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笔记(打印版)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3

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概述 教育技术已经从一种视听教学方法的改革运动发展成为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实践领域的专业和学科。 第一节 教育技术学的概述 一、 技术与教育技术★★(重在理解) ★★( ★★ 重在理解) 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 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 技术 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 有形的 无形的 注意:不能把技术局限于有形的物质方面。 技术≠媒体 “技术的重点在于工作技能的提高和工作的组织,而不是工具和机器。 ” ——塞特勒 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教学媒体) 、 教育技术 有形技术(物化形态) 方法技能(教学技巧、策略、方法)和知识经验(教学思想、理论)的综合体。 无形技术(观念形态) ——基本含义、规定性定义 二、 教育技术研究对象及范畴★★★(重在理解并记忆) ★★★( ★★★ 重在理解并记忆) (一) AECT’94 教育技术领域定义 1994 年,AECT(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出版了《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 , 发表了教育技术定义: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 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 教育技术 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规定性的定义 研究对象 ————规定性的定义 本书的各章就是根据这个定义而编排的,这个定义及其内容非常重要,是教育技术学的最基础知识。 (二) 教育技术五个范畴的主要内容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其中,学习指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知识、能力的相对持久变化。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 教育技术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影响并促进学习。 教育技术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 教育技术的指导思想:①以学习者为中心;②运用系统方法;③依靠学习资源。 学习过程包括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是为了达到预定的学习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 学习过程 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有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之分。 学习资源 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含义如下:P5 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 1、 设计 design 设计是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生成策略或产品。 可分为教育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特征四个领域。 影响设计范畴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设计者的知识观;学习理论在设计中的运用;新技术对设计过程的影响;系统 方法的影响;设计者的经验。 2、 开发 development 开发指针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予以实施将其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 分为: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和整合技术四个领域。 3、 运用 utilization 运用指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过程。 包括媒体的利用;革新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四个领域。 4、 管理 management 管理指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学。 分为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送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四个领域。 但近年来,学习资源的管理、学习过程的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构成了当前教育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5、 评价 evaluation 评价指针对计划、产品、项目、过程、目标或课程的质量、有效性或价值的正式确定。 包括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这五个范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其中设计、开发、运用是教育技术研究中相对独立的内容或阶段,前者的输出是后者 的输入,后者的输入是前者的输出。管理和评价贯穿与上述内容和阶段之中。总之,这五个范畴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线性的管 理,它们都围绕“理论与实践”开展工作,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思考: (1) 你认为这个定义在哪些方面对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2) 结合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 时代特点和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现实,你认为在 94 定义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在哪些方面需要更加强调? 三、 从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 ★ 教育技术的两种起源 1、 可追溯到希腊雅典城邦的辩论学家们,他们首先使用了“技术”这个术语。 2、 二战中,视听教育技术迅速发展。 3、 20 世纪 60 年代,三方面相继发展→教育技术学 1
    视听教育
    个别化教学
    教育技术学
    系统科学方法 4、 1970 年,DVAI(Division of Audio—Visual Instruction)更名为 AECT。 5、 1972 年,AECT 对教育技术进行了定义,标志着教育技术学研究和实践领域开始形成。 我国到 1993 年才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课程结构。 教育技术学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 教育技术学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指导下,开发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系统考虑以取得最优 教育技术学 教育效果的一门学科。 教育技术总体发展都是:从强调硬件建设 软件制作 硬件建设到软件制作 过程与资源。 硬件建设 软件制作乃至过程与资源 过程与资源 四、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 衡量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教育科学是否成熟的标准: (1)理论方面; (2)实践方面。P12 (一) 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 有两种错误认识:属于教育手段或教育方法;属于现代科学技术。 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本身远远超出了这些范畴,其理论已深入到教学过程和资源的各个环节。 