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纳的论点是:生命个体的生理活动和某些较新型的通讯机器的操作,在它们通过反馈来控制熵的类似企图上,二者完全相当。它们都有感觉接收器作为它们循环操作中的一个环节:也就是说,二者都以低能级的特殊仪器来搜集外界的信息并以之用于操作中。
维纳区别了单向传播的“消息”和作为“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即信息。消息,只是从消息的发出者抵达消息的接受者的单向的过程;而信息,则是对一个消息刺激的反应的再提取。但是,这个过程显然不能无限地夸大,即不能以为获得消息的过程会忠实地反映外界的确切知识。事实上,维纳的反馈理论的意义就在于此。维纳认为,消息有天然的“磨损”倾向,有天然的“增熵”趋势,有增加混乱的必然。反馈的作用就在于同这个“自然的增熵趋势做斗争”。信息的传输其实比实物的传输更为重要,主要是因为信息的传输是人的感觉和能力的延伸,可以从一个世界延伸到另外一个世界。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且在传输信息的过程中还伴随着人类所特有的人文的东西,人之所以有人的用处主要在于人有区别与其他物体和生物的道德、人格、灵魂、精神、记忆等精神活动,抛开这些来谈论 信息纯属无稽之谈。
一个体系抵抗组织程度衰变的重要方法就是保持开放,这就是维纳的结论。不断地与外界交换信息(和能量),调节体系内部变量之间的综合,抗拒组织解体的自然趋势,是保持体系充满活力的重要途径。
传播学对控制论的运用是普遍的,现代传播学中的制度、规范、法规、政策与管理,受众与传播效果等几乎所有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无不渗透着控制论的观点,控制论对传播学的重大的贡献是把反馈的概念引入了传播过程的研究,这对于认识人类社会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互动性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学》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LangSchramm,1907—1987)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 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由他编撰的第一本权威性的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这本书收录了政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施拉姆当时还仅限于挖掘前人和他人的传播研究成果,并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
施拉姆编撰的《大众传播学》
1949年出版后,立即成为美国大学传播学专业普遍采用的教科书。因需求量太大,1960年又出了修订版。直到今天,这本书仍然被认为是施拉姆建立传播学体系的基础,也是他所有著作中最有权威和引用最多的作品。
全书共分八个部分:大众传播学的发展、大众传播的结构与作用、大众传播的控制与支持、传播过程、大众传播的内容、大众传播的受众、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大众传播的责任。可以看出,当大多数人对传播学这个学科还不甚明白的时候,施拉姆通过这本695页的著作从8个方面建构了大众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不仅如此,这本书的权威性还在于几乎所有撰稿人都是当时的一流学者,除施拉姆本人外,包括R.帕克、H.D.拉斯韦尔、W.李普曼、P.F.拉扎斯菲尔德等三十多人。
施拉姆的学生、传播学者坦卡德曾经对施拉姆有过这样的评价:“施拉姆对这门学科的最大贡献或许并不在于他自己的理论观点———尽管这些理论观点很重要,而在于他对传播的核心问题所勾勒的学说框架。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使这门学科得以完善。”
施拉姆在其最后一部手稿中对传播学的未来曾做出这样的预言:传播学在不久的将来,会通过一个合并和重新确认的阶段。在那时,现在被称为新闻学、言语传播学、电影学、大众传播学和信息科学的大学机构将合并成被简单地称为“传播学”的更大机构。这种名称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意味着过去与传播相关的机构的区分———它是以传播渠道为基础,以立于每一种传播渠道背后的媒体产业为基础———将不再受到重视,以便有利于围绕传播学的核心范式建立一种理性的统一体。我们欣喜地看到,施拉姆的预言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成为现实。
麦克卢汉的 《理解媒介》
《理解媒介》是传播学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媒介研究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麦克卢汉的成名作。在这本书里,作者首创了当今习以为常的术语“媒介”,提出了今天的媒介研究者津津乐道的概念“地球村”、“信息时代”,阐述了“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的学术观点。 从1953年到1955年间,麦克卢汉主持了多伦多大学一个跨学科的文化与传播研讨会。同时,他还配合人类学家卡本特(EdmundCarpenter)创办了《探索》期刊。这是一本研究人类传播学的刊物。期刊研究的基本假设是:传播方面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改变人类感性和人类关系。考虑到识字和识字偏倚的根深蒂固,认为进行可观探索的最终方向是探索原始社会的语言和传播系统。这种研究方向,与麦克卢汉后来在《媒介即信息》一文中所说的研究媒介要与媒介保持距离是一脉相承的。
20世纪60年代,是麦克卢汉的理论成熟和高峰期。1962年,麦克卢汉出版了《古登堡星云》一书,对拼音文字和印刷术在感官和文化上的影响作了详尽的论说。
麦克卢汉的主要贡献是在传播媒介的研究方面,1964年出版的《媒介通论———人的延伸》一书代表了麦克卢汉媒介研究的最高成就。
这本书基本上概括了麦克卢汉关于传播媒介的主要观点,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媒介的定义、性质、特征、作用和分类的认识和阐述。
《媒介通论———人的延伸》全书分两部分写成,第一部分是理论阐述,分七个方面阐述麦克卢汉的主要观点,包括“媒介即信息”———定义媒介的一个新视角;“冷媒介和热媒介”———媒介分类;“过热媒介的逆转”———媒介的发展趋势;“小玩艺爱好者———麻木的自恋”———任何技术和发明都是人体的延伸或截除;“杂交的能量———危险的关系”———一种媒介是另外一种媒介的内容;“作为转换器的媒介”———媒介形成了人与自然世界的一个拟态环境;“挑战与崩溃———创造力的报复”———技术变革不只是改变生活习惯,而且要改变思维模式和评价模式。 第二部分是具体分析,以第一部分的理论为基础详细分析了从古到今的26种传播媒介。书中讨论的26种媒介,构成26章,每一章的小标题都用了一个比方。麦克卢汉陶醉于使用大量的隐喻来界定他理解的媒介概念。隐喻使艰深的理论和观点形象生动,但又使之晦涩难懂。从他对媒介与人类文明的广泛联系来理解,麦克卢汉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尝试用他的媒介观解释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他的观点不失为一种新鲜有趣的历史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一份当代国际传播领域最重要的学术文献:《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又称《麦克布莱德报告》,这份报告是隶属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传播研究委员会对世界信息基础组织结构和传播资源进行三年调查研究而得出的成果。该报告倡导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主张通过放松版权法规,促进信息传播技术自由交流,鼓励第三世界国家出版业发展,及更多的传播资源共享等措施来改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传播资源不平等的状况。
