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笔记语言学纲要(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4-03
答:文字也会影响语言,但无限夸大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没有根据的;答:文字对语言的影响主要是帮助语言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使语言的功能大大加强和扩展了。文字的类型会影响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因为在现代社会里语言之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书面语进行的,文字类型相同会促进这种影响,而文字类型不同会在不同程度上阻碍这种影响。但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有限的。现在说文字的种种神奇作用,归根到底都是语言本身,包括口语和书面语的作用。
7文字的创制的含义;文字的创制在这里指的是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还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不涉及历史上各种民族语言的文字创制过程。
8非洲一些新兴国家创制文字的情况;答:改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斯瓦西里语。其他国家只得沿用殖民时代宗主国的语言。
9文字改革的类型:正字法的改革、字符类型的改革、文字类型的改革?
答:正字法,是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例子是英文、法文的改革,还有汉字简化;字符类型的改革,是文字类型不变,表音文字还是表音文字,但是字符类型变了,从阿拉伯字母变为拉丁字母,最有名的例子是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文字类型的改革是从一种意音文字改成一种表音文字。例子是越南在汉字基础上创制的意音文字字喃改成使用拉丁字母的表音文字。
10文字起源和演变的大致历程是什么样的;答:表意文字到表音文字到意音文字。
11应该如何看“文字发展三阶段论”的观点。答: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阶段、音节文字阶段和音位文字阶段。各有所长,不便分高低。
(三)思考:
1应该如何看待一些表示比较复杂意思的图画以及夹杂一部分字符的图画跟文字的关系;答:因为文字的定义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所以关键是要看某种图形是不是跟确定的语言单位相结合。如果某种图形跟语言单位没有确定的关系,只表示一个大致的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和语句去解释,那么图形就还不是文字。
2汉字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文字。答:汉字根据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是一种词语文字;而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是一种意音文字。
3为什么说文字和语言关系密切,但二者又不能画等号?
答: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不是语言本身。文字至少包括三个不同的义项:(1)书写或记录语言的符号,也说“字”或“字母”。(2)语言的书面形式或书面语,如中文、英文等。(3)文章(多指形式方面)。
一、文字的作用
(一)定义:为了记录语言而发明的一种书写符号系统。
(二)作用:《学习指导书》P.114-115)
1、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2、文字通过书面语能更好地记录人类的文化活动。
3、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一)图示和例释
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 →文字(形•音•义)←→语素或词←→记录语言
形:鼻→音:bí([pi35])→义: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呼吸器官。
多年生落叶滕本植物,果实
形:葡萄→音:pútáo([p‘u35 t‘au35])→义
多汁,可生食、制干、酿酒。
(二)关系:语言第一性,文字第二性,文字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工具。
1、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文字,每一个字必须能够读出音来,每一个字的读音都和语言中的音位或音节相联系。这是文字的本质。
2、语言是一种系统,文字也是一种系统,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符号系统要求有一定的书写要素和书写规则,来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或词。
3、每一种文字都必须适应自己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音特点。
4、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但用什么文字体系去记录语音,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5、语言没有阶级性,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也是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的,没有阶级性。
