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综合历年试题整理(11)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7

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方言区粤方言区闽方言区,其中北方方言区的北京话是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基础。(3分)

2、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般将先秦散文分为两大类,即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除被称为"经"的《尚书》、《春秋》等以外,还包括《左传》、《战国策》和《国语》

诸子散文仅收入《诸子集成》上篇"周秦之部"就有16人、20部书,其中包括儒家的《论语》、《孟子》和《荀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商君书》《管子》和《韩非子》,墨家的《墨子》和《晏子》。(3分)

3、我国古代的韵文,按作品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3分)

一类是鲁迅所说的"杭育杭育派",即劳动人民形诸口语的无名氏作品--童谣、谚语和民歌。

另一类是直接形诸文字的有名氏创作,具体形式有发展变化。逐步形成了--的韵文序列形式。

4、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呈现了由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发展趋势,由人丁税向田亩税转变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引起历代史学家重视的主要有以下几项制度,即始于北魏、经过隋、终于唐中期的以力役和实物为主的(租庸调制),出现于唐代中期、以实物为主、一年分两次征收的(两税法),明代中期开始的允许折征货币的(一条鞭法),而清代的“摊丁入地(亩)法”已包含着(财产税)的成分。(2分)

5、戊戌六君子指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杀害的六个维新派骨干成员,

他们是谭嗣同、刘光第、康广仁、林旭、杨锐和杨深秀。(2分)

6、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对外关系史上,有两次影响特别深远的活动。这就是发生在汉武帝时期的以张骞为首的通西域和发生在明成祖时期由郑和统帅的下西洋访问航行。(2分)

 

三、选择题

1、20世纪20-30年代,我国出现了不少现代文学流派、团体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太阳社等,它们都有比较稳定的成员、明确的宗旨和发表作品的刊物。就文学主张或宗旨说,

文学研究会主张:文学为人生、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

创造社早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需求

太阳社主张: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反映工农大众的生活和斗争

2、后人对唐代古文运动的体系作了各种各样的概括,其中比较一致的有五项。

韩愈:强调"文以载道"

      提倡创新,主张"唯陈言之务去"

      主张"文从字顺各识职",反对盲目追求文采

柳宗元:强调认真写作,切忌"轻心、怠心、昏气、矜气"

       反对厚古非今,认为古人亦人耳,夫何远哉,并对当时文坛"荣古虐今"的状态表示愤慨。

3、安史之乱以后,历代都有有志之士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推行这样那样的朝政改革,但都以流产而告终。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唐代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宋代的由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明代由张居正主持的吏治改革。

4、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都提出某些口号或以某种方式发动农民。

如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号召戍卒取而代之。

宋代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则首次提出了均贫富,这一口号反映了农民显示追求的口号

而明末李自成起义则以传播"迎闯王、不纳粮"之类的歌谣发动农民起义

 

四、问答题

1、何谓话本?它的出现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对我国古代小说产生了什么影响?

--宋元话本是宋元时代说话人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包括小说、讲史、说经等说话艺人的底本。

小说家的话本称作小说,都是短篇故事;讲史家的话本称作平话,一般篇幅较长,讲述历史故事。

根据文字详略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繁本和简本两种类型。繁本是语录式的或经修订加工的底本,语言通俗流畅,接近口语。简本是提纲式的资料,只记下一些故事梗概,往往是从传奇文和笔记小说中摘录下来的。现存宋元话本,多数是简本。

--话本的出现和日趋繁荣,适应了封建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需求。

--它具有口头文学清新活泼的特色,又发扬了志怪传奇小说的优良传统;情节完整、语言生动,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突出的成就。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明清的白话小说主要是在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西游记》等文学名著都是宋元话本继续发展的产物。

 

2、从汉代开始的屯田制属于什么性质的制度?在历史上曾起过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屯田制是中国封建政府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种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因参加开垦者不同而又军屯和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

--汉武帝击败匈奴以后,在西部进行屯田,以养边防军,此后曹魏直至两宋,都推行过屯田。金元以来,屯田遍及内地和边陲,明代时达到极盛。

--边防屯田保证边防军队的粮饷需要,对于边疆地区的土地开垦和巩固边防有积极作用。

又因能集中较多人力、物力,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从而可以推广了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

--凡设置屯田的朝代,在初期时屯田成绩比较显著,随着封建统治的日益腐朽,屯田也就逐步瓦解。

 

3、何谓遣唐使?它对终日文化交流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遣唐使是唐代日本派往中国的使节团。目的在于向中国学习,汲取唐朝文化。著名的有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中国赴日的僧人鉴真等。

