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考研笔记(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7


二、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
    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是经院哲学内部的争论。
(一)争论的焦点
     是关于一般(概念)或共相是否实在的问题,或者说究竟“一般”(共相)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殊相)是实在的。
(二)问题的由来
     来源于3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者波菲利提出认为是最高级的问题的三个问题:
(1)共相是否独立存在,或者仅仅存在于理智之中?
(2)如果它们是独立存在,它们究竟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3)如果它们是无形的,它们究竟与感性事物相分离,还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中,并与之一致?
      6世纪的哲学家波埃修把问题引进,并强调其研究价值。
      12世纪时问题成为神学家关注的焦点。
(三)唯名论的观点
    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
    不过有极端的唯名论和温和的唯名论的区分:
    极端的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
    温和的唯名论认为共相是一般概念,是心灵对个别事物的个别性质加以概括或抽象而得的,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四)实在论的观点
    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
    实在论也有极端派和温和派的区分:
    极端的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
    温和派认为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质。
(五)争论的哲学意义
    争论的焦点实际上是希腊哲学中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着重探讨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因此,争论就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哲学活动,是哲学基本派别斗争的特殊形式。列宁说:“当然,中世纪唯名论者同实在论者的斗争和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
(六)争论的社会意义
    争论绝不是一场纯思辨的争论,是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的反映。
二、坎特伯雷的安瑟尔谟
(一)生平活动
       Anselm of Canterbury、1033——1109年。早期实在论最著名的代表。
(二)关于信仰与理性的关系的观点
      1、不否定理性的作用。
      2、认为“信仰,然后理解”。
(三)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1、“本体论证明”的内容;
         推理形式:
      2、对“本体论证明”的辩护:
        (1)高尼罗对安瑟尔谟的证明的反驳:
        (2)安瑟尔谟对反驳的辩解:
(四)关于同罗色林的争论
        他同罗色林的争论代表了实在论同唯名论的第一次交锋。
三、罗瑟林
(一)生平活动
      Roscellinus、约1050——1125年。极端唯名论的代表。
(二)主要思想
     1、认为真正的实体只是个别事物。
     2、认为共相(一般概念)不表示个别事物之外的实在,如果是实在的话,只是表示声音而已。
     3、在逻辑上对“三位一体”教义产生了异议解释。
四、阿伯拉尔
(一)生平活动
    Peturs Abalard、1079——1142年。温和的唯名论的代表。
(二)关于理性与信仰的关系的观点
1、他不是一般地承认理性的作用,而是从更深刻的意义上去认识理性的作用。
    认为辩证法的首要任务不是证明、解释,而是探索、批判。
    认为辩证法可以帮助找到产生信仰的不确定性的原因。
2、认为理性与信仰不是对立的,“真理不会反对真理”。
(三)“概念论”的唯名论思想
1、对实在论和极端唯名论的批判:
   对极端实在论和温和实在论关于存在共相实在的观点的分析批判。
   对罗色林的极端唯名论否定一般概念的意义的观点的分析批判。
2、“概念论”的主要观点:
(1)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共相不是实体,也不表述个别实体以外的实体。
(2)共相作为名词是有形的,作为名词的意义是无形的,但心灵中有关于它的印象。
(3)共相表述的事物共同状态在感性事物之中,但共相把握这一状态的方式却在理智之中,表现为心灵中的一般印象。
(4)个别事物是产生共相的原因,但共相一旦产生,便成为不依赖个别事物的心灵印象。
思考题
1、解释“经院哲学”。
2、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的证明”。
3、解释“唯名论”、“实在论”。
4、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焦点是什么?



