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版)复习提要
第一编 上古至战国的文学 (上古——公元前221年)
第一章 上古文学
第一节 文学艺术的起源
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劳动的呼声,有一定高低和间歇,在一定时间内,或者重复而无变化,或者变化而有规律,这样就产生了节奏。这种简单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源,那种自然而健康的韵律实际上就是诗歌的起源,也是文学创作的开始。
诗歌的产生:
1.产生于生产劳动:当语言从简单的呼喊逐渐发展为音节分明、以至能够作为人类的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的工具的时候,如果在呼声的间歇中随意添上一些语言,便成为有意义的诗歌。
2.诗乐舞三位一体,相互结合,没有某种艺术形式独立存在。
3. 诗歌的发展,与原始宗教的“咒语”有密切关系。想通过诗歌形式的语言来达到某种幻想的目的,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
散文的产生:较晚于诗歌,以文字为其必要的条件。散文本来不用韵,但它在发展的最初阶段,要求简短、精炼,便于记诵,所以往往有节奏、有韵调而富于诗的味道。
第二节:古代神话
神话: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马克思)。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神话的产生:原始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十分无能。因此就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都归之于神的意志和权力。随后他们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自己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
(一)女娲补天 《淮南子.览冥训》
反映了我国原始人对自然作斗争的无比伟大力量。后来的有些解释渗入了阶级社会的意识,把被剥削阶级的“贫贱凡庸”说成是先天注定的,同时为剥削阶级的特殊地位找到了理由。
(二)后羿射日《淮南子》
反映我国氏族社会后期的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神话。
(三)鲧、禹治洪水关于鲧、禹治洪水的神话故事 《山海经.海内经》
(四)黄帝擒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
我国氏族社会部族之间相互斗争的反映。
神话和后世的宗教迷信根本不同:
1.神话是要同自然作斗争的,要想战胜自然的,而宗教迷信的神则是至高无上不可抗拒的人类万物的主宰。
2.神话对世界采取积极态度,敢于反抗神的权威,富于革命性;宗教迷信总是消极的,它宣传人对神的无力和无能,必须做神的牺牲品。
3.神话是现实生活斗争的反映,而宗教迷信则是脱离现实的纯心理活动的表现。
史前神话完整流传下来的较少,原因:1.年代久远而逐渐失传,由于古代文字繁难,书写工具不便。2.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历史家和哲学家的曲解,以致不少丰富美丽的神话故事逐渐变质,逐渐僵化。
神话的影响——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
1.其创作基础是现实的,创作方法是浪漫的。
2.其浪漫主义精神,新奇奔放的幻想,启发作家的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象。例如屈原的楚辞,庄子的散文,阮籍、陶渊明、李白、李贺、苏轼等的诗歌,特别是小说戏剧如《柳毅传书》、《张生煮海》、《西游记》、《封神演义》以及鲁迅的《故事新编》等。
3.尤其重要的是神话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以及对现实的积极态度,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鼓舞人们的革命精神,对作家进步世界观的形成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起重要作用。
第二章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节 关于诗经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而“小雅”中的笙诗六篇,有目无辞,不算在内。《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周颂”全部和“大雅”的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的全部则是东迁以后至春秋中叶的作品。)《诗经》在先秦典籍中只称为“诗”,汉代学者奉为经典,这才称作《诗经》。
《诗经》的编集:(“采诗”说、“献诗”说、“孔子删诗”说)
1.汉代学者有采诗的说法。《诗经》这部书,我们认为当是周王朝经过诸侯各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的。采集诗歌的目的,除用以教育自己的子弟和娱乐外,主要是为了了解人民的反映,考察其政治的效果,以便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但这只是“国风”和“小雅”的部分诗歌如此。2.00
2.至于雅诗和颂诗的大部分,可能是公卿列士所献的诗。
3.汉代的学者也还有人认为《诗经》三百篇是经过孔子删订而成的(不可信)。
风、雅、颂的划分也是由于音乐的不同:
1.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它们产生的地区,除“周南”、“召南”在江汉汝水一带外,其余十三“国风”都在黄河流域。