--遣唐使带回大量中国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中国文化因而风靡日本封建社会上层,渗透思想、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佛教由此传入日本 ;促进了中日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日本的发展。

 

  1. 明代元宗到的《论文上》

--为为标点的段落加标点

--把文中六个繁体字改为简体字

--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

--写一则读后感

 

五、政论文写作

题目:为落实"执政为民"精神进一言

 

 

2006

 

一、专业词语解释

1、先秦寓言

--先秦寓言是先秦时代诸子散文、史传著作中的寓言故事。原为著述中的论证手段、并不独立成篇;后因其自身高度文学性而流传,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在内容上,借助于带有劝谕或讽刺性质的简短故事来阐明道理或阐述政治主张,以具体性和形象性来帮助人们了解抽象的哲理。

--来源主要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历史传说和作者创作、虚构的故事。

--先秦寓言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孟子》、《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均有大量寓言,如"守株待兔" "苞丁解牛"等。

 

  1. 乡土文学

--通常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厚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

--鲁迅的小说如《孔乙己》、《故乡》,是最早的代表作品。

  在鲁迅的带动和影响下,20世纪2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个以文学研究会为主的乡土文学作家群,包括叶绍钧、鲁彦、台静农等。

  到30年代,中国的乡土文学作家出现了不同的创作类型。沈从文等代表一种类型;萧红、萧军等代表一种类型

  四五十年代以后,乡土文学的流派具有了地区特点;如山药蛋派、荷花淀派,理论主张上也显得更为自觉。

 

  1. 井田制

-- 我国先秦时期的田制,由于耕地纵横阡陌,形状似“井”字而得名。

-- 其基本特点是一切土地均为国有,君王分赐诸侯臣下,让他们世代享用,但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和买卖,并且还要缴纳赋税。

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他们的劳动成果。

-- 春秋后期私有土地大量出现,井田制的社会基础已不复存在,逐渐瓦解。

 

  1. 倭寇

----明代对日本海寇以及 与之勾结的国内奸民的统称。

-- 元末至明万历年间,部分日本武士、浪人、海盗商人和破产农民,不断侵扰中国、朝鲜沿海地区。他们大肆烧杀抢夺,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激起中国朝野、各阶层人民的反抗。

--在民族英雄俞大猷、戚继光的领导下,东南沿海军民浴血奋战,最终将倭寇荡平。

 

  1. 《十日谈》

-- 意大利小说家、文艺复兴的先驱之一薄伽丘的小说集,是欧洲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

--《十日谈》叙述了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讲了100个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作者描绘了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了教会的禁欲主义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反教会反封建的战斗精神。但也存在渲染享乐主义等一些庸俗的东西。

--《十日谈》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欧洲次现实主义文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二、填空题

1、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反映被压迫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作家-----他的第一个小说集(《呐喊》),主要是描绘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的作品。其中(《 阿Q正传  》),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通过塑造深受精神毒害的贫苦农民( 阿Q )的形象,提出了启发农民的民主主义觉悟的严重课题。

  (《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及回忆,描写旧中国农村急速破产的萧索、凄凉的生活图景;透过描述闰土怎样由生机焕发的小英雄变成精神麻木的人,控斥糟蹋农民和农村的各种黑暗社会势力,发出“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呐喊,期待被迫害者醒悟过来开辟自己的生活道路。

  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祝福》描写了一个善良、安分的劳动妇女(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揭露封建主义的极端野蛮性和残酷性。此外,还有(《孤独者》)(《长明灯》)(这两处无固定答案)等许多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农村社会生活和农民的种种悲惨遭遇。(4分)

2、有位现代学者指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家出现三个知名文学家的只有三例,即三国魏的(曹操)和曹丕、曹植父子,北宋的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以及明代的公安“三袁”即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兄弟。(2分)

  1. “春秋五霸”究竟指哪五人?古代史上有四种不同的记载,涉及八个人,即: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夫差父子、越王勾践。

  其中一致的只有两人,即(齐桓公 )(晋文公 );

其余六人都曾经称霸一方,如(秦穆公 )主要称霸西戎,阖闾、夫差父子和勾践先后称霸吴、越,而(晋文公 )除控制长江中游两岸以外还曾经一度成为中原的霸主。(2分)