(三)汉字和汉语
1、汉字适应汉语的特点《学习指导书》P.116)
①汉语方言的差别很大,形成的时间也比较早,同一个语素在不同的方言区读音不一样,汉字容易和语素直接联系起来。
②汉语的语素以单音节居多,语素的语音形式很少小于音节或大于音节,一个汉字往往代表一个音节。
2、汉字和汉语的关系《学习指导书》P.117)
①尽管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明确的读音,但从字形上一般不能判定具体读音,如:手、寇、柳、辨;有些字可以通过声旁确定音类或大致的读音,如:浓、裹、管、盆。
②汉字往往可以通过字形确定义类,如:视、灌、超、狼。但不要因此而认为汉字可以独立于汉语,成为一种独立的交际工具。
③汉字的字形和汉语的读音不是直接联系的,不能从汉字的字形中严格地确定一个字的读音,所以读音尽管变化了,字形可以不变。如:空-江、鸽-给。
④汉字和汉语的关系,并不违背文字和语言的根本关系。
三、文字的起源
(一)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
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麦宗创制纳西文字(哥巴文),“生七岁,不学而识文字。及长,旁通百蛮各家诸书,以为神通之说,且制本方文字”。
(二)文字产生前的记事方法:①口语记事。②实物记事。a、结绳;b刻木。③图画记事。(参见教材P.159“奥基布娃情书”。)
(三)文字起源于图画。图画记事记录了事物(简化图形就可以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或词),还记录了事件的过程(初步具备句子的基本功能),正是文字产生的前身。
四、文字的发展和改革
(一)文字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1、表意。由记事图画直接发展出来,分象形字、会意字两种情况。
2、表意兼表音。意音文字体系包含三种不同类型的字形:表意字、借表意字充当表音字(假借字)、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字(形声字)。
3、表音。有音节文字、音位文字。
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
(二)两大文字类型
1、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分为:①意音文字,即既表意又表音的文字,以汉字为典型;②拼音文字,也称“纯表音文字”,即只表音的文字,又分为音位文字(如英文、法文、俄文)和音节文字(如日文、韩文)。
2、两大文字类型的本质区别(《学习指导书》P.123)
记录语言的方式有差异。拼音文字只通过字母记录一种语言的音节或音位,不同的语素或词,只要读音相同,字形都相同。意音文字记录语言的语音,还通过象形、会意等表意方式把不同的语素或词区别开来。因此汉字既表意又表音,一个汉字一个音节,不同的语素往往用不同字表示。
(三)文字的改进和改革
1、按照语言特点制约着文字特点这一关系,语言变了,文字也应跟着变。但文字发展要滞后于语言,同时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如书写工具和材料、方言分歧、社会分化与统一、文化传统的强大力量。这形成文字的书写形式与语言实际发音上的矛盾。
英语:light、night。
胎、苔、抬。
汉语:台
治、怡、笞。
2、文字的改进:不改变文字体系,对文字系统进行改进。如汉字:
字体改进:甲骨文→金文→大篆、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
字形简化:繁体→简体;整理异体字。
3、文字的改革:人们自觉地改换已有文字体系。
①文字制度的改革:以拼音文字代替表意文字或意音文字。
朝鲜、韩国:汉字→谚文;越南:喃字→拉丁字母拼音文字。
②字母体系的改换:拼音文字范围内的改革。英文:鲁纳字母→拉丁字母。
4、关于汉字改革(《学习指导书》P.125-126):
①汉字的优点和作用(《学习指导书》P.125-126):a、汉字有区别同音语素或同音字的功能。b、汉字具有比拼音文字更强的超空间功能(超方言功能)。c、汉字具有比拼音文字更强的超时间性。d、汉字记录了丰富的文本,对于文化遗产的继承是必不可少的。
②周恩来1958年就汉字改革提出三项任务: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
③目前还不需要对汉字进行拼音化改革。
五、书面语
(一)口语和书面语
1、口语:文字出现以前,语言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
2、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语言,它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的语言符号系统。
3、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学习指导书》P.128)
①口语(“话”)是第一性的,是书面语(“文”)产生的基础;书面语是第二性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
②口语是书面语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口语的变化总要先于书面语的变化,不断提供鲜活的材料,促进书面语向前发展。
4、汉字的特点给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带来一些特点:①词语的读音虽然古今有别,但文字写法一样,便于沟通古今;②汉字不与统一的读音相联系,书面语不容易把共同语的语音形式推广到方言区。
(二)书面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改革
1、书面语相对口语而言比较保守,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言文脱节的局面。
实词方面:掌故 桎梏 滥觞 就范 凯旋 瞿烁 急遽
虚词方面:之 其 之所以 俾 尚 甚 兹 谨此 聊以
成句方面:特此报告 岂有此理 狼子野心,何其毒也!
