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重点下册(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3


二、行政内部监督方式
 (一)一般监督
 (二)业务监督
 (三)专门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财会监督、财政监督)等。
三、行政外部监督
 (一)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二)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三)政党的监督
 (四)各种社会组织的监督
 (五)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第三节  我国行政救济监督制度
一、行政复议救济监督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管理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有复议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受理 申请的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它不仅是行政机关内部上级对下级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而且是一种对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提供保障的行政救济方法。
 (二)行政复议的范围
凡是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争议案件,都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争议,只要单行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我国《行政复议法》在明确规定了哪些行政行为可以申请复议的同时,又对不能依照复议法申请复议的四类行政行为作了规定。它们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规章;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行政机关对民事纠 纷作出的仲裁、调解或者处理;以及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三)行政复议的审查内容和依据
行政复议的审查内容主要指对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的内容。重点是程序审和实体审两个方面。
行政复议审查的依据,是指法律根据和如何适用法律的规定。
(四)行政复议救济监督与行政诉讼救济监督的关系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是我国解决行政争议不可缺少的两种法律性质不同的救济监督制度。但作为同是行政救济监督的手段或途径,两者也存在着一定联系。在某种意义上说,行政复议救济是行政诉讼救济的基础和前提,行政诉讼救济是行政复议救济的监督和保障。综观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两者的关系可归纳为选择模式、复议前置模式和特例模式三种。
二、行政诉讼救济监督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
广义行政诉讼是指凡有受理行政诉讼权力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按法定程序受理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狭义的行政诉讼仅指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按司法程序审理和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二)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概述
1.建立行政诉讼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2.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性质和宗旨。
3.我国行政诉讼的审查对象和方式。
4.行政诉讼救济监督的主要方式。
(三)行政机关与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法》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法。行政机关对待行政诉讼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二是行政机关对待行政诉讼的正确态度。
1.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根据行政诉讼制度的性质、《行政诉讼法》立法宗旨和第2条、第11条规定的精神,被诉行政机关在诉讼中处于被告的法律地位。
(1)行政机关从执法者到被告地位的变换,是由被管理人认为行政机关在执法阶段的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行政诉讼引起的。
(2)行政诉讼制度是基于行政法的不平等而存在的。
2.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待行政诉讼的正确态度。为使行政诉讼在我国正常、平稳地发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端正态度,提高认识。
(1)理解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宗旨的全部内容。
(2)摆正人民与“公仆”的关系。
(3)尊重审判机关的独立审判权,维护人民法院的合法裁判。
三、行政赔偿救济监督
(一)行政赔偿责任概念
1.行政赔偿责任的概念。行政赔偿责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执行公务过程中,因违法或不当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我国行政赔偿责任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宪法和《国家赔偿法》。其基本特点是:
(1)行政赔偿责任是基于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权的原因而产生,违法或不当侵权行为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授权的、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其他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2)违法或不当侵权损害必须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和执行公务过程中发生。行政机关的行为与其职权无关或工作人员的非公务行为给管理相对人造成损害,不发生行政赔偿问题。
(3)行政赔偿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其责任形式是赔偿,如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或金钱赔偿等。
(4)行政违法侵权主体与直接赔偿责任主体相分离。行政工作人员违法侵权造成损害,其赔偿责任都由该行政工作人员所属行政机关来承担。但行政机关对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保留求偿权(索赔已经赔偿的费用)。
(5)行政赔偿责任与另外两种行政责任(处罚、处分责任)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除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适用行政程序外,还可以适用司法程序。
2.行政赔偿责任的性质。行政赔偿责任就其性质来说,是一种行政责任,而且本质上是一种国家赔偿责任。
 (二)建立行政赔偿责任制度的意义
1.建立和完善行政赔偿责任制度,是强化国家对人民的责任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有利于维护和巩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最高法律地位,确保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
