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后的苏珊娜》
6.创世纪
《创世纪》是米开朗基罗应教皇朱诺二世的委托,创作的西斯庭礼拜堂的天顶画,表现出他在绘画上的独立性,在天顶中他同样是通过神的题材表现人的伟力。在《创世纪》中,米开朗基罗把人的生命的获得表现为两只有力的手的接触:在《偷吃禁果》中,他又强调人物自主独立的情感,使夏娃的表情充满挑战;在《洪水》中则是充满了戏剧性,一系列个别的悲剧情节背后透漏的是人的信心。
7.拉斐尔
圣乔奥.拉斐尔(1483-1520年)画面中洋溢着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和幽雅的节奏感。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画家。
代表作品:《雅典学院》《西斯庭圣母》《圣母的婚礼》《草地上的圣母》等。
三.简答题
1.法国风丹白露画派的艺术风格与影响?
枫丹白露画派风格主要表现:
一、由于法意两国的艺术交流,促进了法国借鉴意大利艺术的经验,对法国的文艺复兴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为法国培养了艺术人才;
三、法国宫廷提倡和繁荣艺术是有功利目的,而意大利画家为美化王权尽心尽力,有利于君主集中制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
影响:
枫丹白露画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艺术为王宫服务,因而带有华丽与歌功颂德的特色。当然,他们还有更为积极的一面,这就是为法国培养了艺术人材,促进了法与意艺术的交流
2.古埃及美术的基本特点?
一:艺术主要为法老,奴隶主服务成为政治的宣扬工具。
二:古埃及人在建筑上的贡献很大,对后世颇有影响。
三:在雕刻方面,人物肖像具有个性特色,比较写实。
四:绘画体裁广泛,世俗的生活内容较多。
五:装饰性的特色,具有几何图形的美。
3.古希腊美术的基本特点
一、古希腊的奴隶制不同于埃及,带有较多的民主和自由色彩,所以在美术作品中不仅反映奴隶主贵族的审美观,同时也反映了广大自由民阶层的理想和要求。
二、希腊美术与古希腊神话和传说有着密切关系。
三.古希腊人重视表现现实生活的欢乐。
四.希腊是一个航海国家,视野比较开阔,不保守,在艺术上善于兼容并蓄,风格呈多样化。五.表现完美的人体是古希腊美术家最高的理想。
六.古希腊的建筑强调明快的节奏和匀称的构图,很少有像埃及金字塔那种庞大的规模。
四.论述题
1.简述古埃及美术与古两河流域美术的异同点。
相同点:
1.建筑的规模都比较宏伟庞大
2.雕刻的人像也多是处于静止状态,人像的大小常以地位高低而定。
3.作品带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富有装饰趣味。
不同点:
1.埃及重视陵墓建筑;而两河流域重视神庙和宫殿建筑。
2.由于两河地区的民族复杂,因此艺术风格不统一;而古埃及的艺术风格则相对统一。
3.在建筑和雕塑上古埃及使用大量的石料来作为建筑材料;而两河则主要利用坯砖,芦苇来作为材料。
2.简要论述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对欧洲艺术发展的影响。(本题答案不确定)
尼德兰一词意为低凹的土地,它所指的地区,大体包括现今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尼德兰的美术活动最初与法国有着密切的联系。14世纪时有许多尼德兰美术家受雇于法国宫廷,他们除了将尼德兰的美术风格带到法兰西外,同时也接受流行于法国的意大利美术风格的影响。百年战争(1337--1453)之后,勃良第首府迁入佛兰德斯境内,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开始在改造和发展晚期哥特式艺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佛兰德斯是14世纪尼德兰美术家主要的活动区域。在那里他们曾用绘画、雕刻来装饰教堂、宫廷和市政建筑,但这些作品大多遭到破坏,遗存极少。14世纪末,尼德兰出现了著名的雕刻家斯吕特(Claus Sluter,约135/1360--1405)。有关他的生平和早期的美术活动已无从考查,然而他为第戎修道院所作的精美雕刻《摩西井》,以出色的写实技巧一直为后世所称道。《摩西井》作于1395--1403年间,原是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的基座,呈六边形,每边装饰有比真人还大的先知雕像。其中有手执诫律的摩西,魁伟庄严的大卫以及秃顶的以赛亚等人。这些人物雕像个性鲜明,艺术手法简洁写实。饱满健壮的形体,流畅飘逸的线条,使其成为尼德兰雕刻艺术中的上乘之作,并给绘画艺术以有力的影响。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最初的奠基人是凡&S226;埃克兄弟。他们绘制的《根特祭坛画》(1415--1433)是尼德兰早期文艺复兴美术中著名的杰作。
