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笔记
导论
一、文学之定义:以语言为工具的、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然,以此定义难界定文学作品之优劣。
二、文学批评之标准:界定文学作品优劣之标尺乃作品感动读者的程度。
1.非虚构性作品:无论“有我之境”抑或“无我之境”,皆非就诗句中提到的具体事物而说,而是就其所构成的总的境界而言。
“无我之境”,“我之色彩”相对隐蔽,而非没有。作者内心充盈对这种宁静淡远生活之挚爱。(陶诗、元好问之“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感情渗透到景物中,水乳交融,读者被境界打动,亦即被感情打动。(移情作用,而非静默观照)
2.虚构性作品:戏曲(曲词首位 抒情性强 代人传情)
小说发展流程:重情节—人物情节并重(关羽:义勇)《儒林》《红楼》(情节乃写人物之材料)作者必须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虚构作品作者必须经验其作品中各种人物的感情,并且必须与处在作品所写的种种境遇里的人物所可能和应该具有的感情同样真实而强烈。(金圣叹:“亲动心”“既已动心,则均矣”)
三、越是能在漫长的世代、广袤的地域,给予众多读者以巨大感动的,其成就也越高。
“人的一般本性”(要求自己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与“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阶级性)既区别又联系。(《一捧雪》:奴隶道德)
文学作品越符合“人类本性”越有长久的感动力量,成就便越高。
文学发展与人性发展过程同步。
四、人性与文学之关系:作品越是能体现出人类本性,也就越能与读者的感情相通。
人的本性重视自我。
太白《将进酒》、稼轩《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与放翁诗之比较“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水龙吟》是被严重压抑的生命的抗议和悲歌。对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表现自己生命力的强烈渴望。执着于自我生命价值。
陈廷焯评稼轩“变则桓温之流亚”,曹操式奸雄。灼热情感。
五、文学的发展与人性发展的同步性。
人性发展史乃是“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逐步向“人的一般本性”重合的过程。
1.先秦:《尚书》周文王“克自抑畏”——空子“克己复礼为仁”“爱人”(个人服从群体)
2.周:显学(儒墨)贬义个人,杨朱“为我”,然论著失传。楚文化,接近儒家,重群体前提下适当重视个人。
《诗经 小雅 巷伯》以群体利益代表身份出现进行抨击反抗,而非个人。
由于个人感情受到抑制,难以对人的内心世界作细致而具体的开掘,所致力的,乃是境界的造成。(《蒹葭》)后果:限制叙事文学,抒情诗无个性。(《古诗十九首》)
3.群体到个人,例证。
①.四女子:《将仲子》、五代《菩萨蛮》(“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牡丹亭》之丽娘、《拍案惊奇<通闺闼坚心灯火,闹囹圄捷报旗铃>》之罗惜惜
《将仲子》:无个性之女子。个人服从群体。
《菩萨蛮》:个性火花。是个人对群体之反抗。便拥有了个人独特形式。她意识到严重后果,却毅然决然牺牲一切。狂热而理智。
罗惜惜:爱之执着欲之炽烈合二为一。她的爱情是“本能”的产物。简单而自然。无是非厉害之考量。就事论事。
丽娘:突破桎梏。个体意识的觉醒。有着严肃的思考,这种思考亦出于少女之本能。 以“圣人”(《诗经 关雎》)旗帜反礼教,权宜之计的诡辩。挣扎,积极思考。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自我意识初步觉醒)
这种文学对反应人本性的发展,是有赖于对人类本性禁锢之减轻,对个性压抑之放宽。
②.小李之爱情诗,柳词。(《世说新语》对“荀奉倩”之讥刺)
③.稼轩词。(桓温之流亚,乱臣贼子气)其苦恼首先不在于报国无门(群体出发),而在于英雄失路。(个人出发)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慕孙权、刘裕、廉颇,皆奸雄也。对英雄事业之渴望。
“了却君王天下事”乃“赢得生前身后名”之手段。个人本位。
个体生命力的昂扬。
振奋人心、促使人渴望行动(个体生命的强大力量),同时沉浸于深沉的孤独感、压抑感之中(个体生命受到重压)。(二者有所偏重或互相渗透)
“可怜白发生”:悒郁、愤怒却不消沉、绝望。