2.建立和完善行政赔偿责任制度,使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和现实的保障,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真正对人民负责,有助于加强政府的公信力,从而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3.建立和完善行政赔偿责任制度,增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针,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促进行政管理法制化、科学化。确保政府管理体制的转变,强化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管理职能。
4.建立和完善行政赔偿责任制度,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进程,有利于加强制度防范和管理监督机制,防止违法行政,避免滥用职权,消除失职、渎职,克服官僚主义,搞好廉政建设,防止和反对腐败,树立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守法、公正、廉洁的形象。
5.建立和完善行政赔偿责任制度,国家责任增强,行政机关及行政工作人员责任减轻,有利于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摆脱沉重的政治负担和经济负担,充分调动和发挥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行政效率,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
(三)我国行政赔偿责任制度的基本内容
1.维护宪法确立的国家赔偿责任原则,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针,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宗旨。
2.行政赔偿责任的确认。
3.关于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及赔偿程序的规定。
    4赔偿范围和方式。

第十四章  公共危机管理




第十五章  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
第一节  办公室工作的性质与任务
一、办公室工作的性质
 (一)政治性
 (二)综合性
   二、办公室工作的基本任务
 (一)日常性工作
 (二)综合协调工作
 (三)辅助决策工作
第二节  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一、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
 (一)规范化
 (二)制度化
二、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 OA)的定义目前在国际上并无一致性解释,按我国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办公自动化专业组所下定义,办公自动化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等先进科学技术,不断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就一般意义而言,这一人机信息系统的规模和功能,既受行政组织机构、办公制度和办公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又对这些因素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
(一)办公自动化系统
 (二)办公自动化对办公室管理的要求
第三节  后勤管理的重要意义与主要内容
一、后勤管理的意义
(一)后勤工作是其他部门工作的基本条件。政府行政离不开财、物的供给与配置,没有后勤服务,各部门难以进行正常的工作。
(二)后勤管理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条件后勤管理与行政效率问题密切相关,这不仅因为后勤工作的效率是行政效率的当然构成,还因为后勤系统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其他系统的工作效能。
 (三)后勤管理是维护职工利益的需要
 (四)后勤管理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后勤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物资管理
 (二)财务管理
 (三)生活后勤管理
 (四)服务后勤管理
 (五)接待工作管理
第四节  后勤管理体制改
一、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二)符合行政体制的发展
 (三)满足后勤发展的需要
二、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一)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
 (二)实现后勤行政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相分离




第十六章  行政效率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一.效率的含义与特点
(一)行政效率的含义
1.对行政效率含义有以下几种理解:
(1)机械效率观。
(2)功能效率观。
(3)系统效率观。
2.行政效率的基本概念。
(1)行政效率的高低有一定的数量比例,可以作定量分析和对比。
(2)行政效率有质的规定性,可以作定性分析,它通常表现在社会效益上。
(二)行政效率的特点
1.方向性。
2.关联性。
3.社会价值性。
(4)相对性。
(三)行政效率在行政学研究中的历史演变
1.传统行政学理论关于行政效率的基本观点。美国公共行政自威尔逊以来,一直视效率为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国内有人把效率作为美国公共行政管理主义范式的主要价值取向。
2.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行政效率。20世纪后20年在西方国家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建立在现代政治经济学和私营部门管理方法之上的新理论。从国内外学者描绘的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看,当代西方国家以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为定向的政府改革基本可以被定义为追求“三E”(Economy ,Efficiency , 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率、效能)目标的管理改革运动。
二、行政效率的要素
(一)效益要素
1.行政活动的总方向和性质,即是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是否符合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
2.各项行政决策的质量,即是否符合科学规律和现实条件。
3.各种行政工作的质量,即其结果是否符合法律的、计划的和技术的要求。
4.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行政任务的数量。
(二)经济要素
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其中必定包含着经济要素。一切对效率的追求,都要遵循经济原则。由于行政产出受社会需要、客观条件和行政工作计划等制约,行政工作任务量不能任意扩大。所以,经济要素在行政效率中主要表现为行政投入量。从经济角度讲,提高行政效率的主要途径在于减少投入,即降低行政费用,节约行政开支。
(三)时间要素
1.时间是完成行政任务的基本条件。任何行政任务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2.时间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自然尺度。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都是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而劳动时间是衡量劳动本身的自然尺度。在这个意义上时间是对行政投入的一种量度。