3.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及历史背景。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及画派阐述对文艺复兴美术的认识。(本题答案不确定)
“文艺复兴”一词在16世纪就已经被学术界所使用。它不是简单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伟大的变革和思想上的革命。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纲领,以人为本,反对中世纪的以神为本,所以人文主义也叫做人本主义。
原因1: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保障。
第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社会阶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阶级分化导致阶级矛盾的尖锐、复杂和社会动荡,这种状况本身就可使文人和思想家们的思想活跃;
第三,复杂的政治局势。这一时期意大利政治的特点是各城市国家相互独立,整个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第四,教皇和教会权力的衰落对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也是十分有利的。
第五,文化教育机构的产生和设立对社会思想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大学的出现,为人们进行理论研究和思想辩论提供了有利场所,同时也为世俗思想和文化的推广、传播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六,对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直接影响的客观存在的意识。
原因2:14、15世纪,农奴制开始在意大利解体,在十字军东侵时期发展起来的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都已经建立了由商人贵族统治的共和国。这些城市共和国里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银行业,这些城市不仅是工商业的中心,而且是文化发展的摇篮。随着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扩张,资产阶级逐渐从中世纪的城市居民中分化出来,新兴的资产阶级有着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种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与教会的精神信条、经院哲学、僧侣主义、禁欲主义格格不入的。他们提出人文主义的口号,掀起一场反封建、反宗教愚昧的文化革命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便是文艺复兴之所以发生的原因。
背景:文艺复兴运动的形成是由于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和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自己的利益,要求在精神文化生活领域中打破维护封建制度的神权主义和绝对主义,也就是要求打破在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中体现了维护封建制度的意识形态,而代之以新的维护资本主义发展利益的意识形态。社会思想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作为西欧新兴资产阶级文化革命的文艺复兴,是在14至17世纪西欧那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1:什么是文艺复兴?
原意是在“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
2:什么是人文主义思想?
人们以理性的宗教信仰代替了绝对的神权,以追求财富和世俗生活的享受代替了禁欲主义,以科学的发展代替了中世纪的愚昧无知,这就是新的时代精神。
3: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基本特征?
(一)、关注人、关注世界,出现了大量的肖像画和风景画。
(二)、宗教题材有世俗化倾向。
(三)、此时的艺术除了与当时的文学、哲学有联系外、还与自然学科有密切联系,不少艺术家同时也是科学家。
(四)、建筑、雕塑、绘画开始各自独立发展,不再依附建筑。
(五)、艺术家队伍发生了变化
(六)、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对后来的艺术影响很大,有划时代意义。
4:文艺复兴为什么发端与意大利?
