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的要素
- 论点
- 含义: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
论点是经过提炼和浓缩了的观念、思想,是作者站在正确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对客观实际做了周密的调查和认真的分析研究之后,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看法、主张和观点,它集中地反映着作者对某个事物或某个问题的基本见解。
- 分类:
- 总论点:(中心论点基本论点主题)是评论中全部观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是作者需要全力说明的总主张、总看法,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
- 分论点:为了更好地阐明总论点,从几个方面或层层深入地来论述,提出一些证明、补充或者发挥总论点的从属论点。派生于总论点并为阐明总论点服务的。
- 关系:
- 总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主从关系,因果关系等。
- 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互相平行,逐个深入,互为因果等。
- 作用 :
- 分论点的双重作用:对论述的部分来说是论点,需要加以证明(用以证明的文字称之为部分论据);而队全文的总论点来说,同时也是论据的作用。
- 总论点的作用,总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主旋律,是全文的论述中心之所在。它在文章中的作用,是提携全篇,把各个论点、材料统率起来,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饿说理体系。
- 论据
- 含义:论据是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和用来证实、说明论点的证据。
充分、准确、可靠的论据,对证明和证实论点很重要。
- 论据分为两类:事实性论据与理论性论据。
- 事实性论据(表述事实的判断)
用事实作为根据、证据。这类证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或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饿品格,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主要指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人证、物证,以及典型事例,历史资料和统计数字等。
- 理论性论据(表述客观规律的判断)
- 科学理论
- 国家的法律、法令,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讲话T
- 历代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和知名人士的权威性的言论
- 公认的道德规范,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以及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公理、定义、法则。
- 古今中外各种著作中带哲理性的格言、谚语、歇后语以及诗文中的佳句、炼语等。
- 论证
- 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讲,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从写作角度讲,论证过程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成的说理体系的过程。
论证好象纽带,把需要的论据围绕着论点贯穿起来,组织起来,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严密的论证是使新闻评论具有战斗力和说服力的保证。
- 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关系:论点是灵魂,论据是血肉,论证是骨骼。论点是灵魂,因为它对论据、论证起统率作用。论据是血肉,因为论点靠论据证明或说明。论证是骨骼,因为它是联结论点与论据的桥梁和纽带。所谓“言之成理”除了所论之理正确以外,主要靠论证的力量。三者就是这样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
新闻评论的选题
- 到哪里去选题
- 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
- 选题的地位:这是写作全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选题主要确定评论什么问题。评论的论题确定了,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
- 如何选题: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实际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了解群众的思想、意见和呼声。应该从上头精神和下头情况的结合中去找,最根本的,又是从实际工作中去找,从现实生活中去找,要把群众关心的问题,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列入评论选题的范围。
- 要点:真正吃透上下两头、上下紧密结合的选题。上,就是中央的精神,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下,就是基层实际,群众呼声,现实问题。 吃透上头,大多可以通过阅读文件,参加会议和听报告解决,而吃透下头,必须“身入”下去,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可以说,评论工作者的“身入”是为了达到评论的深入。“身入”是深入的前提和基础。
