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考研资料之一:社会学概论的讲义(7)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3
根据人们经济活动和生活的特点,在古典生态学的理论中,曾经有过三种主要的城市区位学说,即中心区(或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
二、社区发展中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包括人口、社会群体和个人体系。其中,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密度以及人口流动与迁移,都对社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导致了社区的社会问题。应当注意人口、社会群体和个人体系与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协调。
三、文化与社区发展
社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1)社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协调;(2)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协调;(3)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协调。与乡村文化相比,城市文化具有独特的品格,包括它的科层制化、世俗化和理性化。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由于社会正处在迅速城市化的发展中阶段,协调城乡文化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4)中西文化发展的协调。
第三节 社区互动与协调发展
在当代转型社会中,社区不论其类别如何,都是一个与外界相连的开放系统。不同类型社区间的互动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的兴起与城市化
农村社区是人类聚落的初始形态。与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相对应,它具有以下—些特点:(l)人际关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2)人口同质性强,社会整合程度高;(3)具有较强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4)以传统道德和礼俗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城市作为文明的标志之一出现了。在阶级社会中,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始终存在。不过,城市地位的根本性变化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无论是城市数量还是规模,都大大超过了以前。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迅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从而导致了城乡关系的新变化、新特点。
二、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是社区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方面。传统上,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两种。
(一)城乡协调发展的融合理论
所谓城乡融合,是要从本质上消灭城乡对立,而不是要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具体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融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在此思想指导下,人们提出了实现城乡融合的三种主要理论模式,即:优先发展乡村社区的模式、重点发展城市社区的模式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模式。
关于城乡协调发展,应当坚持如下原则:(1)优势发展原则;(2)整体发展原则;(3)互益发展原则;(4)地区平衡发展原则。
(二)城市布局理论
城乡协调发展的布局理论主要是探讨城乡社区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缩小地区差别的问题。一般说来,布局理论对社区考察的重点在地理区域的比较。就我国情况而言.主要是东、中、西部的布局和沿海、内地、边疆的布局。布局的焦点是城市,而城市布局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和人口等方面的布局问题。
(1)我国城市布局的一般特点。我国城市大多数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分布是否合理不能仅从东西部国土面积的比重上简单地加以考察,应当区分平衡分布与平均分布。所谓平衡分布就是要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以及人口等因素综合考虑,从而做到合理布局,使城市布局和发展与该地区的环境开发与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协调。
(2)环境与城市布局。环境因素对于城市布局有着重要影响。一个地区的城市化速度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里的地理环境和资源。
(3)经济发展与城市布局。在某种程度上,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它们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4)人口与城市布局。城市布局本身意味着人口的再分布。同时,城市的建立与发展也与人口有关。人口在不同地区和城市的布局与发展,应与地区环境、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协调起来。
三、转型期社区的协调发展
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传统社区转变现代社区。除了城市化趋势之外,当代中国的社区转型还至少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由同质性向异质性的转变;(2)由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3)在生活方式方面,日益注重效率,生活节奏加快,并且人们的消费行为呈现多元化的特点;(4)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社区生活各方面发生变化的基础。
社区转型是一种整体性变化,给社区的协调发展增加了难度。为促进社区的协调发展,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在社区转型中,注意促进各个方面的同步性,尽快完成新的整合;(2)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以加强社区对多样化生活方式的适应性;(3)加强社区规划及预测性研究,将社区转型纳入可预测、有计划的控制轨道;(4)依据市场化要求,弱化行政干预,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培育社区内部及社区之间的自组织能力。
思考题
1、 什么是社区?社区与社会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2、 简述社区类型的划分。
3、 简述社区研究的方法。
4、 简述芝加哥学派的都市社区研究。
5、 简述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6、 试论转型期社区的协调发展。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一节 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涵义
所谓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在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标准,社会变迁可以区分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1)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可以区分出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2)按照社会变迁的方向,可以区分出进步的变迁与倒退的变迁;(3)按照变迁的性质,可以区分出进化的变迁与革命的变迁;(4)按照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程度,可以区分出自发的变迁与有计划的变迁。
三、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
导致社会变迁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制度因素、社会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因素、科学技术因素以及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等等。其中,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对于社会变迁具有决定性作用。
四、社会变迁的根源与机制
在对社会变迁之根源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西方社会学有着根本的区别。
西方社会学中,有关社会变迁的理论主要包括社会进化理论、均衡理论、冲突理论和历史循环论等。所有这些理论或解释社会变迁的模式,由于受历史唯心主义的影响,所以并不能揭示社会变迁的真正根源。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将社会变迁看作是多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除此之外,其他许多因素也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变迁。
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形必将导致社会稳定状态的变化:一是社会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二是社会结构要素的自我发展。社会变迁实际上或多或少,以各种形式发生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之中。
在研究社会变迁时,必须把社会及其变迁作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有着复杂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的系统来认识。
五、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与社会协调发展
