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苏州园林
1、特点:
(1)具有“名园之冠”的美称。
(2)诸园的建造,因主人好尚有别,自然条件差异,匠师的擅长不同,形成了迥不一致的面貌,多姿多彩,绝不雷同。
拙政园布置以池水为主,点缀亭台景色,清新疏朗;
网师园构景细致曲折,穷极变化,引人入景;
怡园建造较晚。罗致了各园景观,于小巧精致中集其大成。
2、代表园林——留园。
苏州大型园林之一,由若干庭院和池山组成,林木森茂,富于自然情趣。
三、扬州园林
1、特点:
(1)清代扬州有八大名园,至清代中叶,名园已达数十处。
(2)现存私家园林已不如苏州为多,但各具特色,
寄啸山庄(又称何园)以楼廊为胜,小盘谷以小中见大为长;
个园则以画法叠石为美。
2、代表园林:个园
(1)在扬州市东关街北,植竹甚多,因“画竹如个”故称个园。
(2)布局紧凑,又以叠石著名,其黄石山堆砌尤佳。
第五章工艺美术★1▲1
★陶瓷工艺(斗彩与五彩、粉彩与珐琅彩 )
▲漆器、玉器与金属工艺:《髹漆录》、景泰蓝
5·1★陶瓷工艺(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 )
1.釉下彩青花瓷的演进
彩瓷:是以彩料在器物上画纹饰而后烧成的。
青花是釉下彩,先画后烧,它出现于元代,至明清又大有发展。
明初永乐、宣德的青花瓷,胎质坚细洁白,釉色晶莹厚润,青料使用了外国进口的“苏勃泥青”,色彩浓艳沉厚,作品《青花折枝花带盖梅瓶》
2.斗彩与五彩的新创造
(1)明成化时期成熟的斗彩和五彩出现于宣德至嘉靖万历时期,极盛的五彩都属于青花加彩,是青花釉下彩与各色釉上彩的结合。
成化斗彩多为小型器物,作品有《花卉小罐》、《三秋杯》等。
(2)五彩是斗彩后彩瓷的又一突破,其彩绘烧制方法大略同于斗彩。但釉下青花是构成整个画面纹饰的一个因素,与釉上的红、绿、黄等色处于同等地位,使釉下彩与釉上彩相映生辉,浓艳绚烂。
代表作《五彩鸳鸯莲花纹瓶》、《五彩云龙纹盖罐》。
3.旁收博采的粉彩与珐琅彩
(1)粉彩:清代一种著名的陶瓷工艺品种。粉彩最早出现于康熙,雍正时最为发达,所作花卉有没骨花鸟画的特点。其特点是在用含有铅粉的“玻璃白”中加人呈色金属,在素胎上作画,雨后人炉烘烧而成。由于用彩较厚,花纹略凸起,有一定的立体感,色调柔和淡雅,笔力精细工整,又称“软彩”
作品《雍正粉彩过枝桃果纹盘》《雍正粉彩蟠桃天球瓶》
(2)珐琅彩又称瓷胎画珐琅,以取法于景泰蓝而得名。开始彩料来自西洋,后则自行生产,彩料多至几十种。因多属皇室珍玩,故制作极为讲究,图饰布满器身。
作品如《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4、宜兴紫砂壶
紫砂器是指一种由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无釉细陶瓷,一般呈赤褐、淡黄
或紫色。紫砂壶肇创于宋代,明中叶后始为盛行,其中又以江苏宜兴的紫砂器最为著称。
5·3▲漆器、玉器与金属工艺:《髹漆录》、景泰蓝
1、漆器
16世纪出现了中国第一部专论漆器工艺的著作《髹漆录》,作者黄成。
2、金属工艺
(1)宣德炉:
①明代著名的一种金属工艺,盛行于宣德年间。这一工艺品种利用从南洋所得风磨铜铸
造,品种多为香炉式,所以以炉命名。
②宣德炉制作精巧,采用鎏金、渗金、金屑等方法,合金冶炼,并参照商周秦汉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是以仿古形制而创造的新工艺品。
(2)景泰蓝:
①即铜胎掐丝珐琅,是明代著名的一种金属工艺,俗称“景泰蓝”。
②“景泰蓝”的制作方法步骤较多,该工艺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形、纹、色、光,
作品如《宣德铜胎掐丝珐琅三足炉》
第六编 近代美术★10▲2
第一章 中国画艺术★9
★我国近代美术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展开的?其发展有什么特点?