“新世界信息秩序”(NWICO)的论争源起于20世纪70年代。NWICO的倡导者们普遍认为,作为旧时代殖民主义的孑遗和延续,现存的国际传播秩序维持并强化了国与国之间业已存在的不平等。因为这种传播结构当中暗含的逻辑还构建了南方对北方的依赖模式,该模式给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一个公平、合理的“新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必须建立起来以取代现有的旧秩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出现的。
报告共分为七个部分。在简介部分,报告表达了传播作为基本个人人权同时也是所有国家团体集体权利的基本信念。从第二部分开始,报告分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委员会对世界信息传播结构的调查结果和建议。最后部分则概述了一些调查未能涉及或有待未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强化相互依存性,加强各领域的合作,采用国际的传播标准和手段,新闻的收集和分发方面需重视的问题,注意被忽视的信息盲区,更广泛的资金来源等。
我们可以看到,《麦克布莱德报告》既肯定了结构主义者眼中的国际信息模型,又介绍了解决不平等问题的自由主义主张。该报告在意识形态上尽力不偏不倚,在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也更多地采取了微观而实际的视角。在同年的第21届教科文组织贝尔格莱德大会上,含改变信息不平衡、保护记者权益、消解信息垄断、保障信源多样化、尊重不同文化等建议的《麦克布莱德报告》得以顺利通过。 《麦克布莱德报告》作为全面反映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的文件,在学术方面是与传播学的批判学派尤其是政治经济学派的观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该学派在承袭马克思关于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观点的同时,还密切关注现代跨国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他们认为,这种高度的独占和集中最终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意识形态和统治权力。在信息的单向流动过程中,受益者无疑是代表垄断资本的少数发达国家,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难以避免在文化、经济和政治等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损害。
在跨国传播时代,信息和国家主权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以至于“信息主权”这一概念也逐渐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浮出,成为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弱国在其信息主权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不仅在政治方面受到压制,在经济领域处于不利地位,甚至维持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文化的整体性和统合性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对于信息主权问题的关注,又可以引出对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
该研究将“个别传播大国对世界信息流通系统的支配看做是推行文化扩张主义的过程,而把发展中国家的牵制和反抗看做是抵制文化侵略的过程”,简而言之,发达国家的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以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的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到实现的。文化帝国主义对人类文化多元性和丰富性的抹杀和威胁甚至引起了部分发达国家的警惕。
国家间信息鸿沟的加宽亦是阅读或研究《麦克布莱德报告》者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时至今日,《麦克布莱德报告》并没有丧失其重要意义:全球范围的信息结构不平衡如故,而愈加猛烈的媒体融合兼并浪潮以及强大的新媒体技术则不可避免地加深着南北双方的信息鸿沟。至今仍在定期召开的麦克布莱德圆桌会议宣布《麦克布莱德报告》的原则与主要提议仍如10年前那样意义重大,其关注的主要对象也已超越发展中国家的范围,而扩展到了更加广义的全球层面上。
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
第1章 绪论
考点详解
1. 简述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形态 2.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贡献是什么
3. 简述布克里的环境适应五要素 4. 为什么说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妨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5. 为什么说学好传播学必须树立科学的传播观 6.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7.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8.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9. 为什么说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前提
名词解释
1. 系统 2. 双重偶然性 3. 交往 4. 经验学派 5. 经验性方法
6. 信息 7. 社会信息 8. 传播 9. 批判学派
简答题
1. 简述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共性和特性 2. 传播学形成于什么时期?有哪些因素推动了传播学的诞生
3. 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4. 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有哪些
论述题
1. 试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2.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和学科创始人是谁?他们各自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 香农的信息论对传播学研究有什么贡献 4. 威纳的控制论对传播学研究有什么贡献
