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常青建筑志要点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4-03

中华文化通志才 常青 建筑志(报考同济建筑必备建筑史资料) 中华文化通志才·常青建筑志(报考同济建筑必备建筑史资料)

导言

●古代世界四大建筑体系(中国、印度、伊斯兰和欧洲)

●中国建筑体系以住屋(宅、宫)为根本。

●单座建筑而言,以为单位

●群体关系而论,以院落为单位,再以纵、横两个方向的轴线上多进、多路的院落形成组群,以纵横道路相分隔,沿着水平向延展开来,组成里坊、厢坊或街坊,进而聚合成以皇宫(王宫)或衙署为中心的城市。

●决定中国建筑的根本因素:

1,  建筑的制度

2,  形下“器”,形上“道”

3,  以形喻意 玄学(巫术)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为主体。物质基础主要体现在木质的构架、装修和以生土为主的台基和围护(墙)上

 

●木构建筑是近似于现代排架,梁柱式结构。

●榫卯铰接,构架、铺作、柱子构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具有很强的抗震和抗风性能。

●柔曲之美:双曲的屋面,挠曲的屋脊,翘曲和生出的翼角,卷杀的月梁、梭柱、斗拱等等

 

●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商时期,“茅茨土阶”和拓扑空间

●中国古代建筑制度的基础是周朝建立的。

●“三礼图”中国最早描述建筑制度的,

“官式建筑”的开端——秦汉。

古代建筑体系的成型期定在汉代基本上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魏晋时又修正汉制,如宫城近于中轴北侧,实行大朝“东西堂”制“宫衙制”;棋盘状的道路和闾里,普遍实行山陵制等,都影响了以后南北朝和隋唐的建筑制度。卷草纹、琉璃瓦、须弥座,以至梭柱、鸱尾的流行,与印度、中亚、波斯、希腊的原型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而可以说魏晋至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交融期和转折期。

 

●唐朝。雄浑气势与当时的诗歌、书法、绘画等在风骨上完全同构,宫殿——皇城——都城制度的建立的里坊制度纵列的三朝制度,坛庙制度,宫苑制度,以及佛教寺院制度等,都成了建筑演变的起点。

 

●宋朝,三重城的形态,厢坊制,宫城接近都城中央,宫前千步廊工字殿雉门五凤楼,以及文人园,理学和庄园经济影响下的城乡聚居制度等,基本上为元、明、清所继承和发展。然而。因为军事上原因,文化中心南移,因而两宋之际的木构建筑在风格较之前代显得秀丽醇和。渐趋江淮和华南地域特征,与西北和华北地区延续唐风的辽朝建筑风格有所不同。这样一种差异首先是由地域因素造成的。又譬如金朝建筑,在黄河南北分别趋于宋朝和辽朝风格。所以在技术基础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古代建筑的变迁,主要是地域文化的差异使然,即主流文化在空间移动中,使建筑也吸收了不同的地域特征,而朝代的更替却不一定是建筑演变的分野。

 

元朝,文化大交融。喇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为代表的宗教建筑兴盛一时。都城建设复兴周王城制度。

 

●18世纪中叶  英国人钱伯斯   《中国的建筑设计》

英国的弗莱彻权威的《建筑史》 有关建筑之树的描绘。

对东方考古热:英国人斯坦因

       德国的勒考克

       法国人伯希和及格鲁塞(主要局限于砖石和生土的塔,石窟、崖墓等,而对中国的木构建筑了解甚少)

伊东忠太的《东方建筑研究》、《中国建筑史》《支那建筑装饰》大量涉及木构架形制

 

●1929  朱启钤  中国营造学社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整理出版了《营造法式》等建筑古籍,二十年代由苏州民间营造世家●姚承祖所撰写的《营造法原》一书,总结了江南地方的建筑风格及做法,也受到了朱启钤等人的重视。

●梁思成  《清式营造则例》

●迄今公认最权威的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

●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

●陈从周《苏州园林》《说园》

●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 探究了古代都城制度的源与流

●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李约瑟——《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仰韶聚落典型之一是半坡遗址,居住、仓储和墓葬三区。群体布局关系有拓扑关系,即在不规则空间组合中,保持为了生存需要所确定的围合性。

