地理研究》和《地理教学》学术期刊。
多年来主要运用观测实验、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学模拟等一系列的新技术、新方法,从事地域环境的形成、演化、调控,包括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分布规律、人地关系优化调控、生态环境过程与管理、城市与区域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为资源环境科学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国家攻关项目, 973科研项目, 863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及省市部委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基金,各类青年基金,上海市重大咨询决策课题以及各地方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生产科研课题。上世纪 80年代以来,获国家和部委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10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 130部,发表学术论文 3000余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科研部门、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国家合作关系。
5、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 211
研究方向:01城市地理与城市研究02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03旅游资源规划与管理04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初试科目: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 203日语③361高等数学甲④814人文地理学或 813自然地理学
复试:笔试:专业综合加专业英语;面试:英语口语与听力加专业综合
参考书目 ↓《高等数学讲义》(上、下册)樊映川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城市地理》顾朝林,商务印书馆;《人文地理学》王恩涌等编著,高等教育出
版社;《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崔功豪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自然地理学》杨达源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任美锷等著,商务印书馆。
2010考录情况
区域经济学 10 3 1
自然地理学 75 19 6
人文地理学 71 15 9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38 36 7
海洋地质 20 9 1
城市规划与设计 167 32 5
摄影测量与遥感 14 4 2
环境科学 18 7 2
土地资源管理 45 8 2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成立于 2006年,前身是 1921年竺可桢教授创建的地理系,素有中国地理学摇篮的美誉,经过 80多年的发展,该院的学科体系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地理学的范围,扩展到地理、海洋、环境、城市规划等领域,在国家的基础研究、地表和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与生态建设、城市化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学院下设地理信息科学系、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和海岸海洋科学系四个系。学院现有正、副教授 72人,中科院院士 3人(其中兼职 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1人(兼职),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1人(兼职 ),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1人、讲座教授 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A类 2人、 B类 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 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获得者 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获得者 3人,博士生导师 34人(其中兼职 7人),是国内从事地理学研究、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资源环境研究、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和海岸海洋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现有 6个本科专业、 10个硕士点、 10个博士点以及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自然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和海洋地质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与规划 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学科专业涉及地理学、地质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建筑学、公共管理学、应用经济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等八个一级学科,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设有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庐山、湖山、连云港等教学实习基地;拥有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规划与区域开发模拟实验室、城市公共安全与防灾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实验室、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综合实验室、树木年轮与环境和光释光测年实验室等,具有城市规划、古建筑保护与修复、土地开发利用、土地整理、水资源评价、环境评价和测绘等国家级执业或培训资质,已形成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的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2007年承担各类研究和应用课题 10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 4000万元。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奥地利、瑞典、韩国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多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每年均有多名学生获得公派出国访问、参加学术会议和留学深造的机会。
学院为我国的国土资源开发、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旅游管理等领域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城市规划、区域开发、国土资源、水利水电、房地产、测绘、遥感与信息系统、海洋、旅游等部门与领域择业,或进入国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在新的世纪,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将继续弘扬传统,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富有南京大学特色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目标迈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6、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 211
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 ↓研究方向:01区域经济地理与区域开发02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03文化地理与区域旅游开发管理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 202俄语或 203日语③609高等数学④836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复试备注:不招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考生加试:①区域分析与规划②自然
地理学复试科目:①中国经济地理②世界经济地理初试《人文地理学》王恩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城市地理学》许学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加试《区域分析与规划》崔功豪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0年《自然地理学》潘树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年复试《中国经济地理》李振泉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8年《世界经济地理》陈才北京出版社 2003年
