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背诵版1(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3

 

 

 

 

 

 

 

 

 

 

 

 

 

 

 

 

 

 

 

 

 

第二篇  政 治 关 系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政治的一般本质内容,其他政治现象则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表现,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必然要表现为人类社会政治的发展和变化。

政治关系内含着三个层面的关系:第一,利益关系;第二,政治权力关系;第三,政治权利关系。

第一章  利益与政治

第一节  利益的含义

一、利益的形成和本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人的利益的形成是一个从人的需要到人的劳动再到社会关系的逻辑过程。

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利益的构成因素包括:第一,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的需要;第二,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第三,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二、利益的内在矛盾

1.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这是利益内包含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利益要求的主体实现性是一切利益的天然本性和基本规定,利益的主体实现性源于其需要的主体满足;同时任何利益必须在社会中形成的,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途径才能实现,这就构成了利益实现途径的社会性

2.利益形成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利益内容反映着特定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和社会关系背景下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状况,是客观的。利益对于外部状况的反映是以人们的主观意识和心理的形式存在的,是主观的

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利益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人们的活动为了实现和满足特定的利益和需求进行,有目标意义。另一方面,人们形成社会关系,参与社会生活,提高自身素质,治理和管理社会和公共生活,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来说,利益具有手段意义

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和水平上,就每个社会成员的特定需要和需要层次来说,利益总是具体有限的,但就社会和社会成员的需要的总体发展来说,利益又具有无限发展可能。

 

 

 

 

 

 

 

 

 

 

 

 

 

 

 

 

 

 

 

 

 

 

 

 

第二节  利益关系

一、利益关系的含义

利益关系指的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社会联系。利益关系包括利益主体之间纵横两个方向上的利益联系。在纵向上,它包括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之间以及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联系。在横向上,它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同一层次的社会群体之间乃至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

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之所以会发生关系是与利益自身内含的基本矛盾,即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作用和运动分不开,而正是这一矛盾的作用和运动,促成了利益关系的形成。

二、共同利益

共同利益首先是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共同利益的基础是个人利益,或构成某一群体的各子群体利益。

共同利益具有公共性,非市场实现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支配性,多重价值复合性等基本特性。

1.共同利益具有特定社会关系中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在不同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中具有不同含义,可以说它不仅涉及了利益关系中的不同利益主体的相同方面,而且涉及了利益关系中利益主体的不同方面。

2.共同利益的非市场实现性,共同利益是通过公共产品的供给来实现的,公共产品具有消费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市场主体不可能投资或供给公共产品,产生了通过合法性强制的公共权力来予以实现。

3.共同利益的单一性,是指在特定的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通常是唯一的,而这种唯一性,使得社会生活中,在特定的范围内和特定的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公共政治权力是唯一的。

4.共同利益的相对独立性,在于它一经形成,就成为利益关系中的第三种利益,因而取得了独特的利益地位。

5.共同利益的多重价值复合性,是指共同利益通常包含着特定利益关系中相关社会成员的多重价值要求,其中至少包含着生存、安全、秩序、效率、公平、公正、平等、民主、自由等基本价值。

三、利益矛盾

    利益矛盾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他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矛盾的一面。

利益矛盾包含两个方向的矛盾:一方面,横向利益矛盾,同一层次上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纵向利益矛盾,发生不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

1.横向利益矛盾的发生依赖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两个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差别,二是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两个利益主体对于同一利益客体都有要求。

A.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两个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差别,是利益矛盾得以产生的客观基础,利益主体之间的差别主要是自然的差异和社会的差异。自然的差异是指利益主体之间与生俱来的差异性;社会的差异是指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差异性。

B.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两个利益主体对于同一利益客体都有要求,通常有两种形式的表现:一种形式是某一利益主体对另一利益主体的既有利益的要求,这实际是一种利益剥夺;另一种形式是两个利益主体对于某种双方均未获得的利益都有利益要求,这往往表现为一种利益竞取。

横向利益矛盾具有对抗性与非对抗性两种存在形态,对抗性与非对抗性矛盾的区分标准,在于构成矛盾关系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是否具有可协调性。影响横向利益矛盾存在状态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资料不同占有者之间的关系。