文言文:先秦与口语基本一致。两汉出现距离,此后2000年仍仿写文言。
2、书面语完全脱离口语,是违背语言发展规律的反常现象,于是改革书面语。“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第七章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一、语言发展的原因
语言不断发展变化,“语言外——语言内”构成考察语言演变的两个基本视角。
(一)外部因素
1、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适应人们的交际需要。社会发展了,社会生活内容发生变化,语言也必须变化,才能与社会保持一致。
新词:离休、关系户、硬件、网吧、保龄球、快餐、软着陆。
受西方影响出现新的句法形式:“我可以跑,假如我手中有钱。”“许多外国友人来到敦煌参观游览,从纽约,从伦敦,从巴黎,从世界各地。”
2、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推进语言的发展。
汉语借词:坦克(英tank)、戈壁(蒙gobi)、立场(日语的汉字书写形式)。
侗语对汉语语法规则的借用:le2 jau2(书我)→jau2 tji le2(我的书)。
(二)内部因素
一个语言系统的各种因素处于对立统一关系之中,呈现平衡状态,但如果其中某一种因素发生变化,破坏了原有的平衡,那么系统内的有关部分就会重新调整相互间的关系,达到新的平衡。
例Ⅰ.上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数词+动词。“七遇皆北”。“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中古时期量词涌现,动词+数词+量词。“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
例Ⅱ.一个音位的分化,改变了音位的组合关系。
/K/(g) /k/(g) 与开口呼配合 高、甘
与合口呼配合 歌、关
/tc/(j) 与齐齿呼配合 机、久
与撮口呼配合 居、家
二、语言发展的特点
(一)渐变性。两个对立的要求——稳固和变化,由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所决定。
1、语言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要能让交际各方共同理解,这制约着语言不能经常变动,不能突变。
2、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质要素逐渐积累,旧质要素逐渐死亡,语言缓慢地发生演变和发展。
例如汉语的判断句:上古时期不用“是”,《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汉代出现用“是”的判断句,《史记•滑稽列传》:“巫妪弟子是女子也。”→文言仿古,柳宗元《童区寄传 》:“童区者,柳州荛牧儿也。”→到中古、现代,确定用“是”的判断句格式。
(二)不平衡性。语言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词汇、语音、语法)的变化速度不同。
1、词汇:对社会发展的反应最灵敏,变化最快。但词汇的基础非常稳固:①基本词汇部分不容易变化,如“人”、“天”、“走”等;②绝大多数新词是原有材料按原有格式的重新组合,如“飞船”、“手机”、“下岗”等。
2、语音。一种语言中,几十个音位的排列组合,可以满足词汇演变的需求,不会随着词汇的迅速发展而发生系统的变化。但也在比较缓慢地发生变化。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灰韵,uai)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咍韵,ai)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咍韵,ai)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灰韵,uai)
3、语法。语法是组织语言材料的结构规则,新词接受它的支配,旧词消失也不会给它带来影响。语法具有稳固性,发展速度很缓慢。
汉语:本来没有词缀。→双音节词逐渐占优势,使某些双音节词中的一个音节的意义虚化成词缀,如“老”、“阿”、“第”、“子”、“儿”。→鸦片战争后,“性”(英语-ty、-ness);“化”(英语-ize、-izeation)。
三、语言的分化
(一)语言分化的原因
(《学习指导书》P.136-137)
语言分化是社会分化的伴随现象。社会发展造成社会内进一步的分工,或社团居民在地域上向外扩展,原来内部交际密度均匀的单一社会分化成若干社团,出现语言变化,在本社团内很快推开而不能同样快地扩展到其他社团,形成方言差异。
年龄、性别、社会分工、阶级阶层。→社会方言
统一社会 向不同地域扩展,形成分支。→地域方言
分裂成各自独立的社会,不断扩大方言特点。→亲属语言……独立的语言
(二)语言分化的三种情况——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
1、社会方言: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①常见的社会方言
a、行业语:保墒、间种、亩产、抛秧(农业);模具、冷焊、浇铸、炉龄(工业);盘点、滞销、回扣、死帐(商业);曲牌、龙套、花旦、脸谱(戏剧界);照会、通牒、参赞、最惠国(外交界)。
b、阶级方言(阶级习惯语):戡乱、赤祸、刮民党;英国资本家把工人叫做“hands”(手);17世纪法国文学家索枚士编《女雅士大词典》,汇集“贵族语言”的词语,供“才女”检索使用。
c、黑话(隐语、切口、春点):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一-“旦底”,二-“挖工”;三-“横川”;太阳-“球子”,夜晚-“球子啃土”,坐牢-“进书房”,筷子-“双锏”,送信-“通风”。