5. 试述经验性方法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6. 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和传播观上与经验学派有什么分歧
7. “文化研究”学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第2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考点详解
1. 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有何区别 2. 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特性是什么
3. 人类语言的特性有哪些 4. 简述人类传播发展进程的四个阶段
名词解释
1. 信息社会 2.信息爆炸 3.信息高速公路
简答题
1. 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是怎样的 2. 简述信息社会的定义及其经济结构特点
3. 简述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4.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步骤是什么
论述题
1.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重新整合的时代。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2. 试述文字发明在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意义
第3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考点详解
1. 简述信号与象征符的区别 2. 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
3. 为什么说象征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基本能力 4. 试述现代文化的象征化现象
名词解释
1.符号 2.意义 3.象征行为 4. 象征性社会互动 5.象征性文化 6. 象征符
简答题
1. 简述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的作用 2. 简述吉尔兹的文化定义及文化的象征性
3. 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暧昧性 4. 简述象征性的互动理论
论述题
1. 试述符号的基本功能 2. 符号的意义有哪些分类
3. 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在起作用
第4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考点详解
1. 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2. 试述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名词解释
1. “5W”模式 2. 香农-韦弗模式 3. 直线模式 4. 循环模式
简答题
1. 传播过程的特点有哪些 2. 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论述题
1. 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 2. 用唯物史观看问题,应该如何把握社会传播的总过程
第5章 人类传播的基本类型
考点详解
1. 人际传播的动机是什么 2. 简述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3. 什么是群体?它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4. 什么是群体意识?它是如何形成的 5. 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具有什么功能
6. 什么是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 7. 为什么说“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
8. 试述姿态的传播功能 9. 试述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10. 试述集合行为及其产生的条件
11.为什么说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名词解释
1. 人内传播 2. 人际传播 3. 群体 4. 群体传播 5. 群体意识 6. 群体规范
7. 集合行为 8. 群体感染 9. 组织传播
简答题
1. 人内传播的特性是什么 2. 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3. 简述布鲁默的“自我互助”理论
4. 什么是人际传播?它的特点是什么 5. 什么是组织?它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6. 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主要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作用 7. 简述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
论述题
1. 试述人内传播过程的主要环节或要素 2. 如何理解人内传播的性质和特点
3. 试述组织的传播及其功能 4. 试述组织内非正式传播渠道的传播特点和作用
5. 试述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第6章 大众传播
考点详解
1. 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是什么 2. 简述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关于大众传播功能的观点
3. 试论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关系
名词解释
1. 大众传播 2. 信息环境 3. 三功能说 4. 四功能说
简答题
1. 与其他类型的传播相比,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 2. 简述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和大众报纸的特点
3. 电报、电影广播在大众传播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 什么是信息环境?理解这个概念应注意哪些方面
论述题
1. 试析电视的媒介特性 2. 简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3. 试论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第7章 传播制度与传播媒介
考点详解
1. 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2. 试析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把关”作用及其实质
3.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 “电视人”、“容器人”是说明什么问题的概念