★中国近代绘画艺术发展概述
★上海画派
★“岭南画派”
★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艺术风格
★中国画的革新思潮
★继承与开拓的四大家
★北京画家群
★江浙画家群
1·1★我国近代美术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展开的?其发展有什么特点?
中国近代美术是在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由被动的遭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到主动自觉认识西方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
特点:
1)中西文明的碰撞加剧,革新主义抨击传统美术弊端,主张吸收新思想改造传统艺术。
2)新思潮艺术青年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美术,出现第一批垦荒性的油画家。
3)“新学”兴起,出现新型美术学校和专业,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出现雏形。
4)在西方艺术思想的流入的影响下,出现新的画风和流派,改变了国内画坛死气沉沉的局面,如“上海画派”。
5)美术出版物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6)雕塑、建筑、工艺等门类发展虽缓,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特色,民间艺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1·2★中国近代绘画艺术发展概述
①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海、广州等辟为通商口岸,商贾云集,经济繁兴,许多画家亦聚集于此,卖画为生,形成了商业气较重、雅俗共赏的“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
②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从此画家兼美术教育家成为画坛的主流。
③面对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一些有革新精神的画家,坚持弘扬中华传统艺术,增加学养,不断推进绘画的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人称“齐黄潘傅”。
④另一些留洋归国的画家,主张中西兼济,吸收西画优秀成分,推进中国绘画的改革。
代表人物有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吴作人,世称“林徐刘吴”。
1·3★上海画派
海派先声:赵之谦
中坚:“三任”、蒲华、虚谷(任熊、任熏、任颐)
海派殿军:吴昌硕
海派——指活动在上海和浙江地区的画家群体,属文人画派。
该派在文人画的基础上,从民间美术中吸收借鉴养分,形成了重色彩,构图相对饱满,雅俗共赏的新画风。代表画家:“三任”(任熊、任熏、任颐)、吴昌硕等。
1·4★“岭南画派”
创始者:“二居”居巢、居廉
岭南三杰:“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岭南派——指活动在以广州为中心的中南地区的画家群体。
其画风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宗系承传,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南画和西洋画画法,注重写生,创立了色彩鲜明,水分淋漓饱满,晕染柔和匀净的新岭南画风。
以留学日本的广东人高剑父、高奇峰兄弟以及陈树人为著,世称“岭南三杰”。
他们的作品中融入海外技法,即水墨中掺入水彩、水粉画的粉质颜料,在不吸水的矾纸上作画,使画面色彩鲜艳亮丽,借此表现岭南阳光充足的亚热带自然风光,有“新国画派”之称。
1·5★“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艺术风格
清末,上海和广州等沿海城市开埠通商,吸引着各方画家云集。他们最先接受维新思想和外来文化,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作品体现时代生活气息,融合外来艺术技法因素,在“正统派”外别树旗帜,形成“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
“海上画派”的主要画家有赵之谦、“四任”(任熊、任薰、任颐、任预)、虚谷、吴昌硕、吴友如等。赵之谦的作品,善于将篆隶书法功力融入画面,风格浑朴秀劲,花卉设色浓艳,宏伟富丽,以象
征吉祥。
[现代]赵之谦《蟠桃图》
吴昌硕也以书法、篆刻入画,作品金石味浓郁,风格沉着雄肆。他除花卉外,兼长人物、山水,画面题诗文以吐泄豪情,意境丰富。吴昌硕治印也很出名,他是杭州“西泠印社”的创始人。