3.时间是具体行政活动的现实尺度。某种具体的行政工作多久才能完成,必然有现实的时间是尺度,或者几周,或者几小时,这就是行政工作的周期。这里的时间是具体的、现实的,因为它所度量的不是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而是具体完成某项特殊行政任务的劳动。
4.行政工作要讲究时限。所有的行政工作,通常都应有一个最迟的完成期限。超过这个期限,就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时限与速度不同,它的意义是保守的。就是说,提前不一定有积极意义,而延误则必有消极影响。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越高,组织越严密,时限的意义就越重要。
三、行政效率研究的出发点及其意义
(一)注重行政效率的公共性是行政效率研究的出发点
(二)行政效率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行政效率的测定
一、行政效率测定的基础
1.行政环境。行政的外部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如地理位置、气候、温度等,也包括社环境,如政治气候、文化习俗、经济状况、民族传统、社会心理等。
2.组织结构。机构设置是否合理,分工是否明确,层次是否清楚,人员是否精干,领导是否统一等都直接制约着行政效率。
3.行政人员是行政活动的主体,他们自身的政治思想、专业业务知识、工作能力、道德修养 等方面素质的高低以及他们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的强弱,都直接影响着行政效率的高低。 
4.行政决策的正确程度。行政决策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方向和目标。决策的正确与否,表明了行政效率的方向性要求。若决策是错误的,那么效率再高也是负的。
总之,影响行政效率的相关因素十分多样化,要紧密结合他们来进行效率测定。
二、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
(一)行政管理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的原则
(二)量与质统一的原则
(三)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统一的原则
(四)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统一的原则
三、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
(一)行政工作的质量标准
(1)行政决策的质量。(2)中间管理层的工作质量。(3)具体执行工作层的质量。具体执行层的工作大部分是操作性的,可以按不同岗位具体制定工作质量标准。
(二)行政工作的数量指标
(1)行政决策层的工作量。(2)中间管理层的工作量。(3)具体执行工作层的工作量。
(三)行政工作的时效标准
时间是行政效率的重要要素。评估行政效率必须有时效标准,这可分为两类:一是强调速度的标准;二是强调时限的标准。在实践中,要根据需要和条件,为每项行政工作设定速度标准和时限标准,并要不断完善。
(四)行政费用指标 这是最容易量化的指标。通常有两种基本尺度:
(1)衡量人力消耗的尺度,即劳动时间尺度,以工作日或工作小时来计算。
(2)衡量物力和财务消耗的尺度,以货币来计算。使用这两种指标来衡量行政费用时,需注意两点:一是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不同,计量人力支出时,应对不同知识水平的人员加以区别。二是物质资源不能完全按市场价格来计量,应区别计划物资和非计划物资、供应充足物资和短缺物资。
四、行政效率测定
(一)公共部门效率问题的特殊性
1.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由于是一种 “非市场产出”,政府产出一般不可能象市场交易那样容易界定,并且在对行政部门进行具体的绩效考核时还必须要综合考虑有形的和无形的、直接的和间接的、眼前的和长远的相关因素,因而就增加了这种考核的难度。
2.从政府公共部门本身的特性和政府的外部环境来说,由于政府等级官僚制的结构特征,政府本身既存在着“内部效应”,又受到许多外在因素的制约。
3.公共选择理论也认为,担任政府公职的是有理性、自私的人,政府机构本身也具 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
(二)行政效率的测定
1.直接的评估方法有如下三种:
(1)预期效率比较法。这是对行政效率的预期测定与评估,它适用于行政领导决策层。行 政效率的高低,首先决定于行政决策质量的高低。为了确保行政决策质量,可以对各种决策方案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
(2)行政费用评估法。这是以行政经费的开支和使用的合理性及其效果为依据来评估行政效率的,它适用于管理层及操作执行层。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测定:
其一,从单位费用评估。将行政费用分解为一定的单位平均数,并以此单位费用为基准,计 算出行政工作的实际费用,比较其效率的高低;
其二,从件数费用评估。通过同类行政工作中每个人员的工作量与其工资额的对比,测算每件工作的平均行政费用,并以此为基准评估和测定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
其三,从人均费用评估。先计算本地区整体行政工作的人均费用,并以本地区的人均行政费用为基准,进一步测算各部门、各单位的人均行政费用,比较其效率的高低。
(3)时效评估法。时效时行政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任何行政管理活动都是在时间流程中进行的。能否以最短的时间,实现预定的目标,是衡量行政效率高低的重要尺度。减少或缩短时间,实际上就是提高了行政效率。
2.测定法被称为间接测定方法。间接测定行政效率主要是通过对行政机关效能和效益的评定,来估量行政效率的高低。因为,效能是效率的基础,而且在对机关效能的要求中,一般都含有效率要求的因素。具体的评定方法有三种:
(1)行政功能测评法。(2)行政要素评分法。(3)标准比较法。

第三节  行政效率的提高
一、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
(一)    行政环境因素 
(二)行政组织因素
(三)    行政人员因素
(四)    科学技术因素
二、我国行政效率的现状分析
(一)权力过分集中
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因而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权力过于集中,地方和基层的自主权过小,需要层层请示、层层汇报,这是产生官僚主义、行政效率不高的重要根源。
(二)组织机构不合理
我国行政机构中存在的机构臃肿、层次繁多的情况,产产生推诿扯皮、互相掣肘、手续繁杂等问题的主要原因。组织机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机构重叠;机构设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管理层次过多;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
(三)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在选人、用人、培养人、激励人几个环节上都有一定的缺陷,这是造行政效率低的重要原因。
(四)行政法规不健全或有法不依
有些行政机关不是依法行政,而是凭长官意志办事,乱设机构,任意增加编制。造成不良后果也无人追究责任,对行政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不能进行严肃的法律追究。对某些专业人员的职权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有些人甚至由于坚持制度行使职权而遭打击报复。这是造成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党政的不正之风尚待根本扭转
目前,国家机关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特别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行业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效能和行政效率。如果党风、政风不正,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徇情枉法等腐败现象滋生漫延,就会严重影响广大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影响国家机关内部组织的健康,不仅行政效率无法提高,还会危及整个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六)行政人员道德不正、作风不纯   