人类在认识社会变迁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地对社会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形式和条件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并不断扩大指导与管理的范围,深化它的内容,这就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真正科学的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只有在日益现代化的社会里才有可能逐渐做到。并且,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是分层次实现的。
在一定意义上,有计划的变迁表现为特定的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而制定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的过程,同时也是决策的过程。因此,决策的科学化是实现有计划变迁的重要保证。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一、 社会现代化的概念及由来
社会现代化是近代以来社会变迁的主要类型和方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指的是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具体地说,这种发展过程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工业化、城市化和理性化等实现的。
社会现代化是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潮流。从16世纪到19世纪,西欧和北美出现了现代化历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出现了以日本和俄国为代表的第二次现代化高潮;二战以后,亚、非、拉的许多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从而掀起了现代化的第三次高潮,直到今天还在继续。
但是,从当今世界各国的情况看,现代化并没有完成。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仍然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之中,面临着不同的现代化阶段、主题和目标。
二、 社会现代化的涵义
对于现代化的探讨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一些经典理论家那里。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现代化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的时候,有关现代化的研究也在不同学科中发展起来,并且一度非常活跃。随着各国现代化实践的进展,现代化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并形成了许多颇具影响的理论模式。
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2)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3)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4)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
第三节 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社会现代化作为一种自我维持增长和创新的发展过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一体化。伴随着个人角色、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之社会地位的分化,社会在新的基础上形成高度一体化。(2)理性化。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理性化转变,或者说是理性原则的提高。韦伯比较系统地考察了理性主义的内涵。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就是理性精神。(3)科学技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在整个社会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4)经济持续而迅速地发展,表现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改变、现代工业与现代农业相互促进以及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5)城市化,即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的过程。城市化水平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标明。(6)人的现代化。一个社会的现代化,不仅是结构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包含了人的现代化过程。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首先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人的现代化。他认为,人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具体地说,它包括了14个方面的内涵。人们在现代制度和现代组织中的经历,有助于形成人的现代性。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在社会学有关现代化的研究中,人们使用了“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与“晚发外生型现代化”两个概念。前者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主要由于社会内部因素的作用而较早进入现代化过程的一种类型;后者是指主要由于社会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在世界范围内较晚开始现代化进程的一种类型。两种类型的现代化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条件
发展中国家在开始现代化进程时所面临的历史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1)发展中国家的绝大部分曾经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2)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本国腐朽反动阶级的压迫,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并迈向现代化时,基本上都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3)在发展中国家开始现代化进程时,它们不得不面对于己不利的、业已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全球社会格局。因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就表现出各种特殊性。针对发展中国家由于较晚进入现代化所导致的特殊发展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其称为“迟发展效果”。
二、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点
首先,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表现为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
其次,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异质文化和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这一过程会带来许多特殊效应:(1)外来因素的输入,不可避免地要同本国原有的传统因素和社会结构发生难以控制的对抗,引发多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民族矛盾与冲突;(2)在这种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发展,使原有社会结构关系解体或重组,因而显得更加不稳定,在有些国家甚至出现现代化“中断”的情况;(3)来自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会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损害发展中国家正常稳定的发展。
再次,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二元社会结构”将长期存在。“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城市社会和相对非现代化的农村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二元社会结构明显地、长期地存在,将会成为导致或加剧社会冲突的重要因素。
最后,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政府发挥着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1)政府是国家政治、经济独立的捍卫者、维护者;(2)政府是现代化的提倡者、计划制定者和组织者;(3)政府推动并且控制着社会现代化的过程;(4)政府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立公营企业和控制重要的经济杠杆,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第五节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已经不自觉地卷入了现代化进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分别代表着在原有社会制度内部推进现代化的器技层次和体制层次。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是并没有触动深层的社会结构。“新文化运动”代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新的重要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有望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为了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进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全面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希望在于改革,改革必须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过程。只有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的历史要求;只有改革,才能主动地、有效地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只有改革,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断自我完善。
思考题
l、什么叫社会变迁?社会变迁都有哪些类型?