·临潼的姜寨遗址为仰韶晚期,大房子出现

·山东章丘的龙山城子崖遗址。最早的城墙

·吕字形平面,可以认为是半坡晚期遗址中“前堂后寝”雏形的发展。 

·夏或夏以前已经发明夯土技术。

●《诗。商颂》中心、四方和九洲的空间概念。可能是商代萌芽。

●商邑

释邑  王邑  方国邑  

·方国邑在商朝治外,是文明程度相近,并与商朝有一定的文化关系的其他华夏邑聚,如湖北黄陂龙城,

·四川广汉三星堆等,是典型的 方国邑遗址

●夯土版筑在周朝非常发达,以“版”为筑墙的度量单位

井田推测,闾里则是组织单位。 里——城郊  闾——城邑

 

●汉朝长安城南北墙很不规则,形似南斗和北斗,被称为“斗城”

 

●周朝——匠人营国制度进行规划建设。

●隋朝大兴城 108坊  南北中轴线上最宽的朱雀大街达147米,街两旁皆种槐树,号称“槐街”。

 

●唐朝长安城市制度与布局影响到了日本平城京(今奈良)平安京(今京都),并波及东北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

 

●开封城(郑国)——大梁(魏国)——汴洲(唐朝)——汴梁(北宋)

 

●汴梁有三重城,是个里程碑,至于是不是周制的复兴还不能定论,因为在北魏洛阳其实已经存在这样的三重城制度。                                         

 

●里城州桥以北至宫城正门宣德楼前的御街千步廊,也是对魏晋南北朝御街制度的发展。

宋“厢坊制”

“三横四直”东西三条干道,南北四条河道。

五京制度最早在唐朝已有。辽京仿唐制。

 

●元朝大都水系规划:郭守敬

刘秉忠  也黑迭尔  规划

 

●明朝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加以扩建和改建的。

●长城最早在先秦。明朝是盛期。

·长城的兴起与井田制瓦解有关,战国以前的井田制度使得封洫阡陌对战车形成阻碍,但战国起废井田,且当时骑马盛行,敌国间易攻不易守,故在列国间在边境筑城便势在必行了。

·现存最早的长城是战国赵长城。

·对于修筑长城的直接记载,称楚国在边境修筑“方城”以御诸侯。这些长城当时并未连通,只是为了阻挡匈奴南扰,以及列国间为了防御相侵而起的边墙罢了。

·秦起的长城是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历史上长城外的游牧民族不断越过长城,逐渐接受了农耕定居的生活方式,与汉民族相互交融。因而长城渐渐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抵御外侵的象征。

·汉朝时候长城还起到护卫丝绸之路的作用。

 

第二章  宫殿建筑

一,  宫室的原型

根据《释名。释宫室》的说法。宫似乎偏于形态,所谓“宫者穹也”;室偏于纳物功用,故称“室者实也”。

·一般说来,宫室的前身,是原始聚落中的穴居和巢居

·穴居代表性的是半坡遗址,以浅穴及地面上的“窟”形成发展序列(穴中央有圆形火塘,入口带有雨棚的门廊,穴居上部为木骨绑扎结构,木骨间编织草木为上部墙体及穴顶,内侧亦以草筋泥和细沙抹面)

·半坡穴居顶部已经有通风排烟口,因天窗开在室中央,雨水由此而下,所以这一位置被称为“中霤”

·根据《易。系辞下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因而几千年来,“栋”作为脊檩,一直是木构架建筑中最重要的构件,自脊檩以下排椽成宇,而“宇”,就是坡屋顶向下伸展的屋檐。屋面四角的支架可能就是“阿”,后来被称为“角梁”,“四阿”即四坡屋顶。巢居的选择主要还是取决于气候条件。 

·据晋朝张华《博物志》:“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

●底部架空——干栏居

《孟子。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约7000年前。最早干栏居;“长屋”榫卯技术;日本称为“高床式”住屋。

 