表现曲折的:《摸鱼儿》“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信心,痛苦中的支撑。昂扬生命力的变相。
六、文学形式的演进亦与人性的发展具有密切联系。
(一)与人性发展的直接联系:
1.通俗小说、南戏、杂剧:适应城市平民享乐要求而产生。(人性之发展,改变了“抑制享乐”之状况。)
2.对人物性格的描绘趋于细致:源于个性的丰富,有可供作家描摹的摹本。
3.风格多样化:《文心雕龙 体性》将风格分为八种,《诗品》将诗歌风格分为二十四种。(人性发展,作家个性差别愈发明晰,风格愈发多样。)
(二)与人性发展的间接联系:
主要中介是审美意识和文学观念。
1. 审美意识:经常变化,其变化取决于人性之发展。
例:四言(从东汉时期开始居于主体)诗向五言诗之转变。
五言较之四言之优势:
①.增字扩容。“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诗品序》)
五言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孤立的句子给人以较强美感)
四言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 采薇》)(美感在于整个境界)
②.音节上,四言板滞单调,五言句式组合方式繁多,灵动善变。
③.情感上,五言组合方式多,得以适应多种感情表达。四言更适合庄重、舒缓之感情。
四言向五言之发展流程:
东汉开始取代四言,然非因其优势已彰。《古诗十九首》之好处亦在乎总体意境美。许多早期五言仅为四言之添字改造。
《诗经》乃四言为主,然非作者功力不够,难为五言,且四言之弊病已为人认识。(《召南 行露》五言为主。《卫风 木瓜》《魏风 伐檀》都非四言为主)
取代原因:审美意识的转变——以五音节为美已成共识。
审美意识转变之流程:
时代越早,群体对个体束缚越强。
《诗经》时代:“齐一”(墨子“尚同”、空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老子“常使民无知无欲”)保持平衡——四言:音节组合、乐调庄重、舒缓。(二者相适应,则被当作美)
汉代:对个体的控制放松,尊重个性成分增多。(《后汉书 独行传》)——五言:句式灵动,与较强烈、起伏较大感情相适应。
四言转五言,审美意识作用甚大,其变化与人性相关。
2. 文学观念:文学观念之进展,离不开人性的发展。(三个重要阶段:魏晋南朝、元明、五四)
例:魏晋南朝阶段的形式演进。
先秦:文学自发时期。或是情感受触动,需倾泻;或是因实用性,如祭祀。
汉代:自发到自觉的过渡期。
司马迁:将“诗赋”归为一类。源于对文学的模糊感觉。然而评价纯是道德评价(抨击相如赋“虚辞滥说”,赞扬其末尾讽谏)。
司马相如:发挥想象力以造成打动人之境界,结尾却与整体不合,说明他对文学的特征和文学的力量认识不够。
魏晋南朝:文学自觉时期。
A.曹丕《典论 论文》:“诗赋欲丽”,仍延司马说,归诗赋为一类。然提出“丽”。
①.肯定文学需有“美感”,初划文学与非文学之界限。
②.未提出政治伦理要求,初次表现出将诗赋从政治伦理的附庸地位解脱出来的倾向。
B. 西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①. 将“丽”具体化为“绮靡”和“浏亮”。
②. 强调了“情”于诗之重要性。只讲“情”,不讲“礼”,不把诗作为政治伦理之附庸。
③. 将内容规定为“缘情”“体物”,大致符合实际。
C. 萧纲、萧绎:
萧纲:“文章且须放荡”。(放任性情,反对一切束缚)
萧绎:“吟咏风谣,留恋哀思者谓之文。(从违反“中和”原则,强烈到近乎沉迷的快乐或强烈的悲哀、愁思出发)……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完善的艺术形式)”。
①. 萧绎给文学划了一个明确范围。(从情感出发,有相应艺术形式)
②. 对文学的要求:强烈感情、艺术美。肯定文学独立地位、独立价值。文学自觉。
文学观念中强调个人感情——对应人性发展中之“重视个性”;
文学观念中注重艺术美——对应人性发展中止“承认享乐”。
然而,文学形式的演进与人性虽有联系,却不意味着人性进步,文学必然进步。
七、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以情动人的、社会生活之形象反映。
作者本人需受感动并有表现力,此感动需基于人性,方能与读者相通。
文学的演进乃是不断争取和扩大自由的过程。
不同地域不同时代文学相通亦相异。
第一编 先秦文学
概说:
一、历史概述:
商文化:文字的使用。决定了文学的特点(如:重骈偶)
卜辞:帝。信仰君王的祖先神。国家意识形态。
周:宗法纽带维系王室。祭祖,祖先崇拜。“帝”“天”,授命于人。(道德公正的化身)
更重视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准则。