②社会语言的风格变体:因交际环境、交际对象的差异,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存在进一步增加了社会方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地域方言
①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在汉语中俗称“话”。
地域方言
全民语言 地域方言 →次方言→土语
地域方言
②地域方言的特点
A、以地区上的分布确定范围,是一个区域内共同使用的,习惯上以地区名称来命名,但与行政区划不对等。
方言 代表 次方言 分布地域
北方方言 北京话长江以北,西南各省,长江中下游武汉至镇江的沿江地带,湖北、湖南的西北部。
吴方言 苏州话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浙江省大部。
湘方言 长沙话湖南省大部。
赣方言 南昌话江西省,湖北省东南。
客家方言 梅县话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川等。
闽方言闽南方言(厦门话)闽东方言(福州话)闽北方言(建瓯话) 福建、海南、台湾等。
粤方言 广州话广东 、广西,港、澳特区。
B、一个地域方言与共同语、其他地域方言的差别,表现在词汇、语音、语法等方面。
a、词汇方面。主要表现为名异实同,即用不同名称去称说相同事物。“我、你、他”,上海话“阿拉、侬、伊”,客家话“捱、女、渠”;“红薯”,沈阳话“地瓜”,广东话“番薯”,淅江话“山薯”,成都话“红苕”。
b、语音方面。地域方言的差异主要是语音,以语音为主要划分依据,但只考虑几个重要特点,而暂时不管其他细微差别。
北方方言:舌尖音声母有z、c、s与zh、ch、sh,鼻韵母分n、ng,四个声调,无入声。
吴方言:声母分清浊,舌尖音声母不分z、c、s与zh、ch、sh,鼻韵母不分n、ng,有入声,以喉塞音[?]收尾。
c、语法方面。各地域方言基本遵循共同语的语法规则,但自身也有一些特点。如粤方言:“佬”附于名词或述宾词组后,表示成年男子,“泥水佬”、“飞发佬”;“多”、“少”“先”等作状语时置于动词后,“着多一件衫”,“住少两日悭翻的钱”,“我行先”。
③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异同(《学习指导书》P.147练习题)
地域方言 社会方言
同 随着社会分化而分化,社会分化的伴随现象。
异 范围 以地区上的分布确定范围,具有全民性。 按性别、年龄、职业、阶级、阶层确定范围,没有全民性。
差别 表现在词汇、语音、语法多个方面,主要是语音差别。 主要是词汇方面,即有一些特殊的词语。
发展趋势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为独立的语言,或在社会高度统一融合情况下可能消失。 没有自己的基本词汇、语音系统、语法结构,不能发展为独立语言。
3、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
亲属语言
同一语言(母语、原始基础语、基础语)亲属语言 (子语)
亲属语言
①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叫“谱系分类”。
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所有后代语:语系 →同一语系各个语言的分化层次(亲属关系的远近):语族 →语支 →语群 →语言 →方言 →土语
②关于汉藏语系。
a、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
b、语族:汉语、侗台语、苗瑶语、藏缅语。
c、共同特点: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没有内部形态变化;有量词。
③地域方言和亲属方言的异同(《学习指导书》P138-139)
地域方言 亲属语言
同 都与单一社会在地域上分化相关,都是单一语言分化而成的后代。
异 社会分化 单一社会在地域上分化不完全。 单一社会在地域上分化进一步加剧而完全分化。
语言分化 分化发展,形成自身特点,同时新词、语法格式等有相当比例是相同的。 词语、语法格式等不断扩大自身特点,向不同方向加速分化发展,形成独立的语言系统。
四、语言的统一
(一)语言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1、一个地方割据的社会趋向统一时,原来的地域方言分歧就会妨碍全社会范围内的交际,不利于社会的完全统一和统一的巩固,于是语言也逐步走上统一。以汉语为例:“殊方异语,“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周以王畿一带方言为标准,确定“雅言”。→秦汉时期“通语”、“凡语”,扬雄《方言》:“秦曰娥,……赵魏燕代之间曰姝,……自关而西、秦晋之故都曰妍。好,其通语也。”→元代出现统一的书面语“天下通语”。→“官话”→“国语”。→现代汉语普通话。
2、语言统一演变的特点(《学习指导书》P.143):首先是在某个方言的基础上,产生地位高于方言的其同交际语(“超方言”),然后影响方言的发展,并通过共同语的推广、双语并存直至替代,完成语言的统一。
(二)共同语(民族共同语)
1、共同语是社会打破地域隔阂、走向统一时出现的语言形式。对方言来说,是一种高级形式,引导方言的发展,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拢,准备最后取代方言。
2、推广普通话,即推广民族共同语,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4、基础方言:作为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
①基础方言的选用,决定于客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
②汉民族共同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原因
