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原理教案(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4-01


    6
    6、 六十年代以来的科学城与科学园地 7、 六十年代以来的古城和古建筑保护 8、 六十年代以来的城市中心、广场、步行商业街区、城市园林绿化、城市雕塑、街头壁画 9、 六十年代以来的居住环境与居住区 10、六十年代以来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环境-行为研究 11、马丘比丘宪章:1977 年 12 月,一些世界知名城市设计学者于秘鲁利马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该宪章 是继 1933 年雅典宪章以后对世界城市规划与设计有深远影响的又一文件。宪章分为 11 小节,对当代城市 规划理论与实践中主要问题作了论述。这十一小节分别为:城市与区域、城市增长、分区概念、住房问题、 城市运输、城市土地使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与保护、工业技术、设计与实践、 城市与建筑设计。 宪章强调了"规划必须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反映出城市与其周围区域之间的基本动 态的统一性","规划过程应包括经济计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它必须对人类的各种要求作 出解释和反映","规划、建筑和设计,在今天,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来考虑,而 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在建筑领域中,用户的参与更为重要,更为具体"等观点。 12、新技术革命、现代科学方法论,以及电子计算、模型化方法、数学方法、遥感技术与城市环境生态学 对西方城市规划的影响。 2.4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 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 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 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2.5 城市规划面临城市发展趋势的挑战 城市全球化 空间市场化 信息网络化 全球城市化 第二节 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表现: 1、 人口职业的转变 2、 产业结构的转变 3、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市化=城镇化 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二、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3)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4) 城市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二三产业的发展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三、城市化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30% 中期阶段:60% 稳定阶段: 四、中国城市化道路和特色
    7
    21 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 。世界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态势, 城市化道路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显示出其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水 平从 1990 年的 18.96%提高到目前的 37%,预计到 2010 年及 21 世纪中叶将分别达到 45%和 65%。中国城 市发展必须适应当今世界的三大潮流;其一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其二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 争;其三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但同时必须选择正确的道路。 (一)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在过去的讨论中,关于城市化道路主要集中在重点发展什么样的城市,是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或 城市体系问题上。我们认为这确实是城市化道路问题,目前基本上已经取得共识,即我们必须同时发展各 类城市,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因为每一种规模和类型的城市,都有自己的优势,但也有自己的弱点,都 需要发展,不能以一种类型和规模的城市去代替另一类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城市化道路的另一个主要的问 题是指,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来实现城市化?实际存在两种主要的途径。一是政府主导型;二是市场导向 型。 1、政府主导型。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新建企业,主要是工业企业,建立工业基地。同时投资建设职工属宿 舍,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使在短时期内随着企业的建设形成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 并按城市运行的新兴城市,并由此来推动国家城市化的水平的提高。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主要是采取这 一道路发展和建设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 政府主导型发展建设城市,提高城市化率的主要特点是:1)计划性很强,政府完全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的需要,根据其他既定的条件和政策,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决定城市发展的个数的规模。