名词解释
1. 传播制度 2. 媒介控制 3. 传播媒介 4. “热媒介”与“冷媒介” 5. 媒介依存症
简答题
1. 为什么说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2.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垄断资本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控制传播事业
3. 为什么说受众对传媒活动拥有监督控制的权利?受众行使这种权利的手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 简述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 5. 简述自由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
6. 简述“社会责任”理论 7. 简述“民主参与”理论
8. 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9. 近年来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具有哪些特点 10. 什么是“电子乌托邦”思想
论述题
1. 国家和政府对传媒的政治控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理论经历了一个由“自由主义”到“社会责任”再到“民主参与”
3.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它有什么意义和局限性
4. 试述大众传播者的含义及其特点
第8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考点详解
1. 为什么说受众是权利主体?简述受众的基本权利 2. 什么是“拷贝的支配”?试分析这个观点
3. 试析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4. 试析“受众即市场”的观点
名词解释
1. 大众 2. 受众 3. IPP指数 4. “使用与满足”研究
简答题
1. 什么是大众?大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 大众社会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3. 简析作为“大众”的受众观 4. 什么是“使用与满足”
5. 简述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的含义 6. 简述“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意义和局限性
7. 如何理解受众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条件对媒介接触行为的影响
论述题
1. 试述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与演化
2. “使用与满足”研究揭示的受众媒介接触动机和满足形态有哪些类型
第9章 传播效果研究
考点详解
1. 试述传播对象的属性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
2. 什么是关于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的“常识理论”、现场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
3. 简述“有限效果论” 4. 简述“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意义和问题
5. 与其他传播效果研究相比,“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有何特点
6. 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
7. 如何理解“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 8.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意义是什么
9. 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起什么样的作用?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方面具有什么样的独特优势
名词解释
1. 子弹论 2. 有限效果论 3. 传播流 4. 政治既有倾向 5. 选择性接触 6. 意见领袖 7. 两级传播
8. 补强 9. 传播效果 10. 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11. “休眠”效果 12.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13. 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14. 警钟效果
简答题
1. 传播效果分为哪些层面 2. 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3. 简述“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 4. 什么是“知沟”假说?这个假说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论述题
1. 试述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阶段
2. 什么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其代表学者和主要贡献是什么
3. “上限效果”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假说 4. 简述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要求,并予以分析
第10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考点详解
1. 《麦克布莱德报告》有哪些要点 2. 什么是信息主权?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是什么
3. 什么是文化帝国主义或媒介帝国主义?它有哪些特点 4. 谈谈全球信息化的冲击和影响
名词解释
1. 国际传播 2. 全球传播 3. 信息主权 4. 文化帝国主义
简答题
1. 国际传播的主体有哪些 2. 什么是全球传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理解全球传播
3. 随着跨国卫星电视的发展,传播的国际广播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4. 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状态反映了什么性质的问题
5. 《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有哪些要点
论述题
1. 简述“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过程及其实质 2. 试述新闻传播效果的意义
3. 如何理解传播致效的原则 4. 传播环境对传播致效的意义 5. 试析国际新闻选择中的价值标准
6. 试析冷战结束后个别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的主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