教育技术关注的焦点也不是科学技术本身,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时所蕴涵的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教育技术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桥梁。 理由: 从发展历史看;从学科内容和知识结构来看;从学科内容和知识结构来看。 (二) 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 教育科学研究存在三个层次: 教育哲学的研究:在于对教育本身进行反思,探讨教育的本质、价值、目的; 教育科学研究:重在研究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在关系和规律; 教育的技术学层次:在于探索如何分析、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的办法,获取改善教学的处方; 可见,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技术学层次的学科。 (三) 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目标是影响并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点在于达到这个目标而采用的方法,教育技术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思想就是“系统方法” 。 (四) 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 五、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 (一) 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 1、 哲学方法:如辨证唯物主义方法 2、 一般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方法;综合方法 3、 专门研究法:如内容分析法,任务分析法等。 (二)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取向 历史演变:描述与观察研究——媒体功效比较研究——ATI 研究——开发研究——实验研究——质的研究 质的研究方法:与量的研究相对应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指任何不是经由统计程序或其他量化手段而产生研究结果的方法。 质的研究方法 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新的问题,寻求复杂性,进行解释性理解,关注过程,进行整体研究。 思考:教育技术学研究取向的演变对当前的教育技术研究有何启示? (三) 教育技术研究的元方法 元方法:也称“关于方法的方法”“方法论” 、 ,是指导研究的观念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的哲学取向和原则。 元方法是在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具体方法逐渐积累丰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方法本身的认识再认识,思考再思考、评价再 评价。 教育技术的元方法就是,教育技术学作为方法论层次的学科,寻找归纳设计、开发、管理、评价学习过程和资源的理念、 模式、方法、分析框架(等)适用于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思考的方法。 包括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教育技术研究问题、教学任务的价值取向、理想的教学系统设计理念、各种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取 向等。 第二节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一、 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 (一)技术主义 1、19世纪末诞生 标志 德国E.卡普 1887年《技术哲学纲要》把技术看作“人类器官的投影” 带有机械论色彩。 2、科学的技术哲学观:马克思 在本体论上把技术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延伸; 2
    在价值论上把技术看作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危害人类的“双刃剑”; 在未来观上反对一味悲观,在矛盾中发展。 3、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应该持有积极、支持的态度; 避免犯技术决定论的错误; 不仅要遵循技术发展的规律,而且要遵循人类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人本主义★ ★ 1、始于19世纪 ,认为人应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主体的创造作用。 2、20世纪上,存在主义(法国 萨特) A、 基本观点:“存在先与本质”。认为人有绝对的自由,强调人要自由地进行选择,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B、 人本主义思潮对教育的影响:教育目的上;师生关系上;教学内容上;教学方法上。 C、 带来积极影响 D、 不足:主观唯心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哲学倾向;否定教师作用;否定知识的真理性。 (三)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之协调 1.人本主义者对技术在课堂中应用的指责 2.所谓的技术主义,其根源不在于使用了媒体。 3.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可以以各种方式共存或各自独立存在。 二、教育技术学的一般科学理论基础 (一) 系统论★★ ★★ 1、 系统科学——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原理、模式和规律的横断科学。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 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科学包括:老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超循环理论)(新三论)等。 2、 基本原理 A、 整体原理 系统的本质特征,系统理论的核心:整体性; 要素应置于系统中考虑,系统应置于环境中考察; 整体功能=各部分功能总和+新结构功能。‘ 整体功能在教学中的应用:要协调好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体等要素的关系。 B、 反馈原理 要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有两种:正反馈和负反馈。 反馈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正确运用正反馈和负反馈 。 C、 有序原理 有序是系统组织程度的提高,信息量的增加,熵的减少; 两个必要条件:开放;有涨落。 有序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3、 系统方法 定义: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步骤:系统地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 调查研究、收集,提出方案; 分析方案; 设计最优方案的系统; 进行系统的研制、试验和评价; 应用推广。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系统方法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 70年代,在教学媒体设计、个别化学习过程设计、教学系统设计中广泛应用,使得三者综合为一个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整体教 育技术领域。 (二) 传播理论★★ ★★ 产生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20世纪50年代形成一个学科。 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 定对象的一种活动。 1、 揭示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7W”模式 布雷多克 who;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why;where. 2、 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确定信息;选择媒体;通道传递;接收解释;评价反馈;调整再传递。 3、 揭示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实现机制 通过三种教学信息流实现: 教学信息的传递与接受;学习者反应信息的传递与接受;教师对学习者的反应加以评价后再传给学习者。 3