写一篇重要的新闻评论,一般都应深入实际部门,深入基层单位,就有关问题的各个方面做广泛的了解,对其中的主要问题做深入分析,力求详细地占有材料,从全面情况的分析中选定论题,并寻找出正确分析论题的方法。
调查研究的具体方式:深入实际从事调查;间接调查(读者来信,单位调查报告,内部情况,书刊材料,参加召开会议等)。
- 学会从现实生活中选题
- 一般而言,凡是群众普遍关注、实际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往往是评论选题的重点。
-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最新讲话精神,殛待进行舆论引导;
- 现实生活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新人新事新风尚,殛待进行宣传倡导;
- 当前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或薄弱环节,殛待进行正面疏导;
- 人们共同关注而又疑惑不解莫衷是一的问题,殛待进行澄清;
- 社会生活中一些违反科学又习以为常的种种言行,殛待进行唯物论教育。
- 第三节好的论题应具备的条件
- 触及现实,富有新意
- 面向全局,准而有当
- 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新闻评论的立意
- 定义:立意就是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
- 地位:立意是诸论点的总和并且统率诸论点,是全文的基调,也是评论写作全过程中的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中心环节。
- 立意的主攻目标
立意贵在“站得高”,核心问题是一个“新”字。刻意求新,应该成为每位评论工作者的毕生追求。
- 论题要有新思想
- 论理要有新高度
- 论述要有新角度
- 立意的思维方法
- 要善于“把道理磨碎了讲”,即把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小的从属论点,一层一层地,一个一个地讲清楚。 只有把事物、现象或概念加以“条分缕析”,剖析成若干组成部分,找出各部分的本质属性及彼此之间饿联系,这样才能找到理。
- 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事物进行正确、深入、全面的分析,力戒主观性、表面性和片面性。
- 所谓正确的分析,就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事物作出客观、中肯、切合实际的评价,反对任何主观随意性。
- 所谓深入的分析,无非指要善于透过事物的现象,着力分析它的内部联系,揭示它的思想意义,克服表面性。
- 所谓全面的分析,就是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矛盾进行恰如其分的评述,力戒片面化绝对化。
- 很重要的方法:纵联系、横联系的分析方法。任何一个问题,如果从纵的方面把她分为几个阶段,从横的方面把它分为几个部分或几种角度,就容易分析得细致渗透。
- 常见的片面性、绝对化的毛病表现为:一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二是非此及彼,非鹿为马。
新闻评论的论证
- 论证的含义与作用
- 含义:论证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以证明你的论点是正确的,这是一篇新闻评论能不能写好的关键。
- 立意与论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二者都服从并服务于评论文章的说理,是一个统一过程中的两个环节。都针对论题,担负着“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的任务,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任务。
- 二者区别
- 立意是根据可靠的事实和充分的理由提出对某个问题的主张、看法,论证则是运用事实、道理证实对某个问题的主张、看法。
- 立意大体确定评论的基调,赋予文章以灵魂,论证则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赋予灵魂以骨骼。
- 立意主要靠论证。
- 新闻评论的论证是否严密,它的逻辑性强不强,其含义为:其一,是能说得使人信服,使受众必然得出并且不得不接受你的结论;其二,指论述有条不紊,层次分明;其三,指思想、议论严格周密,思想的过度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 论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
- 三大通病:没有经过逻辑推理的过程
- 满足于用几句结论性的语言,用抽象的原则道理去代替对具体事物的分析和论证,文章的观点不是建立在有充分根据的基础之上。
- 以演绎法取代分析法,企求用革命导师的论述、知名人士的话或科学原理取代作者对具体事物的分析和论证,不经过或者很少经过向受众说理的过程。
- 停留在赘述同类的故事来代替论证,或者是列出种种现象来取代分析,作出的结论不是使人感到缺少根据,就是觉得有些武断。
- 立论和驳论
论证方式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
- 立论
- 立论就是从正面直接阐明客观事物的真理,以证明作者提出的看法、主张。
- 立论的具体方法,即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等直接阐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亦即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
