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笔记 黄淑娉 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7


16、杜尔干的理论和方法所存在的缺陷:
(1)在理论上表现了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1)把经济关系解释为利害关系和兴趣关系
2)他按社会的简单组合划分社会类型,强调社会团结
3)他将社会和社会意识视作同一意义
(2)在方法论上,他机械地理解社会结构,把一切社会都看成由各个最简单的社会构成的聚合体,也就是他的社会类型或社会形态,不讲阶级结构。他的这种思想成为后来英国的A.R.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论和法国的C.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的基础。他认为每一个社会都是同其他社会相隔离、不依赖其他单位的独立单位。
三、莫斯(Marce Mauss)
1、是法国民族学的实际开创者,杜尔干的继承人和外甥。
(1)能够用社会学分析法研究民族学材料。他学问渊博,精通多种欧洲语言,学术上的影响不限于民族学方面,也不限于法国。
(2)他重视对物质文化的研究,将古代的制度和现存的制度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民族学不应只限于研究落后民族,而应包括现代文明民族。1925年发表了《古代社会交换的形式和原因——礼物》,或译《赠予论》,提出社会交换理论,核心是礼物馈赠模式和互惠原则。
2、莫斯舍弃了杜尔干的起源理论方面,而着重应用功能理论方面。
《馈赠论》一书影响深远,“整体”是该书的中心概念。
因此研究一种制度应把它作为整体的一种社会现象来进行。他认为早期社会的交换形式是在群体间进行,与经济、法律、道德、政治、宗教等制度都有关。人们交换的对象不仅是物质的东西,还进行非物质的、精神的交换。这种交换的古老方式是一种物质的循环,也是人和权力的循环。这个循环不是由市场、价值或经济效用来维持,而是由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的赠予、接受和回报三个义务来维持。
3、杨堃曾著《与娄子匡书:论“保特拉吃”(Potalatch)》一文曾评论莫斯的《赠予论》,且认为“由原始的图腾社会过渡为文明社会之中间物的,则为莫斯教授之贡献”。
4、莫斯试图从馈赠、交换抽象出互惠的原则,并把这一原则看作人类社会中相互关系的基本形式。这是他的一条重要理论。
(1)莫斯继承杜尔干的学说,将社会现象分为生理学和形态学两类。他的社会形态学强调物质文化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决定性作用。他的社会形态学中包含了结构的概念,把结构分为物质结构(人口分布、城市、道路、住宅等)和社会结构(权力机构、社会组织、亲族组织)。后来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功能—结构论是在莫斯的结构概念和杜尔干的功能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列维—斯特劳斯则在莫斯的相互交换原则基础上阐释他的亲属关系结构即联姻理论。
(2)莫斯还主张用统计学的方法、用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根据来进行民族学研究。
5、英国人类学家埃文斯—普里查德评论莫斯,说他属于从孟德斯鸠经涂尔葛、孔多塞、圣西门到孔德、杜尔干的传统哲学之内,这个传统从概念分析得出的结论多于从事实得出的结论,而莫斯则转向具体的事实。
四、汪继乃波(A.Van Gennep)
1、是出生比利时的法国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
2、《过路礼》(1909)一书研究人在一生中所经历的重要事件如出生、青春期、订婚、结婚、死亡和有关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的各种仪式。
人的社会地位变化等情况产生社会干扰,而各种过渡仪式的功能便在于减少这种干扰的影响以保持社会均衡。
五、列维—布留尔(Lucien Levy-Bruhl)
1、在法国社会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杜尔干,任巴黎民族学研究所所长。
(1)他年长于杜尔干,但自认为受杜尔干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影响。
(2)主要著作有《低级社会中的思维功能》(1910)、《原始人的心理》(1922)、《原始人的灵魂》(1927)等。
(3)列维—布留尔对原始思维(08硕名词解释:《原始思维》)研究的基础是杜尔干的“集体表象”的概念。
(4)他试图确定两个基本论点
1)原始人的制度、风俗、信仰以前逻辑思维为前提,这是一种神秘的思维;
2)构成这个思维的集体表象及其相互的关联受互渗律(又译为共同参与规律)所支配。
2、列维—布留尔把人类社会分为两种类型,即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因此有原始思维和文明思维。
(1)原始人的思维是前逻辑思维,本质上不同于文明人的逻辑思维,后者能够进行抽象、概括和分类。
(2)埃文斯—普里查德则对它作解释,认为列维—布留尔所说的原始思维是前逻辑的,并不是指个人有无能力,而是指他们是在他们那个范畴中推理;不是说原始人不能作相关的思考,而是说他们的信念不科学。
3、列维—布留尔采取并发挥了杜尔干的集体表象观念来解释他的前逻辑思维及其神秘的性质。
他认为原始思维和我们的思维之间不是生物学和心理学的不同,而是社会的不同,是思想模式不同,那些思维模式由社会事实所决定,是普遍的、传统的、强制的。
4、列维—布留尔将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的集体表象作比较研究,
(1)认为文明人的表象主要是智力方面的或认识方面的现象,而原始人的智力活动就不仅如此,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现象,掺和着其他情感或运动性质的因素。
