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次方言——土语
4、方言之间差别程度和方言划分之间的关系
“听得懂听不懂不能作为划分方言的标准”
划分方言不能光凭1)语言本身的差异,还要看2)使用方言的人是不是属于同一民族,各方言之上是否还有一个共同语作为各地区人民的交际工具,方言是同一个民族语言里的地域分支,在确定方言身分的时候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同意的社会和语言本身的差异。
五、 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重点)
1、亲属语言——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地域方言如果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就会发展为独立的语言,从而形成亲属语言。
(00)语言的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观对语言所作的分类
层级:
世界的主要语系
第三节 语言的统一
汉共同语的演变:雅言(春秋)——天下通语——官话(明)——国语(辛亥后)——普通话(建国后)
(04)共同语:一个社会内部(如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共同使用语言叫共同语:如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在某一地域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民族共同语——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这就是“国语”,中国的国语是汉族。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1、(03.00.02)借词——(最常见的类型):音与义都借自外部的词(外来词)
(03)基本类型:a\纯音译:
b\音译(音兼意)+类名
b1音译+类名
b2音兼意+类
c\半音译半意译
d\音译兼意译
e\借形词
借词不同于1、意译词——用本民族语言的相同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部里的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过来。
仿意词:用本族词的材料,把外族语与语素逐个意译而成,不但把总的意义移植过来,也把它的内部构成方式移植过来。
(05.02)2、语言融合——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也称为:“语言替代”或“语言换用”
2、语言融合——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
2、融合的原因
1)对共同交际工具的需要
2)经济及文化的发展水平是一种语言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原因。
政治上是否处于统治地位,并非决定因素
3)其他客观条件:不同民族在同一地区较长时间的杂居状态。
(05.01)语言融合的两种类型
——所谓“自愿”及“被迫”只是就统治者所采取的政策而言在不同的语言融合过程中,有的民族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选用汉语作为共同交际工具。
自愿融合(04)——有些民族为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了斗争,但迫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语言,学会在融合中占优势的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实现语言的融合。
(04)融合的过程
先出现的双重语言现象(过渡阶段)最后导致一种语言排挤替代另一种语言而完成语言的同意
(01)双语现象——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本族语及在融合中占优势的语言。
双语现象的发展趋势:(社会历史条件)决定——分或者合
3、洋泾滨——是语言互不相近的人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把各自母语的结构及发音加以简化,用于会话时,长时间里形成的一种使用的混杂语(又称)是当地人和外来者在打交道的过程中彼此在语言上妥协而产生的一种能使双方勉强沟通的临时性交际工具——1)消亡;2)发展为混合语
(04)产生过程——主要产生于欧洲殖民扩张时期的海外领地,是17世纪以后在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但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欧洲语言起主导作用,这种语言是当地人没有学好的外语,是外语在异域有限的焦急范围内使用的一种特殊变体。
(05)特点
1)词汇量较小,绝大多数来自外语,极少数取自当地词汇、语义上隐喻现象较多。
2)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的大幅改造
3)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常有本地语法痕迹。
(00)混合语——当洋泾滨在一定条件下被社会采用为主要交际工具,从而作为沐浴传递给下一代时,就成了混合语。(又叫克里奥耳语)此时它已成为某个语言社团唯一的交际工具。
(04)产生过程:也与17世纪后的殖民主义有关,主要出现在非洲,美洲,某些地区殖民统治者种植院中。
特点:尽管最初形式和洋泾滨相同,但日后的发展完全不同,一旦作为母语传递,成为一个社会唯一的交际语,就开始逐步扩大词汇,严密语法迅速发展丰富起来。
洋泾滨与混合语的关系
(05)区分语言融合与语言混合的异同
同:1)都是因社会的接触而产生的不同语言,是他们相互影响的现象,是语言接触的不同形式。
3)语言融合最终是某种语言同化其他语言而形成统一的局面,语言混合时间上也是按照一胜一败的公式进行。
异:1)语言的融合是民族之间的问题
3)语言的混合则是语言远征的结果,是随着殖民者深入异域的产物,殖民统治者语言的一方只有极少数成员远渡重阳,立足异域,其他绝大多数成员与异域人民在地域上并不连续,不发生接触,即双方社会的接触是非全方位的,不会发生在两个社会融合为一的情况。
所以,少数殖民者尽管有强大的经济文化政治有时,深入异域后不能以自己完整的语言系统完全代替当代语言,只能产生一种变了形的语言混合形式。
4)语言融合过程中,先出现双语想象,即在不同民族的杂居地区,一个民族成员中的多数人能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而语言混合则无。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发展