- 例证法(事实论证),是运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它通过列举典型的具体事例,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在新闻评论中用得比较普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 引证法(事理论证),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论证问题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用已被证明的、公认的道理、原则或理论,来论证未被证明的、个别的、具体的论点和道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运用引证法论证问题时需注意:首先引证的原理必须正确,不要断章取义;第二不要引证过多,以别人的观点代替自己的论述;第三,要注意具体分析,不可简单推理。
- 比较法(比较论证),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以有力地证实某个论点的正确或错误。常用的一种方法。具体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情况。类比就是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对比就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可分为纵比和横比,纵比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即现在和过去比;横比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性质截然相反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即好与坏的比较。
- 喻证法(比喻论证),用比喻来阐明事理的方法。
- 驳论
- 驳论是以反驳别人(或敌论)的某种错误观点(或反动观点)为主,在反驳错误观点的过程中宣传真理。
新闻评论的驳论包括揭露、批驳、剖析、辩论等方面,是在政治、思想、理论和学术上驳斥谬论、澄清是非,扶正祛邪的一种重要方法。
- 驳论的原则:坚持白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实事求是区别对待。
- 新闻评论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驳论只要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论证的三方面之一,就达到了驳倒对方的目的。
- 驳论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 直接驳斥其错误观点。
- 直接揭穿对方论据虚假或论据不足。驳斥对方论据时,可以用既有个性特点又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实,也可从分析危害性着手批驳其错误的说法。
- 直接分析对方论证方法不合逻辑,进而否定其论点。
- 反证法,不是从正面直接来论证论题,而是从反面间接地论证论题。
- 归谬法,以欲擒故纵的方法,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以其作为前提,引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论,从而以此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
- 第三节几种常见的推理形式
逻辑推理是人们在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所作出的抽象概括的反映。既是认识方法又是逻辑论证手段。
- 新闻评论中常用的逻辑推理形式有:
- 直接推理。是由一个直言判断前提推倒出另一个直言判断结论的推理。
- 演绎推理。又称三段论推理,是借助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联系起来,从而推倒出一个新判断的三段论证推理。
- 归纳推理。是由个别或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导出一般性知识结论的一种推理。
- 类比推理。是由两个事物的某些属性相同,推导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可能相同的一种间接推理。
- 保证逻辑推理真实可靠,必须保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推理的前提必须真实;二是推理的形式必须正确。要遵循形式逻辑的一些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新闻评论的谋篇
- 含义和分析
- 谋篇也就是布局,或说搭架子、列提纲,是将我们的思想成果见诸书面的阶段。
- 结构就是谋篇布局见诸于文字的外在形式,指的是文章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安排,它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
- 结构的好差,直接关系到评论文章中心论点能否得到突出,能否为读者所接受。结构安排的好,思路展得开,评论就会层次分明,论证严密,中心突出。谋篇的优劣在评论的结构中可以得到具体的验证。
-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新闻评论结构的程序,再加上作为眼睛的标题,整个文章的谋篇,应该由标题、引论(开头)、正论(正文)、结论(结尾)构成。
- 具体运用
- “题好一半文”------精心制作标题
好的标题,实际上是评论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主题的集中体现。好标题最基本最简单的要求,起码是准确、鲜明、生动,或者叫题文相符、贴切,让人叫得响、记得住。
- 注意以下几点:
- 新闻评论标题在依据、形式、句式等方面,都于新闻标题有所不同;
- 评论标题体现评论中心内容和思想水平(或规定论述范围,或体现中心论点,或表明作者倾向);
- 新闻评论标题的制作要求(准确贴切,简明扼要,鲜明生动)。
- 八种方法,十一种烘托法。
- 标题新闻评论标题的方法:提示论点法,论题作题法,话题为题法,号召鼓舞法,肯定赞扬法,揭露批评法,否定厌恶法。
- 使标题制作得富有文采的方法:采用修辞法,诗文标题法,成语作题法,巧用俗语法,运用悬念法,象征法,幽默法。
