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考试重点(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4-03


(5)现代农业的生产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
3、类型:种植园农业、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大牧场。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1、工业指“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和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工业化的空间扩散:第一次浪潮: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
第二次浪潮: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前半叶
第三次浪潮:二战以后
3、    配套服务业:
第三产业(页172):运输业、公用事业等
第四产业(页173):指信息产业,指以信息为劳动对象,以信息的收集、生产、传播、处理、储存、流通、服务等为主要职能的产业部门;技术更新快,知识、智力、科学技术密集,行业多,领域宽,涉及面广,社会服务性和相关性强。
第五产业:指文化产业,指按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包括物质形态(图书报刊音像影视等)、劳务形式(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等)、装饰文化旅游等。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其实质是英国产业革命的胜利及其在欧洲和北美的扩张和发展。
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工业分布由分散走向集中;促进了生产组织的变革,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地域专业化迅速发展;国际地域分工的变化。
工业化的社会影响:
物质文明:交通工具(火车、汽车、轮船、飞机);通讯(电报、电话到传真机、手机、网络、可视电话);工业生产流水线;排版印刷(打字机、滚筒印刷机);传播信息(声音到图像、多媒体);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原子能);生活用品(电灯、电话、电视机、洗衣机、冰箱)。
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镇用地不断扩展;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结构复杂、景观现代化);乡村(非农化、机械化、科学化、商品化、景观变化)。
社会变化:城市生活成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生活的主导形式;人口增长及其地区差异;家庭结构的变化;生育观念的变化;妇女参与社会劳动;人际关系支离破碎且世俗化;义务教育;流行文化成为文化的主流。
精神面貌。


二、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来分析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自然条件:
2、资源条件
3、能源条件
4、市场条件
5、劳动力条件
6、环境条件
7、配套服务业
8、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第七章 聚落与城市化
1、  聚落:是个空间地域实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地域,多种空间要素构成:生产用地、生活用地、道路街巷 、公共空间。聚落又称居民点,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它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2、聚落地理学:是研究聚落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又称居民点地理,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一、从城市和乡村的差别理解城市的特征
景观构成上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人口集聚的差异:城市作为人口的集中地,是物质、能量、信息交流与转化的场所,是复杂的社会经济产物。
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人口构成以及非农化程度的不同:
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是非农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及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区域中的影响和作用:城市是区域生产生活的中心,是为生产生活服务与管理的中心,同时也是区域创新的中心。
经济职能上的差异:城市具有比乡村高级的生产结构和地域结构,城市本身具有集约性与高效性的特点,城市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城市化的概念和一般过程
1、城市化的基本概念: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聚集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即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2、城市化概念的含义: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解说城市文化的过程;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大和集中点的增加;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
3、城市化的一般过程:
•    集中型:  特征: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工业和人口在相对较小的区域,形成高密度区域;人口向市中心集中;城市在空间结构上出现工业区和贫民窟。
          原因:集聚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
•    郊区化:  郊区化是指在大城市中出现的人口与经济活动从城区向郊区迁移的过程。表 现在城区人口和经济活动减少而郊区增加,并由近郊区向远郊区扩散。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新阶段,即从向心集聚发展到离心分散。
•    逆城市化:广域城市化阶段。人口由大城市注射中小城市和乡村的逆转现象。人口和产业外迁,市中心不再繁华,空洞化现象明显;郊区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到后期也开始外迁,整个大都市圈人口减少,而非大都市圈人口增加。逆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    再城市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市中心空洞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以及一部分年青专业工作者向往城市生活和老年家庭接近便利的公共设施,出现一种人口向市中心回流的中产阶层化现象(也称为绅士化现象)。


三、    如何理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a)    区域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一必要前提。
城市是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产业的聚集地,不能生产农产品,城市人口所需要的粮食必须要由城市外部农业来提供。就整个社会而言,农业生产创造农产品的能力,除了第一产业从业者自己家属所需份额外,剩余的粮食生产能力就是城市存在的必要前提条件。因此,历史上的第一批城市都是诞生于农业发达的地区。
b)    区域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二必要前提。
       城市在农业发达地区兴起,是因为剩余粮食刺激人口劳动结构发生分化,社会中出现了一批专门充实非农业活动的人口。最初这批劳动人口全部由农业部门提供。如果农业只提供粮食,不提供劳动人口,非农业部门就不能兴起,城市也就不能产生。因此,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造成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