包括在特殊情况 下减少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规模;2)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完全通过自上而下来实施,甚至是一级 一级来实施的,一般居民和下级单位没有主动权和积极性;第三,城市化过程受到严格的行政控制和政策 限制,最明显和突出的是人口政策和户籍限制,辅之以经济政策和其他手段等。政府主导型虽然在一定期 内使城市得到 一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总的来说,城市发展速度和城市水平提高缓慢, 造成城市水平的滞后。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低下,不能不与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城市化自身的道路以 政府主导型是分不的。 2、市场导向型。城市发展应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所选择的唯一 的空间形式。没有完整的城市体系,就不可能有成熟的市场体系。市场要发展和扩大,就必须发展城市。 可以说先有市,而后才有城市。一般说,市场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市政设施的建设应该是同步进行的, 是三位一体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就是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的结果。例如, 浙江的义乌市、福建的石狮市、浙江温州市的龙港镇等等,无不如此。充分显示了市场与城市相互促进和 成长的过程和规律。 这类城市产生和发展的特点是:(1)城市投资的多元化。主要是企业、居民和政府同时进行投资,各种所有 制的企业投资建设产业和相关联的设施;居民投资建设住宅,包括购买住宅;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和市 政公用事业;(2)发展和建设速度快,协调性强,城市各项事业和设施一般都可配套建设,同步行进;(3) 城市建设和发展,讲究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 ,重复建设较少,更新换代快;(4)城市建设发展不仅带动城 市化水平的提高,而且能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进而带动周围农村的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改变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道路的模式,而更多 地走市场导向型的发展之路。 我们必须指出,在一些地方,并没有正确科学地认识城市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崇拜指标, 过多地用行政手段和首长命令,或制定规划,来规定城市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时限、速度和指标,提出过 高的,不切实际的指标,而不是着眼于从基础上发展经济社会,特别是作为发展城市化基础的农业和农村 经济,不去着力去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三农”问题,不去大力培育市场经济。结果,并没有达到预 期的目标,甚至出现一些副作用。这是值得我们严重关切和认真研究的。 (二)城市化的特色
    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和方针。特色的城市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 不仅要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而且更要重视城市化的中国特色。实现具有中国特 色的城市化同样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中国城市化特色主要体现在: 1、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时推进。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工业化仍然是城市的主要任务。同时中国城市,特 别是大城市和高科技城市又处于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时期,处于信息化的启动和起步时代,因此必须大力推 进信息化。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一些城市,特别是处于先进的大城市和科技城市,把发展信 息产业放在重要的、突出的地位,成为城市发展的增长点,是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城市化和 现代化不光依赖于传统工业发展到什么程度,同时取决于信息产业发展到什么程度。 2、集中型城市化与分散型城市化同时推进。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化经常表现为集中型的城市化,而信息化时 期的城市却表现为分散型的城市化,或者说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同时发展,特别是一些先进的大城市和国际 化城市,居民向郊区和附近小城镇迁移开始出现苗头。因为信息时代,由于通讯技术和交通事业的惊人发 展,使居民的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可以远距离的分离。 3、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同时推进。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崛起,加速实现农村 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城乡之间的差别不断缩小,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基本实现城市生活方式,享受 现代城市文明。这在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十分明显;另一方面,在中国的广大地区,仍需要加速城市与农村 在空间上明显分离的城市化进程,使大批农民离开农村而进入城市。 