“礼”和“德”的地位越来越重,和政治保持密切关系。
春秋中叶:出现私学。孔子儒学。百家争鸣。“士”这个新的阶层。
二、先秦文学特点:没有独立文学观念,没有区分文学和非文学的意识。
三、文艺之起源:文艺的性质,是人类情感的审美表现形式。
四、先秦文学概述:
1. 歌谣:《诗经》最早。西周初至春秋中叶黄河流域。分宫廷和民间创作。显著反应出周文化的特点——理智、克制、道德政治色彩浓。
2. 神话:原始人类综合意识形态,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百科全书式知识体系,愿望的表达。
A.神话文学的意义:
①.充满幻觉作用,人类不自觉的艺术创造力。同文学的“形象思维”共通。“诗性思维”。
②.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神话更多反应社会生活情感、矛盾。“神”有丰富人性。
③.为后世提供素材。
B.现存神话的保存:《山海经》《淮南子》《庄子》《楚辞》中,零散,片断。
因为周文化的理性、重视政治道德作用占据主导地位。
楚文化,战国乃至汉代仍受神话影响,但基本引用神话作为抒情或说明事理的材料。
3. 历史著作:
在文化由官方掌握的时代,中心是巫文化和史文化。
周代:巫的作用逐渐退化。
《尚书》:周王室历代文献汇编。
《春秋》:鲁国官史。
“士”修史书:《左传》《国语》《战国策》。
叙事作品,语言表现力愈发成熟,擅长描绘人物、安排情节、渲染气氛。
《史记》:顶点。又构成古代文史结合之传统。对小说产生重大影响,为戏剧提供素材。
4. 诸子散文:讨论政治、伦理、哲学的思想性著作。
提高了人们运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和观点的能力。影响后代散文。
寓言故事、语言美化、感情抒发,本身就是文学性现象。
5. 战国末期之《楚辞》:和《诗经》相隔三百年。
与《诗经》存在地域文化差异。
可见中原“圣贤”谱系。
楚文化特点:①.物产丰饶、地貌曲奥、植被丰富——浪漫情思。
②.巫文化。
更加华美、篇幅长、句式多样、奇异、神话色彩。更丰富的情绪和美感。
第二章 周代诗歌总集——《诗经》
一、细小知识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包括十五《国风》百六十篇,《小雅》七十四篇,《大雅》三十一篇,《颂》(周颂、鲁颂、商颂)四十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在三百零五篇之列。
(一)《诗经》之成书:
1.采诗说:汉代学者之说法,周秦典籍无载。自上而下采集。
2.献诗说:说法较早,源于先秦。《国语》《左传》有载。
3.孔子删诗说:《史记 孔子世家》有载,东汉王充亦持此观点。然此说不实。
不实之由:①《左传》载吴公子季札于鲁观乐,所奏诗歌次序与今之《诗经》大体相同,孔子时年八岁。②《论语》未有孔子删诗之记录,且孔子反复言及“《诗》三百”。“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之记录仅能证明孔子改定过《诗经》,使其合于古乐原貌。③《论语》一再表示反对“淫邪”郑卫之音,然未加删除。孔颖达据此质疑。④先秦文献引用之诗句鲜见出于现本《诗经》范围者。
综上,《诗经》乃经周王朝乐官们筛选、整理、加工,逐步编定。
(二)《诗经》之分类:
1.赋比兴之分类:始于战国之荀子。
2.六诗:出自《周礼》,赋比兴风雅颂也。
六义:出自《毛诗大序》,赋比兴风雅颂也。
唐人孔颖达之解释:“风雅颂,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诗文之异辞。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体用”关系,而非恰切分类。
3. 四始:出自《史记 孔子世家》。风、大雅、小雅、颂。孔颖达引郑玄语:“人君兴废之始”。“经学”观念也。
4. 四诗:始于苏辙。南、风、雅、颂。新加坡学者陈致提出“南”是南方乐钟代表。
(三)《诗经》风雅颂分类之所本:
《毛诗序》言按内容不同区分;朱熹言按作者层次区分;北宋李清臣首言按音乐不同区分,多从此说。
风:各地不同的音乐。土风歌谣。
雅:正也。正声也,王畿之乐。典范之乐。大小雅乃因音乐不同而有别。
颂:“颂”训为“形容”,亦即“容”字,舞容也。宗庙祭祀之舞曲。
(四)《诗经》之作用、流传:
祭祀、宴享、娱乐、表达对社会政治问题的看法。
贵族教育中的教材,外交辞令。
四家诗:秦火后,汉代传《诗》者四家: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赵人毛苌。鲁齐韩毛四家诗也。
毛《诗》为“述而不作”之“古文经学”,余者三家为“经世致用”之“今文经学”。
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遂使之独行于世。