(2)原始人的集体表象与文明人的表象或概念有深刻的差别,原始人不仅具有客体的映象并认为它是实在的,而且还希望着或害怕着与这客体相联系的什么东西,这东西是神秘的威力,是一种实在,并构成他的表象的一个主要部分。原始人的这种智力活动是神秘的。
(3)原始人没有纯物理现象的概念。
(4)为什么他们对一切东西的知觉脱离不了神秘性?因为集体表象是神秘的,在集体表象中,知觉和情感、客观的东西和主观的东西,彼此之间都是紧密融合的。
5、列维—布留尔认为不能把原始人的智力活动归结为文明人的智力活动的低级形式。
(1)他提出“互渗律”来解释原始思维,它是神秘的,但不是反逻辑的,也不是非逻辑的,说是原逻辑的。
(2)他们不注意事物的客观属性,只注意神秘的力量,这种神秘的力量在事物中起原因作用。
(3)列维—布留尔认为泰勒提出的万物有灵论最初在原始人中并不存在,只有若干互渗的表明。
6、集体表象从何而来?列维—布留尔说它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是通过记忆、摹仿一代一代传下来。
(1)在原始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前关联、前知觉、前判断根本不要求逻辑活动,只依靠记忆来实现。
(2)原逻辑思维往往靠互渗律达到它的抽象。
把概念建立在主观任意性的基础之上,而概念产生和变化的整个过程不能用理性解释,这就是神秘的抽象。
7、列维—布留尔根据互渗律理论来分析原始宗教,论述了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真正的宗教的观念乃是一种来源于先前的智力活动形式的分化的产物”。
8、许多人研究他的理论并进行了评论
(1)批评
1)原始人思维和文明人思维的对立强调得太过分
2)用“神秘的”这一术语来说明原始思维的本质也是不恰当的。
研究者们认为原始人更有兴趣的是实践活动,因而导致获得经验,而不是超感知。
3)列维—布留尔的前逻辑思维不讲矛盾是很大的缺陷。
4)他认为作客观原因的解释与作神秘的原因解释之间有矛盾也是错误的,其实二者可以互补。
(2)列维—布留尔所搜集的丰富资料,对于研究思维的发展、原始宗教很有价值。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前逻辑思维也可能存在。
(3)列维—布留尔把地中海文明作为文明社会的代表,亚、非、拉美的有色人种地区被视为蛮荒之地,根据传教士格罗特写的《中国的宗教制度》中的材料,把中国人的一些习俗作为说明原始思维的例证,是极其荒谬的。
十足的“欧洲中心主义”和种族歧视。

第五章    功能—结构论  P101
一、功能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
1、20世纪2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民族学和人类学家们各自用不同的理论方法,从历史的角度或自称“历史研究”,对各族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其中有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历史学派,但这些学派缺乏为当时统治殖民地民族所急需懂得理论和方法,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2、英国政府急需人类学家能够为政府统治各殖民地提供具体的意见和办法,以继续维持其统治。
3、非洲没有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可作为殖民当局的依靠,殖民当局破坏了氏族部落制度,等于消灭了可以依靠的部落首领和氏族长老。殖民地危机的发生,提出了如何利用土著社会制度的问题,懂得这些制度在氏族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即功能)。
4、在英国,有两位人类学家即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owski)和拉德克利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从功能观点出发,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
(1)他们主张人类学研究应集中在对现存文化或社会的分析和说明上,并创立了社会人类学。
(2)提出一种实地研究的方法论。
(3)功能学派的理论适应了殖民地管理的需要。
5、实地观察法
(1)要求人类学家学习当地土语,与土著居民生活在一起,进行直接的观察了解,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因此也叫参与观察法。
(2)以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的资料加以比较研究,力图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
(3)起到了挽救殖民者危局的作用。
6、英国政府在它的各个殖民地区域内均派有人类学家佐理殖民地行政。
7、功能主义能为殖民统治服务的理论核心是:一切文化都是有功能的,土著的氏族部落组织同样有其功能,殖民者应利用原有社会组织,发挥其功能,殖民者只要进行“间接统治”。可见当时人类学训练之实用价值。
8、对保存原始公社制的各族采取不是直接管理而是间接管理的办法。这种管理在非洲大陆得到了最充分和最广泛的实现。
9、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统治者就已懂得利用土著的习俗和制度进行间接统治,历代王朝施行的间接统治大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1)但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主要目的是维护其统治版图及维护臣属关系,因而文治多于武功。未有涉足海外进行殖民掠夺和殖民统治。
(2)我国历史上各王朝并没有将土著聚居地看作固定不变的封闭体,如各种土著保留地,从而限制其变迁;而是相反地,在频繁交往中互相吸收对方于己有利的文化以达交融、沟通。 