第九章 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托马斯主义
一、阿维洛伊主义和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
(一)阿维洛伊主义
    13世纪经院哲学在利用希腊哲学方面,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以柏拉图哲学为主变为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主。在促成这个变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是阿维洛伊主义。
阿维洛伊主义是12世纪在西班牙流行的一种“穆斯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阿拉伯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也叫“西部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相对于另一派叫“东部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穆斯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而言),因其代表人物为阿维洛伊(Averroe)而得名。
    阿维洛伊主义由于是在阿拉伯人翻译和注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形成的,所以它主要的还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其中对经院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观点有:
(1)认为物质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但是在空间上是有限的,所谓从“无”中创造出世界的学说,是神学家最荒谬的臆造之一。
(2)“双重真理论”:认为哲学和宗教归根到底导致同一个真理。二者追求真理的形式不同。哲学高于神学。
(二)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
    阿维洛伊主义是西欧人重新认识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重要途径,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就是阿维洛伊主义被译成拉丁文的形式进行传播的思想,也叫“世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代表人是巴黎大学的西格尔(Siger of Barbant、1240—1284年)。
    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使亚里士多德主义对经院哲学的影响具有了直接的现实性。其对经院哲学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主要是以上阿维洛伊主义所主张的观点。
二、托马斯主义
(一)托马斯(Thomas Aquinas)的生平活动
(二)托马斯论哲学和神学的关系
1、认为哲学和神学是两门不同的科学。
(1)认为区分科学的标准不在于客观对象,而在于研究方式,同样的对象可以被不同的方式认知而成为不同科学的研究对象。神学和哲学有着共同对象,但哲学以理性认识它们,神学靠天启认识它们,两者因此是两门独立的科学。
(2)认为神学虽然也使用演绎推理,但它的演绎前提与哲学的不同,而判断一门学问是否科学的标准取决于它是不是一个演绎体系,因此神学和哲学是不同的科学。
(3)认为“在哲学外,建立一种凭上帝启示的学问,是有益的”。好处是人类的拯救来的更合适、更准确。
2、认为神学高于哲学,哲学是神学的奴仆。
(1)认为神学“在思辨和实践两方面都超过其他科学”,因此神学高于哲学。
(2)认为人的理性属于自然,而上帝的恩典又是成全自然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神学需要哲学。认为神学可借哲学“来把自己的义理讲得更清楚些”。
(三)托马斯的“形而上学”
    托马斯从维护神学的目的出发,在他的“形而上学”中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思想。
1、关于“存在”的意义的观点。
(1)认为存在的意义指活动本身,是赋予一切事物现实性的活动,不是指一个事物或一类事物。因此,它的特征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也就是使潜在转变为现实的活动。
(2)认为存在高于、由于和先于本质。
2、关于“实体”的划分的观点。
   托马斯根据存在与本质、形式与质料的关系不同,把实体看作由高级到低级的等级系统,体现了他的温和的实在论的态度。这个等级系统为最高实体上帝、精神实体、物质实体。
(四)托马斯对上帝存在的论证
      相对于安瑟尔谟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托马斯的证明属于后天的证明,即是从经验出发的证明。
1、从事物的运动或变化方面论证。
2、从动力因的性质来讨论上帝的存在。
3、从可能和必然性来论证上帝的存在。
4、从事物中发现的真实性的等级论证上帝的存在。
5、从世界的秩序(或目的因)来论证上帝的存在。
(五)托马斯的认识论
感觉论
理智论
意欲论
1、感觉论
   托马斯的认识论与他的实体学说是一致的,因此他首先论及以有形事物为对象的认识形式——感觉。
(1)认为感觉是知识的一个来源,知识开始于感觉。
   他说:“有感觉才能理解”,“只有当感觉健全、精确时,心灵才能自由驰骋”。因此他认为感觉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犯错误的。
(2)认为认识在由感觉到理智的过程中,感觉区分为外感觉和内感觉两种形式。
    外感觉是以有形事物为对象的感官活动,根据感官和感觉对象的结合的区分标准,分成看觉、听觉、嗅觉、尝觉、触觉五种,其中触觉是最基本、最一般的外感觉。人的外感觉并不高于动物的外感觉。
    内感觉以可感形式为对象,它是对外感觉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印象进行再认识,它能在各种条件下,包括在事物不出现的情况下,从各方面认识事物全部。它包括有通感、辨别、想象、记忆四种形式,其中想象是最重要的内感觉。想象意味着理智潜在地参与了感觉活动,因此想象是思想的初级阶段。人的内感觉超过动物的内感觉。
2、理智论
    托马斯是把理智活动看作比感觉活动更高级的认识活动来论述的。
(1)认为理智活动以抽象形式为对象,人的灵魂的理智活动也是知识的一个来源。
(2)认为人的灵魂的理智活动就是抽象活动,抽象活动是在感性活动内部自发产生的,他是把可感形式中的质料因素,即一切于具体形状、大小有关的印象完全排除,达到对无形的、普遍的形式的认识。
(3)认为人的理智从有形事物抽象出来的普遍概念也就是共相,共相一方面是存在于人的思想中的独立概念或名称,另一方面又是存在于可感个体之中的普遍实在,是普遍概念的对应物。他在此企图调和唯名论和实在论。
3、意欲论
(1)认为人除了认知活动外,还有意欲的活动方式。意欲是人从内到外的活动,它以外部事物为目的,把自己的力量施加在外物上,改变或利用外物,外物的变化是意欲在心灵之外造成的结果。意欲也就是人的行为。
(2)认为意欲分为感性意欲和理性意欲两种,它们的差别就如感觉与理智、动物与人的差别一样。
    感性意欲是动物意欲,是人的自然意欲;理性意欲则是意志。很显然他认为意志要比感性意欲高级。
(3)认为人的行为分为“人性行为”和“人的行为”。
    人性行为是完全由理性意欲支配的行为,它出自人所特有的属性,是理智与意志相统一的行为;人的行为则是由理性意欲与动物意欲共同支配的行为,它出自人的本质。