2、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西方社会学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
3、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4、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5、简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6、联系实际,谈谈改革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第十四章 社会问题
第一节 社会问题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问题
对于什么是社会问题的看法有许多种。一般而言,它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一般认为,社会问题由下述四种要素构成:(1)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的情况;(2)这种失调情况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3)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4)这种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二、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一般地说,社会问题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破坏性和集群性、客观性和主观性。
(一)普遍性与变异性。一般而言,社会问题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这就是其普遍性。同时,社会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以及不同的时代里,又具有一定的不同,这就是其变异性。
(二)复合性与周期性。所谓复合性是指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社会后果等方面通常具有复杂性;所谓周期性是指社会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反复出现的特性。
(三)破坏性与集群性。所谓破坏性是指社会问题对于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威胁、损害的破坏性作用;所谓集群性是指社会问题往往不是单个独立地出现,而是呈现出相互联系在一起,并集中爆发的性质,从而使得社会问题的破坏性更强。
(四)客观性与主观性。所谓客观性是指社会问题总是以特定社会中客观存在妨碍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社会现象为依据的,没有客观现象的存在,社会问题也就无从确认;所谓主观性是指对社会问题的发现、认识、评估和解释,总是带有相当浓厚的主观成分,不同的人们对于同一现象所作出的判断往往有所不同。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基本类型
社会问题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从社会问题发生的领域上,可以区分出政治性社会问题、经济性社会问题、文化性社会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等等。
从社会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上,可以区分出人口问题、贫困问题、环境问题、犯罪问题,等等。
从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地区差异上,可以区分出普遍性社会问题和特殊性社会问题两大类。所谓普遍性社会问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普遍发生在各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所谓特殊性社会问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在某类(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
从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上,可以区分出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和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是指由于社会结构自身的不合理或失调所导致的问题;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是指由于某种(些)障碍性因素的存在,防碍社会结构正常发挥功能所导致的问题。
从社会体制与社会成员行为上,可以区分出体制性社会问题与行为性社会问题。体制性社会问题是指由于社会体制本身的原因所导致的问题;行为性社会问题是指由于社会成员行为的原因所导致的问题,特别是指社会成员的行为偏离正常社会规范所导致的问题。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理论解释
有关社会问题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社会整合论、文化失调论、社会解组论、价值冲突论、社会病理学的观点、越轨行为论、标签论,等等。
(一) 社会整合论
社会整合是指社会的不同要素、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也叫社会一体化。社会整合论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整合程度的高低有着密切关系。在整合过严或整合不足两种情况下,都容易产生社会问题。
(二) 文化失调论
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认为,在文化发生变迁时,组成文化的各个部分,其变迁速度是不一致的。一般而言,文化的物质部分先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后发生变化。而在非物质文化中,制度性文化又先于观念性文化发生变迁。这样,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差距和错位,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该理论也叫“文化堕距论”。
(三) 社会解组论
社会解组与社会整合相对应,其极端的情况,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从而使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社会联系中断,社会处于混乱的原子化状态。社会解组论认为,正是社会解组导致了社会问题的产生,而社会解组则是由于急速的社会变迁。要解决社会问题,关键在于尽快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重构社会的价值体系。
(四) 价值冲突论
该理论认为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正是由于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个人间、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差异,才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要解决社会问题,必须使用交涉、达成协议和使用权力等办法。
(五) 社会病理学的观点
持此种观点的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在正常情况下是健康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出现毛病的表现。而社会之所以出毛病,主要是由于社会化的失败,即没有培养出能够遵守社会规则,接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合格的社会成员。在这里,有的人把社会化的失败归咎于社会成员自身的原因,如自身的生理素质;有的人则归咎于不良的社会环境。社会病理学的观点认为,要解决社会问题,关键在于治疗社会中有毛病的部分或个人。
(六) 越轨行为论
该理论认为,越轨行为就是违背社会规范之期望的行为。社会问题的产生正是越轨行为的结果。要解决越轨行为,治理社会问题,关键在于对有关人员进行再社会化,同时,合理分配生活机会,完善社会成员达到社会目标的手段。
(七) 标签论
该理论侧重于关心社会问题的主观定义过程,关心社会问题所引起的社会反响,而不是关心问题自身的原因和性质。它认为,社会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观上的认识和规定(或“贴标签”)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种社会现象,如果人们认为它是成问题的,慢慢地,这种现象就真得成了问题。要解决社会问题,一方面要改变定义的标准,另一方面,要尽量消除指称所带来的利益。
第四节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由于历史欠帐、文化传统的消极影响、社会结构的不稳、社会变迁的不平衡以及国际环境的不良影响,各种社会问题是广泛存在的。
大体上,可以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区分为两大类型,即历史遗留问题和转型中的新问题。这两种问题的叠加,使得中国社会转型的步履更加艰难。
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的问题。首先,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是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问题,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不抵触;其次,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一些社会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如腐败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等,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第三,应该承认党和政府在解决一些重大社会问题方面已经作出了很大努力,例如贫困问题等,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缓解;第四,应当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为缓解和根除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也必须承认,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完善和发展;第五,应当承认,针对社会问题的科学研究,对于解决社会问题之对策的各种探讨,在客观上发挥着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维护社会良性运行的积极作用。
思考题
1、 什么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2、 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3、 如何区分社会问题的不同类型?