我国封建统治者对异民族间接统治的历史实践,是远胜于功能派的封闭体理论,更胜于今天的种族隔离政策的。
(3)我国各族人民在同一块土地上,早有密切接触和联系,与西方近现代的殖民侵略是不同的,这里仅从功能理论上作比较。
10、功能主义学派的产生,除了当时英国的政治形势外,还有学术上的原因。
(1)西方学术界开始流行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
他们把调查分析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并应用于社会实践。
1)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功能观点的正式宣布是由他在1926年《大英百科全书》所写的《人类学》一文而起的。
一种以文化概念为基础的新学派,称之为“功能学派”。
方法如下:“‘此种学说的目的’在以功能眼光来解释一切在发展的水准上的人类学事实,看这些事实在完整文化体系内占什么位置;在这体系内,各部分怎样的互相联系;而这体系又以何种方式与周围的物质环境互相联系。总之,此学说的目的,乃在了解文化的本质,而不在进化的臆测,或以往历史事件的重造。”
2) 布朗认为,功能概念最早应用乃在1895年杜尔干发表的《社会学方法论》中。
3)一般人认为功能观点被正式用于人类学研究起于1922年,
a)是年同时出现了两部重要专刊:一为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Argonauts of Western Pacific),一为布朗的《安达曼群岛上的居民》(Andaman Islanders),两本书都用功能观点分析研究当地的土著社会。
b)马林诺夫斯基的书在人类学方法的发展上较布朗的上述著作更为重要。马林诺夫斯基强调人工的田野访问。
4)拉德克利夫—布朗在书中论说:“如果我们只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我们就不能理解他们,而必须去研究全部制度,才能正确解释。”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对待文化特质,使之化为原子或使之孤立,这是无效果的。”
5)马林诺夫斯基在《蛮族之性生活》第3版(1932)中表明他的功能观点:“功能方法坚持社会事实的复杂性;各种在表面上常常矛盾的因素,实系纠结于一种信仰或坚信中;这样的坚信在社会制度内有力地运行着。”
6)两位创始人重视纯粹科学研究的实用价值。形成从内部进行调查的实地调查方法,成为社会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7)马林诺夫斯基称自己的学派为功能主义
a)强烈地主张应通过有机地、整体地把握文化诸要素的功能,把文化作为一个合成体来理解。
b)表现出为以后殖民地管理人员所热烈欢迎的那种研究社会的态度。他摒弃传统的静态描述方法,认为在文化中看见的是具有自己特点的一定的组织。民族学的任务在于它们在某一社会中的作用,在于教会和这些民族有关的殖民地当局和企业主去更适当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应该怎样来对待这些民族。
(2)学术上的第二个原因是当时科学界和思想界都开始重视比较的方法,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结构和制度的调查材料中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文化在各自社会中的功能。产生了“文化必须从整体来看”的观点。
(3)学术上的第三个原因是继承前人的成果,加以发展,之前的学者注重对静的组织和不变形式的研究,进化论问世后,人们开始重视对动的模式和冲突过程的研究,即从侧重事物的“结构”转到侧重事物的“功能”;“原因”与“结果”的概念,被“变数”与“函数”的概念代之。
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集半个多世纪来蕴藏在生物学、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界的功能主义思想,使之系统化,并提出来作为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
10、功能主义理论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在英国久盛不衰,在美国也有一定的市场。我国学者吴文藻、费孝通与功能学派两位创始人都有往来,功能学派在中国也有相当的影响。
30年代中期和40年代时介绍功能主义的出发点是想通过对中国社会的调查,提出一些解决中国问题的主张。
二、马林诺夫斯基及其功能理论和方法
(一)
1、马林诺夫斯基生于波兰,卒于美国。读了英国人类学家J.G.弗雷泽的《金枝》后,开始对人类学发生兴趣。1910年改行从事人类学研究。
2、马林诺夫斯基曾三次去新几内亚做探险调查。第一次1914/9-1915/3,第二次1915/6-1916/5,第三次1917/8-1918/8。
(1)最初用掺杂当地土语和手势的英语调查,三个月后就能与当地提供资料的土著交谈,用当地方言记录。
(2)帐篷驻扎在村子里土著人的茅草房中间,真正地投入当地人中。
(3)不以收集、描述典型材料,或部落结构的素描以及对它的文化的解剖为满足,认为民族学家也必须记录无法正确估计的有关实际生活。
3、马林诺夫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首次运用功能主义思想描述了土著居民的社会和文化。
(1)该书叙述了“库拉”交易圈,一种精心设计的、联结东新几内亚与邻近列岛民族的贸易体系,主要交易项目是仪式物品——项圈和臂饰,这些物品非常受珍视,但没有什么功用上的价值。
(2)结论与当时一般人对原始民族的看法相反,他认为该岛居民没有严格的功利主义目的,而是固守传统风俗程序,“库拉”便是一种制度化的仪式性交换体系。
(3)把该社会中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心理的所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虽然讲的是经济,但涉及社会机制、巫术力量、神话及传说等,展示了生活全景。