(六)托马斯的伦理学
     托马斯的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加神学的结果。
(1)认为道德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上帝,直接目的是幸福,幸福和上帝的关系是共有的善和最高的善的关系。
(2)认为德性分为基本德性和神学德性。
     基本德性是以理性为标准的意志的习惯,有谨慎、正义、节制和坚韧四种;神学德性是意志遵循上帝启示和使徒教导而培养出的好习惯,包括有信、望和爱。
(3)认为“自然律”即关于人的本性的规律是上帝制定的永恒律,并铭刻在人的心灵中,表现为人的自然禀赋和倾向。
     “自然律”内容为:趋善避恶以保全生命,通过夫妻关系来繁衍后代,在和平的环境里探索真理,服从法律以保持社会秩序。
(七)托马斯的政治学
      托马斯的政治学具有明显的宗教目的。
(1)同意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社会的动物”的观点,因此认为社会和国家是自然的,国家是为了公共的善而建立的。
(2)认为教会追求超自然的善高于国家谋求的公共的善,因此教会高于国家。
(3)认为国家制定的人类的法规依据于自然律,是成文法的自然律。
     成文法的来源有:一是上帝直接向人类宣布的神律,二是人的信仰与理性。
(4)认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都是好的国家形式,其中君主政体为最好。
思  考  题
1、解释“阿维洛伊主义”。
2、托马斯主义关于对上帝存在的论证。
3、托马斯主义的认识论观点。



第十章 英国的经院哲学家

一、罗吉尔 ? 培根
(一)生平活动
(二)关于基督教学术的革新思想
1、论人类认识错误的根源
    培根认为在下面四个方面造成了人类认识的障碍,导致错误的认识:
(1)崇拜权威的教条主义。(“靠不住的、不适当的权威的榜样”)
(2)因袭守旧的保守主义。(“习俗的长期性”)
(3)盲目的信仰主义。(“无知民众的意见”)
(4)夸夸其谈、不学无术。(“以虚夸的智慧掩饰无知”)
2、对新学科内容的设想
   培根提出要改革哲学的学科内容,以适应现实的需要。他提出的新学科由五部分组成,即数学、语言学、透视学、实验科学和伦理学。这体现了他提倡的科学理性精神。
(三)论实验科学
   培根在哲学的学科组成中提出了“实验科学”的新学科,他因此也就成为第一个使用“实验科学”的人,他极力地推崇实验科学,不仅从理论上向人们阐明实验科学的重要性,而且提出过很多有用的设想,可称之为实验科学的先驱。
1、关于实验科学的优越性的论证
(1)认为它具有实证性,能证明科学的结论。
     他在此阐述了逻辑证明(推理)与实验的关系,认为如果推理证明是确定知识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实验科学就是确定性的充分条件。他说:“一切事物都必须被经验证实”。
(2)认为它具有工具性,如果没有实验的帮助,其他科学便达不到目的。
(3)认为它具有实用性,它不仅仅是其他科学的工具,而且是达到人为目的的工具。
二、约翰 ? 邓 ? 司各脱
(一)生平活动
(二)论形而上学与神学、理性与信仰的区别
     司各脱对形而上学与神学在各方面的区别进行了论述,从而严格地区分了形而上学与神学,这对淡化神学对哲学的影响,使哲学非宗教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1)认为作为形而上学的对象的“是者”有两种样式:作为上帝的无限存在和作为被造物的有限存在,由于有限与无限是非连续的,不能相通,所以不能从有限存在去推理、证明无限存在。他在此说明了哲学并不能完全对上帝进行论证。
(2)认为神学不证明上帝的存在,上帝存在对神学来讲是先设定的存在,神学的对象是上帝的属性。
(3)认为形而上学虽然可以证明上帝的存在,但它不能提供上帝属性的知识,它只能提供有限存在的属性的知识。
(4)认为人的理智属于有限存在的样式,上帝的理智属于无限存在的样式,两者不能相通,人的理智达不到神学的高度。
(5)认为上帝的属性只能是信仰的对象,神学是信仰的学问,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门实践的学问。
(三)个性学说
     司各脱在唯名论和实在论的论争中,提出“个性”来说明事物的特殊本质的实在性,具有独创性,也说明了他的“精细”风格。
(1)认为实在论在承认形式是一类实体的共同本质的情况下,不能把质料作为实体个别化的原则。
     质料只是实体的量的规定性,它是在本性上后于实体的,作为实体的属性是不能决定实体自身的。
(2)认为决定实体个别性的是在实体中的“个性”要素,个性是“决定一事物是这个而不是那个的本性”。
(3)认为个性是决定实体的终极因素,是没有性质解释的,在逻辑上是不能被定义的。
(4)认为形式、质料、个性共同构成事物的实在本质。
(四)论自由意志
     在司各脱的思想中,有关于意志的无限支配作用的阐述,使其思想具有意志主义的特征。
(1)认为上帝具有无限的理智和无限的意志两个方面,意志对理智具有自由决定的作用。
(2)认为人的灵魂也有理智和意志两种功能,在两者的关系上,是意志支配理智,而不是理智支配意志。
     原因:只有当人们愿意知道某一对象时,他才会运用他的理智。
(3)认为归根结底是上帝的无限意志支配一切,包括人的意志。
三、威廉 ? 奥康
(一)生平活动
(二)新唯名论
    奥康通过在唯名论中引入13世纪的词项逻辑的有关研究结果,重新对事物的的性质和概念内容作解释,发展出新唯名论理论。
1、关于词项概念的逻辑功能的论述
(1)认为观念符号有指称和指代两种不同的逻辑功能,“指称”是符号自身具有的代表功能,“指代”是符号在命题中才具有的代表功能。
(2)认为殊相是专名,具有对一个个别事物的指称功能和对其他专名的指代功能;而共相就只有对个别事物的概念或思想的指代功能。这样共相与殊相的区别变成了名称概念的逻辑功能的区别。
2、对“普遍性”的唯名论解释
   由于唯名论只承认个别事物是实在的,因此实在论常在科学研究对象具有普遍性、谓词的表述对象具有普遍性和定义对象具有普遍性这三个问题上为难唯名论,奥康运用指称和指代的区别理论对以上三个问题做出了解释,回应了实在论的责难。
(1)认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毫无疑问地要有普遍性,是共相及其组成的普遍命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存在与共相对应的实体,因为这里的共相并不指称任何东西,而是指代殊相,实际存在只是个别事物,只不过它们不直接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而已。
(2)认为在命题“所有S是P”中,谓词P并不指称主词S所指称的东西的任何一部分,它正确表述主词的功能是它的指代功能,因此,谓词可以普遍地表述个别事物,不需象实在论者那样设立一个与谓词相对应的普遍实在对象。
(3)认为在定义的命题“X是Df”中,根据语言单位只能与语言单位互换和定义与定义对象有互换性的原理,定义对象不是实体或实在的类,而是普遍词项,定义不过是对所有被定义的对象的名称(不管它们是殊相还是共相)的指代。另外,Df应是指代的指代,比一般命题的谓词P有更高的概括作用。
3、论自明知识与证据知识的区分
(1)认为知识的真假始于命题的真假,判断命题的真假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通过了解命题中词项之间的关系;二是根据词项与事物之间是否有对应关系。
(2)认为对词项之间的意义联系的认识叫做抽象认识,如“苏格拉底是人”;对词项与事物之间有无联系的认识叫做直观认识,如“苏格拉底在跑”。
(3)认为由直观认识复合组成证据知识,由抽象认识复合组成自明知识。
(4)认为直观认识表达偶然命题,证据知识是偶然知识;抽象认识表达必然命题,自明知识是必然知识。
(三)“奥康的剃刀”
    奥康的新唯名论是反对实在论的,直接针对的就是实在论设置的普遍实在,在他看来,它们统统是无必要的、多余的,要坚决把它们剔除掉。后人把他的这个理论设立原则叫做“奥康剃刀”。