2.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当时人们把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看成正声。
3.颂有形容的意思,它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诗经的流传:《诗经》虽遭秦火焚毁,但由于学者的讽诵,至汉复得流传。当时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简称齐、鲁、韩、毛四家。齐、鲁、韩三家武帝时已立学官,毛诗晚出,未得立。毛氏说诗,事实多联系《左传》,训诂多同于《尔雅》,称为古文,其余三家则称今文。自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学习毛诗的人逐渐增多,其后三家诗亡,独毛诗得大行于世。
第二节 雅颂
思想内容:
1.西周初年的“周颂”是周王朝祭祀宗庙的舞曲,具有很浓厚的宗教气氛,用板滞的形式和典重的语言,歌颂周王朝祖先的“功德”。其中写到当时农业生产的情况和规模,是我们了解西周初年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史料。
2.“鲁颂”、“商颂”是春秋前期鲁国和宋国用于朝廷、宗庙的乐章,其中除“鲁颂”的《泮水》和《閟宫》是臣下对国君的歌颂外,而其余的则都是宗庙的祭歌。
3.“大雅”的大部分和“小雅”少数篇章,也适应统治阶级歌颂太平的需要而产生的,但由于主要是统治阶级朝会宴飨时用的,不一定配合舞容歌唱,因此内容由单纯对祖先与神的颂扬,开始注意对社会生活,主要是对统治阶级生活的描写。雅诗的篇幅加长了,并且分了章。在周初的雅诗中,除极力宣扬神权、君权至上外,还常常含有教训规谏的意思,有的较为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悬殊的生活状况。
4.暴露统治阶级的生活也日趋腐朽,深刻地反映了奴隶制向封建制为革的社会现实。在西周后期的雅诗中有少数劳动人民的作品,揭露了统治阶级奴役人民、剥削人民的罪恶,表达了人民的愤慨,都具有强烈的人民性。
艺术成就:雅诗较周初的颂诗和雅诗在艺术上有很大进步,它们的篇幅都比较大,句法相当整齐,而语气通畅,没有颂诗那种板滞沉重的毛病。特别是由于受了民歌的影响,有些诗有很好的起兴,有些诗比喻生动鲜明。这时期的雅诗也没有周初颂诗和雅诗那种祀神的宗教气氛和单纯叙事的特点,而偏重于抒情,即使在叙事中也带有较多的抒情成分,有较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如《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第三节 国风
“国风”思想内容:
1.“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鲜明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处境,表达了他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最早的现实主义诗篇。
像《七月》(“豳风”)《代檀》(“魏风”)《硕鼠》(“魏风”)《式微》、《击鼓》(均见“邶风”)、《陟岵》(“魏风”)、《扬之水》(“王风”)
2.一些思妇诗,同时也反映了兵役、舶役带给人民的痛苦,如《殷其雷》(“召南”)、《伯兮》(“卫风”)、《君子于役》(“王风”)。《东山》(“豳风”、“秦风”《无衣》。
3.以婚姻恋爱为主题的民歌在“国风”中占有较大的数量,反映封建婚姻制度对妇女的不公平,表现妇女悲惨遭遇。如:《氓》(卫风)、《谷风》(“邶风”)、《中谷有蓷》(“王风”)、《遵大路》(“郑风”)、《柏舟》(“鄘风”)。
4.“国风”中还有不少恋歌。由于劳动人民的经济地位和劳动生活,决定了这些恋歌的健康、乐观的基调。《溱洧》(“郑风”)、《静女》(“邶风”)、《木瓜》(“卫风”)、《萚兮》(“郑风”)。
5.“国风”中还有不少民歌是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的,如《新台》(“邶风”)、《南山》(“齐风”)、《株林》(“陈风”)、《相鼠》(“鄘风”)
“国风“艺术特点:
1.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表现了他们对现实的认识和爱憎,还表现了他们善于以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画面反映社会现实的才能。
2.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突出生活的一个侧面或人物特征来表现作者对社会的认识和批判。
3.形象塑造:表现了现实主义艺术的特色,通过抒情主人公内心的直接倾诉,表现了他们的欢乐和悲哀,激起读者的同情,而且也让读者看到主人公的行动和他们性格的特征,以及他们的不同面貌。
4.景物描写:对人物也起了烘托的作用。
5.形式上:A.多数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许多诗常常冲破四言的定格,而杂用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
B.章节的复叠是“国风”在形式上的另一特点。
6.语言方面: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运用了双声(如“参差”、“玄黄”、“踟蹰”)、叠韵(如“崔嵬”、“窈窕”)、叠字(如“夭夭”、“趯趯”、“忡忡”)的语词来描摹细致曲折的感情和自然景象的特征。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7.赋、比、兴手法的运用:(赋比兴最早见于《周礼》,它们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就是譬喻。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