三,西周宫室

相地卜居

周制度:人与自然的环境——相地卜居

    人与人的关系——宫室制度

中国宗法制度的空间表达形式之一,就是宫室制度或曰朝寝之制。这一制度的基础是西周所奠定的。根据《诗。大雅。绵》的描述,周族在周原时代,宫室前设“皋”、“应”二门。相当于外门和中门。郑玄《礼记》注中认为,周天子宫室有五道门,即皋、库、雉、应、路五门,皋门是最外面的大门,一般为城门的形状,或称“台门”;库门是收藏或献祭所经之处,由此可通向宗庙、社坛或库房;雉门两翼有观或阙,上悬法典,称之象魏;应门是应对朝政的地方,天子可在此设朝听政,为门屋形式;路门是后宫(寝)的大门,又称毕门,表示前朝之终。

周制宫室的朝寝不仅是字面上的宫室名称,而且意指为特定仪式而设计的空间领域。其中的“朝”,是君臣朝会议政的仪式化场所“寝”是天子起居的宫室或内庭。郑玄《周礼》注称,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即治朝与燕朝),外朝是举行颁诏、宣政、明法、祭祀等仪式大典的地方。从皋门至雉门这一空间领域,都可能是外朝所在。如在皋门上诏告天下,在端门内旁导引祭祀活动,在雉门下举行献俘仪式等。治朝是天子日常视朝听政的地方,后来又分为大朝,中朝、常朝等三个部分。登基、册封等大典也在这里举行。从应门到路门这一领域是治朝所在。燕朝是天子在视朝中小憩的地方,也可以在此便服与群臣宴饮。察其位置,是设在治朝后还是位于路门内的后寝中,史载不详。然而在周制天子“三寝”——高寝、路寝、小寝中,高寝应设在路门内,后世的燕朝既有设于治朝之后或其侧的,也有设置于路寝之中的。小寝或即燕寝,是后妃侍寝的宫室。《周礼》中的“六寝”或“六宫”,都应是指燕寝或嫔妃的住处。

综括看来,朝寝的空间领域是由庭院、门屋及宫室共同组成的,其核心当然是宫室(包括门屋)。后世以大朝、常朝、日朝为“三朝”,其实这在周制朝寝中,只是前朝的部分,一般为三座宫殿,其排列方式的演变,反映了后世对宫室周制演绎及附会的重要方面。

 

《周礼·考工记》周宫室席地起居,席下垫以筵。筵长9尺,是堂的平面度量单位。一般堂东西9筵,南北7筵,高1筵。室内以凭靠用的几,作为度量单位。

 

●周原遗址:(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周原遗址)

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式宫室遗址

·大门前有“屏”,或曰“萧墙”

·这种前堂后寝以廊相连的形制,或就是后世“工字殿”的祖型。

·周,铺地用的条砖和方砖已经出现了。

·砖瓦的发明,已知最早的实物是周原宫室遗址中发现的。

夏朝的昆吾氏作瓦,乌曹作砖。晋张华《博物志》也称夏桀作瓦。

·陶制排水管

 

四、东周、秦汉的宫室

东周至秦汉,则是高台建筑发展的高峰期。可以认为,这一时期的宫室大多是台榭建筑或高台建筑。

●春秋战国时期,斗拱已经基本成型。斗拱最初是一种柱顶梁托,置于斗状的柱头——栌斗上,称为木开;两端收分,或称为实拍拱,与欧洲、波斯、印度古代柱顶的翅托类似;两端再加斗状木块“节”,就形成了斗拱的雏形。

秦宫遗址中出土了“” 《汉书·孝成赵皇后传》记载昭阳宫殿的壁带(壁间穿枋)用的是金制的金釭

●宫门的阙,周代已有

●汉代庑殿、歇山顶殿宇复原(常青)

●春秋战国以来,政治文化上“礼崩乐坏“

·秦都雍城,有与周制有关的秦宫建筑群遗址,其三座宫室的并列组合方式可能是魏晋宫室大朝左右“东西堂制度的来源”

·汉承秦制,并未三殿并列,而是在狭长宫殿中央设大朝,日朝和常朝设在殿的东西厢,可称为“两厢制”

·曹魏或汉代有“宫衙”和朝廷东西平行排列,体现宰相分权的宫城制度。或为“宫衙制”

·魏晋南北朝,“东西堂制”的开端,东魏的邺南城的宫殿,是宫室制度承上启下的一个转折点。

·唐朝宫廷建筑,“三大内”——中太极宫,东北大明宫,东南兴庆宫

纵列“三朝”,改变了曹魏以来的东西堂制;平行横列的几组殿堂,变为以沿中轴线纵向排列的殿堂为主的朝廷;宰相的“宫衙”虽然仍在皇宫里,但已演变为中轴线上的附属建筑。

·宋朝二殿以柱廊相连,或即“工字殿”形制。

宫城正中南门名“五凤楼”(应即雉门形制)