  1. 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制度,大致经历了如下变化;西汉开始实行地方官员举荐加考试的( 孝廉 )制,同时以征辟的方式——由皇帝(钦点 )或地方主要官员出面征聘知名人士出任某种官职。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这是一种以地方特设机构的考察、定级为基础的选拔、升迁官员的制度,结果却因定级只问门第、不问才能,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沦为世家豪族操纵政权的工具。 隋以后的历代王朝主要通过(科举制)选拔,这种制度代有兴革,一直持续到清代的末年。
  1. 古代史学著作中,有三部著作被后人统称为“三通”。这就是唐代杜佑的(《通典 》),南宋 (郑樵)的《通志》,宋、元时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其中《文献通考》是继杜佑著作之后的另一部记载(典章制度)沿革的专题史,而《通志》则是沿袭《史记》基本体例的(纪传)体通史。

6、请填写下列作家的一部作品(无固定答案):

[1]但丁(意大利)(《神曲》 );[2]罗曼•罗兰(法国)( 《约翰-克里斯朵夫》);

[3]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 《穷人》《罪与罚》  );

[4]笛福(英国)( 《鲁宾逊漂流记》  );

[5]霍桑(英国)( 《红字》   );

[6]塞万提斯(西班牙)( 《唐吉珂德》 )。(3分)

 

  1. 选择题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文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相当有影响的著作。如[1a.曹操;1b.曹植;1c.曹丕]的《典论•论文》;[2a.陆机;2b.陆云;2c.王粲]的《文赋》;[3a.稽康;3b.刘勰;3c.孔融]德《文心雕龙》,迄今仍然受到文学界、学术界的重视。(3分)

  1. 明代自中期开始,先后形成一些文学主张明显不同的文学家流派。(3分)

  其中以李梦阳、何景明和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前、后七子主张[1a.文章直抒胸臆,报纸自己的本色面目,道其中之所欲言;1b.法不相沿,不拘格套,言人之不能言、之诉语言、之所不敢言,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1c.文必秦汉,诗必唐宋]。

  以王慎中、唐顺之等为代表的唐宋派主张[2a.文章直抒胸臆,保持自己的本色面目,道其中之所欲言;2b.法不相沿,不拘格套,言人之不能言、之诉语言、之所不敢言,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2c.文必秦汉,诗必唐宋]。

  以袁宗道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主张[3a.文章直抒胸臆,保持自己的本色面目,道其中之所欲言;3b.法不相沿,不拘格套,言人之不能言、之诉语言、之所不敢言,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3c.文必秦汉,诗必唐宋]。

  1.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有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其一是:由蒙古人[1a.成吉思汗;1b.窝阔台;1c.忽必烈]入主中原开始的元王朝。

其二是:自满族人[2a.皇太极;2b.努尔哈赤;2c.福临]即位后入关定都北京,而后统一全国的清王朝。

  1. 中国的封建王朝中,前后出现过两汉、两晋、两宋这种两相对应、衔接的政权,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却不尽相同。其中,

两晋主要是因[1a.王室内乱;1b.农民起义;1c.境外民族入侵]而被迫南迁并重新建立政权的。两宋确是主要因[2a.王室内乱;2b.农民起义;2c.境外民族入侵]而重蹈两晋的老路。

 

  • 问答题

1、何谓“话本”?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产生过什么影响?

--宋元话本是宋元时代说话人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包括小说、讲史、说经等说话艺人的底本。

--根据文字详略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繁本和简本两种类型。繁本是语录式的或经修订加工的底本,语言通俗流畅,接近口语。简本是提纲式的资料,只记下一些故事梗概,往往是从传奇文和笔记小说中摘录下来的。现存宋元话本,多数是简本。

--它具有口头文学清新活泼的特色,又发扬了志怪传奇小说的优良传统;情节完整、语言生动,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突出的成就。

--宋元话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明清的白话小说主要是在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西游记》等文学名著都是宋元话本继续发展的产物。

 

  1. 略述古代书院的性质和发展。

--书院是宋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教育组织,是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是我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

它萌芽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前后千余年的历史,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历史上著名的书院有白鹿洞、岳麓、应天、嵩阳、石鼓等。

--书院的发展: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唐朝安史之乱之后,为重新振兴文化教育事业,一些读书人开始聚众讲学.

宋代书院多由官员倡导和主办,已具半官半民的性质.

元代统治者对书院采取鼓励政策,积极倡导,日益呈现官学化趋势.

明代后期书院政治色彩渐浓、开始议论朝政,统治者先后四次禁毁书院.

清代统治者对书院由消极抑制逐渐改变为积极兴办,但绝大多数书院都掌握在政府和官员手中。清代鸦片战争之后,对书院进行改制.各省城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1. “摊丁入地”是什么制度?推行这一制度意味着什么?