2.纵向利益矛盾是发生不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不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而同一利益主体包含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两部分内容,可以说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同一利益主体的两部分之间的矛盾,其发生有两个方面条件:一是这两部分利益对于同一利益主体的不同意义,二是对同一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两部分分割时的不合理。

A.同一利益主体的两部分利益对于该利益主体的不同意义表现在:直接意义和间接意义的差别;局部意义和全局意义的差别;当前意义和长远意义的差别;非根本意义和根本意义的差别,而这些差别,构成了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发生矛盾的客观基础。

B.当不合理的分割同一利益主体的两部分利益时,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会发生。对同一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两部分分割时的不合理,构成了纵向利益矛盾的主观基础。

解决纵向利益矛盾的途径在于重新合理分割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在不同社会中,解决纵向利益矛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第三节  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当特定社会的共同利益需要社会的合法强制性权威力量予以实现时,当特定社会群体中的成员的利益实现与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发生矛盾,当该群体成员的利益实现与其他社会群体利益实现之间发生矛盾,并且当这种利益实现和利益矛盾需要由特定的社会范围中形成的合法强制性权威力量加以解决时,人们就会结成特定的政治关系。可见,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原始动机,而政治关系不过是人们用来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特定途径。

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利益关系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共同利益,二是利益矛盾,而正是以这两个方面为基础和条件,人们才形成了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对于政治权力来说,共同利益是人们结成特定政治力量的内部基础,政治权力是实现共同利益的权威性力量。利益矛盾是政治权力形成的外部条件,政治权力是处理利益矛盾的权威性凭籍和权威性手段。对于政治权利来说,共同利益是该群体成员要求政治权利的基础。利益的横向矛盾决定了特定的群体成员必须要求以特定的权利保证自己的利益得以实现,利益的纵向矛盾使特定社会群体需要以政治权利方式规定其单个成员的利益与群体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3.利益的内在矛盾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特性。在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特性为政治权力特性的形成提供了前提。同时,共同利益的这些特性也为政治权利的特性奠定了基础。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则影响和决定着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的实现程度和方式。

4.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利益关系的构成内容,规定了政治权力的基本功能,即以政治权力及其权威性强制方式来实现共同利益,协调和解决不同利益矛盾,政治权力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体现的职能,实际是政治权力这两方面职能的具体化、现实化和分解化。同时也规定了政治权利的基本功能是社会成员主张社会共同利益。而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则使政治权利的重要功能是主张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矛盾的共同权威规则。

二、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之所以从事政治活动,其根本动因在于人们实现自己利益的要求。政治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进行政治统治,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进行政治管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不同社会阶级、集团、政党、个人从事政治参与活动,也同样是为了通过影响社会政治来获得或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并使之落实为政治利益的有利分配。利益成为人们政治活动的主旋律。

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社会一切政治组织及其制度都是围绕着特定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为建立其的社会成员的利益服务的。同时,国家的政策、方针、法规、条令,政党的政纲、政纪和政治活动以及政治社团的政治要求、政治措施,都是为各自代表的特定利益服务的。

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作为观念而存在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来自于人们的政治利益,反映着人们的利益内容和利益要求,并服务于特定的政治利益。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是通过对于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的态度、看法和论述来间接地与特定利益联系在一起。

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同个人、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同一群体中不同成员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发展以及利益本身内容和层次的发展提高,都会引起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发展,从而引起政治生活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利益运动是政治革命、政治改革、政治民主的根本动力。

 

 

 

 

 

 

 

 

 

 

 

 

 

第二章  政 治 权 力

第一节  政治权力的含义

一、政治权力的本质

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二、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政治权力的形成,是政治权力的主体动员和凝聚有效政治资源的能动过程,也是政治权力主体的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有机结合的过程。

1.客观构成要素,使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

A.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特定社会和政治力量的强弱和是否能够转化为政治权力并且维持其有效运行,不仅取决于生产资料的占有权,而且取决于其占有的生产资料的经营权和经营状况,取决于其在社会和经济过程中运行的实际效应。

B.社会财富,社会财富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对于社会财富的价值来说,任何财富本身都代表了一定的力量,社会财富的累积意味着力量的扩大;对于社会财富的使用价值来说,社会财富的使用价值可以解决政治力量形成和活动中的技术要求,社会财富的使用价值可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C.暴力,暴力本身是一种力量,并构成了政治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暴力受特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制约,并以生产资料和物质财富占有为自身存在基础