4、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同时推进。在经济发达国家地区,城市现代化已经提到日程,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 新的动力和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这些地区城市化的任务还没有实现,仍有继续加速和提高城市化的任 务。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城市现代化与继续城市化的双重任务,形成相互推进的态势,现代化带动城市化, 城市化促进现代化。 5、大城市建设与小城镇发展同时推进。中国由于人口众多,而且农村人口比重大,一方面,城市化的总水 平会相对低一些;另一方面,小城镇必须大力发展并容纳更多的人口。小城镇得到发展,建设好了, “解决 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里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多渠道转移农业 ” 富余劳动力。立足农村,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发展二、三产业,建设小城镇。开拓农村广阔的就业 门路,同时适应城镇和发达地区的客观需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的流动。 ”体现了中国城市化的一个 特色。 §3 城市化 3.1 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3.2 城市化进程的表征: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的发展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3.3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并举和农村城镇化共同发展的方向。可供选择有以下几点。 确定城市带,划清都市圈 城市带即在城市化的战略中要坚持沿海、沿江和沿线的长远战略格局。目前能够 首先获得共识的是北起珲春经大连包括环渤海,走烟台、青岛穿连云港到上海,再南下杭州湾经宁波、温 州直达台湾海峡沿岸,从厦门绕至汕头连接大亚湾途经香港进入珠江口到达珠海、澳门,最后通过粤西沿 岸和湛江到达北海、防城港。数千公里海岸线应该是未来最大的城市带。 其次,沿长江两岸沿线,和沿欧亚大陆桥的沿线(即东起连云港西至赫尔果孜口岸) ,要让内陆的城市向这 两线集中,即今后 50 年乃至 100 年内的城市发展的百分之七十要靠近这两条线。这一战略的要点是沿海 和沿江铁路必须加速发展,才可能构建未来城市带的骨架。 都市圈即包括五大城市群,其整治战略是 指辽东半岛的都市圈、环勃海京津都市圈、山东半岛都市圈、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要 有这五大都市圈的全面的城镇体系改造规划,改造期内可适当控制人口进入,然后逐步放开;与此同时,
    9
    还可适时启动成渝都市圈的建设,拓展以武汉为中心的都市圈,对福建省的厦漳泉都市圈建设也不要忽视。 这是整个中国的多方位的增长点,必须认真培育。 在此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去设计此外地区的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方针和具体的规划方案。这应该是十个 五年计划乃至未来 15 年城镇化发展方针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三条道路共同发展 无论中国的城市化如何走,是大城市为主,还是中小城市为主,小城镇发展都将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这是中国多元城镇化道路选择中必然要走的三条道路。 据测算,农村未来 20 年仍将有 1.2-1.8 亿剩余劳动力,目前进入农村非农产业和流动就业的将近 2 亿劳动力,总计就是 3.8 亿农村人口要 在今后十几年内大部分逐步脱离土地进入城镇。这将是今后中国多元城镇化道路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 引导安置得当既可为大城市发展提供高素质低成本的人才,也可为中小城镇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缓解产业 升级换代的就业压力。如果到 2015 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能够达到 45%,加上现有的小城镇要上档次,提高 质量和规模,未来小城镇发展可以容纳 28900 万人口,超过目前大中城市的人口总和,将比目前小城镇人 口增长 70%,仍吸收了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40-50%。到那时,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非农产业将基 本集中在小城镇里;农村的第三产业将有长足发展,就业人数可能超过第三产业;小城镇所提供的新增就 业岗位不少于 7000 万个,比目前的农村流动人口还要多。未来的小城镇将主要是中小企业、第三产业发展 的基地,特别将成为各种中介组织、金融组织以及营销组织的天地。因此,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近几十年 内,小城镇发展是关键时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重点在小城镇的扩容 如果我们不尽早规划,引导发展, 要么超大规模城市密集发展将激化矛盾;要么过于分散孤立形不成规模分工的小城镇遍地开发也会使经济 缺乏活力。目前重要的不是追求小城镇的数量,可以说数量增长的高峰期已过。小城镇发展的数量将在未 来 15 年内达到其上限,平均每年发展数量以不超过 450 个为宜。要把重点放在追求小城镇扩容上,有规模 才有集聚效应。在 15 年内可以集中发展 1 万个中心镇,平均每县 3 至 5 个,可将未来新吸纳人口的 50%, 约 6000 万人集中在这里;另外,还可以由目前平均每个小城镇 0.3 平方公里扩大到 1 平方公里,按每平方 公里投资 1 亿元计划,2 万个小城镇中有 70%扩容,则可能需要投资总额 9800 亿元。15 年平均下来,每 年就要有 650 亿元, 如果计算带动效应, 则每年有不少于 2000 亿元的投资, 每年约可增加 800 万人的消费。 因此,扩大农村消费与增加民农民收入,发展小城镇和促进农村就业是相辅相成的城乡协调发展战略,这 是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必须坚持的方针。