    4、 教学传播的基本规律 共识律;——共同的知识技能基础是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得以交流和沟通的前提。 谐振律;——教师或信息源的传递速率和传递容量,必须符合学习者的认知速率和可接受水平。 选择律;——教学媒体的选择 匹配律。——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使各种相关要素的特性组合起来,以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特性。 5、 发展 纸质——电波——图像——计算机网络 扩展知识点:香农-韦弗模式;贝罗模式 (三) 学习理论——教育技术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一定要理解) ★★★( ★★★ 一定要理解)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概论。重点研究学习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1、 行为主义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 主要观点:认为学习 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变化,常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 学习 认为学习的起因 学习的起因在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将人类的学 学习的起因 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 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学习者的任务 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教师的任务 学习者的任务 根据其理论,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就是根据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因此,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如布鲁姆等 教学目的 人的教育目标分类。 优点:强调认识来源于外部刺激,并可通过行为目标检查、控制学习效果,在许多技能性训练、作业操练、行为矫正中确实 有明显的作用。 不足: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完全忽视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对于较复杂认知过程的解释显得无能为力。 实践应用: “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法是根据强化作用理论而来的。 2、 认知主义 20世纪70年代到整个80年代 奥苏贝尔等 认为学习 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变化。 学习 认为人的认识 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批判行为主义,在个 人的认识 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上,认为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被注意 或加工,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的基础 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而不是刺激——反应联结的 学习的基础 形成。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学习者的外界刺激做 学习过程 出的主动地、有选择地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任务 教师的任务是首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然后再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者原 教师的任务 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学习者 学习者也主动地对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 学习者 发现法: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 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加涅 主要观点:主张既要重视外部刺激的作用与外在的反应,又要重视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即学习的发生要同时依赖外部条 件和内部条件。 (1) 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但这种变化要能保持一定的时间,且不单纯归于生长过程。 (2) 学习的结果即教学目标,可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等五大类。 (3) 学习的发生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3、 建构主义 20世纪90年代开始 (1)代表人物:维果斯基、布鲁纳、皮亚杰等。 (2)认为学习 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 学习 知识 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 (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辅助手段, , 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认为学习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 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 学习 学生 主动建构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过程。而且,每个学习者都在以 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 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同时包含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是新、旧经验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 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又与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论有所不同。教师 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不是简单的“告诉”就能奏效的。 教师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4)建构主义模式下的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通达教学 (5)对学习有以下几点共识: 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要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建构;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强调学习的情境性; 强调资源的重要性。 (四) 教学理论★★ ★★ 有较大影响的三种教学理论: 1、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 2、 布鲁纳的结构——发现 3、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 课程论是教学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目标模式(影响较大);过程模式;情境模式 后现代课程观:课程设计遵从四个原则: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最重要)。 因此建立在这个范式上的课程模式是非线形的,非序列性的。 复习建议:这一章是本书的基础章,也是重点章,尤其是AECT1994定义和一些理论基础。其他的知识点则需要深刻理解。 AECT1994定义和一些理论基础 复习建议:这一章是本书的基础章,也是重点章,尤其是AECT1994定义和一些理论基础。其他的知识点则需要深刻理解。 4