·“折中”的元宫

元大都宫殿群是多族建筑风格中的“折中”与拼合。小殿多用# 顶

·清朝全面复兴和发展周制的朝寝秩序。

●北京故宫,建筑群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

“宫衙”制度的变化:魏晋以来,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与朝廷并列的“宫衙制”已走向消亡。

●宫廷装饰色彩方面,外表色调采用满铺的黄色琉璃瓦屋面和红墙朱柱,与青绿底色的和玺、旋子才华形成对比中的协调。

●故宫的建筑群中间的比例和尺度,均是按人的视觉感受设计的,即视距一般都大于前方主体建筑的总厂,水平视角均小于54度,如从午门内看太和门及两侧的贞度门和昭德门;又如三大殿之间的视距和视角关系,均反映了这种视觉上的考虑。以这样的关系,便可以获得取景框的效果,如从太和门内望太和殿,就是一组具有天际轮廓线的完整构图,风水说中称之为“过白”。

 

第三章  坛庙建筑

祭祀建筑产生于原始巫术的献祭仪式。

辽西红山文化遗址,迄今已知最早祭坛和祠庙建筑遗址

●殷周宗法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象征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在原始巫术仪式的水平上,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人伦秩序——“礼制”,以此作为维系宗法制度的纽带。

●祭祀仪式既是一种体现“君权神授”的政治手段,又是一种寓意“天人合一”的精神象征。

·中国古代的坛庙建筑就是对这些祭祀仪式的空间性表达,也可以称之为“礼制建筑”。

·祭祀可分为露祭屋祭两类。周制冬至日祭天子于南郊圜丘(天坛);夏至日祭地于北郊泽中方丘(地坛),又称为“方泽”。 露祭用坛,屋祭在庙。

●《周礼·考工记·匠人》 外堂和内室平面的度量单位分别为“筵”和“几”,周人明堂,东西9筵,南北7筵,堂崇1筵。内有五室,每室2筵,室再以“几”划分。

 

汉朝坛庙

“郊”意为祭天 ,“祀”意为祭地。 

根据《诗。大雅。灵台》的描述,周文王在“灵囿”内建“灵台”和“辟雍”,都应是通神灵、明教化的坛庙建筑雏形。郊外立庙称雍,郊祀也称郊雍。

汉有三雍或称为三雍宫,即明堂,辟雍和灵台

上有高台可以望气故称灵台;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宣政教,故称明堂;外环水如壁,故又可称为辟雍。

 

·三雍的平面形制  接近“亚”字,亚形是中国上古表达四维四隅空间概念的宇宙图案,一般认为来源于占卜的龟腹甲形状,与九宫的意象同构,可能曾用于郊雍建筑的平面。

至于三雍的空间形态,为了附会三层昆仑的意象,汉以前的汉初可能是一座三层的高台建筑,下行射礼,中设祭殿,上以望气。

·东汉洛阳灵台考古发掘,灵台和辟雍分别为左右对称的两座建筑,与张衡《东京赋》中的中明堂、左辟雍、右灵台相符合。

·明代才逐渐实行了明堂、辟雍及圜丘的结合,坛而又屋(庙)的祭祀制度。

北京天坛建筑群按使用性质可分为四组。内围墙里,沿南北轴线,南部是露祭的圜丘及屋祭的皇穹宇等,圜丘周围有内圆外方的双重围墙,四面均辟汉白玉棂星门,。。。。

 

上古以桑树作为社的象征,称之为“社树”。

●左祖右社,社坛形制本与地坛相同,方形双重,明代社稷合坛改为三重,坛面筑以青、朱、白、黑及黄五色土,代表四维与中心。坛高5尺,上层5丈见方,均四面砌砖,并在坛周设壝(wēi)墙一道围护,也着四种相应色彩。四面辟汉白玉棂星门。坛区内不植树,但坛外松柏环绕,气氛肃穆。

 