一 、语音
(05)1、举例说明语音演变的规律性(特点)
1)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条件性):即受纯语音性条件的限制而发生整齐一致的变化:语音演变根据一定的语音条件而发生,所有语言符号中凡符合该语音条件的音要变一起变。
2)系统性:同一语音变化往往涉及因某个区别特征相同而局和的一组音。
聚合群中的音位演变过程只涉及一个区别特征的变化,不会同时影响该因为的其他区别特征,音位的演变以区别特征为单位,某一区别特征的变化不只涉及一个音位,而只会涉及因这个区别特征相同而聚合的一组音。
4)时间性和地区性:波浪似地扩展,语音演变时一种可能的变化而不是必然的变化,它只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起作用,因此一种语音演变往往在有的方言中发生,在另一些方言中部发生,在有的方言中变得快,有的方言中变得慢。
另外,一种语言在地域上的差别可以反映它在时间上的发展序列。
3、汉语某些放眼舌面前音产生体现的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A\何以知语音的发展:a\方言 亲属上 b\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语音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地区表现出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代表某一语言现象的不同发展阶段。
B\eg:
c\规律:同一语音演变涉及因某一区别特征相同而聚合的一组音。
几个概念:
尖团合流:如果齐撮二呼前的舌尖前塞擦音、擦音也因腭化而变成舌面前塞擦音、擦音,那就说明尖团合流,在语言中不分尖团。
腭化:在发某一音时,舌面接近硬腭,以致那个音具有舌面音色彩,这个辅音就是腭化音,国际音标也用一个小j标在右下角,表明腭化音。
3、(030405)语音对应关系规律:指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词义或意义上有联系的一组词在语音上呈现出来的系统性差异。
浊音清化:“清——浊”是中古汉语的一对区别特征,后来浊音这个区别特征在很多方言中消失了,原来的浊音与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的现象。
1、浊擦音与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
2、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在与相应的清音合并时,又依声调的平仄而分为:
1)平声的浊塞音、塞擦音和相应的送气清音合并
2)仄声的浊塞音、塞擦音和相应的不送气清音合并
(0306)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推原始“母语”的方法。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这种成系统的差异,重建语言史的一门学科。
地位:独立的语言对象:1不但研究中西,也研究中古,为现代语言发展定基础
2不但研究相同语言,也研究其他国家的语言,有独立的研究方法。
3语言的结构、过程
历史比较语言学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代表人物:琼斯 博普
三、 语法
1、举例说明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
1)类推作用——语言史既有规则、有条理,又到处存在着强式和例外的系统,因此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而规则性、条理性是语言的基本职能(交际工具)所要求的,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
局限:1)推不倒根基深厚的旧山头
2)语言中的演变到处都发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3)表现/作用:A\创造新的形势
B\使不规则的形势变为规则化
C\使劣势格式向优势格式靠拢
2、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的组合规则的发展(语序变化)
1)代词
2)上古汉语的地名
3)主从复句
3、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的聚合规则的发展
(形态变化,语法范畴的消长 词类的发展)
四、 词汇
1、词汇和词义发展的表现:
1)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
2)词语的替换
3)词义的演变
2、词义演变的原因或条件
1)外因: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特殊社会因素的影响
2)内因:语言系统内部的调整
A\处于语义聚合关系的词语的意义变化的相互影响
B\词义大多在组合中获得自己明确的意义,组合关系的变化,也会引起词义的改变。
C\一个词的意义在反映现实现象时,又大致范围如词汇中增加了表示同一范围的现实现象的词,就会引起这个词的意义发生变化。
(03)3、词义变化的途径
1)词义的引申(隐喻、换喻)属于词义的增加和分化。
2)词义的吞并现象
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在语音、语义、语法的作用
1、语音
音位的聚合:语言中每个音位都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相联系着、聚合成群/而同一聚合群中的音位根据因为系统的特点(聚合群之间结构上的平行、对称关系,市音位系统性的表现)经常有相同的组合关系
音位的组合: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成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总的来说,汉语音位的组合格局较简单,只有开合齐撮四呼,没有复辅音,能够形成的音节数目较少。
2、词义
词义的聚合:多义词是一个词兼有几个相互有联系的意义,是词义的一种聚合方式
同义词和反义词则是语言社会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聚合
词义的组合:通过词语的搭配(组合)来实现,组合中的词义会增添词汇中的词所缺少的特征。
(05)A词语的搭配受1)语法规则的支配
2)语义条件的限制
3)词义附加色彩/ 修辞效果
4)社会习惯,惯用法
B交际除了词义组合表现的意义之外,还有一部分意义由环境决定
3、语法
聚合规则:具有相同语法特征的语法单位总是聚合成类,供组合选择