岭南派——指活动在以广州为中心的中南地区的画家群体。其画风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宗系承传,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南画和西洋画画法,注重写生,创立了色彩鲜明,水分淋漓饱满,晕染柔和匀净的新岭南画风。以留学日本的广东人高剑父、高奇峰兄弟以及陈树人为著,世称“岭南三杰”
1·6★中国画的革新思潮
1.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
蔡元培是辛亥革命后的第一任教育总长,在1917年至1923年间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认为“文化讲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要普及美术教育。”他发表过《以美育代宗教说》、《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等论文。寄希望于以纯粹之美育来陶养人们的感情,把美育作为改造国民精神的手段。
2.留学生和早期西画家
(1)从清末到20世纪30年代,去日本、法国等先进国家留学学习绘画和雕塑专业的不下六七十人,如李叔同、李铁夫、陈抱一、陈师曾等,他们学成后归国,成为美术教育的主要师资力量或职业画家,为东西美术交流架起了桥梁。
(2)早期西画家影响最大的是李叔同。李叔同1905年4月东渡日本,进东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习绘画,绘画风格受印象派影响。同时跟各专家学习音乐。1910年毕业回国,从事艺术刊物的主编及艺术教育等工作,得意门生有吴梦非、丰子恺、刘质平等。1918年李叔同39岁,到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法名演音,字弘一。出家之后不再绘画,但书法坚持不懈,独具风格。
1·7★继承与开拓的四大家
20世纪以来,中国绘画经历了激烈的分化与变革,因循传统、恪收古法的画风虽然仍在延续,但已失去活力;同时,西画的东渐,油画、水彩、水粉画的发展,也使中国绘画的因循守旧之风更为颓衰。此时,以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为代表的一批有革新精神的画家应运而生。他们植根于传统,重视师法自然和切入现实生活,努力提高学养,弘扬传统绘画中的优秀成分,刻苦创新,使中国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新的开拓。
1·8★北京画家群
辛亥革命后,北京传统文化习俗仍然保留较多,很多传统知识分子聚居在这里,这里的画家虽各有所长,但也被称为所谓的“京派”画家。
(1)陈师曾:陈师曾具有深厚的学养和书画功底,他的作品较多是大写意花卉画和一些山水画,能继承和发展传统笔墨,形象生动,格调高雅、清新,较为难得。
(2)齐白石:纯芝“衰年变法”
“万虫写照,百兽传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1·9★江浙画家群
(1)黄宾虹 山水画 “黑、密、厚、重”是其独特的风格《山中坐雨》、《青山红树》
(2)张大千近现代画坛罕见的多面手,晚年将泼彩技法运用于创作,风格独特。
(3)潘天寿 代表作《雁荡山花》《露气》《雄视》
(4)傅抱石新金陵画派、“抱石皴”、
代表作有《大涤草堂》《潇潇暮雨》
第二章 书法艺术(共计 0 个考点)
第三章 西学东渐★1▲2
▲早期美术留学生在艺术和人生经历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我国早期美术教育的基本情况?
▲吴友如《点石斋画报》
▲早期美术留学生在艺术和人生经历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1、救亡图存的理想和抱负,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参加革命运动;归国后投身
美术教育事业,“美育救国”理想。
2、内在入世精神和使命感,重视艺术的社会功能,反感旧文人画的笔墨游戏和玄远淡泊境界。
3、早期留学生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激情理想和社会现实碰撞剧烈。
4、虽受西方文化洗礼,但是传统积淀依旧深厚。
3·3★我国早期美术教育的基本情况?
最早的师范学堂——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最早的专业美术学院——1911上海中西美术学校(中华美术学校),创始人周湘
1912上海图画美术院(上海美专)刘海粟校长。
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1913北京美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在蔡元培支持下成立,留日画家郑锦任校长。
3·4▲吴友如《点石斋画报》:石印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