--清政府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役制度. 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即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摊丁入亩使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缓和了土地兼并;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

它的实行意味着封建赋税制度进一步向以财产税为主的方向转移,对我国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4、下面是唐代孙樵《书何易于》一文的摘录,其中某些字、词使用繁体字(卷中首次出现时,以加大不加粗的宋体字标出),请仔细阅读后按后面四项要求完成答卷。(19分)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1。縣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2。刺史崔樸尝乘春自上游多从賓客歌酒3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4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屬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而去5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鐵官奏重榷管6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7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铲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铲去罪愈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竄海裔8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9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邑民死丧子弱业破不能具葬者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百姓入常赴有垂白偻杖者10易于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庭有竞民11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枉直罪小者劝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12治益昌三年狱无系民民不知役改绵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
    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且曰:“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
    樵以为当世在上位者,皆知求为切。至于缓急补吏,则曰:“吾患无以共治。”膺命举贤,则曰:“吾患无以塞诏。”及其有之,智者何人哉?继而言之,使何易于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文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文荟萃》)
【注:1、益昌,在今四川广元县南部一带;令,县令。 2、城,城市,这里指广元县城。 3、歌酒,指歌伎、酒役。 4、笏,古代官员用来记事的手扳,也是官阶的象征,“腰笏”即将手扳插在腰带上。 5、偕骑还去,全都骑马匆匆回去。这两句极写刺史和他的宾客,在何易之这一举动面前的狼狈状态。 6、榷(que去声)管,专卖。这具意为:盐铁官奏请将茶叶也列入专卖范围。 7、矧(shen上声),何况。 8、海裔,泛指边远、荒凉的地方。 9、尔曹,你们这些人。 10、垂白、须发斑白,偻、弯腰曲背,杖、拄着拐杖,“垂白偻杖者”之老弱病残的人。 11、竞,争执、纠纷,“竞民”即因争执、纠纷而打官司的人。 12、不以付吏,不把他们交给吏员,亦即不予关押。】


1、为未标点的段落加标点(注意:所付作品中一、二、三段除第一段开头两句外,均需加标点。本小题4分;标点错3处以下不扣分,错3处以上连前3处一并扣分。每处扣0.2分,扣完4份为止;标点时写前、后两字,如“十里,城嘉)


2、文中有六个繁体字,请将它们改为规范的简体字(每字0.5,共3分)
[1]縣——    [2]樸——    [3]賓——    [4]屬——    [5]鐵——    [6]竄——


3、解释用粗楷体字加下划号标出的词语(5分,小题分见本题)
[1]尝(0.5分)——               [2]挽舟(0.5分)——         [3]隙不可夺(1分)——
[4]即山树茶(0.5分)——         [5]匿(0.5分)——           [6]毒(0.5分)——
[7]卒不加劾(0.5分)——         [8]指白枉直(1分)——


4、请写一则读后感(7分;内容4分,文字表达3分;要求:适当联系实际,内容集中,文字简洁,不超过200字)           

五、政论写作

1、题目:有感于汉语“外热内冷”

2、写作要求

(1)可以自定主标题,而以“有感于汉语‘外热内冷’”作为副标题;

(2)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现实;

(3)力求论点集中、中肯、有新意,文字简洁、生动;

(4)篇幅1200字左右,过于1400字或少于800字适当扣分(不超过5分)

(5)字迹清楚,最好用深色笔书写。

3、提示:早在2004年,教育部有位主管汉语教育的官员就提出汉语教学“外热内冷”的问题。最近有人撰文指出,据统计,海外学习汉语的人已超过了3000万,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相对照的,却是越来越多的国人对母语的舍弃。在高调向外输出的同时,汉语陷入了“墙外开花墙内不红”的尴尬和窘相,时人称之为“母语危机”。面对汉语“外热内冷”的怪现状,确实有很多需要我们反思的地方。请以新闻传播工作者的身份,面向社会公众,有理有据地阐述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2007

 

一 专业词语解释

1 唐宋传奇

--唐代在志人志怪小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言短篇小说,因内容多讲述奇闻轶事而得名。

--唐代传奇的艺术性较高,情节曲折离奇,语言流畅生动,与汉魏六朝小说相比,内容除部分记述神灵鬼怪外,更多记载人间世态,反映社会生活,生活气息较为浓厚。,标志中国古代短篇小说趋于成熟,对后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有《李娃传》《刘毅传》《鸳鸯传》《霍小玉传》。

 

2 租庸调

--唐代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

--租指田租;庸指服劳役;调指交纳布帛代役。

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多少,都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赋税。