此外,它还包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地理条件、文化传统、形势和时机,以及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

2.主观构成要素,是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自身的状况和条件

A.能力素质,智力和体力的总和。能力素质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她也是使政治权力得以形成和保持的主观能动的基础

B.身份资格,附着于政治权力主体之上并对政治权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C.理论与策略,

D.政治组织,主要是作为群体的政治权力主体力量的主观构成要素,对于以个体形式存在的政治权力主体来说,组织是一种可资凭借和利用的政治资源

三、政治权力的特性

特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基本特性与以力量强制约束实现和规范利益要求的方式,共同凝结了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

1.主体利益性

从政治权力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基础看,政治权力的主体利益性首先是特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公共性的体现。

从政治权力作为强制约束方式来看,一方面,政治权力不过是其主体利益以强制约束方式予以实现的手段;另一方面,由于政治权力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居于强制约束地位,其主体利益会以强烈的形式表现出来。

2.强制约束性

政治权力即强制约束力,因此,强制约束性是一切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政治权力的强制约束性首先导因于特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非市场实现性。政治权力的强制约束性也产生于其实现利益的强制约束方式。

3.专属排他性

政治权力的专属排他性,是由共同利益的单一性决定的,而共同利益的这种单一性,使得实现共同利益的政治权力必然是唯一的,唯一意味着专属,专属意味着排他。正是这种唯一性,提供了政治权力的专属排他性基础。

政治权力实现特定利益和要求的强制约束方式,进一步为政治权力的专属排他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和可能。

4.扩张延展性

政治权力的扩张延展性首先导源于特定利益关系中的共同利益的独立性,同时,政治权力由于具有共同利益实质意义或形式意义上的强制支配地位。为了维护这种支配地位及其效用的维护和强化的要求,会驱使政治权力主体尽可能积聚力量,扩展自己的权力地位,增强自己的权力能力,从而构成了政治权力的扩张延展性。

5.多重职能性

政治权力的基本职能是实现共同利益和协调规范利益矛盾。由于这些职能在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表现为多方面的任务和要求,所以,政治权力具有多重职能性。

第二节  政治权力类型和政治权力关系

一、政治权力的类型

1.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性质划分,可以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政治权力、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权力、封建主阶级的政治权力、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和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力。

2.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组织类型划分,可以划分为社会公共权力和执政党权力。

3. 政治权力主体的层级划分,可以划分为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上级权力和下级权力。

4.按照政治权力的功能划分,可以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社会公共权力,就社会共同体来看社会公共权力是以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即社会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因此社会公共权力是政治权力。特点:1普遍性,他作用于全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并在这个范围内普遍有效;2至上性,它是社会范围内的最高权力,不允许同样范围和层次上其他同等权力存在。

二、政治权力关系(不同类型的政治权力之间的联系)

1.不同性质的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相互否定相互对立关系。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性质的政治权力之间也可能存在妥协或协调关系。

2.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权力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别。在两者关系方面,执政党与社会公共权力的关系是领导关系,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关系是执掌关系。

3.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双方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相互协调的关系。一般不存在对抗的关系,在特定情况下,两者关系也可能走向对抗。为使地方权力的两重性和由此引起的中央与地方的两重关系得到和谐实现,具有关键意义的是两者的权力配置或分割

4.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呈现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三权本质上的一致,以及立法权对于行政权、司法权的统率关系。

 

 

 

 

 

 

 

 

 

 

 

 

 

 

 

 

 

 

 

 

 

 

 

 

 

 

 

第三节  政治权力的作用

一、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

    就政治权力作用的基本特点来看,主要体现为:

1.政治权力作用具有特定的目标指向,现实中,政治权力总是对特定政治权力客体发生作用,以实现其特定目标,特定政治权力客体规定了政治权力作用的特定指向。政治权力作用方向可能直接体现政治权力主体的目的,也可能间接体现这一目的

2.政治权力作用具有特定的效益,一般来说,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与政治权力作用成本成正比关系,但实际政治过程中,政治权力作用成本与收益之比受到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


相关话题/政治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