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各论—表13 督脉 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腧穴名 |
特定穴 |
定位 |
主治 |
刺灸方法 |
腰(yāo)阳(yáng)关(guān) |
|
后正中线,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
①腰骶疼痛,下肢痿痹;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③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 |
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 |
命(mìng)门(mén) |
|
后正中线,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
温阳要穴。①腰脊强痛,下肢痿痹;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不孕等妇科病证;③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病证;④小腹冷痛,腹泻 |
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 |
至(zhì)阳(yáng) |
|
后正中线,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
①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病证;②咳嗽、气喘;③腰背疼痛,脊强 |
向上斜刺0.5-1寸 |
大(dà)椎(zhuī) |
|
后正中线,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
①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②骨蒸潮热;③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④项强,脊痛;⑤风疹,痤疮 |
向上斜刺0.5-1寸 |
哑(yǎ)门(mén) |
|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
①暴喑,舌缓不语;②癫狂痫、癔症等神志病证;③头痛,颈项强痛 |
正坐位,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 |
风(fēng)府(fǔ) |
|
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
祛风要穴。①中风、癫狂痫、癔症等神志病证;②头痛、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失音、目痛、鼻衄等内、外风为患病证 |
正坐位,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 |
百(bǎi)会(huì) |
|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
①痴呆、中风、失语、瘈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症等神志病证;②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③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 |
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可用灸法 |
神(shén)庭(tíng) |
|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
①癫狂痫、失眠、惊悸等神志病证;②头痛、目眩、目赤、目翳、鼻渊、鼻衄等头面五官病证 |
平刺0.5-0.8寸 |
水(shuǐ)沟(gōu) (人中) |
|
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
①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为急救要穴之一;②癔症、癫狂痫、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③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病证;④闪挫腰痛 |
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掐按 |
经络腧穴各论—表14 任脉 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腧穴名 |
特定穴 |
定位 |
主治 |
刺灸方法 |
中(zhōng)极(jí) |
膀胱募穴;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 |
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
①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病证;②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尽、带下等妇科病证 |
直刺1-1.5寸;孕妇慎用 |
关(guān)元(yuán) |
小肠募穴;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 |
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
保健要穴。①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②少腹疼痛,疝气;③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④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泌尿系病证;⑤遗精、阳痿、早泄、白浊等男科病;⑥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
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
气(qì)海(hǎi) |
肓之原穴 |
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