(一) 资本主义的产生在意大利
(二) 有着丰富的古代希腊、罗马的遗迹遗物。
(三) 由于城市的兴起,意大利的科学、文学等领域发展迅速,为艺术的发扎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5:乔托
乔托(1266—1337)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伟大先驱者之一。乔托的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水岭,他不仅表现卓越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他的代表做有壁画《逃亡埃及》,他是一幅生活中的场景,是发生在一个普通农户家中的故事,一点也有宗教神秘感。
6:发端期与早期
一:发端期,(1)佛罗伦萨画派:乔托------“但丁,马萨乔,安吉利科”
(2)西埃那派:杜乔、西蒙涅、吗尔丁尼、保罗乌切罗、波提切利
二:早期:安布里亚、柏多亚、威尼斯
15世纪30年代左右到80年代,在人文主义影响下,形成了探索应用透视法出来的写实三维空间以及表现古典题材及自然美学观念为特色。
三:盛期(美第奇、梅迪奇)
(1)达芬奇1、艺术家要以大自然为师 2、艺术贵在创造
3、重视人物内心刻画 4、反对自然主义的描写
5、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2)米开朗基罗1、在宗教题材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人民性特色,描写的是穷人。
2、作品中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
3、由于本人经历了战难,作品中反映了时代和个人思想上的矛盾,
在作品中带有悲剧性色彩。
(3)拉斐尔 1、他是善于吸取别人长处的画家
2、在宗教画中,明显的存在着异教精神。
7:佛罗伦萨画派
一、佛罗伦萨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经济和文化中心佛罗伦萨形成的一个重要画派,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影响最大的美术流派之一。该派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为主导,用科学方法探索人体的造型规律,吸取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刻手法应用在绘画上,把中世纪的平面装饰风格改变为用集中透视,有明暗效果,表现三度空间的画法。
二、风格:佛罗伦萨画派注重素描和用线造型,注重理性,追求严谨、崇高的风格,在以宗教神话为主的题材中,把抽象的神象画成世俗化的合乎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理想的人,成功地创造了人物画新风格。除了油画外,当时多创作大幅温壁画,主要为宫廷、教会和资产阶级上层服务,从而改变了欧洲中世纪绘画的面貌
三、代表画家:初期代表画家有乔托、马萨乔、乌且罗(Uccello, 1394-1475)等,盛期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画家为代表,佛罗伦萨画派最后画家 “小桶”波提切利。十五至十六世纪三十年代最繁荣;
8:威尼斯画派:乔凡尼.贝利尼是威尼斯画派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哀悼基督、圣母子、湖中圣母、神的欢宴”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它的奠基者是两大美术世家--维瓦里尼家族和雅可布·贝利尼家族。贝利尼绘画世家共有父子三人:雅可布·贝利尼(1400~1470),其子贞提尔·贝利尼(1429~1507)与和乔凡尼·贝利尼(1430~1516)。)时期主要画派之一。威尼斯共和国在十四世纪是欧洲和东方的贸易中心,商业资本集中,国家强盛。艺术受拜占庭及北欧的影响。十五世纪吸收了佛罗伦萨画派及曼坦那的经验,通过贝里尼一家、卡巴秋(Carpaccio, 约1465-约1526)、安东奈罗·达·美西纳(Antonello da Messina, 约1430-1479)等人的努力,政府和教会的利用,尤其是社会团体---互助会(scula)的支持,绘画艺术得到了发展。