(语法系统归类和变化规则)
语法的聚合多种多样,最普遍的是词类和词形变化
词类:词按句法功能分出来的类即词类,它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语法聚合
形态: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词与不同的词组合,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即形态词的变化形式方面的聚合。
语法范畴: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方面的聚合
组合规则:语法单位一个接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包括
构词法
句法
语法的组合规则有递归性,我们才能用有限的规则支配相对有限的词去创造数量上的无限多,长度不受限的句子。
(05 )语言的谱系分类与类型分类的比较
语言的谱系分类的依据是语言在发生学上的干洗,即哪些语言最初是从一个单一的语言分化出来的,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所有后代语在谱系分类中都归为一类,叫做语系。同语系的语言相互间有亲属关系,因而称为亲属语言,语系之下还要根据语言的分化层次再分为“语族”“语支”“语群”“语言”“方言”“土语”等下级类。
历时比较语言学是根据语音对应原则研究语言谱系关系和语言分化规律的语言学分支。
谱系分类是基于历史同源关系的发生学分类,类型分类是基于语言结构共时同构关系的结构分类,两类的分类依据不同,分出的类就有可能有交叉。
确立不同语言是否属于同一(同源关系)的依据,主要是看语言的基本词根有无语音对应关系,如果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邢台变化成分的语音对应也是很好的依据。
(01)举例说明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的关系
1)组合关系是语言成分按线性次序根据一定的构造规则,组织起来所形成的关系,是一种结构成分之间的替换关系,有共同特点,所以能聚合成类,符号与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故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而聚合则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形原则,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对于人类使用语言有重要意义,组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的关系,对于我们运用语言那是有七分重要的意义,运用词语组成句子,首先必须符合组合关系,这样才能正确。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的具体运用,充分反映了语言规则的概括性,如上面所举的例子那样,它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我们掌握一种规则,通过替换的同类,就可以造出很多句子来。如果语言中只有组合,没有聚合,没有可替换的同类,每个词语的出现都必须有一条独立的组合规则,那么语言中的组合关系将多得数不胜数,使用者根本就不可能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所以聚合关系大大地简化了语言系统。
(00)义素分析法: 义素分析法是现代语义学所使用的一种深入到词内部分析词的理性义构成的方法,它借鉴了音位学上确立音位,建立音位学系统的方法,即通过对不同义位的比较,找出它们所包含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
第二部分补充练习
1、名词解释
语言的接触与融合(厦大2000,汉语言文字学)
语言的同化(吉大2000,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的社会变异和语言的风格变异(武大2000,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基础方言(北师大2000,汉语言文字学)
社会方言(复旦1996、1997,语言学;吉大2000,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地域方言(复旦1997,语言学、现代汉语、汉语史)
亲属语言(复旦1997,语言学)
谱系分类法(复旦1997,语言学、现代汉语、汉语史)
汉藏语系(北师大2000,汉语言文字学)
谱系分类(武大2000,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互补分布(复旦1999,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历史比较法(复旦1999,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共时(复旦1999,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文化语言学(复旦1996,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复旦1997,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派(复旦1996,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复旦1996,语言学)
乔姆斯基(NChomsky)(吉大2000,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沃尔夫(复旦1998,语言学)
洪堡特(复旦1998,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萨丕尔(复旦1999,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戴震(复旦1999,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粘着语(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语言习得(Acquisition)(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语言能力(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洋泾浜语(人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书面语(人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音位变体(南开2000,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音位、音位变体(复旦1997,语言学、现代汉语、汉语史;武大2000,语言学)