保健要穴。①虚脱、形体羸瘦、脏器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②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③小便不利、遗尿等泌尿系病证;④遗精、阳痿、疝气;⑤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
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
神(shén)阙(què) |
|
脐窝中央 |
①虚脱、中风脱证等元阳暴脱;②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等肠腑病证;③水肿,小便不利 |
因消毒不便,所以一般不针,多用艾条灸或艾炷隔盐灸 |
中(zhōng)脘(wǎn) |
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
①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②黄疸;③癫狂,脏躁 |
直刺1-1.5寸 |
膻(dan)中(zhōng) |
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
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或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
①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等胸中气机不畅的病证;②产后乳少、乳痈、乳癖等胸乳病证 |
平刺0.3-0.5寸 |
天(tiān)突(tū) |
|
胸骨上窝正中 |
①咳嗽、哮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等肺系病证;②瘿气、梅核气、噎膈等气机不畅病证 |
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方刺入1-1.5寸。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以防刺伤肺和有关动、静脉 |
廉(lián)泉(quán) |
|
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
中风失语、暴喑、吞咽苦难、舌缓流涎、舌下肿痛、口舌生疮、喉痹等咽喉口舌病证 |
向舌根斜刺0.5-0.8寸 |
经络腧穴各论—表15 下列常用奇穴 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部位 |
腧穴名 |
定位 |
主治 |
刺灸方法 |
头颈部 |
四(sì)神(shén)聪(cōng) |
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
①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等神志病证;②目疾 |
平刺0.5-0.8寸 |
印(yìn)堂(táng) |
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
①痴呆、痫证、失眠、健忘等神志病证;②头痛,眩晕;③鼻衄,鼻渊;④小儿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
提捏局部皮肤,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
|
太(tài)阳(yáng) |
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 |
①头痛;②目疾;③面瘫 |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
|
背部 |
定(dìng)喘(chuǎn) |
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穴)旁开0.5寸 |
①哮喘,咳嗽;②肩背痛,落枕 |
直刺0.5-0.8寸 |
夹(jiá)脊(jǐ) 华佗夹脊 |
背腰部,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
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
直刺0.3-0.5,或用梅花针叩刺 |
|
胃(wèi)脘(wǎn)下(xià)俞(shu) |
背部,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①胃痛,腹痛,胸胁痛;②消渴 |
斜刺0.3-0.5寸 |
|
腰(yāo)眼(yǎn) |
背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凹陷中 |
①腰痛;②月经不调,带下;③虚劳 |
直刺1-1.5寸 |
|
上肢 |
十(shí)宣(xuān) |
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
①昏迷;②癫痫;③高热,咽喉肿痛;④手指麻木 |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
八(bā)邪(xié) |
手背各指缝中的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
①手背肿痛,手指麻木;②烦热,目痛;③毒蛇咬伤 |
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
|
外(wài)劳(láo)宫(gōng) |
左手背侧,第2、第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 |
①落枕,手臂肿痛;②脐风 |
直刺0.5-0.8寸 |
|
下肢 |
膝(xī)眼(yǎn) |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即犊鼻穴) |
①膝痛,腿痛;②脚气 |
向膝中斜刺0.5-1寸,或透刺对侧膝眼 |
胆(dǎn)囊(náng)穴(xué) |
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 |
①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胆腑病证;②下肢痿痹 |
直刺1-2寸 |
|
阑(lán)尾(wěi)穴(xué) |