《高等数学》(上、下册)第五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线性代数》第四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概率统计简明教程》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院系概况:
历史沿革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了于 1996年,其前身为地理系和环境科学系。地理系建立于 1949年,最初为东北师范大学史地系的一部分,也是新中国在东北根据地最早建立的地理系。环境科学系成立于 1986年,其前身是 1978年建立的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创办的培养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教学和环境保护人才的基地之一。
机构设置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设地理系、环境科学系、东北亚地理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泥炭沼泽研究所、城乡规划研究设计院等教学和研究单位。地理系设有人文地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湿地等五个教研室;环境科学系设有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三个教研室。 2002年学校成立“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东北研究院”挂靠在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002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在学院设立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修复重点实验室”。
师资队伍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 119人(其中专任教师 89人),其中教授 38人(博士生导师 18人)、副教授 23人、讲师 17人、助教 1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 32人,具有硕士学位 36人。学院聘请了两位校外教授为“特聘教授”,其中一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教学条件
经过多年建设及重大研究课题的开展,我院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现有多媒体教室,自然地理(地质、生物、土壤、气象)实验室、傅科摆演示室、气象观测与实验站、区域开发信息工程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生态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以及计算机房、岩石、土壤标本长廊等设施。学院图书资料室拥有中外藏书 5万余册,中文期刊 245种,外文期刊 42种。学院用于数字模拟的软硬件设备已经达到了国内比较先进的水平。最近又完成了功能强大的专业图书信息网页和教学楼内的局域网。
人才培养
近五年来学院为中等学校、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输送博士、硕士毕业研究生 355人、本科毕业生 1058人。 2004年上半年,学院有在读博士研究生 122人,硕士研究生 248人,本科生 738人。
学科建设
研究生教育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区域经济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土地资源管理九个硕士点;地理科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区域经济学、环境科学两个博士点;建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对外合作交流
广泛地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是学院长期坚持的方针。近年来对外学术交流不断发展。与俄罗斯、日本、德国、瑞典、白俄罗斯、韩国、朝鲜、蒙古、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科研部门、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
本科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为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地理教育工作和地理工作者。开设综合自然地理学、气象与气候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地理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等课程。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区域规划等方向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政府公务员。开设综合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学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旅游地理学、计算机制图、建筑学基础、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村镇规划等课程。
环境科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污染控制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开设环境学、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地理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环境信息系统、环境经济学、水、大气、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
相关话题/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最后考研总结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最后考研总结 1、地理学geographe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2、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研究对象是人文环境、人文现象和文化景观。其内核是注重区域和空间,注重人地关系 3、人地关系内涵:人指社会属性的人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5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 历年考研真题2002-2017年
目录 2001年 1 2002年 2 2003年 3 2004年 4 2005年 5 2006年 6 2007年 7 2008年 8 2009年 9 2010年 10 2011年 11 2012年 12 2013年 13 2014 14 2015年 15 2016年 16 2017年 17 2001年 一、名词解释(15) 1、中东 2、地理大发现 3、大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广州大学地理学院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洪堡、李特尔、拉采尔、白兰士、白吕纳、赫特纳、施吕特尔、索尔(苏尔)、麦金德、森普尔、斯匹克曼、亨丁顿 (人名自己看书了解其学说,一般在选择题和填空题出) 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文化扩散:指在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2华南师范大学2010年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自然地理一名词解释50分第四纪 河漫滩 粘性矿物 演替系列 还有一个记不得了二计算降水变差系数cv,并确定该地是哪个区域三画图做出某区域城市化前和城市化后流量变化曲线,说明差异。四分析推理1北方秋雪和南方冬雪对生态系统破坏大为什么?2阅读《桃花源记》部分内容,从地质地貌气候植被方面进行分析,并确定该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7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西南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西南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专业课试卷人文地理学上传的附件6d4a8a10ba36ade6c28f62f78811bb57.rar(338.96KB)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浙江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浙江大学人文地理学07试题(地理学)代码417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在一起考的!一.名词解释(7个,每个4分)1.经济距离2.潜导产业3.空间近邻效应4流域5滑坡6土壤肥力7生态系统二.简答(好象是每个15分吧不记得了)1.胡佛的经济增长阶段2区域增长极的在主要观点3城市和区域的关系4地貌的成因5径流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6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1.名解(5分个)拉采尔 生计农业 人口迁移 适度人口 民俗 等级规模法则 行为地理学 心理图谱 地缘政治格局 国家权力 2.论述1),简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革命并谈谈其发展趋势.(20)2),简述文化空间现象的分类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30)3),谈谈发展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