(五)《诗经》之研究:
1.宋学:怀疑批评汉学者。
2.考据学:清代尤盛。分吴派(惠栋首创,天文地理、文字声韵、名物风情无一不包)、皖派(戴震首创,文字训诂和音韵,疏释经义)。
3.现代:钱玄同、胡适最早打破《诗经》为儒家经典之藩篱,提出诗歌总集说。
(六)两点注意:
1.“思无邪”,当时“无邪”范围相当宽广,斥责统治黑暗、表现男女之情,不越界便为“无邪”。
2.非单纯诗集,是周王朝之文化积累,不可能包含正面直接与公认政治道德原则冲突之内容。
二、内容:
《雅》《颂》为特定目的而作,特定场合中使用。《风》多为民歌。《小雅》一部分与《风》相若。
(一) 祭祀诗:《颂》也。
《周颂》为周王朝祭祀诗。歌颂祖先功德,春夏之际祈丰年,冬秋之际谢神祗。反映出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农业生产状况。
例:《噫嘻》:大规模耕作情形,上万名农夫共同劳作。
(二) 史诗(叙事诗):《大雅》五篇,《小雅》部分。
《大雅》五篇周民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后稷出生至武王伐纣。
《生民》:后稷之母祷神求子,踏神之脚印而孕,抛子,历难不死。及长,教农事于民。于有邰立业。后稷:始祖、农业神。
《公刘》:后稷曾孙公刘率周人徙豳,开土定居。“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极传神。公刘:已无神话色彩。
《绵》:公刘十世孙,文王祖父,古公亶父由豳徙岐下,婚姜女,筑居、立国、灭夷。文王受命。条理分明、结构严谨。
上三篇,主要叙述文王出现前周民族史。
《皇矣》:太王、太伯、王季叙述到文王伐密伐崇。
《大明》:文王出生至武王伐纣。
周王朝开国史也。
叙事之作,简而不紊。目的在乎叙述史实、颂扬祖先。于情节、人物不甚重视。
★ 由此可见,中国诗歌不注重叙事诗(尤其是幻想性虚构)之倾向。
(三) 政治诗:《大雅》《小雅》
西周后期至平王东迁,戎族侵扰、诸侯兼并、秩序破坏,社会动荡。《大雅》《小雅》中此时期诗,多批评政治,出于士大夫之手。
1. 指责统治阶层内部秩序混乱和不公正现象。
《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诗人居于旧有“公正”立场。
《邶风 北门》: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2. 对艰危时事之极端忧虑,不满于自身统治集团及最高统治者。
《十月之交》天时不正,刺幽王。
《正月》《雨无正》
《节南山》:管理抨击太师尹。
诗人尽量避免同所属集团直接冲突。本质上,维护统治集团公认的正确立场、道德原则。
★ 开创了中国政治诗的传统,忧国忧民基于“正确”(社会公认道德)立场,避免张扬个人态度。
(四) 农事诗:《国风》代表:《豳风 七月》
★《七月》:作者为奴隶阶层地位稍高者。农夫四季之劳作、农业知识、生产经验。为“公”“公子”工作,为之热情祝颂。带有奴隶制特点的农业社会状况。
★ 此乃后世田家诗滥觞也。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撷之。
后世评价甚高。
(五) 政治批评道德批评:中下层批上层。《国风》
《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刺贪也。
从社会公认原则出发。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礼义”,统治者自身制定的行为规范,破坏规范,被诅咒。维护“礼义”,出发点“正确”。
《硕鼠》:政治讽刺。反对过度剥削。
《邶风 新台》:宫廷丑闻。“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六) 战争劳役诗:《国风》、《小雅》一部分
普通士兵角度表现遭遇想法,厌战、思乡。
★《东山》:士兵归家途中,时喜时忧,思及妻子初嫁,恐家乡荒芜。“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心理描写细腻传神。
★ 成为同类诗之滥觞。如乐府《十五从军行》,杜甫新题乐府《无家别》。
★《小雅 采薇》:“曰归曰归,岁亦暮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四句获得高度评价,谢玄认为是《诗》中最好诗句。
★ 开创后世诗歌所表现以折柳送行之风习。
诗歌不直接“反战”,忧伤为主,不怒。集体立场看,从军是义务。无奈也。
《卫风 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邦之桀兮”。骄傲、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