(4)还讲到男子的劳动和慷慨,与懒惰、个人主义、自私相反,强调这些特性在他们的文化中发挥活生生的联系的功能。
4、《文化论》与《科学的文化理论》(A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 and Other Essays)两书中,他的功能主义理论有更全面和系统的阐述和总结。
5、马林诺夫斯基曾受杜尔干学派的影响,但他比杜尔干更进一步。
(1)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互相关联的,具有动态的、功能的。
(2)倡导实地观察文化变迁的方法论,证明他的动态观点。
6、《文化论》
(1)在《文化论》中,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分为物质设备、精神文化、语言和社会组织四个方面。认为文化实体是自成一格的,人类学是研究文化的特殊科学。
1)批评进化学派和传播学派的方法论,认为前者凭“遗俗”的概念,重构以往发展阶段;后者则追寻传播的路线去重构历史,他们都是建筑在对文化本质“认识不够”的基础之上的。
2)认为对文化必须先有功能分析才能探讨进化和传播,在功能未能解释及各要素间的关系未明了时,文化的形式也无法明了。
(2)认为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揭示了人类学的重要工作就在研究文化的功能,认为文化的真正要素是社会制度。
(3)强调的一个观念是关于文化本身,认为文化与人的需要有不可分的关系。
1)人类有机体的需要是第一个基本需要,由于需要而形成迫力,这种迫力迫使人们靠着有组织的合作及经济的道德的观念,而满足生理的需要。
2)第二个基本需要就是种族的绵续。这种生殖作用的文化体系是由各种制度组成的。
3)一社会的基本生物需要,是文化所由滋长、发展及绵续的条件,可称作“文化手段迫力”;第二类手段性质的文化迫力,就是法律组织的需要;第三类手段迫力即靠传统风俗为工具,即广义的教育。
4)文化在满足人类的需要当中,创造了新的需要,这就是文化最大的创造力和人类进步的关键。
七种基本生物性需要的满足,才能生存下去。即新陈代谢、生殖繁衍、身体的安全、舒适、运动、成长、健康。世界上每一个社会对于这些基本需要,都会有相应的文化措施。在一个文化中,创造出各种有关的技术。
5)基本的生理需要可以分成四大类,每一类都有一套相应的文化措施。
第一类经济制度是指工具、器物以及其他各种必需的物质的制作、使用和维护。第二类社会控制是指从各方面规划和指导人类的行为。第三类教育,即上一代人的经验和知识通过种种教育方法,传递给下一代。第四类政治组织,即各个社会中的权威中心。
6)马林诺夫斯基还认为文化是人工制品(artifacts)和传统体系所组合而成的,他还把文化看作是一种工具性实体(instrumental reality)。
(4)各种文化如何发生功能?马林诺夫斯基举了许多具体的例子。如风俗、仪式活动、类别性称呼、宗教信仰、巫术的功能。
(5)他总结:“文化历程以及文化要素间的关系,是遵守着功能关系的定律的……人性的由来就是在于接受文化的模塑。”
在《文化论》中,把他对文化的功能观点通过原始社会的日常生产生活和信仰以及各种社团组织承担的功能角色作了详尽透彻的分析和说明。
(6)马林诺夫斯基配合《文化论》还制订了《文化表格》
1)提出文化的三因子和八个方面。
三因子即:物质底层、社会组织、语言(有时加上精神文化)
八个方面即:经济、教育、政治、法律与秩序、知识、巫术宗教、艺术、娱乐
三因子大体代表了文化的结构,八方面代表了文化的功能。
2)吴文藻谈到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的优点时说:“马氏以具体制度为考察文化及社会组织的单位,这种看法,可避免民族学实地研究上两种流行的极端趋势:一是‘文化特质’的分析研究,一是‘文化灵魂’的综合研究;因为前者代表了原子论的趋势,容易发生破碎的流弊;后者代表了全体论的趋势,容易引起笼统的讥评。”
7、马林诺夫斯基在其他著作中论述的功能观点,也同样说明其理论体系的一致。
(1)《蛮族社会之犯罪与风俗》一书中,明示法律和风俗是有组织地联合着,指出社会内部秩序的相关性和对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功能。
(2)在《蛮族之性生活》(1929)一书中,主要分析了特罗布里恩德岛上的生殖制度的功能。某一社区中某个人对于异性的整个态度,全为其宗教与巫术上的性欲观以及自幼所受熏陶所决定。
8、马林诺夫斯基的研究,大凡涉及个人行为和文化制度的问题,均只限于寻找或说明这些行为和制度有没有功能,如何发生功能,为何发生功能。
9、马林诺夫斯基1942年逝世后,1944年出版的他的《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对功能理论作了进一步表述和总结。
(1)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化,而文化是一个整体。
(2)功能和制度这两类分析法,将使我们能更加具体、精确和彻底地界定文化。
(3)意识到亟须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建立平衡。文化的理论必须立足于生物学的现实。
(4)在研究方法上,必须谙熟民族学田野工作,又是文化理论的专家。比较方法是研究课题的普遍法则的基础。田野工作经验及比较方法使人类学家认识到文化现象是相互关联的。
(5)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功能”能够解释起源和发展及许多社会现象,所以当代存在的一些制度和习俗,无须费心追溯到远古时代或遥远的地方。
(6)在学术上,
1)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论反对人类学的历史学派理论,特别是美国历史批评学派,认为该派把“文化”看成是一些互不相干的文化特质所构成的堆积体,功能学派则把文化特质的结合,看成是一种理性的历程,认为各项文化特质之间有必然的关系存在,与历史学派的理论是相反的。
2)马林诺夫斯基同时认为,功能的解释并不妨碍进化论和传播理论对社会发展的探索,而是可以弥补他们的不足。
(7)马林诺夫斯基还把“功能论”作为一种研究工具。他认为,功能论这种研究工具,是从事田野工作和比较分析不同文化种种现象所必须具备的。