    “奥康剃刀”用奥康的话表述为:“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后人的表述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质”。
     它也叫做一条思维经济原则。
思 考 题
1、罗吉尔 ? 培根关于实验科学的优越性的观点。
2、司各脱对“普遍性”的唯名论解释
3、解释“奥康剃刀”。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

一、文艺复兴运动简介
(一)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
1、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末叶,是欧洲封建社会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时期。
2、自然科学发展的状况。
3、古希腊罗马自然科学著作与哲学著作的发现与利用状况。
(二)“文艺复兴”的含义
1、描述性的含义:
   十四世纪以后,随着古代典籍陆续从阿拉伯重新传入欧洲,在反对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斗争中,先进思想家们对非基督教的古代世俗文化发生了兴趣,怀着极大的热情搜集、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发掘古代文化遗产,研究古代语言、历史、文艺、科学和哲学,仿照古典作品进行创作。古典文化的研究,蔚然成风。这就是说谓“文艺复兴”。
2、实质意义:
   实质上是借古希腊文化,作为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一次新的文化、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开始。
(三)文艺复兴运动群英谱
1、文学家代表:
2、艺术家代表:
3、科学家代表:
4、哲学家代表:
5、宗教改革思想家代表:
6、社会政治思想家代表: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一)人文主义的含义和基本精神
1、人文主义的含义
原义:即“人文学”,指一种与神学相区别的世俗的学问,包括文法、修辞学、历史学、诗艺、道德哲学等。
哲学上的含义:指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2、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
抬高人的地位,贬抑神的地位。“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
(二)人文主义的核心和哲学基础——人性论
1、反对中世纪抬高神、贬抑人的地位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
2、认为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要求人生的享乐和个性的解放,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
3、认为理性是人的天赋本性,反对神学贬低理性的观点。
4、认为人性包含着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三)人文主义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社会意义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思想
    文艺复兴另一个历史功绩是“自然的发现”,表现为自然哲学的思想:
对世俗生活的重视必然引起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使人们开始用科学的方法而不是神学的眼光去面对自然界,为16世纪以哥白尼的天文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繁荣打下了基础。因此称文艺复兴带来了“自然的发现”。

相关话题/哲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我整理的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绝对有用)心血之做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 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2020年中国哲学史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1章 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1.1 考点归纳 1.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 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 2.1 考点归纳 2.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墨子建构的墨家哲学 3.1 考点归纳 3.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 早期儒家的性命说与孟子对儒学的深化 4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年真题(2001-2014)
    2014年考研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 形而上学 理想与现实 合目的性 系统的整体性 二、材料:(非马哲专业) 马克思:手推磨产生了封建社会 恩格斯: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三、论述: 知、行的关系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中国哲学史考研高分必备笔记经典版本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考古发现:1、蓝田人2、北京人3、元谋人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 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三)(一方面)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哲学名校历年考研真题
    2001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试题 一、释词 心斋 ;人副天数; 独化;道统;格物;三世说; 二、翻译(略) 三、简答 1、庄子是如何继承和发挥老子的思想的? 2、什么是法界缘起论?华严宗是如何论证法界缘起的? 3、朱陆之争的内容及其意义。 四、论述 中国哲学中,天人和一论有哪几种理论形态?请分别予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2020年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A考研全套资料