4、 应用社会问题的有关理论,联系当前中国实际,举例分析社会问题。
5、 应该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
第十五章 社会控制
第一节 社会控制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控制
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最早提出了社会控制的概念。在他看来,社会控制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统治,可以区分出三种类型,即对于意志的控制、对于情感的控制和对于判断的控制。
一般而言,社会控制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在广义上使用社会控制这一概念。
相关话题/社会学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考研资料之三:历年真题
05年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 1孔德; 2斯宾塞; 3马克思; 4费孝通; 5社会化; 6参与观察; 7社区; 8社会流动; 9自杀论; 10家庭。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社会学冲突论基本观点代表人物; 2互动论观点及代表人物; 3社会学基本研究方法评述。 三、论述题:(30分) 建立和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考研资料之二: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复习题
第一编 社会运行概述 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 孔德提出,社会学术语,区别于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社会条件: A.18、19世纪西方的两次大革命:1789,法国政治大革命(思想大革命)。18世纪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的产业革命。 B.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西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最新社会学考研真题集锦(10北大等)
2010北大考研社会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城乡二元结构 2、共同体 3、初级社会群体 4、新功能主义 二、论述题 1、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进程中,群体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发生条件及预防措施。 2、试述孔德的人类认识阶段理论,并阐述其意义。 3、试分析下列四个概念的联系:文化、社会化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2从择校到备考,河海大学社会学专业学姐告诉你该怎么做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楼主是河海大学社会学业的学姐,她从择校到初试准备,为各位提供了绝佳的参考意见,同时还包括各个阶段的复习任务以及初试推荐用书,考研er们快来看看呀~ 一、关于选择 河海社会学研究生性价比比较高,全国排名15名左右。移民社会学、环境社会学是其比较强的研究方向。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考研加油站 2019-01-06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教育心理学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2012年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教育心理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2年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教育心理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教育心理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3年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教育心理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内容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2019年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81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指定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
目录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4种电子书。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指定教材配套题库[电子书]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电子书]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2019年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81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研全套资料
目录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8种电子书。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指定教材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电子书]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赠5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免费下载][电子书]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笔记和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山东大学2019年613社会学原理考研大纲
613-社会学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为选拔大学毕业生升入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的招生考试需要,结合《社会学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实际,制定本考试大纲,检查考生社会学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考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学习能力。二、考试要求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考察考生运用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参考书整理(2018.8.28)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参考书推荐使用如下:一、参考书目及其资料该书目信息非官方公布,仅为已经考上的学姐整理出来的,大家做一下比较再购书。(一)社会学理论参考书目及其复习重点1.社会学: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全书都是复习的重点,应该重点掌握。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和《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 ...参考书目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分专业计划数
历史与社会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分专业计划数 历史与社会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分专业计划数.pdf ...考研招生报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2019年考研专业目录
从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获悉,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2019年考研专业目录已公布,详情如下: 历史与社会学院 专业代码及名称: 030300社会学 拟招生 ...专业目录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上海大学2019年社会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035200社会工作(社会学院,学院代码037)社会工作硕士(MSW)系国际通行的专业硕士学位,旨在培养社会工作的实务人才。本系MSW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能够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充分掌握和熟悉我国社会政策以及社会服务机构 ...专业目录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上海大学2019年社会学院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035200 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硕士(MSW)系国际通行的专业硕士学位,旨在培养社会工作的实务人才。本系MSW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能够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充分掌握和熟悉我国社会政策以及社会服务机构运作过程,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 ...专业目录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上海大学2019年社会学院学术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027000统计学030301社会学030302人口学030303人类学030304民俗学030301 社会学上海大学社会学专业是全国四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085一流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上海市高峰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四 ...专业目录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7-2018年研究生教育分学科排行榜:社会学
摘要:2017年9月,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和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发布的2017版中国研究生教育分学科排名中,发布了98个一级学科排行榜,下面分别公布2017-2018年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分学科排行榜的前20%(4星级以上)名单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