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前期城市化时期 从西方古代社会来看,早在古希腊的城邦建设中便出现了希波达摩斯(Hippodamus)的城市建设体系。建筑 师从当时的哲学思想和实用两方面出发,探讨了城镇的形态,从而发展了这一体系。其主要特征是采用了 方格网式的街道系统,并与城市的市场和公共建筑群结合起来。古罗马奥古斯都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威 (Vi~vius)在公元前 1 世纪博采众说,写成《建筑十书》 ,并在其中用一定的篇幅论述城市规划设计的经验与 理论(尤其表现在从军事防御出发而设计的城市模式方面),在伴随文艺复兴运动到来的新的建设高潮中, 又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艺术家和建筑师,诸如阿尔伯蒂(Albeai,14N—1472 年)、达·芬奇亿·D·Vinci, 1452—1519 年)、帕拉第奥(A·P~adiv,1508—1580 年)、斯卡摩锡等。他们在论及建筑时也提出了一些有 关城市的理论和城市模式。阿尔伯蒂在其《建筑论》中开宗明义地谈选址与环境,述及用地划分,郊区道 路景观设计等广泛内容。斯卡摩锡在设计其“理想城”时,设想了各种不同功能的广场,反映了文艺复兴 时期商业的兴盛和城市生活的多样化。在西方古代和中古社会中,虽说还没有独立的城市规划学科,但建 筑学中包含着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内容。当然,在其它有关学科中也已经有人注意到对城市的研究。 从中国封建社会看,春秋战国时期是早期城市建设大发展时期,也是一个城市建设思想大繁荣的时期。 《周 礼·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古籍中都记载有当时人们对城市建设的看法。 、 、 、 在这些论述中,比较辩证地阐明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在一定地区,山川、陵谷、都邑、道路和农田的占地 应有适当的比例;城池的大小要与耕地面积、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呈一定比例关系),关于城市的用地选 择与规划布局(城市建设如何“因天材,就地利” ,要讲求实效……),关于城市建设如何符合军事要求(如城
    10
    址的选择,城市的规模,土地的利用,筑城的原则……)等等;都是基于当时的政治需要,实际建设经验的 总结或理论的探讨。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成就中最为重要的是都城建设,都城被认为“四方之极”“首善 , 之区” ,历代的统治者对之特别重视,立定典章,指导建设。因此它典型地体现了各个时代的成就,我国古 代文献中对都城规划的论述也甚多,其中以《周礼》所定的一些原则最为完整也最重要,影响后世达二千 多年之久。 《考工记》的价值主要有两点:第一,它反映了早期城市规划最完整的思想与体系;第二,它对 后来的都城建设起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元大都及以后都城,有人称之为中国古都规划形制的“红线” 。 我国长期封建社会都城建设一脉相承,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战国时期的列国都城还采用 了大小城的制度,体现了“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的要求。演变到汉长安,都城中的宫殿、闾里、市 肆、道路、园林等城市的各个要素的建设,已集中在一个城垣内,城市开始组合成整体汉长安城形制的形 成,是我国都城前期规划形制的开端。其后,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进一步加强了全面规划,它的规划布局, 对我国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影响。 唐长安在中国城市规划史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城址的选择,规划分区的形成,宫城坊里、市肆园林 的划分,方格形街道系统的拟定,水系的开拓,中轴线的运用,街道绿化的建设,城廓的建造,宫廷、坊 里、宗教、园林建筑群体的组合,个体建筑的构成及艺术形象与风格的创造,建筑绘画雕塑的结合等等, 既吸取历史经验,又都有重要的创造。长安的城市建设成就是灿烂的盛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为巨 大的艺术晶” 。 元大都、明清北京,继承和发展隋唐长安和宋东京的优秀传统,结合北京的历史地理条件,并有意识地参 照《考工记》的模式,它在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上的成就,可以说是集我国都城形制之大成,经过进一步的 创造,达到了我国后期都城发展的新高峰,也是最后的结晶。北京至今仍然不失为中国古代城市建筑遗产 中规模最大,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实例。 都城的建设规划对地方城市的发展也饶有影响,如唐以后的州县城制,就多是从“里坊”之制影响演化而 来。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的集权统一,城市建设多有规划。总的说,城市布局用地分区,建筑布局和道路系 统等等,比较严整,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地方城市布局受制度的约束相对要少些,更能结合具体条件,不 拘一格,因而更富于变化。例如同为行政中心城市,居于江南的平江府(苏州),与成都、广州的布局形态 就很不一致。 无论东西方城市,城市园林建设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的造园活动历史悠久。早有战国时期人们便 造园囿,筑台榭,以至修建离宫别馆。到明清时皇家禁苑和私家园林均达一时之盛。在两河流域,人们在 乌尔城等观象台建筑群中种植树木,在巴比伦建设了“空中花园” ,在古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1453 年建都后设黄金角(The GoldenHom)建设园林。西欧中世纪的城镇内部虽很少有园林建筑,但它们的 规模很小,故也能与大自然结合。欧洲城市中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兴造园林之风大盛,并一直持续到近代。 可以说,在古代环境建设中,城市规划、建筑、园林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一、 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 (1)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在 16 世纪时提出的。