在我国的行政活动中,也有不少低效率并不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造成的,而是直接由于 行政人员道德不正、作风不纯的结果。他们往往在道德上信奉极端利己主义,在作风上官僚 主义,丢掉我们党和国家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政宗旨,把职位、权力当成谋取私利 的途径和手段。在他们的眼里,效率并不是行政本身所要追求的目标,而是满足私利的筹码 。有许多低效率正是由于没有满足当事人的欲望而故意造成的。
三、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一)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1.牢固树立效率观念。
2.推进机构改革,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
3.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使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律化。
4.全面提高行政领导者及工作人员的素质。
5.正确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行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活力、效率。积极性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追求的目标。
6.大力反对官僚主义,转变机关作风。
7.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二)提高行政效率的方法
工作方法对提高工作效率,完成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就效率本身而言,最直接的制约因素是管理方法。一般地说在同等条件下,方法对路与否,会产生不同效率,方法对,效率就高。
(1)层次领导方法。(2)目标管理方法。(3)以点带面、典型带动方法。(4)现场办公方法。
四、全面认识应用信息技术对提高行政效率的意义
1.政府上网工程的逐步实施,为我们展示了网络化办公的光明前景。
2.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运用,有助于改变政府的传统形象乃至角色。
3.“政府上网”有助于改善政府的决策,尽量减少相应的成本,从而提高乡镇效率。
4.从更远的意义上说,由于电子政府的发展,有利于它和科技进步交相辉映,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群落的发展,营造有利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加速我国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和行政效率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1.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信息会无限膨胀。众多的信息网中既有有用的信息,也有不必要的垃圾信息,对此必须加以整理和分类,这就使政府网上信息系统化整理的成本大大提高。
2.需要支付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性保障成本。互联网给政府安全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对抗不安定因素,确保开放的政府网络的安全,政府部门必须支付保障信息交流安全的成本,这不仅可能损失掉一部分经济效益,而且不时难免会降低行政部门的办事效率。
3.信息技术使政务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度大大提高。由于公众可以很容易地从网上查阅各政府机构所制定的政策法规,保证政令统一,解决 “政出多门”问题就会变得非常紧迫。
4.信息社会需要高素质的政府从业人员。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更高,特别是当政府面对大量新的事务乃至危机时更是如此。
5.加大政府管理硬件投入。当然,从最具体的操作层面看,信息化至上会加大政府的管理硬件投入。按照市场的投入与产出机制分析,网上政府办公与传统办公相比,是否真的实现了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价值和功效的统一,也是政府部门应该考虑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第十七章  行 政 改 革
第一节  行政改革概述
一、行政改革的基本含义
行政改革的含义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改革仅指政府机构改革;广义的行政改革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行政管理的诸方面因素进行的调整和变革。本章从广义行政改革的角度进行研究。行政改革是行政主体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而进行的自我调整、变革的过程。就改革的基本类型来看,行政改革有“调适型”改革、“转轨型”改革和“发展型”改革三种类型。
二、行政改革的必然性
(一)行政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行政改革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三)行政改革是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第二节  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
一、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
 (一)缩小行政管理范围,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功能为减轻政府负担,缩小政府行政管理范围,当代西方各国行政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分散、转移政府的专业管理职能,普遍采取如下改革措施:
1.国有企业私营化,将部分国有企业或资产卖给私人经营。
2.公共事务管理民营化,将公共服务事务或部分政府职能委托给民间团体或私人管理。
3.政府业务合同化,把政府主管的部分业务工作推向市场,由政府与企业签订合同,以保 证其业务目标的实现。
西方各国政府在缩小其管理范围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功能。各国政府普遍重视计划手段与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一方面通过制定指导性的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对经济的长处和短处作出分析,向经济和社会组织提供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市场发展前景的综合信息,制定保持市场正常运行的规则。另一方面,通过预算调控、货币金融调控、物价调控等经济手段以及法律手段对市场进行调控,以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和竞争的公正性与合法性。此外,各国政府普遍加强了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部门,建立和完善综合协调的机制。

相关话题/行政管理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重点上册