二、特点十六世纪威尼斯派成为欧洲油画创作中心。威尼斯画派的作品显示,画家不太注重雕塑般的造型和硬朗的轮廓线,他们更多强调追求色彩和光线的细微差别。从一开始起就具有温和的抒情风格而使之与佛罗伦萨传统大相径庭。总之,威尼斯画派有以下艺术特色:画家在绘画时注重色彩,色彩丰富且富于变化,他们重视对自然风光景色的描绘;画女性多于男性,也画天使、基督和圣母,但作品中没有显露出受难的惨状和悲伤的面容,画面中人物体态丰润,衣着华贵,皮肤细腻而洁白,被视为理想化的人物;威尼斯画派的另一特点是装饰性强。
三、代表画家有乔尔乔内、提香、丁托列托和和委罗内塞等。直至十八世纪仍有提埃坡罗、加纳来多(Canaletto, 1697-1768)和瓜第(Guardi, 1712-1793)等画家。该派作品对欧洲绘画的影响很大。
1:提香的艺术成就:提香(1487~1576)是威尼斯画派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在色彩方面最有成就的大师。生于阿尔卑斯高原的托卡勒城一个退职的将军家庭。他从小不大爱读书,上学的时候,常跑到野外森林里去游逛,摘花,将花揉烂,取它的汁液画画,连家庭教师也对他没有办法。于是,父亲因势利导,送他到威尼斯去学画。香对于欧洲后来的绘画有很大影响,他象米开朗基罗那样长寿,又象拉斐尔那样幸运和受宠。在上层社会里,他的作品是最有威望的,同时他与威尼斯进步的文主义学者,又有广泛的交谊。他反对教会专权,在最反动的年代,他坚决维护民族尊严,他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的作品,都通过对人的活动与性格的表现,来实现现实主义艺术的意义。威尼斯画派崇尚色彩,而提香的色彩表现力已达这一画派的顶峰。在威尼斯人看来,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并没有被线条分割着,一切都是雾一般地溶合在一起的,这正是水城风光的特色。
大约从1530年起,提香开始采用"异教"题材,即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形象,创作了一系列裸体女人的作品,这也是威尼斯画派一大题材特色。在表现人体美方面,威尼斯画派也和佛罗伦萨的画家们一样,敢于冲破长期桎梏人们的观念的牢笼,把古希腊的美学观加以复兴,并融合在人文主义的美学理想中。
代表作有:早期的“天上的爱和人间的爱”、“茨冈圣母”、“花神”
晚期的有“丹娜依”、“忏悔的马格达林”、“戴荆冠的基督”、“爱掉基督”
9:德国尼德兰时期美术
尼德兰没有意大利那样的古典遗产,也缺少意大利式的科学哲学运动,它的艺术主要是是受到哥特式和中世纪拜占庭细蜜画的影响,注重细节的描绘。
15世纪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真正奠基者,是一位被称为佛莱蒙大师的人,据推断,他可能叫做罗伯.康宾。他的代表作是“麦洛德祭坛画”,这是一幅三叶祭坛画,大约画于1425年。在这幅作品中我可以看到一种穿透画面的空间感,一种现实世界真实的反映,这在尼德兰绘画中实属首创。
15世纪尼德兰最具革新精神,能同意大利的马萨乔相提并论的大画家是扬.凡.艾克,他比罗伯.康宾更有名,对油画技术发展的贡献更大,被人们称为“油画的发明者”
10:枫丹白露派
1.法国风丹白露画派的艺术风格与影响?
枫丹白露画派风格主要表现:
一、由于法意两国的艺术交流,促进了法国借鉴意大利艺术的经验,对法国的文艺复兴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为法国培养了艺术人才;
三、法国宫廷提倡和繁荣艺术是有功利目的,而意大利画家为美化王权尽心尽力,有利于君主集中制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
影响:
枫丹白露画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艺术为王宫服务,因而带有华丽与歌功颂德的特色。当然,他们还有更为积极的一面,这就是为法国培养了艺术人材,促进了法与意艺术的交流
11:17世纪巴洛克艺术(巴洛克建筑之父-----波罗米尼)
(一)、什么是巴洛克? 巴洛克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它的名称由来,
1、模糊性、复杂性
2、葡萄牙人,大而不规则的珍珠
3、17世纪的《法兰西大辞典》不规则,奇异的、易变化的
4、18世纪的,异常的,被中伤的,迷失方向的,奇怪的,令人
尴尬的。
(二)、艺术形式:1、巴洛克是介于矫饰主义,与洛克克占主导地位的欧洲艺术风格起源于意大利罗马。
2、巴洛克通常被用来代表一个相当活跃且有影响力的时期。
3、巴洛克一词可用于任何一个艺术空间,表现强而有力的运动或表现情绪运动的张力。
4、 巴洛克诞生于教会,服务于教会
(三)贝尼尼代表作:“巴洛克建筑之父”
◆《大卫》:
《大卫》是贝尼尼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他的雕刻特点是:情节生动,人物有丰富的内心活动,力求把雕塑同绘画结合在一起。
◆群像《阿波罗和达芙娜》:
《阿波罗和达芙娜》,也是贝尼尼为波尔盖兹庄园所作的另一代表作。题材取自希腊神话,在这件作品中,它歌颂了人类的理想与爱情。故事描写的是小爱神丘比特为了复仇,将一支点燃爱情之火的金箭射向太阳和文艺之神阿波罗,同时将一支拒绝爱情之箭射向了河神的美丽女儿达芙娜。这件雕像描写的是陷入情网的阿波罗正在发狂似地追赶达芙娜,但美丽的少女却冷若冰霜,竭力在躲避他。达芙娜听到后边阿波罗的脚步声时,她着急地向父亲呼救,当阿波罗的一只手一触及到少女的身体时,她却变成了一株月桂树。
◆《普鲁托和帕尔塞福涅》
《普路同和帕尔塞福涅》,同样取自神话题材,冥王普鲁托的狂暴和少女帕尔塞福涅(后成为冥后)的柔媚形成鲜明的对比。少女悲痛欲绝的挣扎与哀伤的神态表现得十分动人。她的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两个人物同样处在激烈的对抗之中,而那满面胡髭的地下世界的统治者普鲁托,有着巨大而奇特并充满精力的人体,在和娇弱纤巧的女子搏斗着,她呼喊着挣扎着,但这一切都是枉然的。作者将两个非常不相称的力组合在一起,产生对抗的力的挣脱的视觉效果.刚与柔、强与弱,男性与女性多方面的巧妙的矛盾组合,贝尼尼在两个人物的形象处理上也运用了光洁与粗放的对比雕凿技法。完成这些作品时他仅仅二十岁,同时获得了骑士勋章。
◆《圣德列萨祭坛》
《圣德列萨祭坛》,完成于1652年,长达十二年之久。艺术史上称之为十七世纪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主人公德列萨是十六世纪西班牙的一位修女,从小患了癫痫病,每次发作,均有幻觉产生,可感受到各种神的奇迹。后来她过着隐居生活,用书信将这些幻觉记载下来。到了十七世纪,教会利用德烈萨来宣扬宗教的神秘主义,于是将这位修女封为圣徒。贝尼尼表现的是德烈萨在一次幻觉中的景象,她看到小爱神模样的天使正用金箭向她的心口刺来。她自己写道:“我感到这个箭头刺透了我的心,当他把金箭抽出时,我感到仿佛是在抽我的心……,我正经受着一种无限的甜蜜,使我想把这种痛苦永恒地继续下去……。”贝尼尼正是表现了这一情节和复杂的内心情感。德烈萨的头部无力地向后仰着,是一种昏迷失神的状态,脸色显得苍白,眼睛微微闭着,张开的嘴象在呻吟,手脚均无力地下垂,整个身体坐在好像飘动的云端之上。这是由痛苦和幸福两种对立感情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形象。德烈萨记述的是她对神的爱情,但确实表露的是人间爱情的悲酸情调。贝尼尼在这组雕像中熟练地掌握了石料性能,雕出了丰富多变的衣纹和云朵。完全没有石料的重量感。
在这组祭坛的上部,还加了一束束镀金的金属条,灯光从上面照来,金色的反光射在人物身上,增加了雕刻的戏剧效果,这是光效应的早期综合利用的先例。
从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巴洛克雕刻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在风格上有着不同。前者强调宁静和稳定,后者强调运动。巴洛克还特别强调和表现人体复杂的曲线和明暗的对比。因此可以称这一组作品是巴洛克雕刻的优秀代表作。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增建和更改
贝尼尼同时做为建筑家,创造了不少独出心裁的作品,他对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作了增建和更改。巨大的列柱拥抱着教堂广场,形成教堂主建筑的延续,引导人们进入教堂,内部为“天盖”,以螺旋状列柱向上耸立,主教堂对面为“彼得教坛”,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构造,高三十尺,下为六尺高的圣者铜像,中间有镀金装饰的宝座,宝座背面为浮雕,教坛上有天使和“童子”。四周为站着和行走的人物。有复杂的比喻性象征装饰物。教堂的一端安置着贝尼尼所作的雕刻,著名的有乌尔班八世墓,在这里贝尼尼创造了巴洛克式纪念碑雕刻的典范。形成了自成一家的巴洛克陵墓。这座墓运用了各种塑造手段,有着舞台式的装饰效果,用彩色大理石制造的墓基,上面安放着大理石石棺,基部两角安放有姿势激烈的象征“公正”和“仁慈”的雕像。 ;上为教皇的巨大身躯,他头戴三重冠,身穿庄严的法衣,在宝座上做祝福姿态。这一切形成复杂的综合性的祭坛性陵墓的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