乌托邦中有 50 座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最远一天能到达,城市规模受 到控制,以免城市与乡村脱离。乌托邦对后来城市规划理论有一定影响。 (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3)罗伯特。欧文“新协和村” 1852 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 3 万英亩土地,900 名同志去实现。 二、 田园城市理论 三、 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20 世纪初,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出突出问题。 恩维在田园城市理论基础上提出最大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大城市人口,控制其规模,在 1922 年 提出一种理论方案。
    11
    (1) 1912~1920 年,巴黎制定了郊区的居住建筑规划, “卧城” (2) 1918 年,分局建筑师沙里宁在赫尔辛基新区提出一个 17 万人口的扩展方案,称为半独立式卫星城。 (3) 1928 年编制的大伦敦规划方案中,采用在外为建立卫星城镇的方式。 (4) 第三代卫星城实质上是独立的新城 ,以英国在 20 世纪 60 年代建造的米尔顿。凯恩斯为代表。人口 由 5~8 万扩大到 25~40 万人。 四、 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影响与《雅典宪章》 (一)柯布西埃的理论:大城市的主要问题是: (1)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 (2)交通矛盾; (3)绿地 少; 因此要从规划着眼,以技术为手段,改善城市的有限空间,以适应这种情况,主张提高城市中心区的 建筑高度,向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 (二)赖特于 1935 年发表《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 ,充分地反映了他倡导的美国化的规划思想, 强调城市中人的个性,反对集体主义。相信电话和小汽车的力量,认为大都市将死亡,美国人将走向乡村, 家庭和家庭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 以上两极端的规划理论,有共性: 1、 都有大量的绿化空间在他们“理想的城市”中, 2、 都已经开始思考当时所出现的新技术:电话和汽车对城市产生影响。 (三) 《雅典宪章》 : 这个大纲集中地反映当时“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 1、 《大纲》首先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 改组、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 2、 《大纲》认为居住的主要问题是:密度大绿化低;太近工业区;公共服务设施少; 3、 《大纲》认为工作的主要问题是:工作地点无计划地布置, 4、 《大纲》认为游憩的主要问题是:绿地太少。 5、 《大纲》认为道路的主要问题是:宽度不够,交叉口过多, 6、 《大纲》还提出,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 7、 《大纲》最后指出,城市应按全市人民的意志进行规划,要以区域规划为依据。 五、 马丘比丘宪章 1、 1978 年 12 月,一批建筑是在秘鲁德利马集会,对《雅典宪章》40 年的实践作了评价,认为实践证明 《雅典宪章》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正确的,而且将继续起作用。 2、 认为《雅典宪章》的功能分区牺牲了城市的有机组织,忽略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而应 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 3、 提出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 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无问题。 六、 邻里单位、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 1、 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 胞” 。幼儿上学部穿越交通道路,内部设置一些居民服务设施。 2、 二战后,在欧洲一些城市的重建和卫星城市的规划建设中, “邻里单位”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应用,并且 在他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小区规划”理论 3、 小区规划不限于一个小学的规模来控制,也不仅是由一般的城市道路来划分,而是趋向于由交通干道 或其他天然或人工界线为界,把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等予以综合解决。 4、 20 世纪 60 年代后,城市规划领域中对城市的社会问题的认识逐步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不再局限于 住宅和设施等物质环境 ,社区规划的概念逐步取代了小区规划的提法,规划师的责任重心更趋多元化,给 社区中弱者更多关怀。 七、 有机疏散理论 1、 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或技术性的指导方案,而是对城市的发展带有哲理性的思考
    12