第四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现实主义的精神。历代进步文人在创作中倡导“比兴”、“风雅”,实质上也就是倡导《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反对形式主义。
2.对历代民歌的影响,现实主义创作。
3.以鲜明的事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有力地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去重视民歌,向民歌学习,从而使他们的创作增加了新的血液,有了新的进展。由诗到词,由词到曲的文体转变,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4.消极影响:A.不少雅诗和颂诗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庙堂文学和宫庭文学,后世封建文人正是把这些继承下来,用以歌颂统治阶级的文治、武功和祖先的“圣明”,成为他们献媚求宠的手段。历代礼乐志中所载的郊庙歌、燕射歌,以及虚夸的赋、颂、铭、诔等都是这一类作品。B.汉代以来被定为儒家经典,历代经学家并作了种种歪曲的解释,《诗经》的真正面目被掩盖了,几乎完全变成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厚人伦”、“美教化”的说教工具。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第一节 殷商至春秋时代的散文
1.记叙散文的雏形——殷商甲骨卜辞
2.现存《易经》中的卦辞
3.《尚书》——即上古之书,从前成为“书经”,本是记言的古史。据说原有一百篇,孔子所编纂,并为之序,恐不可信。自汉以来,有今文、古文之分。今文是秦焚书后汉初经师所保存、用当时通用的隶书写成的;古文是汉武帝时陆续发现的古本,用古文字写成。今存《尚书》58篇,除了33篇为今古文《尚书》共有之外,其余都是东晋人所伪造的《古文尚书》。
4.铜器铭文(金文)
5.《春秋》——鲁国的编年史,现今流传的鲁《春秋》是经孔子编订的。及其简单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事件,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凡二百四十二年。
思想:表现了孔子为维护周王朝奴隶制统治,主张尊王攘夷,正名定分,企图巩固王朝最高奴隶主政权,使“大一统”局面恢复安定的思想,在当时是为日趋没落的奴隶主国家服务的。
特点:《春秋》纪事,语言过于简单,类似后世新闻标题,只是片段记录。
第二节 左传 国语
《左传》——《左氏春秋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纪事至鲁哀公27年,比《春秋》多13年,详细记载了历史大事件的本末及有关佚闻琐事。(相传作者是左丘明)
《左传》主要内容:1.民本思想 2.爱国思想 3.揭露统治者的残暴和荒淫无耻
4.反对用人祭祀和殉葬的暴行 5.消极:宗法伦理、等级观、宗教迷信
《左传》艺术特色:
1.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总是抓住故事的重要环节或者有典型意义的部分来着重叙述或者描写,而非毫无选择平铺直叙。一些内容复杂的事件、各有片段又相互关联。
2.善于写战争,尤其是几次大规模战争的描写
A、对战争的看法有一定的思想原则,写战争并不单写军事行动,而常常着眼政治问题,政治、军事相结合;B、在叙述战争的过程中,情节曲折细致,生动逼真。
3.行文辞令之美,即语言之美。且辞令有充分的理由,出使专对,有说服力。
《国语》——是一种国别史,分别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而主要在记言,故名《国语》。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国语》中部分进步思想:“先王耀德不观兵”“无勤民于远”“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第三节 《战国策》
《战国策》杂记东西周以及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书名又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西汉刘向重新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思想内容:1.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2.写人物及其复杂
3.从侧面揭露统治阶级女性固宠的斗争和宫闱的丑行。
艺术特色:1.最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语言犀利直率
2.描写人物形象极生动,善于通过人物语言神态、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
3.说事常用巧妙生动的譬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以增强论者的说服力。
第四节 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
1.司马迁《史记》2.汉初政论家贾谊、晁错。3.唐宋以来的古文价、历史家(韩柳、二苏)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
“士”——产生于奴隶社会想封建社会过度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来源很复杂,有新兴地主、没落贵族或者脱离生产走向城市的自耕农。他们属于中间阶级,在统治阶级最下层,同人民比较接近,地位虽低但很有才能。
四公子——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