a、政治方面。代表城市北京1000多年来是政治中心;北方方言在全国各地方言中影响最大;“官话”是几百年来中央政权施政的工具;
b、文化方面。许多重要作品用北方方言写成;新的书面语言和活的口语紧密结合,一同向民族共同语发展。
c、通行地域广阔,使用人口众多。
[说明]北方方言缺乏经济的力量,至今未能实现统一。
5、国语: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这就是“国语”。
(三)共同语的规范
1、语言的规范化: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使之广泛地为人们的交际服务;而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妥善地加以处理。
语音规范化:①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排除北京话作为一种方言的一些土音(如“太热了”中的“太”说成tuī,“言语”说成yuán yi),以及没有区别词义作用的儿化和轻声。②方音辨正。方言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根据一定的对应规律,练习发标准音。
2、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
生造词语:“小心兢兢地抱走了毛巾。”(小心翼翼+兢兢业业)“那一坡山石或显人形,或作鸟状,或拟兽举。”(“野兽行为举止”的简缩)
3、“约定俗成”原则在规范化工作中有重要作用。
例Ⅰ.词语:分子(反革命分子、先进分子);未婚夫、未婚妻;国足(国脚)、女足。
例Ⅱ.句式:热情 款待;凯旋 归来;赠 书 希望工程;代表团所到之处,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一、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
(一)借词
也叫“外来词”,指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这是语言接触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有音译和音译加意译两种方式。如汉语的借词:
1、音译的借词
①古时从外族借入:葡萄、师子(狮子)、和尚、魔(魔罗)。
②从英语借入:鸦片(opium)、扑克(poker)、咖啡(coffee)。
③从俄语借入:苏维埃(COBET)、喀秋莎(катюша)。
2、音译加意译的借词
ice-cream——冰激凌(“激凌”,音译;“冰”,意译。)
beer——啤酒(“啤”,音译;以“酒”表示类属。)
carbine——卡宾枪(“卡宾”,音译;以“枪”表示类属。)
(二)关于借词的几个问题
1、借词的重要作用:丰富语言的词汇,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2、借词如果适合使用的需要,有时能取代本族词。如“站”。
3、在词的借用过程中,可能有借出去的词再借回来的现象。如汉语从日语借形而来的借词。“文化”,汉语本指“文德教化”,日语用来译英语culture,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汉语又“借”回来。
相关话题/对外汉语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考研复习笔记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前言: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育一一第二语言教育一一对外汉语教育一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or对外汉语教学。)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一、语言教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5对外汉语教学之考研与就业
对外汉语教学之考研与就业 哪些人适合选择对外汉语作为自己考研的专业呢? 1、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中文各专业的本科生,外语专业的本科生。其它有志于对外汉语事业的文科类本科生。 2、至少熟练掌握一门主流外语是每一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对于外语类专业的同学来说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19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一、总论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1)性质: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96年解释;99、02、03年填空) (2)任务:研究 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理; ②教学的全过程; ③教学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④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7刘珣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7暨南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对外汉语