相关话题/中国传媒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传媒大学大众传播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1,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大众传播心理学是由大众传播学与心理学构成的多级交叉学科,它既术语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可 归入传播学中的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次级学科。 2,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 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一是传播渠道;二是认知主体 1)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考研重要笔记
    广告学专业知识第一编 广告微观第一章 广告简述1、广告的定义广告广告是付费的信息传播形式,其目的在于推广商品和服务,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博得广告主预期的效果。广告活动的构成要素有广告主、广告代理商、广告媒介、受众(消费者)、广告信息等。广告(《广告学导论》)*广告是一种有偿的、经由大众媒介传播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综合整理笔记
    关于此笔记的说明: 分为以下几个大专题来论述 1、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2、艺术起源 3、艺术与社会生活 4、艺术的功能 5、艺术生产论 6、艺术创造 7、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8、艺术作品类型 9、艺术的层次和理想形态 10、文学风格。 11、艺术接受论 12、艺术批评 13、重要文论 14、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播音创作基础理论 张颂 中国传媒大学
    《播音创作基础理论》大纲 第一章 绪论 1)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大纲,本课要使学生了解广播电视播音创作的内涵和创作基础理论的概貌。 2)教学要求:本科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播音导论播音发声等课程之后,进入本课,应该进一步领会创作基础理论的框架,初步明确播音、ldquo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5
  • 中国传媒大学综合复习资料历史部分
    中传文综复习资料历史部分 中国古代历史 中传文综复习资料历史部分. 1 中国古代历史 1 1.史前史和历史分期: 10 史前时期: 10 元谋人:. 10 北京人:. 10 山顶洞人: 10 仰韶文化: 10 河姆渡文化: 11 良渚文化: 11 大汶口文化: 11 龙山文化: 11 红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5
  •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综合笔记
    中传考研综合考试{艺术学}综合 综合考试{艺术学} 填空 (作品、作者) 1分x10 艺术学概论 艺术理论 拉德.费德勒 艺术学之父,主张艺术学从美学中分开 德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 德 鲍姆加通-美学之父,《美学》: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完善(科学)。 黑格尔《美学》 朱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心理学笔记
    广告心理学复试笔记 第一章 绪论1,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研究对象A广告心理学史探索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B其研究对象使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广告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包括广告受众(即消费者)在广告活动中心理现象发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参考答案和解题思路
    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参考答案和解题思路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 1999年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 1、大众传播 参考答案: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这个概念首次出现于194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的宪章中。根据传播学者梅尔文德弗勒的定义,所谓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专业考研复习资料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专业考研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中国广告发展史(1979年以前) ◎我国最古老的广告形式是由口头叫卖、吆喝声逐渐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形式的销售现场广告。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雕刻铜版,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印刷广告物。 ◎1815年8月,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来亚创办了《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1
  •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接收调剂通知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接收调剂生的相关通知1、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规定,申请调剂到我校的考生必须符合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即总分170、外语42、综合84),且符合我校对相关专业规定的报考条件。2、符合我校调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考研调剂信息
    专业代码:125100专业名称:工商管理方向代码及名称:03传媒经营与管理 04传媒与企业运营学习方式:非全日制培养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拟调剂人数:31人调剂对象:限第一志愿参考管理类联考科目的考生1、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规定,申请调剂到我校的考生必须符合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辅导班笔记
    考研培训辅导材料 中国传媒大学 813 艺术学综合 一、 艺术学综合考试的变化趋势 二、 根据趋势的应对复习方法 1、 重点书目、章节划分 2、 复习方法 3、 时间分配 三、 历年真题的讲解 四、 五大题型的攻略和答题模式 五、 相关专题的重点分析 六、 几点注意事项 综合考试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
  • 中国传媒大学综合新闻传播类辅导班笔记
    第一部分:概述 今年的题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必须有以〈文史要览〉这本书为依据。 注意事项:1.目的:考核大家对文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2.内容:文学、历史、政论三部分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其中中国历史的重点放在古代,世界历史的重点放在现代。 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欧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
  •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研究生中外广告史笔记
    广告的起源 1 广告起源的问题 基本线索 成果不多 停留在商品广告的起源上 (一) 中外古代广告的表现形式 叫卖、陈列、音响、文图、诗歌 古希罗马的原始广告表现形式 和商店招牌等。 地中海区域的迦太基人、腓尼基人都有原始的口头叫卖和商品陈 列等广告形式。 典型的是公元前 79 年的庞贝古城还保留着反应政 治竞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研辅导班笔记
    新闻学基础复习辅导(十一辅导班) 新闻理论和新闻史答题时应该加入马哲内容 热点现象考查(业界) :三贴近,假新闻,新闻公信力,舆论监督 答题不能照搬书,要择善而从,看参考书时应将内容物化为概念和题目 新闻学基础的知识的构成: 新文学,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应用新闻学,理论新闻学,新闻活动,新闻事业, 新闻工作,新闻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