四、    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征
1、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
a)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b)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c)    城市人口增长快于总人口的增长,大城市快于小城市
2、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a)    城市化水平
b)    发展阶段不同
c)    发展中国家速度快
d)    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3、人口向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a)    10万人以上大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b)    城市规模级越高人口的发展速度越快
c)    特大和超大都市以及都市连绵区的出现
d)    大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世界城市(全球城市或国际城市)的作用加强
4、    农村地域的变化
a)    地域结构的非农化
b)    生产结构的兼业化
c)    劳动力结构的老年化和妇女化

五、    城市地域结构发展的动力和经典模式
(一)城市地域结构发展的动力
   城市地域结构是由集聚力、离散力和摩擦力三种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P218)
   集聚力就是向心力,驱使某些居民和某些部门向市中心聚集;离散力则是相反的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
   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如交通方便;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如知名度。
   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首先是经济条件方面,其次是社会条件方面。如城市中心经济效益下降、声望下降等,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吸引加速城市的分散。
   摩擦力: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如自然地理条件、技术设施条件、城市结构和生态环境等。
   三种力量的循环相互作用:集聚力、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点,也可相对于交通动脉(线),还可以相对于一定的开发区域(面);而摩擦力的方向显然是阻止城市空间增长(或)衰退运动的方向。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演进与技术的创新、老大的进一步分工,城市增长的集聚力、离散力、摩擦力三者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定时期城市的地域结构。

(二)三大经典结构型
1.  Burgess 的同心圆模型:1925年根据芝加哥土地利用状况总结得到。由内向外环带Ⅰ代表中央商务区(CBD),环带Ⅱ是离中央商务区最近的过渡地带,环带Ⅲ是独立的工人居住地带,环带Ⅳ是较好的住宅区分布地带,环带Ⅴ是通勤地带,以外还有周围的农业地带以及城市的宽广腹地。  
2.  Hoyt的扇形模型:1939年根据美国的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得到。模型认为围绕着城市中心,每类用地以扇形的方式向外扩展。高级居住区沿着交通线发展,或沿着无工业的湖滨、河岸发展;中等居住区则位于高级居住区的两边;低等居住区则被限制在荒废的、最差的居住环境中。Hoyt的扇形模型因增加了方向的概念而被认为是同心圆模型的延伸和发展。
3.  Harris 和 Ullman的多中心模型:模型于1945年提出;模型作者观察到多数大城市的生长并非围绕单一的CBD,而是综合了多个中心的作用,因而提出了多中心模型;多核心模型与现实更为接近。
4、小结:城市中主要的功能区为商业(CBD)、居住和工业,结构型反映三者之间的关系;城市结构围绕一个主要核心形成,核心是CBD或港口;从众多模型来看,仍不脱离三大经典模型,只是经典模型的不同组合;国外城市中居住地按收入水平的空间分异明显,中国则不明显;


六、    城市感知
a)    城市景观景观五要素:路、界、结点、区和路标(P224)
b)    智能图(感知空间)。

七、村落的职能分类
村落按职能分类:农村、山村、牧村、渔村。
   按照乡村的经济活动内容,有以一业为主的农村、山村(林业)、牧村、渔村,也有农业、农牧、农鱼等兼业农村。在经济特征和自然环境系、名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乡村存在着种种居住方式和形态特征,在农区和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迁移性聚落和游牧的帐篷兼而有之;在水乡和江河之中,还有以舟为室的水上之家。




第八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一、语言的本质属性
语言的重要属性就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际工具”,可以概括为三点:
1、    社会性: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所有成员以不同形式参与、约定和服从这种约定的结果。语言依赖于社会,社会也同样需要语言。失去了语言,社会的发展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人们的思维活动也难以完整地表达,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也就难以协调。语言的社会性还表现在语言中语音和语意间的结合时有社会所决定的,是约定俗成的东西,两者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只不过人们都这样说,使之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性而已。
2、交际性:语言的存在价值就在于交际。语言首先是适应人们的交际需要而产生的,离开了这种交际的需要,语言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语言不是唯一的交际工具,却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
3、工具性: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信息载体。有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语言不仅是一种现实的意识,还是一种思想的直接现实。人们不但在交际时需要语言,而且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同样需要语言,人的思维活动的成果也必须要用语言表达出来。
总之,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一种思维工具、是一种信息载体符号系统。