    总之,本章需要大家字斟句酌地看,同时多思考,当然,也要有重点。 总之,本章需要大家字斟句酌地看,同时多思考,当然,也要有重点。
    第二章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教育技术发展鸟瞰 一、 从技术的角度看教育技术的发展★★★ ★★★ (一)教育技术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 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 和 观念形态的教育技术 观点: 媒体论 过程论 教育技术发 视听媒体 系统方法 展史上的核心概念: (二)教育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传统教育技术; 视听媒体教育技术; 信息化教育技术 手工技术 机电技术 信息技术 (三)教育技术发展的“2*3”模式 需要记忆。 表 2.1 需要记忆。 传统教育技术: 教育者的言语技巧和教学技能以及黑板、粉笔等的运用 机电教育技术: 硬件——软件;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 ;教学系统设计学科产生。 信息化教育技术: 包括硬件、软件和潜件。 特点:以计算机为核心;直接促进学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企业培训。 二、 教育技术发展特点 (一) 非替代性,而表现出一定的累积性——导致教学内容越丰富,手段愈多样,教学更灵活 (二) 选择性,即“适者生存” (三) 对人的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技术固然重要,但不可能代替,要重视人的因素。 (四) 需要新的观念,并且要通过积极推进教育的整体改革才能获得快速发展。 第二节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 一、 媒体教学技术——从直观教学到视听传播★★ ★★ (一) 直观教学——教育技术先声(17 世纪) 夸美扭斯 直观教学观点:直观教学;直观教具 直观教学是通过运用真实事物标本、模型、图片等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传授观察经验 的直观技术。 《世界图解》第一本带有插图的教科书 (二) 视觉教学——教育技术发端(20 世纪初,1918-1928 年) 1、视觉教学的背景 2、1923 年 成立了“视觉教学部” 1928 年 第一本有关视觉教学的教科书问世。 3、霍本等人在《课程的视觉化》一书中提出了视觉教材的分类模式和选用原则。 该模式以教具为基准,越向上,具体性逐渐减少而抽象性逐渐增加。言语最抽象,实地见习最具体。 在选用视觉教材时有四个方面值得考虑。 4、评价:视觉教学和直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三) 视听教学——媒体教育技术研究的主体 1928—1942—1955 背景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戴尔 《教学中的视听方法》 戴尔 “经验之塔” 理论要点: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 具体;位于中间部位的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不足。 不但延续了霍本的理念,而且进一步详细论述了具体学习经验的重要西,强调抽象的学习经验必须以具体的学习经验为基 础。 3、1947 年, “视觉教学部”改名为“视听教学部” 4、评价:与视觉教学没有太大差异。 (四)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观念的媒体论向过程论和系统论过渡 1955—1965 1、传播理论对视听教学的影响 媒体论——过程论 表现在四个方面 2、早期系统论对视听教学的影响 媒体论——系统论 表现在四个方面 视听传播的理论框架和定义开始出现——教育史上第一次重要的理论变革 1963 年视听传播定义 二、 个别化教学技术★★ ★★ 5
    (一) 早期的个别化教学技术 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各个学习者不同需要和特点的教学。 “温内特尔计划” “道尔顿制” 特点:教学目的明确;试图使学习适合学生个别差异,打破传统教学固定步骤模式,学生自定学习进度;但必须达到一定教学 要求才能转入下一步学习;重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二) 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分解成若干小的学习单元,编制成教学程序,由学习者自主学习。 特点是:小的学习步骤;自定学习进度;积极反应;即时反馈等。 斯金纳设计了便于及时强化的程序教学机器和便于进行程序教学的程序。 模式:直线式程序:由浅入深,一对一的方式组织。 缺点:比较机械;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缺乏挑战性。 分支式程序:允许学习者对学习单元进行选择。 优点:有利于学得快的学习者发展。 (三) 其他个别化教学形式的发展 (四) 计算机辅助教育 始与 1958 年 1、 早期计算机辅助教学遵循程序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基础转向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3、 到 90 年代,随着整合技术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这个概念已不能完全反映计算机在教育中的作用。因为 计算机不再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作为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导师、伙伴等存在。 三、 教学系统方法的形成★ ★ (一) 夸美扭斯: 归纳方法 (二) 斯金纳: 程序教学 促成因素 (三) 60 年代后发展 四、 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 大致把握一下发展脉络和趋势即可) (大致把握一下发展脉络和趋势即可) 另外,AECT’ 新定义的区别应理解、了解。 另外,AECT’77 与 1994 新定义的区别应理解、了解。 五、 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原因及启示 (一) 主要因素 1、 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支持 2、 相关理论——理论支持 3、 实践——促进 (二) 启示 1、 有利于教育技术的发展 2、 既能反映教育技术实践的现状,又具有构建理论体系的作用 开发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通过追求教学的最优化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始终是教育技 教育技 术的本质特征。 术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一、 电化教育概念和教育技术概念★ ★ 电化教育起步的标志:1919 年运用幻灯来教学 “电化教育”一词来源有三种说法;20 世纪 30 年代在我国出现。 我国较正式地使用该词在 1936 年。 当时的电化教育专门指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 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 11 个定义。 (大致把握一下发展脉络、分类和趋势即可) 大致把握一下发展脉络、分类和趋势即可) 二、 具有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 (一) 教育技术理论框架 南国农 “七论” :本质论;功能论;发展论;媒体论;过程论;方法论;管理论。 我国电化教育得以存在的立足点:现代教学媒体的开发与应用。这也是我国电化教育区别于国外教育技术的根本点。 (二) 学科建设 教育技术专业始自 1984 年; 已形成了一个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完整的教育技术科专业体系。 (三) 组织机构的发展 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教馆——各级电化教育机构 三、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一) 观念上的误区 1、 重“电”轻“教” 2、 重“硬”不重“软” 3、 重“教”不重“学” 4、 偏科技轻人文 (二) 存在问题 6


相关话题/教育技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