    2、 把贫民窟比喻称“瘤” ,城市是不断成长和变化的机体,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城市规划是 动态的。他认为对待城市的各种“病” ,就像对人体一样,要动大手术,要从城市的结构和形态做起。 3、 他从生物的“细胞”成长现象中得到启示,认为有机疏散就是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 所使用的区域,这种区域内又可分成不同活动所需要的地段。 4、 他认为应该把联系城市主要部分的快车道设在带状绿地系统中,避免穿越和干扰住宅区等需要安静的 场所 5、 1960 年代以后,许多学者提出尖锐的质疑。 八、 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 1960~1970 年代西方城市规划操作的指导理论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系统、理性和控制论 1、1952 年,刘易斯凯博 1952 年出版《城乡规划的原则与实践》全面阐述了当时被普遍接受的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的对象还主要局限在物质方面。 2、1970 年代初,在城市规划中导入系统工程和数理分析,规划方案是对城市现状问题的理性分析和推导 的必然结果。但在理性主义使规划变得越来越严密的时候,城市规划专业也变得越来越让人看不懂,大堆 复杂的数理模型对城市发展的实际意义让人无法 理解。 3、理性主义理论对决策者的立场缺乏充分的认识,忙于细部的综合性总体规划往往放弃了最重要的城市发 展战略。 九、 城市设计研究 1、 1952 年吉伯特《市镇设计》和凯文林奇的《城市意向》 ,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书 2、 《城市意向》认为,城市空间景观中界面、路径、节点、场地、地标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并有基本 规律可以把握,在塑造城市空间景观的时候,应从这些要素的形态把握入手,发现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 3、 70 年代吉伯特和林奇的有关物质形态的分析不仅被冷落,还受到众多攻击,城市规划为谁创造美成为 规划师的根本立场 4、 80 年代中期,城市设计又一次在规划理论的论坛中被提起,重新出现关于城市物质形态设计的研究成 果。良好的都市生活,创造和保持城市机理,再现城市生命力。1990 年以后,城市设计在新的层面上被看 作是解决城市社会问题工具之一。 十、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 1、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简 .雅各布斯, 2、卡斯泰尔斯《城市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探索》 , 3、 《女权主义与规划理论:认识论的联系》 十一、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 1、 20 世纪 70 年代,保护环境从一般的社会呼吁逐步在城市规划界称为思想共识和一种操作模式。 2、 80 年代环境保护的规划思想又逐步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 90 年代,在国际城市规划界出现了大量反映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论的文献。 十二、全球城和全球化理论 对城市发展新趋势的讨论。 第三节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一、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一) 、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 单向:否定思维过程中思维的后一阶段对前一阶段成果的作用。 封闭:否定该系统外的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复合:要求有多条思维途径,这里包括反馈思维、平行思维 发散:要考虑系统外因素的作用。 (二) 、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 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要求把城市规划工作的对象确定为动态过程,城市规划工作的成果是一种动态过程的

相关话题/城市规划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10 个知识点 1、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 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6 个理论 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1950 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4-01
  •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考研快题总结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考研快题总结 建筑与城市规划考研快题总结 建筑同城市的关系 建筑同城市的关系 内部功能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 停车场的设置 建筑造型分析 建筑设计手法 建筑的轴线 建筑的层次 考研快题总结 建筑同城市的关系有三个基本方面: 基地同城市道路的关系及其位置对建筑相应的要求。基地同城市道路的关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城市规划原理教案
    城市规划原理教案 城市规划原理教案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两百年以来的欧美文学、一百年以来的中国文学中,都能找到一种侵入并深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人格嬗变进程的怪兽,那就是城市。从农村社会过渡到城市社会,城市给了人们一切新奇和新生活,同时也破灭着原始的田园牧歌式理想。 (《城市发展史》起源、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讲义
    城 市 规 划 原 理摘要:本讲义是面向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的基础、通用教材,参照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的有关要求与有关内容进行编写,是对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导引性的读物及对城市规划的总论性教材。本讲义对城市发展及其一般规律进行了论述;对城市规划的本源、特性进行了剖析;界定了城市规划的内涵及任务;讲授了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原理1997-2011年考研真题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原理1997-2009年考研真题 城市规划原理部分 北京大学1997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城市规划原理(30+10+5+55=100) 一、 名词解释(56=30) a) 城市规划纲要 b) 净空限制区 c) Suburbanization d) (城市发展的)economic base theory e) Build-up area f) Accessibility 二、 用图示表示以下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6