●祠堂

·宗庙在民间称“祠堂”、“家庙”,先奉自天子、诸侯至士大夫阶层以下均有宗庙和家庙。

·家庙为宅邸内的“客堂”、“庙堂”、“万事”等。祠堂则是维系宗法血缘纽带的核心

·据《朱子家礼》卷一:“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有明确的等级规定。如对祭祖的代数、庙堂的个数和间数以及构架形制及内外装修等,都要依等级建造,不得僭jiàn越。

 

●文庙

·祭孔子的场所。

·山东曲阜县孔庙,大成殿——九间重檐歇山顶

·大成殿与其后孔夫人寝殿形成工字殿形成工字殿布局,是宋元以来的宫殿形制。再后是圣迹殿。

·孔庙内多建有儒家学校——学宫,都城中 称为太学。

现存地方孔庙和庙学建筑较为完整者,以上海嘉定孔庙建筑群为代表。

 

●神祠

岳、镇、海、渎

五岳之一的泰山有东岳庙,又称为“岱宗”、“岱庙”,秦皇、汉武行封禅大典的地方;衡山有南岳庙;华山有西岳庙;恒山有北岳庙。中岳有登封的嵩山。此外还有九镇/海庙有二,分别位于浙江会稽和广东南海。四渎:江、河、淮、济四大河神之庙。

 

●晋祠

·位于太原西郊的悬瓮山。

·关于晋祠最早记载见于《水经注》,唐叔虞祠、凉堂、飞梁

·现存的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重檐歇山顶厅堂结构,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殿周围有副阶周匝,是现存最早例子——圣母殿前鱼沼飞梁是古代飞梁结构的孤例

 

第四章,陵墓建筑

陵与坟的原义均是指山丘,后用来特指墓上的封土。帝王墓的封土称陵,其余称坟。陵或坟前的享堂称为寝或庙。

《礼记。檀弓上》称:“古也墓而不坟”这是说墓地上在周以前是不起坟丘的。

《易。系辞下》也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这依然是说上古墓地上没有封土,不树标志。而“葬”字的本义就是“藏”而不露。

商代陵墓墓穴平面有方形和亚形两种,坡度很陡,70度左右,大型墓穴四壁做成数层台阶,呈多级倒台形,阶梯上放置牺牲和其他祭品。小型墓的穴底面积有40-50平方米,大型墓可达4 60平方米左右。商墓表明当时存在野蛮的杀殉风习。

墓道又称羡道。小型南边一条;中型墓南北两边各一条,大型墓四边皆设。

木樽之制直到汉魏才逐渐废弃。

●方上·兆域 ·陵寝

·三层为尊,以象“昆仑”

·战国和秦汉的陵体越造越大,这种巨大的方台形陵体称“方上”或“山陵”。

·1977年,河北平山县战国墓葬中出土了迄今所知最早的陵园规划平面图——中山王兆域图,兆域图形象的表明了,至迟在战国时,已经有了利用图样进行规划设计的方法。

·陵寝之制始于秦

古代陵寝制度,应是肇始于秦时将庙寝搬到陵前,并由此产生了汉代墓祭于陵寝的“上陵礼”。

·秦始皇陵三层逐层收分的方台形夯土台,远观悠然若山,与古文献所载三成(层)为昆仑丘传说相合。陵体基底东西长345米,南北长350米,基本为方形,三层总高最初应在100米以上。

·春秋时候的木樽墓已有仿木殿堂的做法。

·两汉帝陵,茂陵规模最大

·最早的因山为陵——汉文帝的灞陵

·西汉还增加了“陵邑制度”