(8)强调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化,并认为所有的文化基本上都是可以比较的,而视各文化为一封闭体。但实际上马林诺夫斯基对许多文化仅作了大量的描述,很少使用比较法。
(9)在研究的方法技术上,马林诺夫斯基强调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在生活上必须打成一片,精通当地的语言,才可做出对该社区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解释。
马林诺夫斯基的田野工作是很出色的,他对科学的执着、热情和全身心投入的精神,令人赞佩。
(二)因马和布朗倡导的功能主义客观上和主观上起到了为帝国主义殖民政策服务的作用,所以受到许多学者特别是苏联和第三世界学者的严厉批评。对马在理论和方法上的贡献做出恰当的评价,不容易,虽大家都对他的民族志报道和田野工作方法及技术的开创一致肯定,但对他的理论概念则毁誉参半。
1、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和罗维(R.H.Lowie),常抨击马,认为博厄斯许多方面胜过马。马惟一的“积极成就”只是在民族志著作中运用精神分析学的概念,另在技术方面仅“赶得上博厄斯”。佩服马对田野工作具有戏剧性表现的能力,赞赏他在家庭、宗教、经济和法律方面增广人类学的知识。
对其主要批评则认为他缺乏“理论的深度”。
2、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M.J.Herskovits)认为
(1)马的主要贡献是把弗洛伊德的学说加以延伸和修正,并应用于文化研究上。
(2)马的田野工作在方法和程序上有大的改进,对马的“参与观察法”,认为其“贡献良多”。
(3)在理论方面,认为马将家庭视为自然赋予和文化习得两者之间的连锁,这种看法确属不凡。
3、R.弗斯(Raymond Firth)的评论
(1)教学从不远离实际,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中提出了民族学调查方法三原则:
1)真正的科学目的、民族学的价值和标准;2)住在土人中间,便有好的工作条件;3)使用各种方法收集处理各种材料,要像猎人一样主动寻找、核实,带的问题越多,越能深入了解,要有良好的理论。
2)但认为马对社会机构仅作静态分析,不能解释社会变迁。
4、弗利斯•卡勃莱(Phyllis Kabrry)评论
(1)关于政治和氏族组织的大量报道是值得的。更重要的是马对一种文化的深入细致的知识,对社会事实的复杂性的了解。功能方法能导引出马称之为“看不见的事实”。

相关话题/文化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文化要略复习纲要
    中国文化要略复习提纲 目录 第一章简论 .................................................................1 第二章地理概况 .............................................................1 第三章历史发展 .............................................................2 第四章姓氏和名、字、号 .......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6
  • 中国文化要略复习笔记(修改错误+新内容+标注+标点调整)
    第一章 简论1. 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2. 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 (1)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2)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
  •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年考研接受高质量生源调剂生通知
    为深入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提高生源质量,改善生源结构,我校拟接收少量高质量生源调剂生。高质量生源计划单列,用于接收第一志愿未报考我校的高质量生源调剂生。一、申请调剂的基本条件1.高质量生源调剂生指本科以普通全日制的学习形式毕业于高水平大学且报考高水平大学的考生。2.符合调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032汉语文化学院专业学位类调剂方案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珠海)调剂方案一.基本条件调剂考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第一志愿为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北京)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的考生。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类线和我校复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2019年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各相关考生:一、调剂专业及人数为优化生源结构,我院拟接收部分调剂考生,调剂专业与人数(包括校内调剂和校外调剂)如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2019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各相关考生:一、调剂专业及人数为优化生源结构,我院拟接收部分调剂考生,调剂专业与人数(包括校内调剂和校外调剂)如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人数 050108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2019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院内调剂公告