二、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和谱系情况
根据语言谱系分类法,世界上的语言被划分为10个左右的语系,及其分布区如下:
1.    印欧语系: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包括了欧洲、美洲的大部分语言和亚洲的许多语言。主   要包括两大最古老的语言:拉丁语和希腊语。根据亲缘关系与地域特点又可分为8个主要语族,其中最重要的四个:日耳曼语族(英语、西日耳曼语、北日耳曼语)、罗曼语族<拉丁语族>(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等)、斯拉夫语族(东、西、南斯拉夫语)、印度-伊朗语族。
2.    汉-藏语系:分布于中国及其附近地区,。在使用人数上属世界第一,使用人数在12亿以上。(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从属未定:日语、朝鲜语、越南语)
3.    闪-含语系: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及北非、西亚等地使用的一些语言。
4.    乌拉尔-阿尔泰语系:(乌拉尔语:芬兰语、匈牙利语、科米语、汉蒂语;阿尔泰语:   土耳其语、土库曼语、乌兹别克语、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满语、蒙古语、雅库特语等)。
5.    非洲语言:尼日利亚-刚果语系、科依桑语系(非洲西南部)、尼罗-撒哈拉语系
6.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该语系分布最为广泛,西起一度与西边的马达加斯加岛,东到  太平洋东边的复活节岛,中间包括印度洋河太平洋上的岛屿及有关地区。主要包括马尔加什语、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语、高山族语、夏威夷语、毛利语等。
7.    其他语言:每周印第安人语言、巴布亚语、爱斯基摩语、澳大利亚土著人语言等。

三、语言扩散及其结果(P252)
1、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
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3、新来移民带来的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4、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5、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形成新的语言。
6、多语言国家出现。




第九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宗教的含义:宗教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意识形态,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2、    宗教的本质特点:宗教的本质特征是信仰一种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认为它主宰着自然和世俗社会,这种超自然的力通过人格化而变成神灵,成为信徒的崇拜偶像。
3、宗教文化景观:宗教文化景观是指各种宗教所具有的文化特色,主要包括宗教非物质文化景观和物质文化景观。

一、世界宗教的类型和主要宗教的分布区
1、根据不同的体系将世界宗教进行分类:依宗教起源和演化的阶段可以划分为: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历史宗教、近现代宗教;依流传范围可以划分为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依崇拜神灵的数量可以划分为一神教、二神教、多神教。
   2、主要宗教及其分布:
(一)民族宗教为民族成员共同信奉的宗教,其信仰对象常为本民族的始祖或守护神。
a.犹太教:摩西被认为是犹太教的创始人,信奉《圣经》(旧约),以部落神雅赫威(Yahven)为惟一的神。
b.印度教:是印度最重要的宗教,是民族宗教中人数最多的宗教。
c.道教: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以中国古代社会的鬼神崇拜为基础,以神仙可求论诱使人们用方术修持追求长生不死、登仙享乐为主体内容,以道家、阴阳五行家、儒家学说为神学理论,带有浓厚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性质的宗教。
d.儒教:以孔子为崇拜对象。
e.神道教:由日本民族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最初以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为主要内容,后吸收儒教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
f.锡克教:锡克教创始时间较晚,教祖那纳克于15世纪末创立。提倡修行,反对祭司和偶像崇拜,反对烦琐祭仪、苦行和消极厌世态度。

(二)世界性宗教
a)    佛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的古代印度,距今约2500年的历史。在世 界三大宗教中教徒人数较少、只有2.5亿多人。主要分布在东亚与东南亚地区。目前仍广泛流行于中国、日本、东南亚地区。斯里兰卡、泰国、老挝、柬埔寨都奉为国教。其中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国家,95%以上居民信仰佛教,“黄袍佛国”。
b)    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教徒人数多达12亿,广泛分布在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基督教分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主要分布在欧洲、拉丁美洲与北美洲、亚洲和非洲;新教或耶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由英国又传播到美国、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东正教分布在前苏联外,主要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南斯拉夫和芬兰等国。
c)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我国又称回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现有教徒8亿多人,仅次于基督教,分布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教于7世纪初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相传为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立。主要流行于亚洲和非洲。伊斯兰教分成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教派。