暨南大学考研真题 计算机专业 数据结构2006年试题数据结构:题型:判断题:1*5,选择题,1*7,填空题:1×8 简答题 算法填空题 2×10空 算法题:1*10简答题如下:1. 根据中序序列和后序序列求二叉树,并求先序序列2. 写出图的一个拓扑序列,并求最早,最晚发生时间及关键路径3. 对12个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暨南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对外汉语
暨南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专业课 对外汉语2006年试题现代汉语A一. 名词解释:齐齿呼 ,会意字, 社区词语, 紧缩句, 衔接手段 共时语言学二. 填空 (简单)1. 后响复韵母…..2. 除中国外,现在使用汉字的国家:…3. 及物动词概念………………三. 选择题(不定项)2单2双 具体题目不是很清楚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对外汉语
05年北师大对外汉语试题感谢网友相约七七提供现代汉语与语言学 科目代码332现代汉语部分 55分一.名词解释14分1.普通话 2,四呼 3,语音四要素 4,主要元音二.简答14分1,调值,调类,调型的关系2,音素,音位,音节的关系3,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三.分析句子7分1,看踢足球比赛的…………的外国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对外汉语
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卷(对外汉语)中国文学史(50分)一.议论题(10分)1.谈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境二.简答体(20分)1.谈谈《水浒传》中的语言特色 2.谈谈张爱玲的思想主张,写作特色及语言特点3.为什么说“白居易是杜甫有意识的继承者” 4.谈谈新月派的主要作者及思想主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文学基础(对外汉语学院)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北京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对外汉语
北京大学2005年对外汉语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 10分 1、王引之 2、释名 3、马氏文通 4、会意兼形声字(要求举例) 5、纽 二、解释加点词 10分 (实词说明词义,虚词说明词性及语法功能) 1、今京不度非制也 2、后秦稍蚕食魏 3、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4、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5、王其庶几召我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暨南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对外汉语考研试题
2004年暨南大学对外汉语考研试题一、 判断题(8分)1、音高是声音高低,是发音体振动幅度大小有关。( )2、有的音节可以没有声调。( )3、0只能和唇音和唇齿音相拼。( )4、汉字是由表音向表意发展。( )5、词义有概括性。( )6、代词可以分为代名词,代谓词和代副词。( )7、定语和中心语只有修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四川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对外汉语评论写作
川大对外汉语文学评论写作部分试题感谢网友幸狐、你唯一共同提供一 名词解释莎士比亚化文学阅读作者反应批评读者反应批评二 问答1 文学虚构与真实的关系2 文学批评的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关系三 评论写作评论小说《雪地里的期盼》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北京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对外汉语
2004年北大对外汉语专业课试题(残缺,是很正常的。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回来,因为忘了替老乌龟问它的寿命,被老龟覆于河中,经书也被打湿,后来在晒经石上晒之,可是有些经书粘在了石上,结果就撕破了。不过,如果有人能补全,自然更好。)现代汉语部分(共100分)一、语音、文字(33分)1、简述三声的变调规律。(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2017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考研专业目录
2017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考研专业目录: 招生院系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计划招生数 35人 拟接 ...专业目录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12018年考研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和对外汉语的区别
2018年考研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和对外汉语的区别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