●神道和石像生

·汉代起,皇帝陵寝和贵族墓祠前开始建神道,陵园外立双石阙或双石柱《墓表》,神道两侧置石羊、石马、石虎、石鹿以及附翼石狮等石像生。

·两汉诸陵还盛行陪葬墓,大都建于陵园东面,使帝陵处于坐西面东的尊位。

·东汉发展了西汉的“上陵”之礼,即皇帝率百官仪仗在先帝陵寝上举行的大规模祭祀仪式,将西汉的墓祭进一步制度化了。

●汉陵地宫

·采用


相关话题/建筑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00-08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试题(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2000年 一、名词(2*10) 1、BIP指数 2、富营养化 3、反硝化作用 4、变异 5、水体同化容量 6、指数期 7、兼性厌氧微生物 8、菌丝体 9、呼吸作用 10、Q10 二、填空4*5 1、微生物产能的方式有几种,其中自养型微生物可以通过-------作用和------作用产生能量,如硝化菌和緑硫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4-01
  • 近现代建筑历史考研笔记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 时代背景: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近代阶段。而到了18世纪末,首先在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继英国之后,法、德、美等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从轻工业扩展到重工业,并于19世纪末达到高潮。资产阶级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4-01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工考研-环境工程微生物笔记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绪论1.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讲述微生物的形态、细胞结构及其功能,微生物的营养、呼吸、物质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的基础知识;讲述栖息在水体、土壤、空气、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生物处理和废气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及其生态;饮用水卫生细菌学;自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30
  • 2019年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非全日制)考研调剂公告
    根据第一阶段复试的情况,我院将开展建筑与土木工程(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有意向的考生请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调剂志愿。一、系统开放时间调剂系统开启时间:2019年4月1日09:00调剂系统关闭时间:2019年4月2日21:00二、调剂专业、分数要求及拟调剂人数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30
  • 2019年沈阳建筑大学翻译硕士英语笔译(非全日制)调剂信息
    2019年沈阳建筑大学关于接受翻译硕士英语笔译(非全日制)调剂考生的公告(二)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考试招生管理工作八项基本要求的通知》(教学[2018]9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9]2号)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9
  • 2019年安徽建筑大学考研调剂信息(第二轮)
    我校2019年研究生招生部分专业继续接受考生调剂。为方便有意向调剂到我校的考生调剂,现将我校2019年接收调剂考生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剂基本要求:(一)申请调剂考生须是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含应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调剂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除外),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二)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9
  • 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实施方案》要求,经学院招生工作组讨论决定,启动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录取工作。通过本次选拔的考生,将录取为我校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录取后将参与西安交通大学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古迹与遗址保护(建筑学方向)硕士研究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8
  •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建筑学专硕考研调剂复试办法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实施方案》要求,经学院招生工作组讨论决定,启动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录取工作。通过本次选拔的考生,将录取为我校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录取后将参与西安交通大学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古迹与遗址保护(建筑学方向)硕士研究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8
  •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环境工程专硕考研调剂办法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实施方案》最新要求,经学院招生工作组讨论决定,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生调剂复试录取工作安排调整如下:一、调剂类别我院接收校内跨院调剂。二、接收调剂专业名称及代码全日制专业学位:环境工程(085229)三、调剂基本条件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其他学院(机械学院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8
  •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考研快题总结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考研快题总结 建筑与城市规划考研快题总结 建筑同城市的关系 建筑同城市的关系 内部功能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 停车场的设置 建筑造型分析 建筑设计手法 建筑的轴线 建筑的层次 考研快题总结 建筑同城市的关系有三个基本方面: 基地同城市道路的关系及其位置对建筑相应的要求。基地同城市道路的关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导论
    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 基本内容 一、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一)取材方便 (二)适应性强 (三)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四)施工速度快 (五)便于修缮,搬迁 二、木构架的特色 1、穿斗式木构架 2、抬梁式木构架 3、斗拱 三、单体建筑的构成 1、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 2、单体建筑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中国建筑史考研必会名词解释经典
    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 成熟阶段。 2.副阶:宋称 ,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 3. 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 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沈阳建筑大学翻译硕士英语笔译(非全日制)2019年考研调剂信息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考试招生管理工作八项基本要求的通知》(教学[2018]9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9]2号)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18]5号)、《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6
  • 2019年安徽建筑大学考研调剂基本要求
    调剂基本要求(一)申请调剂考生须是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含应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调剂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除外),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二)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安徽省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三)申请调剂考生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四)考生初试科目与调入学校的专业初试科目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5
  • 外国建筑史(复习内容)重点分化
    二、外国建筑史部分 〈一〉古埃及 1、金字塔的形制演化过程及艺术成就(★★★) 演化:① 玛斯塔巴金字塔的原形。古埃及的一种住宅形式,以卵石为墙基,用土坏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再铺上一层泥土,外形象一座有收分的长方形土台。陵墓模仿住宅和宫殿,是因为一方面人们只能根据日常生活来设想死后的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