    我院2019年会展与节事管理专业(科学学位)、酒店管理学专业(科学学位)、文物与博物馆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旅游管理(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接收院内调剂。一、调剂专业、名额和要求 调剂专业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2019年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一、学院简介信阳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招生始于1988年,时为政法系(现政法学院)一专业,2004年历史学专业从政法系析出,独立建制为历史文化学系,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河南首家),2006年招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2008年撤系设院,为历史文化学院。自2010年,文化产业管理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考研调剂公告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招生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调剂公告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目前接受调剂请有意调剂的考生点击此链接(https://www.wjx.top/jq/34719407.aspx)填写个人信息。最终调剂名额以本单位公布的复试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欧洲文化入门串讲资料
    《欧洲文化入门》串讲资料 1、There are many elements constituting(组成) European Culture. 2、There are two major elements: Greco-Roman element and Judeo-Christian element. 3、The richness(丰富性) of European Culture was created by Greco-Roman element and Judeo-Christian element. 第一章 1、T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外国文化常识集萃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1章 原始文化第2章 古代两河流域文化第3章 古代尼罗河流域文化第4章 古希伯来文化第5章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化第6章 爱琴海文化第7章 古罗马文化第8章 中古欧洲文化第9章 中古阿拉伯文化第10章 中古东亚和南亚文化第11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第12章 17、18世纪欧洲文化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国文化常识集萃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1章 中国文化简论第2章 地理概况第3章 历史发展第4章 姓氏与名、字、号第5章 汉 字第6章 学术思想第7章 宗教信仰第8章 古代教育第9章 科举制度第10章 典籍藏书第11章 科技成就第12章 传统建筑第13章 古典文学第14章 各类艺术第15章 精美器物第16章 风俗习惯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模块一 课后习题 第一部分 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  第1章 英国简介(1)  第2章 英国简介(2)  第3章 英国政府  第4章 政治、阶级和社会  第5章 英国经济  第6章 英国文学  第7章 英国教育体系  第8章 英国的外交关系  第9章 英国媒体  第10章 英国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2020年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851中国通史[专业硕士]考研全套资料
    目录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16种电子书。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考研真题[电子书]全国名校中国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免费下载]说明:不能提供本校真题。2.指定教材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电子书]李侃《中国近代史》(第4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考研复习笔记
    第一章 简论 1. 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辞海》的解释: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 2. 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 1)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