- 制作标题注意:立意要高,观点要明。
- “万事开头难”-------悉心写好引论
引论是新闻评论的开头,是整篇文章提纲挈领的部分,主要担负着提出问题或表明观点的作用,是全文的统率。引论给读者鲜明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兴趣,关系到文章的宣传效果。
新闻评论的开头有六种方法:
- 开宗明义,点明题旨,提出作者的看法和主张;
- 以新闻事件为缘由,在开头先将新闻事件的经过或特点概括叙述,为下文的分析论证做铺垫;
- 说明原委,回溯来由,交代写作的动机;
- 摆出驳论的对象,亮出错误认识,使文章一开始就掀起了论战的高潮;
- 用设问句直接点名论题,这些论题往往是国计民生中的重大问题或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 用引语、经典、比喻、故事开头,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
- “文似看山不喜平”--------苦心经营正论
- 正论是新闻评论的展开论证说理部分。
- 关键在于要体现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即各个分论点与总论点之间存在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起承转合”,结构切忌平淡,要力求波澜起伏,变化有致。
- 几种基本的论证结构:
- 归纳论证结构。 围绕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在逐步讨论分论点的基础上,归纳出总论点。
- 证明论证结构。 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论据直接证明。
- 排列(并列)论证结构。 先提出总论点,然后排列出几个并列的分论点,从几个方面对总论点加以阐发。该方法条分缕析,严密周详,便于把道理说清楚。
- 递进论证结构。 提出总论点后,要求逐层分析,或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又现象到本质等,把道理阐述得比较完整深刻。
- 比较论证结构。 提出论点后,通过对事物本身各个发展阶段的纵向对比或另一事物的横向对比,深入阐发道理。有比较才有鉴别,事物的特点或矛盾可以在比较中间阐述清楚。
- 正反论证结构。 提出论点,先反后正,或先正后反,进行论述。从正反两面说理,形成强烈对比,使是非曲直,昭然若揭。
- “不要蛇尾要豹尾”---------用心撰写结论
- 含义:结论是新闻评论的结尾部分,是全文论证部分的必然结尾,也是文章思想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 结尾一定要在总括全文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挥,即要总括全文,又要高于全文,应富有启发性和号召性。
- 结尾的写法,因文而异,一定要有实际内容。
- 精辟概括式结尾。
- 高昂激越式结尾。
- 余音绕梁式结尾。
- 写好评论的结尾一定要注意三条:
- 结尾与标题和开头一样都是全文有机的组成部分,都是为主题服务的,要照应全文,要首尾呼应;
- 必须用心协作,部落俗套,避免空话套话,尽可能写得生动一些;
- 因文而异,有些评论言尽意止,就不必硬加个尾巴,有的评论开头提出了问题,结尾应有所交代,有的评论是驳论,结尾就不宜用号召式,应采用贬斥式等。
新闻评论的文采
- 新闻评论讲究文采飘逸,通俗形象,从谋篇、立论、设喻、遣词造句都要反复斟酌,精心写作。丰富的文采应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 形式上增强文采的方法:叙议结合议论风生;通情达理情理交融;起承转合变化有致;言之有文辞达理举。
- 叙议结合 议论风生
在评论写作中尽可能夹叙夹议,是把抽象的东西和具体的东西相结合的好办法,是增强评论说服力和生动性的重要一环。 新闻评论是摆事实,讲道理的一种文体,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是它的基本技法。
- 通情达理 情理交融
清与理是对立统一的,情为理服务,理借情化人。
增强评论感情色彩的途径很多,最重要的是融情于理,途径有:融情于辩,融情于聊,融情于事,融情于景融情于物。
- 起承转合 变化有致
只要作者对事理认识深刻,独到见解油然而生
文章结构讲究起承转合,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应该体现某中逻辑关系;应善于运用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段,充分调动手重阅读的积极性,根据内容和语气的需要,应恰倒好处地使用各种标点符号,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 言之有文辞达理举
- 语言要准确、简明、富有哲理。
- 善用形象化笔法与语言。把抽象的概括同形象化的具体描述结合起来,把所要议论的事物加以描写和渲染,使其栩栩入生;寓庄重于诙谐,通过比喻和拟人化等修辞方法,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可以生动地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给人以鲜明的形象;化平凡为神奇,运用通俗化的口语或成语民谚来说理。
- 讲究修辞,巧用典故和文言古语
- 多用有表现力的群众语言
新闻评论的大忌
- 选题的新闻性,立意的思想性,论证的透辟性,文采的生动性,这些综合构成了新闻评论的优良品格,是其质量和风格的体现。
- 评论的四大忌:忌空泛,忌俗套,忌跑题,忌冗长。
- 忌空泛
解决方法:从实际生活感受出发,以新闻报道为依托,以新闻事实和当前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事件为论据,把评论和新闻结合起来,使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和新闻价值这一基本原则;从新鲜事实出发,对具体事物的具体分析,用典型而有说服力的事实来进行论证,理论结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