    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重点 上册) (上册) 第一章 行政和行政管理学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对象、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 一、什么是行政 (一) 行政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广义上,把国家机关和非国家机关,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私人组织中的计划、 决策、协调、人事、后勤庶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6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章 导 论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 行政环境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 行政职能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 行政组织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章 行政领导 5.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
  • 2019年东华大学629行政管理学考研初试大纲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629 科目名称:行政管理学一、考试总体要求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立法、行政文化、财务行政、行政决策与行政目标、行政执行行政信息与行政咨询、行政公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山东大学2019年811行政管理学考研大纲
    811行政管理学一、考试目的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测试。将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全面衡量,择优选取,进入复试。二、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全面地理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科学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行政管理学演变的脉络,熟悉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吉林大学2012行政管理学 考研真题
    2012年行政管理学 简述题(每题15分,共10题) 1.为什么说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新阶段; 2.结合我国行政实践简述经济环境对我国行政系统的影响; 3.请简述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 4.现代组织理论的内容、特点; 5.简述在职能转变前提下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6.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标准; 7.简述行政伦理的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8
  • 西北工业大学2013《行政管理学》回忆版考研真题
    西北工业大学2013研究生入学初试《行政管理学》回忆版真题 一. 名词解释 行政监督 行政立法 行政决策 行政伦理 二. 简答题 1. 简述行政决策的运行机制 2. 如何建立健康的行政网络环境使之促进行政管理的发展 3. 政府公共关系的具体职能 4. 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内容 三. 论述题 1. 行政监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4
  •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考研行政管理学夏书章考研资料整理
    行政管理学 1.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 1)行政的概念---这本书所讲的行政管理,则主要是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及其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所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2)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第一,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5
  •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考研行政管理学补充考纲资料行政伦理
    第十一章 行政伦理 考纲: 1)行政伦理的发展背景、定义、功能; 2)行政伦理的结构和内容; 3)当代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规范构建与行为约束。 行政伦理是关于调整国家公务员与社会、行政机构之间、国家公务员之间,以及行政机构之间相互关系的行政行为规范的综合。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5
  •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考研行政管理学夏书章据考纲整理的资料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 导论1.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1)行政的概念;2015辨析2)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2012 2014辨析3)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内容;4)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方法。2.行政管理学在中西方的发展1)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2013辨析2)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3)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重建和发展;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5
  • 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行政管理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行政管理学
    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考研专业课试卷行政管理学上传的附件fd2c7fd3c2e508851ee1743bdfaed04e.rar(6.68KB)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行政管理学
    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专业课试卷行政管理学上传的附件d028599670806dc3e5fbd5e559a71e69.rar(426.13KB)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行政管理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南开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行政管理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苏州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行政管理学
    1.选择题 2.名词解释: 1公平理论 2 职位说明书 3 道斯矩阵 3.简答: 1 什么是"人才评价中心"极其作用 2 前馈控制的作用 3 组织的含义 4论述: 1 如何理解途径--目标理论 2试评价"传统非预算控制法"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