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穴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足三里穴下约2寸处 |
①急慢性阑尾炎;②消化不良;③下肢痿痹 |
直刺1.5-2寸 |
刺灸法各论—表1 灸法的种类及其适应证
常 用 灸 法 |
艾灸 |
艾炷灸 |
直接灸 |
瘢痕灸 |
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 |
无瘢痕灸 |
治疗一般虚寒性疾患 |
||||
间接灸 |
隔姜灸 |
治疗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以及风寒痹痛等病证。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
|||
隔蒜灸 |
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证。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 |
||||
隔盐灸 |
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病证。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 |
||||
隔附子饼灸 |
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病证。有温补肾阳等作用 |
||||
艾条灸 |
悬起灸 |
温和灸 |
多用于灸治慢性病 |
||
雀啄灸 |
多用于灸治急性病 |
||||
回旋灸 |
|||||
实按灸 |
太乙针灸 |
治疗风寒湿痹、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病证 |
|||
雷火针灸 |
|||||
温针灸 |
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 |
||||
温灸器灸 |
一般灸治均可采用,最适宜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 |
||||
其他 灸法 |
灯火灸 |
具有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小儿痄腮、小儿脐风合胃痛、腹痛、痧胀等病证 |
|||
天灸 |
白芥子灸 |
治疗关节痹痛、口眼斜,或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哮喘等症 |
|||
蒜泥灸 |
敷涌泉穴治疗咯血、衄血,敷合谷穴治疗扁桃体炎,敷鱼际穴治疗喉痹等 |
||||
斑蝥灸 |
可治疗癣痒 |
治疗总论—表1 阴经五输穴表
经脉名称 |
井(木) |
荥(火) |
输(土) |
经(金) |
合(水) |
手太阴肺经 |
少商 |
鱼际 |
太渊 |
经渠 |
尺泽 |
手厥阴心包经 |
中冲 |
劳宫 |
大陵 |
间使 |
曲泽 |
手少阴心经 |
少冲 |
少府 |
神门 |
灵道 |
少海 |
足太阴脾经 |
隐白 |
大都 |
太白 |
商丘 |
阴陵泉 |
足厥阴肝经 |
大墩 |
行间 |
太冲 |
中封 |
曲泉 |
足少阴肾经 |
涌泉 |
然谷 |
太溪 |
复溜 |
阴谷 |
治疗总论—表2 阳经五输穴表
经脉名称 |
井(金) |
荥(水) |
输(木) |
经(火) |
合(土) |
手阳明大肠经 |
商阳 |
二间 |
三间 |
阳溪 |
曲池 |
手少阳三焦经 |
关冲 |
液门 |
中渚 |
支沟 |
天井 |
手太阳小肠经 |
少泽 |
前谷 |
后溪 |
阳谷 |
小海 |
足阳明胃经 |
厉兑 |
内庭 |
陷谷 |
解溪 |
足三里 |
足少阳胆经 |
足窍阴 |
侠溪 |
足临泣 |
阳辅 |
阳陵泉 |
足太阳膀胱经 |
至阴 |
足通谷 |
束骨 |
昆仑 |
委中 |
治疗总论—表3 十二经脉原穴与络穴表
经脉 |
原穴 |
络穴 |
经脉 |
原穴 |
络穴 |
手太阴肺经 |
太渊 |
列缺 |
手阳明大肠经 |
合谷 |
偏历 |
手厥阴心包经 |
大陵 |
内关 |
手少阳三焦经 |
阳池 |
外关 |
手少阴心经 |
神门 |
通里 |
手太阳小肠经 |
腕骨 |
支正 |
足太阴脾经 |
太白 |
公孙 |
足阳明胃经 |
冲阳 |
丰隆 |
足厥阴肝经 |
太冲 |
蠡沟 |
足少阳胆经 |
丘墟 |
光明 |
足少阴肾经 |
太溪 |
大钟 |
足太阳膀胱经 |
京骨 |
飞扬 |
治疗总论—表4 六脏六腑背俞穴与募穴表
六脏 |
背俞穴 |
募穴 |
六腑 |
背俞穴 |
募穴 |
肺 |
肺俞 |
中府 |
大肠 |
大肠俞 |
天枢 |
心包 |
厥阴俞 |
膻中 |
三焦 |
三焦俞 |
石门 |
心 |
心俞 |
巨阙 |
小肠 |
小肠俞 |
关元 |
脾 |
脾俞 |
章门 |
胃 |
胃俞 |
中脘 |
肝 |
肝俞 |
期门 |
胆 |
胆俞 |
日月 |
肾 |
肾俞 |
京门 |
膀胱 |
膀胱俞 |
中极 |
治疗总论—表5 八脉交会穴及主治表
穴名 |
主治 |
相配合主治 |
公孙 |
冲脉病证 |
心、胸、胃疾病 |
内关 |
阴维脉病证 |
|
后溪 |
督脉病证 |
目内眦、颈项、耳、肩部疾病 |
申脉 |
阳跷脉病证 |
|
足临泣 |
带脉病证 |
目锐眦、耳后、颊、颈、肩部疾病 |
外关 |
阳维脉病证 |
|
列缺 |
任脉病证 |
肺系、咽喉、胸膈疾病 |
照海 |
阴跷脉病证 |
治疗总论—表6 八会穴及归经表
八会穴 |
腧穴 |
归经 |
八会穴 |
腧穴 |
归经 |
脏会 |
章门 |
足厥阴肝经 |
腑会 |
中脘 |
任脉 |
气会 |
膻中 |
任脉 |
血会 |
膈俞 |
足太阳膀胱经 |
筋会 |
阳陵泉 |
足少阳胆经 |
脉会 |
太渊 |
手太阴肺经 |
骨会 |
大杼 |
足太阳膀胱经 |
髓会 |
绝骨(悬钟) |
足少阳胆经 |
治疗总论—表7 十六经脉郄穴表
经脉 |
郄穴 |
经脉 |
郄穴 |
手太阴肺经 |
孔最 |
手阳明大肠经 |
温溜 |
手厥阴心包经 |
郄门 |
手少阳三焦经 |
会宗 |
手少阴心经 |
阴郄 |
手太阳小肠经 |
养老 |
足太阴脾经 |
地机 |
足阳明胃经 |
梁丘 |
足厥阴肝经 |
中都 |
足少阳胆经 |
外丘 |
足少阴肾经 |
水泉 |
足太阳膀胱经 |
金门 |
阴维脉 |
筑宾 |
阳维脉 |
阳交 |
阴跷脉 |
交信 |
阳跷脉 |
跗阳 |
治疗总论—表8 下合穴及归经表
六腑 |
下合穴 |
归经 |
六腑 |
下合穴 |
归经 |
胃 |
足三里 |
足阳明胃经 |
胆 |
阳陵泉 |
足少阳胆经 |
大肠 |
上巨虚 |
膀胱 |
委中 |
足太阳膀胱经 |
|
小肠 |
下巨虚 |
三焦 |
委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