历史音变、非历史音变 (武大2000,文艺学)
音强(吉大2000,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音值(北师大2000,汉语言文字学)
区别性语音特征(厦大2000,汉语言文字学)
区别性特征(复旦1996、1997,语言学;吉大2000,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调位(复旦1998,语言学)
音位与音素(厦大2001,汉语言文字学)
形态音位(厦大2001,汉语言文字学)
语流音变(厦大2001,汉语言文字学)
非音质音位(人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简答题
什么是语言层次?(复旦1999,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厦大2000,汉语言文字学)
语言符号主要有哪些区别于其他符号的性质?(武大2000,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什么是语言的谱系分类?(厦大2000,汉语言文字学)
什么是语言的发展规律?(厦大2000,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属于哪一语系?汉语分为哪几大方言?其中哪一方言是汉语的基础方言?
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什么?为什么要以这种话作为共同语?(武大2000,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包含了怎样的语言学道理?(吉大200 0,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按照谱系分类法,注明下列语言属于哪一语系?傣语、汉语、俄语、德语、满语(南开2000,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举例说明什么是洋泾浜语。(南开2000,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简述语言的层级体系。(厦大2001,汉语言文字学)
人类社会之外也有语言吗?(厦大2001,汉语言文字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简述方言和标准语之间的关系。(厦大2001,汉语言文字学)
简述语言研究的历史。(北师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你对“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的提法有何看法?(北师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试评你读的《语言学概论》教材的框架与特色。(北师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说说自己为什么报考普通语言学方面的研究生。(北师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什么是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中介语和错误分析在研究第二语言学习中有些什么作用?(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社会对语言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请用汉语和英语为例说明什么是主语性语言和话题性语言。(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简述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与区别。(人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但复合符号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请判断并说明之。(人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用国际音标注出下列诗中各字的声母: 春日起每早,采桑惊啼鸟。风过扑鼻香,花开落,知多少?(复旦1999,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按普通话读音,给“坚持改革开放”注上国际音标,指出“开”、“放”两个字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北师大2000,汉语言文字学)
在汉语里“基”过去念[ki]现在念[t],请指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这种变化是什么作用的结果,请具体描述之。(武大2000,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举例说明音位聚合的系统性。(复旦1998,语言学)
普通话音系中的舌面前音,是当做一组独立的音位好,还是归并到某一组音位中去更好些?(厦大2001,汉语言文字学)
给“申办奥运会”注上国际音标(元音要用严氏),并对头三个音节辅音和元音进行描写。(北师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请给“老大爷看画儿”注上国际音标(元音要用严氏),说明其中的元音可归并为几个音位,为什么?(北师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举例说明语言流变中“同化”与“异化”的类型。(北师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元音和辅音之间主要有哪些区别?(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请给下面一句话用国际音标注音,并分析其中的音位变体。
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碌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英语[p]音位和汉语普通话[p]音位不是对等的。请并说明之。(人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