  •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形成的动因 城市与人类文明史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牧业/原始社会/固定居民点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奴隶社会/城市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封建社会和资本主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5
  • 2019年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2019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接受四类调剂:085300城市规划(专业型)全日制、085300城市规划(专业型)非全日制、081300建筑学(学术型)、085100建筑学(专业型)非全日制。(1)调剂系统开关闭时间城市规划(085300)全日制考生开通时间:2019年3月20日10:00城市规划(0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1
  •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10个知识点 1、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6个理论 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0
  • 城市规划专业大二学生学习中70个疑问的权威解答
    这是一个城市规划界的前辈站在一个规划人员的角度来谈的目前很多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在学习过程中有疑惑的地方,很经典,很有参考的意义,大家也可以根据以下这些问题来比对自己学习城市规划全面是否,如果没有涉及到这些问题,那么说明的你的知识面还很不够哦,要多多看书,多多了解行业内的新动态。当然这个文章对目前正在填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常考大题100题
    华南理工城市规划常考大题 (100题) 华工城市规划 2009-06-27 09:17 阅读187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复习点一:城市设计 1:定义: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与空间环境的总体构思和具体安排,贯穿与城市规划全过程。 2: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应有之内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2019年河北工业大学732城市规划理论综合考研大纲
    从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获悉,2019年河北工业大学732城市规划理论综合考研大纲已公布,点击查看。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深圳大学723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知识考研初试大纲
    考试内容包含但不仅限于此大纲所列内容。总分为150分。一、考试基本要求较为全面地掌握城市规划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相关原理对城市规划和城市问题进行分析。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城市规划原理及相关知识。三、考试基本题型1.填空题;2.名词解释;3.绘图及问答;4.思考题。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深圳大学503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考研初试大纲
    考试内容包含但不仅限于此大纲所列内容。(考试时间为6小时,考生须自备图纸、图板及绘画工具。)一、考试基本要求考查学生对城市设计概念和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考查学生对设计题目的解读和应变能力,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和方案构思的创造性,考查学生在设计手法和图面表达方面的熟练性和技巧性。二、考试内容和考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深圳大学446城市规划设计考研初试大纲
    考试内容包含但不仅限于此大纲所列内容。(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生须自备图纸、图板及绘画工具。)一、考试基本要求考查学生对城市设计概念和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考查学生对设计题目的解读和应变能力,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和方案构思的创造性,考查学生在设计手法和图面表达方面的熟练性和技巧性。二、考试内容和考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深圳大学356城市规划基础考研初试大纲
    考试内容包含但不仅限于此大纲所列内容。一、考试基本要求较为全面地掌握城市规划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相关原理对城市规划和城市问题进行分析。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城市规划原理及相关知识。三、考试基本题型(试卷满分150分)1.选择题或填空题;2.名词解释;3.绘图及问答;4.思考题。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