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考试重点(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4-03



二、领土形状的政治地理意义(P327)
    领土形状对一国具有重要的政治地理意义,一般来说,紧实型国家便于管理和控制;延伸型国家延伸部分一般难于管理和控制;狭长型及分离型国家多因联系不便而使国家管理及防务较为困难;穿孔型及飞地型也因两国关系容易产生摩擦而给国家外交制造麻烦。

三、国家权力要素的综合分析
1、国家的权力要素有:领土空间(是国家权力稳定的因素)、自然资源(相对稳定的国家权力因素)、人口规模(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经济水平(是国家权力最重要的组成要素,是国家权力的标志)、军事力量(最具强制性的国家实力要素)、科学技术(对国家实力其他要素的决定性影响)、国民士气(最不稳定,但十分重要)、政府的质量(构成国家权力所以要素中最重要的)。
2、国家实力的分析:
(一)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    P=(C+E+M)*(S+W)
–    P:被确认的国力
–    C:基本实力,包括人口和领土
–    E:经济能力
–    M:军事能力,=战略力量加上常规军事力量
–    S:战略意图
–    W: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
–    1975年对主要国家的国力评价结果
(二)“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
第一,国际贡献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下:
A. 基础实力:(1)经济实力,(2)金融实力,(3)科学技术实力;
B. 政策能力:(4)财政实力,(5)对外活动的积极性,(6)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能力。
第二,生存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下:
(1)地理,(2)人口,(3)资源,(4)经济实力,(5)防卫实力,(6)国民意志,(7)友好同盟关系。
第三,强制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下:
(1)军事实力,(2)战略物质和技术,(3)经济实力,(4)外交能力。


四、苏美两极对抗格局的形成和解体(P343)
形成:    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了由帝国主义列强支配的殖民体系,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对抗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美国和苏联取代了所有其他列强,成为世界上真正的超级大国。由于美国固有的霸权主义和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以及各自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当他们并肩消灭了共同的敌人之后,便按照大国的势力范围构筑各自的帝国。于是展开了近半个世纪的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地缘政治对抗。这种对抗的形式是“冷战”,主要手段是军备竞赛和武力威胁,争夺重点在欧洲大陆和亚洲边缘地区,其影响涉及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解体:   两级对抗的格局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而逐渐解体。
         对两极格局 第一个重要冲击就是新中国的崛起。
         西欧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两级对抗格局。
         日本和亚太地区的迅速崛起时对两极格局的又一重大冲击。
         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反霸斗争的展开,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终结,进而成为两极格局中一股范围广大的国际力量。
         在两极对抗的格局下,苏联为保持自己与美国的对抗不得牺牲经济,但是苏亮的计划经济由于依赖于资源的投入,加上管理的僵化与技术力量的薄弱,增长率逐渐下降,拉大了与美国、西欧、日本的差距,影响到居民生活的保障和改善。并且其实行重工业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使得东欧大受其苦。在东、西欧差距影响下,引发了东欧各国对苏联的离心力,在外部,和美国的军事竞争,苏联欲罢不能。由于经济实力下降,草率的改革反而加剧了内部政治、民族的矛盾。结果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使战后两极对抗的格局终于解体。

五、H.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P351)
–    关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心脏地带学说”(大陆腹地说):
–    陆上实力与海上实力的较量是贯穿历史的一条主线。历史上,都是陆上强国向海上   强国挑战并取得了胜利。
–    麦金德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把世界划分为“心脏地带”(枢纽地区)、内新月形地带和外新月形地带。
–    全球战略名言: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
–                  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指欧亚大陆)
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世界。




第十二章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一、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P361)
由于人们的居住场所与工作或上学场所处于不同的地点,这样的上班和下班,上学和放学所经由的路线和地点就构成了人们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居住地和工作地、学校的场所,以及可以利用的交通手段决定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的特点。
    为了探求人们日常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问题,创立了时空棱柱体模式,主要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

二、人类迁移活动的空间偏好(P366)
迁移活动时人们从原居住区向新居住区的空间移动。
    人类的迁移空间行为具有距离偏移的规律性。几乎所有类型的迁移者的迁移距离都不超过30km,仅行政管理工作者的迁移距离受距离影响较小。这表明迁移空间行为有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规律性。
    迁移空间行为不仅具有距离偏移的规律性,也表现出方向偏移的规律性。由于迁移行为受迁移机会、地点和环境效应的影响,迁移活动在某些方向会比在其他方向移动的更远,从而产生迁移空间行为的方向偏移。一般来说不同城市之间的迁移可能有等级之分,大部分的迁移流在大城市之间发生,或中小城市移民流向大城市。




第十三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P381)
(一)  大城市的空气污染
1.    全球居住在城市的人口45%左右。6亿多人居住在二氧化碳超标的城市地区,12.5亿人居住在悬浮颗粒物过高的城市中。
2.    发展中国家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3.    酸雨扩展
(二)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1.    大气中某些痕量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这些痕量气体被称谓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氯氟烃、臭氧等
2.    地球平均气温在21世纪可能上升摄氏1度-3.5度
3.    气温上升正在席卷全球
4.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议题
(三)  臭氧层破坏
1.    南极臭氧空洞
2.    皮肤癌发病率上升、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双目失明患者增加、浮游生物大量减少、粮食作物减产
3.    尽快停止生产和使用氟氯烷烃类化合物和甲基溴
(四)  水体污染加剧
1.    发展中国家尤其严重
2.    污染源:工业三废、农业(化肥和农药等)、石油泄漏
3.    海湾战争(1991)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P387)
1.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    突出强调的是发展
3.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
4.    在保护环境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和义务
5.    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6.    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三、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379)
    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方面。
(一)    土地资源退化
1.    1991年联合国荒漠化评估结果,全球陆地面积的1/4受到土地荒漠化的威胁
2.    UNEP估计,每年全球有2.7千万公顷农田遭到沙化,使8.5亿人的生活没有保障
3.    人为造成的土地退化原因主要有:过度放牧、森林砍伐、不适当的农业利用
4.    近10年来,我国每年有20万公顷耕地因水土流失而损失
(二)  水资源短缺
1.    全球总水量中,2%为淡水
2.    淡水有87%储藏在冰盖和冰川中,难以利用
3.    目前全球用水量为4660立方公里,全球可用量为40万立方公里,应当不存在水资源危机
4.    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极不平衡
5.    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有80个,缺水人口中全球总人口的40%。
6.    我国是个水资源不大丰富的国家
(三)  生物资源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
1.    原因:人口爆炸、工业污染、滥垦滥伐、过度放牧、工矿和聚落扩展、气候变化、水土流失、病虫害等
2.    1900年以来,全球3/4的农作物种已经消失,每年大约5万种作物灭绝。
3.    全球森林按现在的速度消失,21世纪中全部物种将有1/3消失。
(四)  矿产资源消耗剧增
1.    石油可采40年左右
2.    煤炭可供200多年开采
3.    非能源矿产资源:50-100年

四、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原因有哪些?(P402)
1.    原动力:资本扩张
2.    资本主义文化新发展:后现代文化
3.    可能性与现实性:信息技术发展


相关话题/人文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