二、宗教景观
(一)宗教圣迹:宗教领袖、宗教圣贤诞生、创教或埋葬的地方
如:耶路撒冷、哭墙、艾格撒清真寺、圣墓大教堂。
(二)宗教礼仪:规范化、程式化、制度化和戒律化了的宗教行为。
                如:基督教的崇拜礼仪(主日崇拜)、圣事礼仪(复活节、圣诞节);佛教的佛诞日、座恣日;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麦加朝圣等。
(三)宗教建筑:最醒目的宗教物质文化景观。目的在于形成一种宗教氛围,激起人们对神的灵感、信服和崇拜;同时,也为信徒提供一个举行仪式的场所。
                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米兰大教堂、科隆大教堂;麦加圣寺、麦地那先知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曼谷玉佛寺、卧佛寺、金佛寺等。




第十章 旅游地理


一、旅游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P293)
       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综合。旅游表现为客流和信息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流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
应把旅游视为一个系统,它是旅游者通过旅游媒介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活动系统,其构成要素有: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产品;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指以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存在和发展为依托,由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媒介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系统具有地域和功能上的完整性,以空间表示形式来看,旅游系统是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通过旅游通道相互作用的一个空间系统。
二、旅游地的季节性(P300)
旅游地的季节性是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旅游地文化的季节性与旅游活动的季节性相对应。
观赏路线和旅游地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承德避暑山庄、北戴河海滨浴场、哈尔滨冰灯等。三亚的海水浴场则是全年性的。同一旅游地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旅游内容:哈尔滨作为整体的旅游地,冬季都集中大量游客;夏季由于气候凉爽宜人,成为避暑盛地。日本的御殿场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夏季是登富士山的旅游基地,冬季则为富士山滑雪基地。旅游的季节性也受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制约。如麦加、麦地那穆斯林朝觐期;云南傣族的泼水节(公历4月中旬)。
        旅游地文化的季节性还表现在对于有季节特色的旅游活动,旅游者评价会因季节因素的影响而不同。
        旅游地文化的季节性还表现在绿文化媒体如何应对因季节性因素带来的旅游的淡季与旺季的挑战。

三、旅游业的示范效应(P316)
    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指的是,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社会带来的表现在价值观、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宗教、语言、健康等方面的变化,急旅游地居民通过与旅客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受到的影响。
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之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示范效应是旅游对社会发生影响的主要途径。
对于落后地区来讲,示范效应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积极作用,这种效益是简单地投资搞有形教育来提高人的素质所不及的。
为了追求旅游者们所显示出的物质生活消费方式,越来越多的旅游地具名加入服务行业,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也因旅游业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旅游业成为当地人提高生活水平的途径,并因此可能导致贫富差距。这种变化使当地出现了以旅游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并对当地的政治力量产生影响。
示范效应给旅游地的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受到广泛注意。一些专家甚至认为旅游业把西方的生活方式带到发展中国家,并把那些在西方有争议的都市价值观和腐朽的东西传播开来。关于示范效应是否是旅游地居民追求美好生活这个问题,尚未定论。

四、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一)旅游的经济影响:
积极影响:增加外汇收入、有助于货币回笼、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政府税收;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就业机会
消极影响: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二)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提高民族素质、增进国际间的了解、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
消极影响:不良的“示范效应”、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逐渐消失、当地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
      要正确的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的影响。
(三)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积极影响:保护自然景区和历史古迹、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高绿化比例和环境质量。
      消极影响:旅游活动对地表和土壤、植物、动物、水体、空气品质、环境卫生的影响。




第十一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一、政治地理过程的类型(P324)
(一)政治扩散:政治现象在某一地方出现后,可通过各种方式向另一地传播,形成政治事件的扩散。其扩散方式有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 
(二)政治整合:若干个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力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 
(三)政治分离:它是政治整合相反的政治地理过程。政治分离方式主要有帝国的崩溃、殖民体系的瓦解、国家的政治的分裂等。 
(四)主权的变化:主权是指某一政治组织及其全体公民对某一政治地理单元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常因领土变化、民族独立而发生变化。

相关话题/人文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