百家争鸣:在春秋战国这个社会历史大变革时代,士这个阶层非常活跃,他们先后以学者或政论家面貌出现于政治舞台。他们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从代表各自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出发,对政治提出各种不同的要求和主张,并且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也促成了诸子散文的蓬勃发展。
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
代表人物:儒家——孟轲、荀卿,墨家——墨翟、宋銒,法家——商鞅、申不害,农家——许行、陈相,纵横家——苏秦、张仪。最重要的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1.语录体阶段:《论语》(纯语录体散文)和《墨子》(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
2.对话体阶段:《孟子》(语录体、对话式论辩文)和《庄子》(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
3.论辩体阶段:《荀子》和《韩非子》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纵恣。
第一节 论语孟子
(一)孔子(名丘,字仲尼)主要贡献:儒家学派创始人,把奴隶主阶级垄断的古代文化普及于平民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主要是孔子弟子及孔门后学七十子的门人所记,成书至早亦当在春秋战国之际。
《论语》的版本:在汉代有三种:《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其书为古文,出孔子壁中,有二十一篇。《齐论语》是齐国学者所传,凡二十二篇。以上二本早已亡佚。《鲁论语》是鲁国学者所传,凡二十篇,就是现在通行的《论语》。南宋以后,合《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和《孟子》,号为《四书》。
《论语》的思想:
1.核心是“仁”,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差别的爱,体现在孝、弟、忠、信的道德礼教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制秩序上,符合后来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
2.进步的政治思想:“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同情穷人。
3.有关教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有教无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多闻阙疑”、“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最重诗教,“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
《论语》的特点:
1.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迂徐含蓄的风格。
2.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了人物的形象。
3.全书浅近易懂,接近口语。
(二)墨子(名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一书也是弟子所记,故多称“子墨子”。
《墨子》思想:1、中心思想是“兼爱”,“兼爱”和“非攻”的主张,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反映了人民的要求和渴望。《七患》、《辞过》、《节用》等篇指出天下乱源在于统治阶级“单(殚)财劳力,奢侈无度”,深刻地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2.消极:《尚同》、《天志》、《明鬼》等篇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
《墨子》特点: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很强,善于运用具体的事例进行说理,从具体问题的争论进而为概括性的辩难,这是说理文的一大进展。有些文章如《耕柱》、《贵义》、《公孟》等篇还保存语录体对话形式。
(三)孟子(轲),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门人,孔子以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
《孟子》:孟子的门人万章、公孙丑之徒记录孟子的言行为《孟子》七篇。别有《外书》四篇,久佚不传。
《孟子》的思想:
1.中心思想是仁义,是孔子学说的发展,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
2.民本思想是孟子的主要政治思想,启发君主去爱人民、争取人民。3.不正确之处:既强调王政以民为本,又说:“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既重视人民,却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为封建统治阶级剥削人民制造借口。
《孟子》散文的特点:
1.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充分反映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
2.常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孟子用譬喻不是简单的、一般的,而是复杂的、多样的。赵岐说:“孟子长于譬喻。”
3.语气极为逼真。
第二节 庄子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