    目录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8种电子书。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电子书]全国名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免费下载]2.参考教材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电子书]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2
  • 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11中西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2012年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12年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2014年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14年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
  • 2019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869现代西方哲学考研全套资料
    目录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9种电子书。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考研真题[电子书]同济大学人文学院869西方现代哲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免费下载]2.参考教材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电子书]邓晓芒《西方哲学史》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
  •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869西方现代哲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2012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西方现代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7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西方现代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7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西方现代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同济大学人文学院8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
  • 2019年复旦大学830科学技术哲学考研大纲
    830科学技术哲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范围考试内容主要涉及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核心问题、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流派,注重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对相关论题的分析能力。考试范围以下面所列参考书中涵盖的内容为限。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复旦大学825中国哲学史考研大纲
    825中国哲学史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范围一、先秦哲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大学》、《中庸》、《易传》;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墨家后学;法家: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 名家:公孙龙子、惠施二、秦汉哲学:黄老,贾谊,董仲舒,《淮南子》,谶纬,《白虎通》,王充三、魏晋哲学:玄学:王弼、郭象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复旦大学826外国哲学史考研大纲
    826外国哲学史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范围外国哲学史(从古希腊到现代)科目试卷,范围涵盖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文艺复兴哲学、西方近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现代英美哲学、现代欧陆哲学等;内容涉及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理论、主要概念,主要著作,涉及部分当代西方哲学前沿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复旦大学82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考研大纲
    82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范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而且作为哲学基础贯穿于其他两大组成部分即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并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纯粹的哲学著作,而且包括他们以其他学科形式如政治经济学形式出现的著作。本科目考试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复旦大学716哲学综合知识考研大纲
    716哲学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范围哲学综合知识科目试卷,范围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和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本科目试卷的内容,涉及上述学科的基本问题、主要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理论、主要概念,主要著作,并涉及部分当代前沿问题。本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829哲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
    829哲学专业综合2019年硕士专业课考试大纲829哲学专业综合考察A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或B中国哲学概论或C自然辩证法概论,考生只能对A、B、C三部分中的A部分或B部分或C部分答题,不能同时对A、B、C三部分考题做答。A.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的哲学范畴;时空是物质运动存在形式;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